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蒙古羊Hoxd11基因CpG位点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羊的Hoxd11基因全长1 772 bp。其中exon-1为778 bp,exon-2为236 bp,内含子为758 bp(Gen-Bank Accession No.GU059862)。Hoxd11 exon-1序列共有120个CpG,其中位于密码第1~2位的CpG共8个,全都编码精氨酸。位于密码第2~3位的CpG共47个,占所有CpG的39.17%(47/120),分别编码5个丝氨酸,18个脯氨酸,2个苏氨酸,22个丙氨酸。Hoxd11 exon-1的CpG数量明显高于第2外显子(12个)。Hoxd11exon-1序列中的高密度CpG,提示这个序列有可能是甲基化的高发区。这对于进一步分析这个基因对调控腰椎发育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蒙古羊Hoxc8基因甲基化与胸椎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蒙古羊Hoxc8基因的甲基化与胸椎数的关系,试验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蒙古羊的14枚胸椎个体(T14)占26.1%,7枚腰椎个体(L7)占69.5%,其中Hoxc8 exon-1含27个CpG。T13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6,3,6;T14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23,20,21。T13和T14的甲基化比例平均值分别为(18.500±0.064)%和(79.030±0.056)%(P=0.002)。T14蒙古羊Hoxc8 exon-1的甲基化功能区(120~142个碱基)的CpG胞嘧啶全部甲基化,而T13则相反。说明蒙古羊Hoxc8 exon-1甲基化CpG的密度和数量影响Hoxc8基因的表达,并且调控胸椎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蒙古羊Hoxc8基因的甲基化与胸椎数的关系,试验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蒙古羊的14枚胸椎个体(T14)占26.1%,7枚腰椎个体(L7)占69.5%,其中Hoxe8 exon-1含27个CpG.T13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6,3,6;T14型个体的甲基化CpG分别为23,20,21...  相似文献   

4.
多脊椎蒙古羊Hoxc8 exon-1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索多脊椎蒙古羊多脊椎性状与Hoxc8 exon-1的甲基化比例是否可以成为多脊椎蒙古羊早期选种的DNA分子标记。克隆多脊椎蒙古羊(14个胸椎)和正常蒙古羊(13个胸椎)的Hoxc8 exon-1,超声波破碎基因组DNA并变性。用5-甲基胞嘧啶抗体做选择性免疫反应,经抗体结合磁珠免疫沉淀,分离纯化甲基化DNA。设计2对多脊椎蒙古羊Hoxc8exon-1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分别分析免疫沉淀后的甲基化DNA浓度。引物P2扩增,6只多脊椎蒙古羊和4只正常蒙古羊样本校正后的甲基化DNA浓度分别为11.50%、11.00%、5.28%、4.49%、2.89%、2.41%和1.20%、0.60%、0.35%、0.03%,两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引物P1扩增,两实验组甲基化DN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P2引物扩增Hoxc8exon-1的甲基化DNA浓度可以作为多脊椎蒙古羊早期选种的DNA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肉羊二元杂交生长发育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同等环境条件下,用德国肉用美利奴(German Mutton Merino)、无角道塞特(Poll Dorset)、萨福克(Suffolk)和蒙古羊(Mongolian sheep)四个品种进行12个正反交试验.结果表明萨福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能显著提高改良品种的产肉率,杂种优势明显;同时证明,在肉羊配套系建设和商品肉羊杂交中,蒙古羊具有突出的种用价值,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蒙古羊完全可以作父本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蒙古羊杂交后代的体增重和日增重等生产指标的分析比较。发现DMTS、DSTM、MTDS和STDM组合均获得了良好的杂种优势。表明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无角道赛特羊作父本,后代能获得较好的杂种优势。同时应当看到,蒙古羊在北方肉羊生产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著名肉羊品种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母羊全部留作回交一代的母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特级种公羊作为回交一代的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F1)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和14月龄剪毛后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51.7%、23.7%和8.0%,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39.5%(P<0.01)和17.1%(P<0.01)。杂交一代(F1)毛长、毛纤维直径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了-14.4%、13.1%和-27.3%,差异也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毛长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降低8.9%(P<0.01)和18.2%(P<0.01)。说明杂种羊肉用性能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得到显著改进。但与此同时,毛用性能退化显著。从肉毛兼用性考虑,回交一代要好于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天祝县肉羊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毛增肉的目标,本团队于2009年开始以南非肉用美利奴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培育肉毛俱佳的天祝肉用美利奴新品种。本研究对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南南甘、南甘、甘细羔羊哺乳期和育成阶段的日增重进行测定,发现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公母羔哺乳期的日增重分别比南南甘、南甘、甘细公母羔高15.7 g和7.7 g,46.1 g和40.5 g、86.5 g和78.1 g(P0.01);断乳后日增重,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公母羔分别比南南甘、南甘、甘细公母羔高12.2 g和9.8 g、15.1 g和10.1 g、22.5 g和23.4 g(P0.01);周岁平均日增重,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公母羊分别比南南甘、南甘、甘细公母羊高13.1 g和9.3 g、22.8 g和17.6 g、38.3 g和36.9 g(P0.01)。由此可见,天祝肉用美利奴新品种选育群1世代羊从出生到周岁各阶段生长发育均优于南南甘、南甘、甘细羔羊,选育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了适合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的模式,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肉羊三元杂交的亲本,并进行饲养试验,对细毛羊×细毛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提出:肉羊三元杂交中无角陶赛特、德国美利奴可作为优良的第一父本;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羊均可作为供选择的第二父本;第二母本首选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杂交后代增重效果明显,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杂交后代,而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组合羔羊,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1 蒙古羊的现状与地位 蒙古羊群体是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动物资源,主要表现在这个绵羊品种的种群大,变异多,分布广,从未经历过象许多品种那样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定向的人工选择,因而其基因组中蕴藏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和多态。其中许多变异既有适应意义,又有生产应用价值,多胸椎变异和多腰椎变异,以及优良的抗病性能等,就是典型的例证。 在我国众多的家畜品种中,还没有第二个象蒙古羊这样大的群体规模的品种,其出色的适应性,良好的肉质特征,都是肉羊生产中应具有的重要经济价值和品种优势。虽然蒙古羊尚未面临象猪、牛、鸡等地方品种正在承受的外来品种的巨大压力,但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用外来品种“改良”蒙古羊的尝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例如,从50年代开始用前苏联的各种细毛品种、半细毛品种‘杂交改良’蒙古羊;60年代又引入西欧的毛用、兼用细毛羊、半细毛羊‘改良’蒙古羊;70年代以后,澳洲美利奴细毛羊又接踵而至。值得庆幸的是,蒙古羊终究靠自身的整体优势,基本上阻止了外来品种基因的入侵。这是迄今任何其它绵羊品种或其他畜种所无法做到的。实践证明,蒙古羊在蒙古高原上的主导地位,是任何其它绵羊品种不可替代的。于是,提高蒙古羊的生产性能,开发蒙古羊的高产潜力,研究蒙古羊的基因组的特点,分析蒙古羊有利基因与有利性状的遗传规律,就成了遗传育种工作者当务之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所有细度在60s以上的基础母羊全部采用"新吉"细毛羊配种改良;细度在60s以下的基础母羊,分别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白头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夏洛莱和特克赛尔五个品种的肉用公羊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肉羊品种与本地羊杂交能显著提高子代的产肉性能,其中以德国肉用美利奴的改良效果最好,德肉美公羊的细度达60~64s,对产毛性能较差的母羊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I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A(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A,BMPR-IA)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AA、AB两种基因型,在湖羊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BB,而在低繁殖力的3个绵羊品种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AA。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4,B等位基因频率为0.036。测序结果表明:BB型与AA型相比有6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独立性检验表明:外尾寒羊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湖羊与小尾寒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01)。A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A基因型多0.15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BMPR-IA基因不是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在相同舍饲条件下皱胃组织学的变化,通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皱胃肌层最厚,其次是蒙古羊,最薄的是德国美利奴羊,且各品种羊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羊之间皱胃黏膜下层的比较亦遵循了皱胃肌层的变化规律,萨福克羊皱胃黏膜肌层最厚,最薄的是蒙古羊。各品种羊皱胃腺区高度比较,蒙古羊与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德克赛尔羊、德国美利奴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幽门部与胃底部肌层比较,德克赛尔羊与萨福克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德国美利奴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绵羊胚胎移植生殖内分泌调控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产供体母羊(14月龄)德国美利奴15只、波德代15只、无角陶赛特18只分别用孕酮(CIDR)+促性腺激素(PMSG)+促卵泡素(FSH)进行处理,受体小尾寒羊母羊(2胎)124只用CIDR+PMSG进行处理,处理期测定供、受体外周血液中生殖激素孕酮(p4)、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3个供体品种和受体各自发情同期化水平和效果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但供、受体发情同步差相距1 d。黄体数德国美利奴(7.71)显著高于陶赛特(5.19)(P<0.05);冲卵数德国美利奴(5.50)显著高于陶赛特(3.44)(P<0.05);可用胚胎率德国美利奴、波德代、陶赛特分别为70.13%、55.74%、78.18%,陶赛特显著高于波德代(P<0.05);德国美利奴、波德代、陶赛特胚胎移植受胎率分别为55.26%、54.17%、42.31%,德国美利奴显著高于陶赛特(P<0.05)。处理期供体和受体生殖激素动态变化的幅度大,第13天供、受体血清中p4达到峰值,小尾寒羊分别高于德国美利奴(5.37 ng/mL)、波德代(6.14 ng/mL)和陶赛特(5.37 ng/mL);供体血清中E2于第14天开始发情达到峰值,小尾寒羊于第15天开始发情达到峰值;供体血清中FSH于第13天达到峰值,小尾寒羊第14天达到峰值;供体血清中LH于第14天开始发情达到峰值,小尾寒羊血清中LH于第15天开始发情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基因组选择信号。利用绵羊高密度SNPs芯片,运用iHS方法检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基因组选择信号,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其潜在受选择基因。选择信号检测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220个具有选择信号的基因组区段,这些区段内与895个候选基因紧密相关。基因富集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与蛋白翻译、骨骼发育、生物合成调控、肌肉器官发育、视黄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结合、核糖体组分等相关。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的种用价值以及高效开展该品种羊的群体改良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冷冻胚胎移植技术,2007年和2008年前后分2批在鄂尔多斯细毛羊种羊场实施纯种澳美型细毛羊冷冻胚胎移植,共有371只(2007年266只,2008年105只)受体羊做了冷冻胚胎移植,共生产澳美型细毛羊羔羊106只(2007年70只,2008年36只)。其中公羔60只,母羔46只;受胎率分别为26.32%和37.14%;羔羊初生重为公羔(4.73±0.41)kg/只、母羔(4.54±0.43)kg/只和公羔(4.60±0.68)kg/只、母羔(4.45±0.55)kg/只。经过调查鉴定,用冷冻胚移植技术获得羔羊106只,经培养共获得纯种澳美型细毛羊106只,补充了优质澳美型细毛羊种羊的数量,大大增加了纯种澳美型细毛羊的种源数量、节省了引种费用、缩短了鄂尔多斯细毛羊改良世代间隔和选育提高周期,起到了加速优良种畜繁殖速度、迅速扩大种源的科技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