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巍  黄仁录 《猪业科学》2004,21(2):46-47
类胡萝卜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它不仅是维生素A的前体,还是一种色素,天然与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素在家禽生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在家禽体内的沉积可以极大提高屠体外观和蛋黄的罗氏比色扇级数(RYCF),改善蛋黄色泽。但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机制尚存在着分歧。本文对类胡萝卜素的添加剂量及在家禽生产上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类胡萝卜素只能由植物、细菌和真菌合成。在散养条件下,家禽采食含类胡萝卜素丰富的饲料主要有青绿植物、昆虫、真菌和各种种子。这样,家禽摄入体内的类胡萝卜素可分为下述两类。 1.碳氢化合物,仅含氢和碳,即胡萝卜素。 2.含氧衍生物,即叶黄素和氧化类胡萝卜素。 家禽消化道只吸收叶黄素。叶黄素贮存于皮肤和蛋黄内。因此,皮肤和蛋黄的颜色反映了家禽摄取叶黄素的数量和类型。  相似文献   

3.
着色剂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色剂是一类增加畜禽和水产养殖动物产品色泽的添加剂。它能在动物体内转化和代谢 ,但不能在体内合成 ,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对禽产品起着色作用的是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 ,其中起着色作用的主要有叶黄素、隐黄素、黄体素、桔黄素等。这些化合物被肠道吸收后仍保留原来的结构和颜色 ,并在家禽皮肤、脂肪和蛋黄内沉积 ,使皮肤加深为黄色、蛋黄色、桔黄色或橙黄色 ,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提高了禽产品的市场价格 ,因此近几年来着色剂备受养鸡户的关注。1 着色剂的着色机理家禽从饲料中摄取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溶于脂肪 ,当形成胆汁——类胡萝卜…  相似文献   

4.
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色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肉鸡皮肤和脚胫以及蛋鸡蛋黄的色泽,提高家禽产品的商品价值。但在实际饲养中,由于对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不了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或增加了饲料成本。为了合理使用色素,降低饲养成本,本文就有关家禽着色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1家禽着色原理肉鸡着色是通过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鸡的皮肤,脂肪,脚胫等不同组织中的沉积而达到的,鸡不能合成这些色素,因此必须从饲料中摄入。当胆汁——类胡萝卜素微团形成后,类胡萝卜素在十二脂肠、空肠、回肠中被吸收,通过脂蛋白在血液中传输,少数类胡萝卜素在肝脏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家禽本身不能合成色素,只有带有含氧功能基(羟基、酰基、酮基)的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等才有着色效果。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以棕油酸二酯的形式存在,主要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被吸收,吸收后的类胡萝卜素以游离状态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6.
朱基美 《广东饲料》2012,21(Z1):84-86
3-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是含氧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在放养的土鸡蛋及玉米中,在饲料工业上主要用于家禽产品的着色.本文重点就其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家禽上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它在家禽蛋黄和组织中的沉积及其与万寿菊提取叶黄素的着色效率比较.  相似文献   

7.
1花卉类金盏菊富含叶黄素,每千克金盏菊花瓣粉含叶黄素总量为8000毫克。在家禽的饲料中添加0.2%的金盏菊花瓣粉,可使家禽生产出深橙色蛋黄的禽蛋。万寿菊花瓣粉每千克含类胡萝卜素235毫克。在家禽的饲料中添加0.3%的万寿菊花瓣粉,可使家禽的蛋黄、皮肤和脂肪增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概述了类胡萝卜素的种类、来源、结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并对类胡萝卜素在研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畜禽产品来说,其颜色一般与营养价值无关,但诱人的色泽可提高其商品价值,比如皮肤、腿和喙色泽鲜黄的肉鸡和具有金黄色蛋黄的鸡蛋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生产者通常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着色剂来达到这一目的,而类胡萝卜素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高效着色剂受到了生产者的青睐,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类胡萝卜素的结构与分类自然界中存在600多种类胡萝卜素,是植物、细菌和真菌合成的最普遍的一种色素。动物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而只能从外界摄入体内。根据结构不同类胡萝卜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碳氢化合物(胡萝卜…  相似文献   

10.
类胡萝卜素作为一天然着色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本文简要阐述了类胡萝卜素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吸收及着色机理,并对影响类胡萝卜素着色的因素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叶锦 《饲料研究》2007,(7):15-16
类胡萝卜素是天然色素,大量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中,许多重要的类胡萝卜素作为色素被用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其中斑蝥黄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广泛运用于家禽的着色。着色效果与色素沉积作用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蛋黄的颜色是由存在于蛋鸡饲料中、最终可转移到蛋黄中的着色类胡萝卜素决定的。家禽饲料中类胡萝卜素最主要的来源是玉米、玉米面筋、紫花苜蓿和草粉,这些原料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利用率是家禽营养学家和饲料生产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完全依赖这些原料提供饲料中所需色素时。鉴于消费者对蛋黄颜色的偏好,在蛋鸡饲料中额外添加黄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成为饲料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而怎样配制最经济有效的配方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蛋黄色素沉积可分成2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黄色浸润阶段,创造一个黄色基础。在这个阶段,蛋黄颜色达…  相似文献   

13.
张兴会 《中国家禽》2001,23(11):42-43
在饲料中加入类胡萝卜素着色剂,使蛋黄和肉鸡皮肤颜色满足市场要求是现代养禽业广泛采用的方法。但由于影响类胡萝卜素着色效果的因素很多,实际生产中常常出现着色不良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一些影响因素并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肉鸡皮肤快速着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蛋黄色素的组成、来源、含量的测定及分级,沉积效率的影响因素,加深蛋黄颜色的方法,探讨类胡萝卜素添加量,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理化性质、植物性来源,在蛋鸡体内的吸收沉积机理和叶黄素对蛋黄着色影响的主要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蛋黄颜色是衡量禽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大消费者都希望蛋黄呈金黄色。从市场的需要和养禽业经济效益上讲,改善蛋黄色泽的鲜艳度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蛋黄色素的成分及来源蛋黄的色泽深浅主要取决于日粮中叶黄素等成分的多少。优质黄玉米、玉米麸皮粉、万寿菊粉、辣椒粉及青绿饲料等都是富含天然色素的饲料,有助于增加蛋黄色泽,可用之弥补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不足。这些色素成分饲喂家禽后,都能通过消化吸收,使有效的色泽物沉积到蛋黄或皮脂间,从而呈现出鲜艳的色泽。2影响蛋黄色素沉积的因素2.1品种:不同品种家禽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沉积情…  相似文献   

16.
育雏是蛋鸡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培育出发育良好,健壮的上笼蛋鸡才能保证产蛋率高、蛋重增加快、成鸡病死率低、耗料省,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下主要阐述育雏饲养的七个要点。一、饮水雏鸡出壳后12-14小时内饮水,可补充雏鸡出壳时体内损失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排出路粪;促进体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和提高食欲。试验证明,雏鸡出亮后两天内能饮上足量水者比未饮水的成活率提高叨%左右。多数蛋黄吸收不良的弱雏不好动,找不到饮水器,喝不上水,影响了体内的正常代谢,腹部蛋黄吸收受阻,加上外界细菌的入侵,往往6‘7天后蛋黄在腹腔…  相似文献   

17.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完全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一)影响蛋黄着色的时机蛋禽卵巢的次级卵泡从发育到成熟排卵约需10天的时间,其类胡萝卜素以同心圆的顺序均匀沉积到卵黄中。因此,若要使蛋黄获得理想的色泽,应该在产蛋前两周添加蛋黄增色剂;同理,在这段时间内任何影响色素沉着的因素(包括…  相似文献   

18.
使用全价饲料圈养的蛋鸭一方面由于摄入天然着色成分不足,另一方面产蛋率较高使得沉着于蛋黄的色素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蛋黄颜色偏淡,导致市面售价偏低,且不能满足出口外销及生产月饼的质量要求。在此,笔者分析了可能影响蛋黄着色的有关因素,供同行借鉴。1影响蛋黄着色的时机蛋禽卵巢的次级卵泡从发育到成熟排卵约需10天的时间,其类胡萝卜素以同心圆的顺序均匀沉积到卵黄中。因此,若要使蛋黄获得理想的色泽,应该在产蛋前两周添加蛋黄增色剂;同理,在这段时间内任何影响色素沉着的因素(包括料源性的外因或源于动物吸收、代谢、疫病造成之内因)…  相似文献   

19.
从万寿菊花中提取的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营养型着色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和增强免疫等生物功能.应用于家禽生产中可改善蛋黄、肉鸡皮肤颜色,增强抗原刺激后的免疫应答.就叶黄素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天然色素的使用和影响着色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天然色素的总类和名称叶黄素(Xanthophylls)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这些天然色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两个六元碳环由一个含十八碳原子的共轭双键的长链相连接。由于叶黄素还含有氧原子,它们也被称为含氧类胡萝卜素(Oxy-carotenoids)。在类胡萝卜的化合物中,只有带含氧功能基因(如羟、酮、酰基等)的叶黄素类具有在家禽皮肤、脚胫和蛋黄中着色的效能(Marusich等1981)。它们并无胡萝卜素(Carotene)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作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含有丰富的天然着色化合物,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