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 近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病死率的变化:过去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般在13%~50%,雏鸡甚至可高达60%以上;现在发病率低,死亡率也降低了,一般在20%以下;②季节性变化:过去春季及夏初发病多,现在该病季节性不明显;③病程的变化:过去发病快,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后3~4d为死亡高峰,现在发病缓慢,零星死亡,病程长;④发病日龄的变化:发病日龄提前,有的鸡群10日龄之内发病,多数鸡群在20~30日龄发病,一些鸡群在使用本病弱毒疫苗二免后发病;⑤病例不典型而且混合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2.
某养鸡专业户引进商品肉鸡苗20000羽.饲养至11日龄时开始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死亡迅速,病程短约20~30min.发病期间曾采用肾宝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无明显效果.至送检时(13日龄)死亡约2000羽,死亡率为10%(2000/20000).免疫程序:鸡群在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注射新支二联苗、10日龄点眼滴鼻接种法氏囊疫苗.此外,在鸡群发病前一天更换了新购进的饲料.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传染性法氏囊炎在部分地区呈高发和多发趋势,发病日龄跨度大,从10日龄到130日龄之间均有发病,其中肉鸡以20~30日龄为多发,蛋鸡不仅20~30日龄多发,而且60~90日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易感动物主要为鸡。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疫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丝毛乌骨鸡作为珍禽在我国饲养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而近年来,广大专业户把它作为一种致富门路而大量生产。由于该品种的鸡具有其特有的生理特性,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其身上的表现也有所差异。1流行特点1.1发病季节全年都会发生,以春秋两季较为旺发。1.2发病日龄14—80日龄均有发病,但常见于18—40日龄,极个别发生于10日龄。1.3诱发因素当天气突然转冷,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IBDV疫苗后,鸡舍拥挤潮湿时易诱发本病。1.4流行呈地方性当某一地区流行该病时,该地大多数鸡场都相继发病。当该病流行过后,极少有该病发现。Zlts床症…  相似文献   

6.
自80年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入至今已达十五六年之久。在这十多年对鸡法氏囊病的防控中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出现诸多新的特点,现总结如下:1发病日龄逐渐拓宽  相似文献   

7.
某饲养户饲养的25000羽麻鸡,于50日龄突然发病,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非典型新城疫感染。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江门市某养殖户存栏25000羽麻鸡,其免疫程序:2日龄ND-IB二联2倍点眼滴鼻,6日龄法氏囊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无季节性,但以夏秋多见,近几年发病日龄有所拓宽,最早可见3日龄发病,最晚120日龄还有发病。由典型的病变转化为非典型,由尖锋式死亡转向零星死亡,且影响接种其他疫苗的质量,形成免疫抑制性疾病。1发病情况2008年8月1日,天津市武清区某  相似文献   

9.
2000年12月1日,江西瑞金市某乡光荣院从河田鸡公司购进河田鸡雏苗3 000羽,于12月20日发病,病鸡精神高度沉郁,拉灰白色稀粪,12月23日前往诊治,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光荣院养鸡场现有散养鸡若干群(未免疫),购进河田鸡公司的2批鸡后,隔离措施不严。本批雏鸡到19日龄时,成活率为99%。鸡群健康、食欲正常,于8、15日龄法氏囊疫苗免疫,9日龄新城疫疫苗免疫,到20日时发现食欲不正常,精神状态极差,晚上开始零星死亡,至25日死亡725羽,死亡率高达24.2%。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畏寒,不愿…  相似文献   

10.
赵艳 《水禽世界》2008,(2):56-57
发病情况2007年11月下旬,某饲养园雉鸡笼内放养的20~60日龄的雉鸡类均发病,品种有:环颈雉、孔雀、珍珠鸡、乌鸡、黑凤鸡。以乌鸡、环颈雉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病程7d,死亡集中在开始发病的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腔上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仅鸡发病,发病日龄以14日龄多见,近年来有所提前,最早的有7~5日龄发病的,鸡场里,初次暴发本病通常危害最严重,后代再发生本病时就轻得多.  相似文献   

12.
<正>1发病情况某户饲养肉鸡2000只,22日龄。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疫苗免疫,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免疫,19日龄发现死鸡5只,鸡群发病率在20%左右,随即用药治疗,氧氟沙星、喘痢清每天分别饮水  相似文献   

13.
张绮琼 《中国家禽》2002,24(19):23-24
1流行情况 广州市白云区某鸡场育成雏苗8000只,于18、28日龄分别以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饮水免疫一次.于20日龄后,鸡只陆续开始发病,33日龄,发病率达45%,发病期间,日死亡率0%~1.72%,由于及时发现病情,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很快将该病控制,使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制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7年1月9日,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孙某饲养的1000只蛋鸡发病。常规饲养,防疫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50日龄上笼育成,60日龄新城疫Ⅰ系、鸡痘免疫,到87日龄,突然出现病鸡,当日死亡5只,第二天死亡19只。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散,采食量减少,排白色水样稀便,群体饮水量增加,部分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有的病鸡咳嗽、打喷嚏,呼吸时气管有啰音。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10年6月21日,临城县赵庄乡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35日龄幼鸡发病,少数鸡突然出现精神不振,并很快波及全群,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畏寒、  相似文献   

16.
对2003~2005年间河南省15个地区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有全年化趋势,但每年仍以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发病鸡的日龄范围扩大;病变以法氏囊呈胶胨样水肿和肾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二者出现率分别占67.2%和73.11%,其它病变多不典型;发病鸡群中免疫鸡群占78.17%;二次发病鸡群约占16.98%;宿主和易感群体的范围扩大。对出现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2010年9月23日,某肉鸡饲养户饲养的一批肉鸡1 600只,于16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后,18日龄个别鸡只开始出现零星死亡,当天使用抗病毒中药拌料,20日龄时大群鸡出现排黄白色稀粪,打盹,扎堆,死亡未停止反而增加到每天3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4月 30日 ,我县城关镇某专业户饲养的 30日龄罗曼雏鸡突然发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典型特征 ,初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经用攻毒 2 0 0 0口服 ,抗病毒和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 ,三林合剂饮水 ,迅速控制了病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发病情况该户采用立体育雏笼育雏 ,室内火炉保温 ,饲养规模 80 0只 ,定时饲喂 ,自由饮水 ,饲料为某公司生产的蛋小鸡颗粒料。雏鸡在 1日龄接种了马立克氏疫苗 ,7日龄接种了鸡新城疫 +传支H12 0 二联苗 ,因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未在 1 4日龄用该疫苗免疫。该鸡群饲养至 30日龄 ,突然发病 …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夏季,某个体养鸡场购进海兰褐商品蛋鸡雏11 000羽,饲养至20日龄发病,到23日龄发病及死亡近700余只,前后病程近10 d,共计死亡2 000余只,经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的发病率较高,且覆盖面较广,鸡群的发病日龄也在逐渐向前后两方向扩展。按以往惯例,IBD的发病日龄多在20~50日龄之间,而此次流行的发病日龄则较广,小的有12日龄,大的有95日龄以上的,且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