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亲鱼的产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亲鱼的产前培育亲鱼的产前培育主要是指春季培育,是从开春到产卵期间的培育,这是亲鱼性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在搞好常年培育的基础上,应加强亲鱼的产前培育。加强亲鱼培育,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加...  相似文献   

2.
亲鱼产前培育重点侯传宝(山东省东平湖水产联合开发公司271505)亲鱼的产前培育主要是指春季培育,是从开春到产卵前的培育,这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关系到人工繁殖的成败,因而在搞好常年培育的基础上,应加强亲鱼的产前培育。主要...  相似文献   

3.
青田田鱼引种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田田鱼,学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主要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青田田鱼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非常适合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4.
田鱼繁殖与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C.carpio var.color),是一种分布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永嘉、青田等县,尚待开发和利用的地方名优品种。田鱼体色绚丽多样,鳞片柔软可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繁能力强,饲养方法简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近年来田鱼种质出现明显杂化与退化,为改变田鱼种质现状,我们自2001年始坚持开展田鱼提纯选育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现将田鱼繁殖与选育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1990,(2):19-19
草亲鱼的春季培育是草亲鱼开始摄食到催产前这一段时期的培育。在草亲鱼培育中,春季培育的目的是使亲鱼性腺充分迅速地发育至成熟。在培育措施上要注意防病,加强冲水刺激,在投喂饲料上,前一个月根据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确定精料、  相似文献   

6.
董建坤  顾宏兵 《内陆水产》2004,29(11):21-2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又名田鲤。该品种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适合稻田(浅水)养殖。2000~2003年我站实施省科技厅下达的《田鱼引进繁、养殖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出了田鱼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一、重视亲鱼产前培育在鲤鱼的人工繁殖中,一般认为只要加强鲤亲鱼的产卵后培育,其性腺发育到Ⅳ期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水域生态环境恢复到适合鲤亲鱼产卵时,鲤亲鱼的性腺会随着生态的适应而顺利发育到第Ⅴ  相似文献   

8.
高庆余 《河北渔业》2006,(6):52-52,57
繁殖用的成鱼称为亲鱼.亲鱼培育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亲鱼的培育除一般性加强日常管理外,还要做好有关的病害防治工作.下面就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常见的亲鱼产前病害防治及亲鱼产后死亡的预防,做如下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厂排放的敞热循环水进行鲢鳙草亲鱼提早培育和繁殖,是北方寒冷地区就地解决早产鱼苗的重要途径。所谓提早培育,主要指的是利用温流水提前进行的产前提温饲养。我场是利用电厂温流水逃行家鱼人工繁殖的大型鱼苗场,从1992年开始采取新的培育方法,即:鲢鳙亲鱼产前用配合饲料驯化培育;草亲鱼采用“由精转青”进行培育;产后亲鱼全部移到自然池塘常规饲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2、1993两年鲢鳙草亲鱼于4月30日产卵,创造了北方寒冷地区家鱼人工繁殖最早产卵的记录。用这种新的培育方法,两年共培育鲢鳙草亲鱼980组,催产882组,亲鱼成熟率90%;产卵738组,产卵率84%;共产卵4.4亿,出水花2.9亿尾。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田鱼 泥鳅稻田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浙江省瓯江流域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青田县位于瓯江的中下游,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环境造就该地区天然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但传统的稻田养鱼是以种稻为主、养殖单一品种——瓯江彩鲤(俗称田鱼)为辅,不仅存在经济效益差、种稻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给田鱼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等问题,而且秋冬季节由于水稻收割后稻田内水质恶化极易造成田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1.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12.
鲫鱼规模化繁殖应把好“四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把好亲鱼培育关。鲫亲鱼培育池,面积一般应在1.5~2亩,亲鱼培育期间,池内一般不搭配其他鱼类。亲鱼从产后至10月下旬用鲤成鱼或鲫成鱼后期配合饲料投喂即可,颗粒大小应适口,从开春亲鱼开食至催产前一周,一般投喂大麦芽较为理想,且进入3月应尽量避免给亲鱼池冲水,亲鱼转池要保持稳定的水深,以免造成亲鱼自产,影响繁殖。  相似文献   

13.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时期,期间亲鱼培育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施肥和投喂,以满足亲鱼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其次是在催产前15天重点调水、冲水,刺激亲鱼性腺迅速发育,尽快达到成熟,确保其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1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6龄斑Hu亲鱼采取依3^#、4^#西研制的亲鱼营养饲料进行产前强化培育试验,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培育的雌鱼50%、雄鱼95%性腺发育成熟并符合人工催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开春后,亲鱼进入产前强化培育阶段。一些鱼苗孵化场往往注重增投青料,补投精料的一方面,而忽视水质的调节和管理。到产前南风一吹,水温回升快,草鱼大量摄食、排泄,加之越冬期间投喂的糠饼、稻谷和麦芽等未完全被摄食而沉积淤泥中。因此,闷热天气极易发生泛池事故,造成惨重损失,功亏一篑。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亲鱼产前培育阶段的水质调节? 1、正确搭配亲鱼,减少拉网次数。越冬分类时,应根据草、鲢、鳙等亲鱼数量,合理混养,既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饵肥资源,又清洁水质,促进性腺发育。同时,减少拉网次数,可避免搅动池底污泥,减少水中大量溶氧损耗。  相似文献   

16.
正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红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产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该品种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且色彩丰富,是一个既能食用又能观赏的优良品种。目前,瓯江彩鲤在成都地区的稻田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瓯江彩鲤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品种,在浙江南部的青田、景宁等山区有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俗称为"田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鳞片柔软可食,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倍受消费者亲睐。瓯江彩鲤形似鲤鱼,色若金鱼,体色有红、黑、白和花等艳丽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一些单位和鱼苗繁殖专业户,对产前亲鱼百般照顾,精心培育,而对产后的亲鱼培育往往忽视,形成了一种“产后松”状况,常常将亲鱼一放了事,导致产后亲鱼由于体质虚弱,痿瘪而死。因此,为了保护好亲鱼,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基础,应加强对产后亲鱼的培育和护理。一、产后救护。经过人工繁殖后的亲鱼,常常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创伤,如鳞片脱落,体表充血等,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繁殖结束后在亲鱼放回池塘培育前,应进行药物防病。对受伤较轻的亲鱼,先用药棉擦干伤口,再用孔雀石绿、龙胆紫药水、呋喃西林软膏等其中的任意一种药物涂抹伤口。对受伤严重的亲鱼,除外用药物外,还应注射一些消炎或抗菌  相似文献   

19.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7,24(4):11-11
首先,除必须切实抓好亲鱼的常年和产前培育工作,使亲鱼有健壮的体质外,在催产繁殖时还要注意捕捞操作,这是减轻亲鱼伤亡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亲鱼池塘,还是在产卵池中拉捕亲鱼,拉网操作要快捷且协调一致,脚纲一接近岸边就迅速收网,搭盖好上下纲后马上将网中亲鱼  相似文献   

20.
符自为 《内陆水产》2000,25(4):14-14
湘北地区鱼苗繁殖 ,鲫鲤一般是阳历4月上、中旬 ,水温稳定在17℃以上 ,最低水温14℃以上时进行。鲢、鳙、草、鳊鱼一般是5月进行。根据笔者经验 ,总结出一些关于亲鱼喂养的经验。1亲鱼的产前管理亲鱼的产前管理 ,最重要的是喂饱、喂合适 ,才可确保充足的怀卵量和良好的精卵质量。实际操作中 ,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有异 ,操作难于完全到位 ,最后极易导致怀卵量偏低、精卵质量不稳定 ,亲鱼甚至难产死亡。亲鱼的产前营养管理 ,是从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开始发育至最后形成Ⅳ期、Ⅴ期的成熟精卵细胞 ,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这也就是秋季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