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泰万菌素对鸡胚中鸡滑液支原体(MS)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将鸡滑液支原体分别以10~(6.0)变色单位(CCU)和10~(5.0)CCU感染15日龄SPF鸡胚,并对感染后鸡胚注射泰万菌素和泰妙菌素,统计入孵蛋健雏率和孵化雏鸡肺脏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无论MS以高剂量或低剂量感染SPF鸡胚,用药组入孵蛋健雏率均高于MS对照组,且MS+泰万菌素组效果优于MS+泰妙菌素组。对雏鸡肺脏支原体含量进行检测,MS对照组为2~(4.8±0.84)CCU/0.1 mL,用药组为2~(1.6)~2~(2.0)CCU/0.1 mL,二者差异显著。表明使用泰万菌素对被感染的种蛋进行治疗,可增加健雏率,减少雏鸡肺脏支原体含量,对种鸡场的净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旨在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进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的分离,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本研究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的带菌死胚卵黄组织中分离禽支原体,通过菌落观察、血清学试验、16S rRNA支原体通用引物序列鉴定等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同时将分离的毒株对鸡胚和SPF鸡进行攻毒试验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平板凝集试验显示其与MG阳性血清有凝集反应,与MS阳性血清不反应;16S rRNA序列测序发现各分离株与MG相似性达99.9%,因此确定分离株为MG。将各分离株感染7日龄SPF鸡胚,结果显示感染鸡胚大多于临近出壳时死亡;感染3周龄的SPF鸡,3周后解剖发现鸡气囊发生显著病理变化,说明其具有较强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对盐酸沃尼妙林、多西环素、泰万菌素及泰妙菌素有较高敏感性,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综上,从广东某规模化鸡场死鸡胚中成功分离到5株MG分离株,各分离株均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导致鸡胚死亡,对SPF...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掌握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从某养殖场分离一种鸡毒支原体的毒株,开展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20枚孵化5日龄的SPF鸡胚,使用2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鸡胚的死亡情况和解剖情况,并按照支原体培养方法分离得到病原后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支原体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会造成鸡胚死亡,低浓度鸡胚死亡率70%左右,高浓度造成鸡胚全部死亡。分离得到的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研究结果可知,分离得到的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较强,同时分离出的高敏药物对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窗     
泰万菌素能有效治疗雉鸡败血支原体感染为研究泰万菌素(TVN)对人工诱发14日龄雉鸡感染鸡败血支原体(MG)的疗效,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测定了TVN对5株MG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确定其对TVN易感性为0.002~0.008μg/mL。将其中一株(G87/02)滴鼻接种72只14日龄雉鸡,8d后,当18只雉鸡出现临床症状时,用25mg/kg TVN给其中的9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MS)在川西地区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15个肉鸡场疑似MS感染的病鸡咽拭子、跗关节和胸部滑液囊样本共75份,对经PCR检测为阳性的样本进行MS分离,并对分离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及对分离株的Vlh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75份样本MS PCR阳性检出率为41.33%(31/75),11个鸡场感染该病,场阳性率为73.33%(11/15);但仅从其中3个鸡场分离到9株MS,分离株菌落与菌体形态与已知MS培养特性相符,各分离株培养浓度为10~4CCU/mL^10~6CCU/mL,分离株以5×10~5CCU接种7日龄SPF鸡胚,鸡胚于接种后7 d^9 d死亡,且分离回收到接种菌株;9株MS分离株VlhA基因的同源性为86.1%~99.9%,与参考株同源性为86.2%~95.4%,其中分离自同一鸡场的7株MS VlhA基因同源性为96.4%~99.9%;分离株Vl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中分离自两个不同鸡场的两株MS与国内流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分离自另一鸡场的7株MS与中东地区分离的3株MS亲缘关系较近,表明MS在川西地区肉鸡场呈高感染率,MS VlhA基因变异较大。本研究为川西地区M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及其他8种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分别与其他8种抗菌药不同联合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氯霉素及氟苯尼考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MIC分别为0.063、0.004、0.016、0.063、16、〈0.004、0.008、8、8μg/mL。在8种不同联合用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药敏试验中,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联合表现出相加作用,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维药阿里红各活性成分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本试验分别提取了阿里红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并测定其含量。通过MTT法测定阿里红各活性成分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以3种加药方式将药物与NDV加入已制备好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即先加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病毒和药物混合作用后加入,以检测各组分对NDV的阻断作用、抑制作用以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均有抗病毒活性,其中多糖对NDV的直接杀灭作用及抑制作用强于对NDV的阻断作用。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在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9.12%,39.64%,42.45%,40.00%,18.59%;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5.35%,35.71%,38.57%,35.71%,41.07%;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5.58%,8.57%,32.98%,43.11%,31.42%。综上可知,维药阿里红的活性成分多糖和生物碱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列当多糖抗新城疫病毒(NDV)活性,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列当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及红外光谱对列当多糖进行检测。通过MTT法测定各级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以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加药,检测列当多糖对新城疫病毒的阻断作用、抑制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列当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均具有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及阻断作用强于对NDV的直接杀灭作用。50%、80%梯度醇沉的列当多糖(OSP50、OSP80)及总多糖(OSPt),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9.50%、33.10%和22.30%,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9.00%、21.90%和22.60%,杀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分别为,14.70%、17.50%和13.30%,其余各组多糖阻断作用、抑制作用及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均低于上述3组多糖。说明OSP50、OSP80及OSPt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从河南焦作某发生心包积液和肝肿大为病变特征的病鸡群采集肝脏组织,经分离、纯化、PCR鉴定和测序分析,确定病原为I群C种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命名为W株。该W株的ELD_(50)为10~(-3.576)/0.2 mL,Hexon基因全长2 814 bp,A、T、G、C碱基数和含量分别为654个(23.24%),514个(18.27%),679个(24.13%)和967个(34.36%)。Hexon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06.7 ku,共含有937个氨基酸,其中疏水氨基酸439个(46.80%),中性氨基酸265个(28.25%),亲水氨基酸233个(24.84%)。W株Hexo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FAdV-4 JSJ13株相比,在第181、939位2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缺失;与FAdV-4 PK-01株相比,在第194、371、376位3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突变;与FAdV-4 ON1株相比,有25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突变。将W株经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10日龄SPF鸡胚,与未接种病毒的对照组相比,接种W株病毒组在接种后第3天EE值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第6天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而确定EE值和EE指数可以作为反映FAdV-4对鸡胚致侏儒作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病鸡肺脏分离得到两株病原菌,经基因序列鉴定分别为大肠杆菌与鸡葡萄球菌.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检测酒石酸泰乐菌素等7种抗生素对2株菌的抑制性.结果显示,在药品试验浓度范围内,酒石酸泰乐菌素等5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与鸡葡萄球菌无抑菌效果,阿莫西林、盐酸多西环素只有在高浓度下才具有抑菌效果.采用改良的管碟法测定了啤酒酵母菌等9株益生菌对2株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等5株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鸡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啤酒酵母菌只对鸡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效果,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与鼠李糖乳杆菌对大肠杆菌和鸡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以上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鸡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选择乳酸杆菌等益生菌防治致病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剂量泰万菌素处理大鼠回肠内容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其停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服用泰万菌素后,大鼠回肠内容物菌群结构发生变化,消失细菌3种,增加细菌10种;停药后,在消失的10种细菌中1种得到恢复。表明泰万菌素对回肠菌群结构有一定影响,且短期内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复方泰妙菌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再评价。体外抑制试验和治疗试验证实,鸡败血霉形体对复方泰妙菌素敏感。复方泰妙菌素对鸡败血霉形体BG44T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与泰妙菌素相当。复方泰妙菌素200 g/mL饮水给药与泰妙菌素250 g/mL的疗效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5-氟脱氧尿核苷(FUdR)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个浓度分别接种5枚鸡胚,0.2 mL/枚,同时,设接种同剂量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SPF鸡胚5枚,置37℃孵化培养。18日龄时全部打开鸡胚,观察鸡胚变化。将试验组鸡胚与对照组相比较,以接种鸡胚全部不出现任何异常变化的药物浓度确定为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FUdR对10日龄鸡胚的最适浓度为250μg/mL,此浓度对禽痘病毒(属DNA病毒)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以10日龄SPF鸡胚作为试验动物,可以用FUdR鉴定病毒的核酸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β-1,3/1,6葡聚糖对海东鸡鸡胚和雏鸡肠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影响,将220只种鸡分为5组,分别添加0.5%、1.0%和2.0%β-1,3/1,6葡聚糖为试验组,添加0.02%泰乐菌素为阳性对照组,不添加葡聚糖和泰乐菌素为阴性对照组。种鸡饲养44 d,采集种蛋、孵化、不同日龄胚胎和雏鸡取样,并采集肠道进行组织处理和测定。结果显示:β-1,3/1,6葡聚糖有利于增加鸡胚和雏鸡小肠长度、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杯状细胞分布密度(P0.05),尤其是添加2%β-1,3/1,6葡聚糖效果最为明显(P0.05)。研究表明在种鸡日粮中添加β-1,3/1,6葡聚糖可明显改善鸡胚和雏鸡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鸡毒支原体(MG)耐药情况,2013~2015年期间从山东不同地区分离鉴定了33株MG,并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具有明显血凝性的12株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构建的16 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临床分离株与MG S6亲缘关系最近。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盐酸沃尼妙林、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MIC平均值分别为0.028、0.167和0.29μg/m L,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恩诺沙星,MIC平均值在2.5~10μg/m L之间,而对盐酸林可霉素、水溶性阿奇霉素、乳酸诺氟沙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磷酸替米考星、酒石酸吉他霉素敏感性较低,MIC平均值在20~160μg/m L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泰万菌素对大鼠胃内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PCR-DGGE技术分离方法分析大、小剂量泰万菌素作用下大鼠胃内细菌的变化情况及其停药后恢复状态。结果显示:泰万菌素作用时,大鼠胃内细菌数量减少,菌群多样性降低,且在大剂量组效果显著;停药后仅有两种细菌恢复,大、小剂量组各有2种、4种细菌消失。泰万菌素在某种程度上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也可以间接促进某些细菌生长,总体而言泰万菌素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制首批泰万菌素兽用国家标准品,用于酒石酸泰万菌素及其制剂中泰万菌素的效价测定。采用精制后的泰万菌素酒石酸盐为原料进行本批泰万菌素标准品的研制,原料分装后按照酒石酸泰万菌素质量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中的规定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及均匀性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60℃减压干燥法测定干燥失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泰万菌素A组分,并以原始发明厂的标准品为基准,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三剂量管碟法进行协作标定,对标定结果进行合并计算,作为本批标准品的效价赋值。结果显示,分装后的标准品经60℃减压干燥至恒重后减失重量为2.0%,均匀性评价符合要求,在289 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的泰万菌素效价为822 U·mg~(-1)。本研究研制的首批泰万菌素兽用国家标准品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可作为国家标准品发放,用于酒石酸泰万菌素原料及制剂中泰万菌素的效价测定,便于生产企业和质量检定部门进行酒石酸泰万菌素原料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和保证兽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对1O日龄鸡胚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NDV)的抑制试验.抑制NDV增殖试验结果表明,NDV强毒组在48h的鸡胚保护率为20%,0.500 g/mL银杏叶提取物+NDV组鸡胚保护率为50%,两者差异显著(P<0.05);0.250 g/mL+NDV组、0.125 g/mE+NDV组的鸡胚保护率分别为70%、80%,与强毒组相比,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