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豆粕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12.21±0.73)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d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豆粕和不发酵豆粕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试验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组(饲料1);豆粕取代饲料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其中,发酵豆粕分别替代17.6%、31.4%、45.1%和60.8%的鱼粉蛋白(饲料2~5),普通豆粕蛋白分别替代17.6%、31.4%和45.1%的鱼粉蛋白(饲料6~8)。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豆粕替代量对卵形鲳鲹的成活率和摄食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45.1%时,会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饲料中用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60.8%时,也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增重率、饲料利用率(P0.05)。但是与豆粕替代组相比,在45.1%的鱼粉蛋白替代水平下,发酵豆粕组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豆粕替代组(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饲料中添加玉米蛋白粉或鸡肉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卵形鲳鲹饲料中鸡肉粉、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6.4%、11.8%、17.3%、22.7%、28.1%]的玉米蛋白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70±0.22)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鸡肉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5.2%、10.4%、15.6%、20.8%、26.0%]的鸡肉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03±0.59)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结果显示:随着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系数与摄食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1.8%~17.3%的玉米蛋白粉显著提高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但饲料中添加28.1%的玉米蛋白粉则显著降低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和摄食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2%~20.8%的鸡肉粉对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26.0%的鸡肉粉则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P<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和鸡肉粉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而不会对卵形鲳鲹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通过函数模型计算得出卵形鲳鲹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为10.91%~10.96%,鸡肉粉的适宜添加量为20.80%~21.2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牛磺酸和硒酵母对改善棉籽浓缩蛋白替代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饲料鱼粉的作用。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2个饲料鱼粉替代水平和2个牛磺酸与硒酵母混合物的添加水平。对照(PC)饲料鱼粉水平为35%,利用棉籽浓缩蛋白分别替代PC饲料中鱼粉的60%(H)和80%(L);在相同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ST)或不添加(N)牛磺酸与硒酵母的混合物。5种试验饲料分别为PC、HST、LST、HN和LN饲料。选择初始体重为(29.5±0.5) g的条纹锯鮨360尾,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尾鱼),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饲料对鱼摄食率、生长、饲料利用效率、鱼体组成(粗灰分和磷含量除外)以及养殖废物排放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成活率(P0.05)。摄食HST和LST饲料的鱼成活率显著高于摄食PC和LN饲料的鱼(P0.05)。摄食PC、HST和LST饲料的鱼粗灰分和磷含量显著低于摄食HN和LN饲料的鱼(P0.05)。摄食PC饲料与摄食LST饲料时养殖效益接近,与摄食HST、HN和LN饲料时的养殖效益存在明显差异。摄食PC饲料的鱼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高于摄食LN饲料的鱼(P0.05),摄食PC和LST饲料的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摄食LN饲料的鱼(P 0.05)。由此可见,添加牛磺酸和硒酵母未明显提高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条纹锯鮨饲料中鱼粉的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改善摄食低鱼粉水平饲料时鱼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鲤鱼生长和前肠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选用540尾均重11.7 g的鲤鱼,随机均分为6组,随机选取3组分别饲喂鱼粉含量为10%、15%、20%的3种等蛋白基础饲料,另外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175 mg/kg蛋白酶AG的以上3种饲料,试验期60 d.试验Ⅱ选取120尾均重48.7 g的鲤鱼,随机分为2组,一组饲喂鱼粉含量6%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饲喂添加175 mg/kg蛋白酶AG的基础饲料为试验组,试验期为30 d.试验Ⅰ结果表明:摄食10%鱼粉饲料和20%鱼粉 175 mg/kg蛋白酶AG饲料的鲤鱼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的增重率;在1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P<0.05),但在15%、2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Ⅱ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鲤鱼增重率提高了6.4%(P<0.05),饲料系数降低了5.4%(P<0.05).试验Ⅰ和试验Ⅱ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在鱼粉含量为10%、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显著提高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P<0.05),但在鱼粉含量为15%、20%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较低的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提高鲤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究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饲料,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M0),替代组分别饲喂以2%(M2)、4%(M4)和6%(M6)的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将300尾平均体质量为(6.66±0.17)g的卵形鲳鲹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每天饱食饲喂2次,为期8周。结果表明,酶解肠膜蛋白粉替代4%鱼粉对卵形鲳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饲料成本最低。替代水平为2%和6%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 <0.05)。因此,酶解肠膜蛋白粉的最适替代量为4%。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17,(12):21-24
研究饲料中添加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体组成成分和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成对照饲料,以酶解鸡骨蛋白粉分别替代10%、20%、40%和60%鱼粉制成替代饲料。大菱鲆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96.75±0.03)g,试验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添加量的升高,鱼的增重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0%替代组鱼的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2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增重率(P<0.05);40%和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日摄食率(P<0.05),2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饲料效率(P<0.05)。酶解鸡骨蛋白粉对大菱鲆鱼体的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鱼体的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20%~60%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组显著降低大菱鲆的肝、胃和肠蛋白酶活力和肝脂肪酶活力,1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肝淀粉酶活力(P<0.05)。酶解鸡骨蛋白粉可替代大菱鲆饲料中10%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Met)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计11种饲料:1种基础饲料(Diet 1)和10种实验饲料(Diet 2~11),各实验组以豆粕为植物性蛋白源,对鱼粉进行替代。其中,Diet 2~5分别为10%、20%、30%和50%替代鱼粉组,并分别添加0.08%、0.15%、0.21%和0.36% DL-蛋氨酸和0.13%、0.24%、0.36%和0.60%赖氨酸盐酸盐,以使其氨基酸模式(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与基础饲料一致;Diet 6~9为Diet 2~5的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Diet 10、Diet 11分别为Diet 3、Diet 5的不添加赖氨酸盐酸盐的对照组。实验共分11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箱25尾鱼,初始鱼重为18 g,实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蛋氨酸和赖氨酸,豆粕替代鱼粉高达50%对生长无不利影响;在20%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上,额外添加0.15%DL-Met和0.24%Lys-HCl(78%)可获得优于基础鱼粉组的最大生长;在以豆粕为鱼粉替代蛋白源时,赖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及补充鱿鱼膏和甜菜碱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然后采用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0%、15%、20%、30%和4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05±0.23)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当鱼粉的替代量达到30%时,黄颡鱼的增重率、摄食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23.9%、11.2%、21.1%和22.9%,饲料系数显著升高9.5%(P < 0.5)。试验二:以含30%鱼粉饲料作为基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30%鱼粉为负对照组,在负对照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鱿鱼膏、2%鱿鱼膏、0.5%甜菜碱和1%甜菜碱,配制成6组等蛋等脂的试验饲料。以6种试验料投喂平均体重(100±0.15)g的黄颡鱼8周。结果表明:鱿鱼膏对摄食低鱼粉饲料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有显著提升效果(P > 0.05),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后,黄颡鱼的增重率和摄食率较负对照组显著提升33.9%和8.3%,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不同甜菜碱添加量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而不会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产生负面影响,当替代达到30%及以上时会产生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0.5%甜菜碱可以改善摄食和饲料利用。 [关键词] 黄颡鱼|玉米蛋白粉|鱼粉替代|鱿鱼膏|甜菜碱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解鸡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和免疫指标、血细胞数、肠道形态、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挑选300尾平均体质量为(6.66±0.17) g的健壮的卵形鲳鲹,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对照组(P0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以酶解鸡血球蛋白粉替代基础饲料中1.5%(P1.5组)、3.0%(P3.0组)和4.5%(P4.5组)鱼粉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 P3.0和P4.5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P0和P1.5组(P<0.05)。2)各组之间全鱼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 P1.5组的血浆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P0、P3.0和P4.5组(P<0.05)。4)P1.5和P3.0组的血浆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显著高于P0和P4.5组(P<0.05),P1.5、P3.0和P4.5组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血液白细胞和...  相似文献   

10.
杨严鸥  张艳  潘宙  张峰 《饲料广角》2006,(15):39-41
用豆粕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30%、50%和70%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黄颡鱼。结果显示,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豆粕替代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但30%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的ATP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70%试验组的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显著最低(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磷脂酸和胆固醇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配制四种试验饲料,即不添加功能性成分的低鱼粉饲料(D1组,对照组)、添加0.5%磷脂酸(D2组)、添加1.0%胆固醇(D3组)以及0.5%磷脂酸+1.0%胆固醇复合物(D4组)的试验饲料。用四种饲料分别投喂杂交鳢[初始规格为(30.58±1.55)g]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磷脂酸和胆固醇可以显著增加鱼体增重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磷脂酸显著提高了肠道胰蛋白酶活性,而添加胆固醇可以显著提高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同时添加二者复合物后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增重,降低饲料系数,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P<0.05)。综上,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磷脂酸、胆固醇以及复合物均可以显著促进蛋白质沉积,提高杂交鳢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鲤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高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前期(1~28 d)为15%,后期(29~56 d)为10%]和低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前期为10%,后期为5%],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晶体和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并使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与高鱼粉组一致,得晶体氨基酸饲料和微囊氨基酸饲料.选择体重为(5.0±0.5) g的健康鲤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与低鱼粉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鲤生长性能无显著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氨基酸则提高增重率8.67%(P<0.05),降低饲料系数7.46%(P<0.05);在生长性能方面微囊氨基酸组与高鱼粉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鲤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 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微囊氨基酸组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一致,即在饲后3 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吸收峰值提前到饲后2 h.晶体赖氨酸与蛋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相当于晶体氨基酸的28.4%(赖氨酸)与4.9%(蛋氨酸).上述结果表明,在低鱼粉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氨基酸对鲤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改善作用,而补充微囊氨基酸则显著提高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干虫、虫粉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初体重为(6.87±0.62)g的乌鳢幼鱼13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用黑水虻幼虫干虫(BSF,粗蛋白33.30%、粗脂肪39.20%)、黑水虻幼虫虫粉(DBSF,粗蛋白53.00%、粗脂肪11.80%)替代基础饲料(鱼粉含量40%)50%的鱼粉。试验包括鱼粉组(D0组)、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三种硬颗粒缓沉性饲料,开展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50%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饵料系数和成活率等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鱼粉组(D0组)相比,黑水虻干虫对乌鳢的摄食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脏体比显著提高(P<0.05)。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试验饲料50%鱼粉对鱼体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干虫组(D1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粗脂肪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替代50%鱼粉后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肌肉部分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日龄相近、健康的湖羊150只,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mg/kg、0.6mg/kg、0.9mg/kg、1.2mg/kg酵母硒。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湖羊平均日采食量没有影响;添加0.3~1.2 mg/kg酵母硒可显著增加湖羊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0.6~1.2mg/kg酵母硒可显著降低湖羊料重比(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可以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综合酵母硒对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建议在湖羊饲料中添加0.6~0.9mg/kg酵母硒。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31.46±0.07)g的团头鲂 300尾,随机分成 2组(对照组和核苷酸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50尾。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试验鱼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单体核苷酸与低聚核苷酸总含量为 70%)的试验饲料,饲喂56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形体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测定鱼体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但对摄食率、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核苷酸组血浆中抗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的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 96~168h的累积死亡率(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 200mg/kg酵母核苷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增强鱼体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且不会影响鱼体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柏建明 《中国饲料》2021,1(17):76-79
为研究酵母硒(SY)对肉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80只体况良好、体重(26.18±2.00)kg的肉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硒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3、0.4 mg/kg的SY。预饲期7 d,试验正式期10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3 mg/kg酵母硒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提高了17.88%。日粮中添加0.3 mg/kg酵母硒组肉羊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mg/kg酵母硒组(P < 0.05),分别降低了11.31%和16.05%。日粮中添加0.3 mg/kg和0.4 mg/kg酵母硒组肉羊的肉色红度a*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10.51%和13.79%|日粮中添加0.3 mg/kg和0.4 mg/kg酵母硒组的pH45 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6.11%和4.98%|日粮中添加0.3 mg/kg酵母硒组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mg/kg酵母硒组(P < 0.05),分别降低了10.92%和13.42%|日粮中添加0.3 mg/kg酵母硒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 mg/kg酵母硒组(P < 0.05),分别提高了4.82%和7.43%。日粮中添加0.3 mg/kg和0.4 mg/kg酵母硒组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提高了8.49%和12.59%|日粮中添加0.4 mg/kg酵母硒组的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2 mg/kg酵母硒组、0.3 mg/kg酵母硒组(P < 0.05),分别提高了11.67%、12.84%、14.78%|18.90%、15.10%、11.67%。综上所述,在肉羊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并提高血液中总蛋白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添加量为0.3 mg/kg。 [关键词] 酵母硒|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肉羊  相似文献   

17.
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酵母硒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评价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Y0)、0.5(Y0.5)、2.5(Y2.5)、5.0 mg/kg(Y5.0)(以硒计)酵母硒,其中0.5 mg/kg是硒的最高推荐剂量,2.5和5.0 mg/kg分别是最高推荐剂量(0.5 mg/kg)的5和10倍。基础饲料本底硒含量为0.76 mg/kg。选用初始体重为(12.99±0.01)g大口黑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Y0组增重率和摄食率最低,同时其饲料系数也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Y0组血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0.5组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2.5组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Y2.5组、Y5.0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Y0组、Y0.5组(P0.05)。与Y0组相比,酵母硒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Y5.0组肝脏硒含量显著高于Y0组、Y 0.5组(P0.05),与Y2.5组无显著差异(P0.05)。硒日摄入量和肝脏硒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肝脏硒含量随硒日摄入量的提高呈线性增加。各组大口黑鲈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添加0.5 mg/kg酵母硒对肝脏损伤有缓减作用。由上述结果可知,饲料中添加0.5 mg/kg酵母硒(总硒含量为1.29 mg/kg)对大口黑鲈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促进作用和抗氧化保护功能,且对大口黑鲈是安全的。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结构,饲料本底硒含量为0.76 mg/kg时,大口黑鲈对饲料中酵母硒的耐受剂量为0.5 mg/kg(以硒计),即为硒的最高推荐剂量,安全系数为1。鱼粉、磷虾粉等动物蛋白质源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硒元素,因此在高鱼粉水产动物饲料中补充硒要慎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摄食情况、消化、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研究,考察酵母硒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以节约养殖成本。试验选用(10±2)mm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为期56 d的试验。试验共设计豆粕替代水平分别为0、24%、48%、72%、96%的五组饲料,除对照组外每组饲料添加1%的酵母硒产品。结果显示:在添加酵母硒产品的对虾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全虾水分、灰分、蛋白、脂肪,肌肉蛋白、脂肪、肝脏蛋白,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总抗氧化能力、血淋巴中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胰腺的谷丙转氨酶活性、脂肪含量及脂肪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各组间存在差异;原料、饲料和生产成本均随着豆粕替代比例的提高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酵母硒产品可以提高豆粕替代鱼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5%和1%的酵母膏,另用1%的酵母膏和1%的棉粕替代2%的鱼粉,配成3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酵母膏1、2、3组。以基础饲料和添加0.01%喹乙醇的饲料作为对照,饲养平均初重约为18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酵母膏1组和2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3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增重率与喹乙醇组的差异也不显著。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增重率结果相一致。在温度变化和抓捕协迫下,摄食含酵母膏的试验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喹乙醇组的摄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喹乙醇组的转氨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膏的促生长作用和抗应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β-葡聚糖、甘露寡糖等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酵母膏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在协迫因子较多的情况下建议短时间添加至1%。  相似文献   

20.
不同添加剂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和脾脏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丹  周洪琪 《饲料广角》2002,(11):18-19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硒酵母,0.3%硒酵母+0.1%芽孢杆菌,0.3%硒酵母+100ppm有机铬,100ppm大蒜素,投喂暗纹东方Tun73天,测定鱼体的生长和脾脏溶菌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以上的添加剂对体重的增加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添加0.3%硒酵母+100ppm有机铬,100ppm大蒜素可以极显著的增加暗纹东方Tun脾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