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机生产作业中,驾驶员认真把握好手拖的操作特性, 是保证手拖作业安全, 减少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那么,手拖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又具有哪些特性呢? 手控操作特性 手拖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要实现其要求的相应动作,基本上是通过双手来调控的.例如转向把手、离合制动手柄、油门手柄、变速杆手柄、液压升降手柄等操纵件,都是用手来控制的,手脚不能并用,分担不均.在多数情况下,诸如急转弯或下坡转弯时,减速、换档、转向、制动等一系列动作,都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或同时完成,稍不留意,就很容易造成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发生意外.因此,机手必须把握好这…  相似文献   

2.
现有仿人机器人灵巧手往往缺少柔顺性和灵活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柔性驱动模块的机器人灵巧手结构。手指采用绳和连杆的混合传动形式,并设计与人手相仿的整手结构;设计的柔性驱动模块采用弹性卷筒式结构,卷绕绳的空载线速度接近35 mm/s,最大输出拉力可达15 N,具有空载速度快、有负载时柔性加载的特点,且具有绳张力检测功能,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弹性元件进行结构静刚度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参考人手指生理耦合关系,对手指连杆耦合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样机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灵巧手可实现与人相仿的手势,并能完成对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的稳定抓握和指尖抓取。手指最短收缩时间仅0.6 s,具有较快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数据手套的虚拟现实系统中,虚拟手的实现效果十分重要。首先获取了数据手套的数据,然后采用层次建模方法建立虚拟手的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完成了基于数据手套的人手和虚拟手的交互,大大提高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同时也使计算机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农业机器人灵巧手遥操作功能,提出并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平台;利用NI公司的LabVIEW开发了遥操作上位机,能够对灵巧手抓取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与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农业机器人灵巧手能够根据物体大小精准地抓取物体,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农业机器人采摘要求。  相似文献   

5.
FLUENT在某轿车外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利用Pro/E软件对某轿车进行三维建模,并且利用大型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对轿车的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其求得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该仿真的数据对进一步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其中机器人柔性多指灵巧手由于高度灵活、能模仿人手抓取等特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当前最为活跃和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课题组针对柔性多指灵巧手,依据简化的机构运动简图,建立坐标系,分析D-H参数,得到了灵巧手的正运动学模型,从而得到了灵巧手在空间中的位置坐标.后续利...  相似文献   

7.
轮胎力信息是研究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车辆可靠性等的基础,对轮胎力测试最直接有效手段是测力车轮传感器(简称测力车轮)。当前对测力车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弹性体部件,考虑到轮胎对车辆运动特性的显著影响,本文对包括弹性体和橡胶胎体的整个测力车轮进行有限元建模和试验研究。首先基于测力车轮典型结构,明确轮胎胎体建模方法、各部件间接触问题的处理方法,制作测力车轮样机并建立样机(195/65R15)的ABAQUS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轮胎刚度机进行测力车轮样机的垂直工况、侧向工况和纵向工况的稳态加载台架试验。最后进行这3个工况下的测力车轮有限元仿真分析。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3种工况下各测点应变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4. 86%、3. 92%和3. 15%,说明本研究确定的建模方法可行,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稳态工况下的车轮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零部件三维数模是数字化样机的基础,现今大多数零件通过普通的建模方法搭建三维模型后难以进行变更操作,这十分不利于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对零件结构进行修整,而重新建模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设计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对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的研究,创新出一种新型的骨架式参数化建模方法:自顶向下式建模流程、零件加工工艺引入建模流程、团队协同式建模操作.不仅解决了如上问题,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建模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9.
虚拟样机可以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此,运用三维建模软件UG对水稻割晒机割台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完成割晒机割台的虚拟样机设计。虚拟样机的设计需要高尺寸精度与各零部件之间的准确约束,通过零部件的三维绘制与装配,再进行整机的装配,对样机进行干涉检查,可提高研发效率。虚拟样机的设计为后续的虚拟样机运动仿真、割台的结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卧式加工中心动力学特性分析的需要,论述了主要影响其动力学特性的立柱-主轴系统中导轨结合部、螺栓结合部、滚珠丝杠结合部以及轴承4类结合面分布情况,提出各类结合部动力学参数提取方法与有限元建模方法.通过试验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识别导轨结合部刚度与阻尼,利用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出滚珠丝杠接触刚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卧式加工中心立柱-主轴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测试立柱-主轴系统轴端频率响应函数验证了该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得出了该立柱-主轴系统导轨结合部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神经网络结构化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实验数据便于在机械结构CAD中应用,本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提出了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基础数据的神经网络结构化建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建模精度和建模效率较高,而且集传统建模与建库思想于一体,实现了多种结合条件下的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基础数据的统一建模。  相似文献   

12.
1 手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1.1 鼓式手制动器操纵手柄的检查与调整检查调整的步骤是: 支起后轮, 将手制动手柄放松. 用手转动制动器底板下方的调整棘轮,同时转动传动轴,一直到用手转不动制功鼓为止. 反方向旋转调整棘轮1个牙,传动轴用手应能转动. 经上述调整后,如手制功器操纵手柄行程仍很大,应对手制动操纵机构进行调整.即在放松手制功杆的情况下,将摇臂上的钢丝接头锁紧螺母旋松,最后扭紧钢丝绳螺母,调到用力拉紧操纵杆可拉出的长度为齿 条上5~11个牙齿时,再锁紧螺母.不同机型略有差异,可酌情调整.1.2 盘式手制动器检查与调整 将手制动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详细探究了一种在传统悬架轿车虚拟样机模型基础上建立空气悬架虚拟样机模型的方法,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空气悬架虚拟样机模型在平顺性仿真和操纵稳定性仿真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报错现象,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悬架的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影响悬架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悬架系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是评价悬架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分析的基础.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BJ1027A扭杆式独立悬架的3D运动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保证悬架设计和整车性能满足要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单自由度一平移两转动(1T2R)并联运动振动筛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由于该机构包含2个子运动链(SKC),且其耦合度均为零,因此,首先由求得的符号式位置正解直接求解各杆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然后,基于Newton-Euler原理的序单开链法,对含两个SKC的空间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计算得到该机构主动副的驱动力矩变化曲线;与利用传统Lagrange法得到的驱动力矩进行了动力学建模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ewton-Euler原理的序单开链法具有更高的动力学建模精度。本文为多回路空间并联机构高效、精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及该并联运动振动筛的动力学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于职业类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涉及量具部分的知识点,学生从未接触过"测量""检验",教师在教室单一从理论角度讲授解析存在很大的不足,若在测绘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常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的需求.此外,部分院校缺少相应的硬件...  相似文献   

17.
在农用车辆上,离合器连接着发动机和变速器,是车辆动力传递的“第一站”。能否熟练而灵巧地操纵离合器,是一个人驾驶功底是否深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农村电工》2007,15(6):38-38
2007年3月10日,江苏省铜山县何桥镇何桥村境内一名挖掘机手张某因忽视电工安全忠告,违反规定操作,最终造成铲头与低压线路"亲密"接触,幸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时跳闸,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在农机作业中,铧式犁主要是通过犁体曲面完成对土壤的切土和翻垡,达到土壤耕作的目的.犁体曲面的参数对铧式犁的工作性能和动力消耗都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利用数学建模中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对碎土型犁体曲面进行建模,并对犁体曲面耕翻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优化的曲面参数及其各项参数对犁体曲面工作性能(牵引阻力、翻馑性能)的影响,从而达到对铧式犁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英明 《农村电工》2007,15(4):33-33
倒闸操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由一种运行状态变换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由一种运行方式转变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一系列有序的操作.电力系统对用户的停电和送电,运行方式的改变和调整,设备改为检修和投入运行等,都是通过倒闸操作来完成的.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主要任务.倒闸操作既有其典型性,又有其特殊性,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的主接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操作任务,都将影响倒闸操作的每一具体步骤.因此,笔者针对各种倒闸操作,分析其容易引起危险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