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滑菇(滑子蘑)采后加工要及时。加工前要准备好刀、铝盆、锅、盐渍缸、冷却缸、笊篱、盐度计、温度计,石蕊试纸,压菇帘子、石块,以及防腐药品(柠檬酸、偏磷酸钠、明矾).盐渍加工滑菇的主要工序如下: (一)去根分级:采下的滑菇要用刀去掉硬根,保留嫩柄1~3cm.除去杂质,挑出虫菇、异色菇、腐烂菇。分清等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1~2cm,不开伞;二级菇菌盖直径2~3cm,半开伞;等外品全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蘑菇、草菇等有菌膜的食用菌的孢子时,一般是选取菌膜将破未破的种菇,用升汞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装进孢子收集器,给以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持适当的透气性,进行培养、收集孢子。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采孢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因种菇的成熟度较低,培养收集孢子的时间较长(2~3天),且往往不能充分开伞弹射孢子,或只能弹射少量孢子。对于草菇,种菇甚至未充分开伞弹射孢子即已自溶腐烂,造成采孢失败。 (2)种菇的菌膜很薄,在消毒和洗涤时容易破裂,致使消毒液或洗涤水渗入菌褶,杀死孢子或引入杂菌,从而影响孢子的质量。 (3)种菇采下后,营养来源断绝,孢  相似文献   

3.
草菇保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主要出口菇类之一.但是由于草菇生长发育快,采收后很快破膜开伞,从而降低质量,以至失去商品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草菇的保鲜试验.供试草菇为V_(23),试验和菇体为当天采收的卵形子实体.一、充气排氧气试验(一)充人氮气氮气是从气体厂购买,试验设3个重复,每重复鲜菇200克,用市场供应的保鲜袋包装,充入氮气后封口,放入纸盒于15±1℃保存.保存结果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和智力发育。但新鲜的金针菇在常温下易腐烂变质,为了让人们能吃到较理想的鲜菇,现将金针菇保鲜方法之一——金针菇脯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选料 选未开伞,盖径小于2.5cm,柄长15cm左右,色泽浅黄,菇形完整,无病虫斑的新鲜金针菇。 2杀青 金针菇采下后,剪去菇根,抖净培养料及其他杂质,投入含量为0.8%的柠檬酸沸水溶液,杀青5~7分钟,捞出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冷却至室温。  相似文献   

5.
草菇因其肉嫩味鲜,容易烹调而被人们所“青睐”。但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在炎热的夏季难以贮存,在30℃左右的气温下极易开伞和枯萎;如果放在1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几天,虽然菌被不会破裂,但菌体很快液化变质。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以保存草菇原有的色、香、味、形。本文介绍一种家庭草菇的盐渍法。1.采收:当草菇子实体长到8~9分成熟,在菌被未破裂时就应采收,采收后要及时加工处理,以免“伸腰”或开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有些地区在平菇、凤尾菇的栽培床上经常发现一种白色草菇,经鉴定为银丝草菇(Vojlvariella bombycina),现将其形态特征观察和人工栽培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形态特征:子实体多丛生,一般3~5个成丛,多的一丛达20~30只,重约500克。子实体开伞前长椭圆形或棒锤形,基部稍大,上部菌膜表面有褐色鳞片,下部浅灰色,近基部为白色;开伞后,菌盖突出包膜,包膜附属于菌柄基部成为菌托,包膜较厚。菌盖初为钟  相似文献   

7.
剑麻是一种热带硬质纤维作物,加工后的副产品麻渣很多。近年来,我用它加蔗渣栽平菇、蘑菇和草菇均取得成功。现将两年来大面积栽草菇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堆料发酵:加工厂机压出的麻渣要摊晒1~2天,使含水量降至65~70%。干的甘蔗渣用3%石灰水调含水量约65%。将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挥香菇独特的药理保健功能和进一步发展林业经济,开拓农林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对香菇等食用菌有必要发展脯类食品的加工制作,以利贮藏和运输,外销创汇。1.加工程序:原料选择→予处理→热烫切分→硬化处理→清水漂洗→糖制→烘烤→成品包装。2.加工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凡是不能用于干、罐制的次品,开伞比较小,色未变黑,无病虫害,无斑痕伤坏的次等菌品,均可作为加工脯的原料,其直径要在1.5cm 以上。(2)采收处理:香菇采收时不要损伤  相似文献   

9.
研究草菇栽培技术,提高草菇生物转化率,是食用菌栽培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研究了四种处理栽培草菇的生物效率.结果表明,覆土能提高生物效率,用预发酵原料栽培草菇,菌床温度平稳.菌丝长速快,现蕾早,是夏季栽培草菇防止杂菌的有效措施.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草菇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试验处理A.原料发酵;B.发酵十覆土;C.发酵+覆土+盖草;D.原料不发酵.重复二次.覆土材料为菜园土(黄豆粒状),经曝晒后,喷3%石灰水,湿度为60%左右,覆土厚1.5cm,覆盖稻草厚3cm.  相似文献   

10.
木条菌种,是笔者集百家之长试验成功的一种适应性广、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固体菌种。本文主要介绍其制种技术及使用结果。 (一)菌袋选择 制作木条栽培种,应选耐高温、高压的聚乙烯菌袋,直径12~17cm,长度与栽培袋相同。木条长度应短于栽培袋装料的高度2~3cm。供浅袋或瓶栽的栽培种,可选用无色透明的罐头瓶或广口瓶,木条长度不超过瓶肩。 (二)制作木条 ①选材:选直径5~15cm木纹正直的阔叶树种,在落叶后萌芽前砍伐,也可用杂木加工后的边材,含油脂的树种经脱脂也可用,竹子也是一种好材料。②加工木条:先将木材锯成0.5cm厚的板,再把板重叠锯口与原锯口垂直,锯成0.5cm见方的木条,按所需长度截断,随锯末一起晒干备用。 (三)制作菌种 ①配料:先将木条用1%红糖水(水∶木条=2∶1)浸14小时,再与干木条重量3%的锯末、桔秆粉10%、麸皮8%、石膏1.5%、生石灰1%充分混合,用浸泡木条的水拌湿至含水量60%~65%。②装袋:以袋直径17cm为例:每袋可装木条630~650根。先铺一层木条撒少许配料,两端用胶圈扎紧  相似文献   

11.
十一、明珠宝扇取材以汉钟离手执芭樵宝扇大战龙王的故事,选用草菇烹制而成,色泽明快,形态逼真。 (一) 原料:鲜草菇500克,净鲍鱼肉100克,金针菇25克,黄蛋糕40克,白蛋糕50克,葱姜汁10克,樱桃2颗,绍酒10克,精盐4克,鸡汤250克,鸡油20克,鸡蛋清25克,湿淀粉10克。 (二) 制法:1.鲜草菇500克去根部杂质洗净,焯水,捞出沥去水份,去菇菌膜,留内菌盖(菌  相似文献   

12.
草菇辐射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主要出口菇类之一。由于草菇生长发育快,采收数小时后就破膜开伞,从而降低品质,以至失去商品价值。因此,研究草菇贮藏保鲜问题十分必要。现将我们利用辐照处理草菇的贮戴试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草菇是目前食用菌中唯一的高温速生品种,味道鲜美,在两广地区称之“鸡肉菇”。我省尚无经营性栽培,而夏季气温稳定在28~35℃约有2个月,另外夏季城乡蔬菜大棚闲置无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培育草菇,弥补夏季蔬菜的不足。为此,我们探讨并总结出一套“小土垄栽培草菇技术”,经在全省三年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好成绩,生物学效率达27%~3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菇畦的准备 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棚上覆盖农膜、草帘,保温保湿防阳光曝晒。畦宽1m,长不限,畦间距30cm,凹陷式,既是人行道又作蓄水沟。菇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床宽30cm、深20cm,菇床之间留20cm宽的小土垄。菇床做好后,在表层喷0.2%敌敌畏和0.1%多菌灵,以湿透表层土为好,进行土层灭虫灭菌。 2 草料预处理 稻草或麦草铡成约3cm长小段,用含有2%生石灰、0.1%复合肥、0.1%多菌灵的水溶液浸泡24小时,捞出,淋去多余的水,备用。 3 菌种的准备 选用草菇V系列菌种,栽培种菌龄不超过18天,菌丝体丰富并有棕红色厚垣孢子,无杂菌。  相似文献   

14.
草菇菇床鬼伞类杂菌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枝 《食用菌》1992,14(6):39-39
鬼伞类杂菌是草菇生产的菇床中常见的竞争性真菌.在栽培实践中我们发现,本地区的优势种为墨汁鬼伞(Coprinus satramentarius),这些鬼伞类杂菌的繁殖力强,它不侵害草菇菌丝或子实体,但与草菇争夺养分和水分.严重发生时,也会影响草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导致草菇减产.此外,当它成熟腐烂后,产生墨汁样的粘液,留在菇床上会导致其他病害发生.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群生或单生,菌盖初呈卵形,早期白色后渐变为铅灰色或灰白色,表面有鳞片毛,后平直.菌柄白色细长、中空,有菌环,孢子椭圆形,暗色.成熟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草菇的季节,可选择菇体端正、肥厚、无病虫害的草菇用做种菇,待菇体完全开伞、菌褶已由白色转变成肉红色时采下,随即剪去脚包,用线串好,挂在通风避光处风干,尔后用塑料袋装好扎口封闭,放在干燥处密封保存。翌年夏季播种时,再从袋中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约2小时,并多次洗涤或撕碎,在堆草(垒堆  相似文献   

16.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中国蘑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但草菇采后易开伞、10℃以下低温易自溶,限制了其远距离运输与产业的发展,是最不易保鲜的食用菌之一.因此,通过阐述国内外食用菌采后的不同保鲜方法,从物理、生物和化学3个方面介绍这些方法在草菇保鲜上的应用,以期为草菇企业提供保鲜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7.
草菇V91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而成的新菌株.三年来,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栽培试验,初步认为V91产量与当前生产上的主要品种V23相近.但商品性状和质量却优于V23,如开伞慢,菇形中等,粗蛋白含量高出3.92%等.现将V91的种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一)菌株基本特征子实体黑色,椭圆形,菇形中等,单菇平均重27.17g,菇高5.235cm,菌盖直径3.725cm,不易开伞;子实体中水溶蛋白为94.99mg/g干重;粗蛋白含量为27.285%.在PDA培养基上,菌  相似文献   

18.
一、原料:棉子壳,木屑,麸皮,石膏等。二、生产工艺:(一)配方:1.棉壳89%,麸皮10%,’石膏12%。2.棉子壳50%,木屑39%,麸皮10%,石膏2%。3.木屑79%,麸皮20%,石膏2%。水一般为120%左右。水份多少对发菌会有一定影响。 (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1.5磅压力下保持1.5小时,常温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3小时,并要闷一夜。 (三)接种:在接种之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气化消毒,消毒半小时后再进行无菌接种。在接种时菌种量要大些,并要选择优嫩的良菌种,如发现老化和吐黄水的菌种则不能用。  相似文献   

19.
包著勤 《食用菌》2002,24(5):20-20
草菇属速生性菌类,生殖期短,菌种容易自溶老化,甚至退化,同时零上低温(10℃以下)又会造成生理损伤甚至发生菌丝死亡。因此,有效的保种方法对防止菌种生理退化,保证菌源延续,是至关重要的。现根据笔者多年草菇生产经验,将草菇制种与保种的有关技巧介绍如下。1 草菇栽培种的制作①配方:棉子壳86%,麦皮12%,碳酸钙1%,石灰1%(掺水拌料)。料水比例1∶1。②拌料装袋:新鲜的棉子壳掺入pH14的石灰水,反复翻拌。棉子壳充分吸水后,将混合均匀的麦皮、碳酸钙撒入已吸水的棉子壳中,翻拌至料带有疏松感,即可装袋。装袋一结束,立即进锅高压灭菌,压力1.4~1.5kg/cm2,灭菌时间2.5~3小时。培养料配制注意:棉子壳不能堆积发酸,要现配现用;高压压力不能太高,时间也不能过长,以防pH过于下降。灭菌后,培养料pH7~7.5,在这略碱环境条件下,草菇菌丝生长快速健壮,呈银灰  相似文献   

20.
草菇菌种多采用继代培养常温保藏法.为减少草菇菌种转接次数保持菌种活力,近年来我们用稻草作基质试管蜡封保藏,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取新鲜晒干的稻草去掉叶梢,将草茎剪成约1cm长小段,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使草含水60%左右,加10%葡萄糖拌匀.选用18×180mm的试管,先在试管底部放一层厚约1.5~2cm、含水60%的脱脂棉,然后将草料装入,松紧适度,装至试管长度2/3处为宜.清洁试管,塞好棉塞置1.5kg/cm~2压力下灭菌4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