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南方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大口鲶(Sluruiner。dlonadlschen)俗称大口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之中,是一种以鱼虾为食的大型肉食性经济鱼类。该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含肉率高,广温耐寒,易入工驯养等优点。近年来,南方大口鲶日益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养殖效益显著,其苗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将大口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因植1.1亲鱼的培育选择水面2亩左右,水深1·5~2·0米,塘底淤泥较少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地。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亩放养3~4龄亲鱼30组左右,塘中混养部分小规格的罗非鱼、鲤…  相似文献   

2.
继河蟹产业化养殖之后,名贵经济鱼类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湖北石首乡村迅速崛起,广大养殖户充分利用田间沟渠、池塘湖汉,通过专养、套养、稻田和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进行养殖,并形成水中鱼、池旁果、岸上猪、水上鸭、鱼鸭猪报养、鱼稻共生等综合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据调查,截至3月中旬,全市有37个乡镇、村级渔场,6个国营场站及391户养殖专业户开展了大口鲶的养殖,专养、套养、稻田及网拦养殖面积12000多亩,其中专养800亩,套养2400亩,稻田养殖200亩,拦网养殖8600亩,网箱养殖2400m3,单大口鲶养殖一项,就新开发水面500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大口鲶一般仅作为池塘配养对象 ,近年来 ,一些单位进行了在水库中用网箱养殖大口鲶的探索 ,但所喂饵料大多为野杂鱼类、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 ,规模难以扩大 ,并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及推广。 2 0 0 2年在邹平县西董会仙水库进行了人工配合饵料网箱养殖大口鲶高产试验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年孵化鱼苗当年养至 10 6 5 g ,平均净产大口鲶 71.8kg/m2 ,饵料系数 2 .0 7。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轮捕套养家鱼的主要做法是:一次放足主养鱼类—南方大口鲶,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鱼类,分多次轮捕主养鱼类,捕大留小,不轮放,最后干塘将所有养殖鱼类一次性全部上市。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套养家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5.
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养规格10厘米的大口鲶鱼种30尾,其它鱼150尾左右,按常规的稻田养鱼方法管理,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40千克以上,其它成鱼50~100千克。其技术主要是:一、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大口鲶的饲料有冰鲜鱼、螺蚌肉、蚯蚓、动物内脏等,其吃食主要在清晨和夜晚进行。一般日投饵2次,即早晨6点左右一次,下午6点再投一次,要定点设置饲料台,用蚯蚓等大口鲶喜食的食料进行诱食驯化,饲料要做到大小适口,不适口的要用手工或机械切碎,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5%~12%之间…  相似文献   

6.
南方大口鲶以其生长快、产量高、质优效益高而成为水产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它抗病力强,在天然条件下生长增殖和人工粗养情况下一般不会患病,但在高密度精养过程中,也会发生鱼病.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和养殖防治实践,就南方大口鲶几种病症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口鲶一般仅作为池塘配养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探索了在水库中用网箱养殖大口鲶,取得了一定的产量,但所喂饲料大多为野杂鱼类、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规模难以扩大,并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及在其它水库中的推广。为此,我们承担了水利部水利技术开发基金项目“南方大口鲶人工配合饲料网箱养殖技术的开发研究”,并于1998年在湖北荆州张家山水库进行了人工配合饲料网箱养殖大口鲶高产试验,获得了平均每平方米净产大口鲶71.skg,当年孵化鱼苗当年养至10659,饲料系数2.07的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报告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网箱:…  相似文献   

8.
南方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腴而不腻,不仅是席十佳肴,而且有滋补、益阴、利尿、通乳、消渴、治水肿等药用功效,淌费市场广阔。南方大口鲶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喜欢捕食活鱼,能够吞食相当于自身体长2/3或自身体重1/3的鱼类。在精养池中混养小规格的南方大口鲶,可抑制杂鱼生长,增加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9.
大口鲶,原产长江中上游,自1985年四川水产所移养驯化并人工繁殖成功以来,迅速在中南省区大面积推广。哈尔滨市池塘养殖大口鲶见报于1998年,2002年初步调查,全市大口鲶养殖面积已发展到450亩,场、户生产效果稳定,效益突出,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虾土塘养殖一般都是半精养模式。以广西防城港为例,对虾养殖放苗密度为每亩3.5万~5万尾间,这是常见的放苗密度。面积为7亩以下的土塘放苗密度多为每亩5万尾,而面积8~12亩的土塘放苗密度一般是每亩4万~4.5万尾左右,15亩以上的每亩放苗3.5万尾左右,都是以养20~25头/500g的规格来放苗。这样的放苗密度与其它区域来比较的话,密度是低了一点,但是成功率高,水质容易管理,风险低,利润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南方大口鲶的人工养殖正以其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及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普遍欢迎。在南方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养殖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为探索大口鲶在寒地养殖的可能性和养殖状况,1999年6月24日我场从四川成都市郊引进大口鲶苗2000尾,进行试验养  相似文献   

12.
<正> 南方大口鲶以其生长快、产量高、质优效益好而成为水产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它抗病力强,在天然条件下生长增殖和人工粗养情况下,一般不会患病,但在高密度精养过程中,也会发生鱼病。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和养殖大口鲶防治实践,现将南方大口鲶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1 病毒性出血病 病症及危害:病鱼的上下颌、口腔、眼眶、鳃盖充血,眼球突出,鳃丝、鳍梢腐烂,体表及  相似文献   

13.
张梁 《海鲜世界》2004,(1):30-32
大口鲶又名南方大口鲶、河鲶、鲶巴郎,自八十年代中期人工驯养成功以来,由于其生物学优势明显,加之养殖效益可观,现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人工养殖,主要是池塘及网箱集约化养殖模式.与其它水产动物类似,尽管自然条件下其自身抗病力强,但高度集约化及品种退化和水质恶化等原因造成大口鲶养殖病害也日渐增多,特别是苗种阶段尤其明显,另外农业部去年已经出台禁用一些水产药物的政策.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大口鲶的养殖实践及有关资料对目前大口鲶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肇东市涝洲镇是我省水产第一镇,近年来注重通过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面经济效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7月2日,在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协助下,从四川省引进规格5-6cm的南方大口鲶12000尾,套养在近千亩小型野杂鱼丰富的成鱼池塘和小型湖泊中。每亩水面放养南方大口鲶10-15尾。至秋季出池,亩产南方大口鲶6-8kg,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经销的南方大口鲶苗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纯正大口鲶苗,其亲本个体重10公斤以上,人工繁殖后代仅养殖120天尾重即达3公斤,最大的达6公斤;另一种是杂交型大口鲶苗,其母本体重只有3公斤(属近亲繁殖后代),父本为纯土鲶(本地鲶),体重500克,繁殖后代尾重1公斤;还有一种是纯立鲶(本地鲶)苗,也用来冒充大口鲶,其亲本体重300~500克,为天然捕捞的苗种,养至年底尾重仅250克左右。杂交型与纯土鳃苗容易繁殖和捕捞,所以混杂严重。广大养殖者要慎重选购。谨慎选购南方大口鲶鱼@黄二春!湖北@万松良!湖北  相似文献   

16.
南方大口鲶与其它凶猛鱼类相比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生长速度快,当年人工繁殖的鱼苗当年就能长成商品规格。南方大口鲶的人工养殖正以其独特的生长优势、抗病优势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但由于它的人工驯食配合饲料技术还未完全过关,开展人工集约化养殖效果不其理相.比较而言池塘小水库套养南方大口鲶更能显示出它的养殖价值。池塘混养南方大口鲶在不减少主养鱼的放养量、不增加投饵、不需专门管理的前提下,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每亩水面当年可以净增收入500元左右。不过想搞好南方大口鲶的池塘套养一定要注意严把以下“四关”。第一,鱼种…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阳东县大沟镇庐山村养殖户冯尊罗与水产部门专家一起探索出新的“三级养虾”模式,从今年实践情况来看,效果较为理想.亩产成虾2000多斤,每亩产值约5万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水产》2001,(2):22-22
春季是草、鲢、鳙等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强化培育不仅能保证人工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增加10%—30%的产苗量。春季强化培育的关键措施是: 1、调整亲鱼的放养密度 亲鱼培育池只能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鱼种,且每亩水面放养的亲鱼数以其总重量在150kg左右为好。若鱼池中有太多的麦穗鱼等野杂鱼,可放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鱼、鳜鱼、加州鲈等。  相似文献   

19.
蔡宁波 《内陆水产》2002,27(5):26-27
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俗称河鲶、瓦子。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是一种名贵经济鱼类;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市场的欢迎。其饲养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到流水,网箱饲养。现介绍南方大口鲶网箱养  相似文献   

20.
1亲鱼培育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5亩,每亩放养60~80尾,约150~200kg,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既可促进其怀卵,又能使之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须适量投喂一些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