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毛尖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信阳毛尖香气品质的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不同等级、品种、季节所制的8个信阳毛尖茶样品的香气组分进行分类和主成分提取,构建香气数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信阳毛尖茶香气组分质量评价模型为F=0.458 99F1 +0.253 53F2 +0.197 61F3;通过感官评价法进一步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所构建的香气组分质量数学评价模型是可靠的.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重复性,避免了感官审评的主观性,在信阳毛尖香气等级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排序感官检验法与评分感官检验法在营养复合米感官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学生中挑选20名感官评价员,初步培训后,采用排序法和评分法分别对5种营养复合米进行感官评价,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5种营养复合米的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样品E品质最好,样品C品质最差,样品A、B、D居中,且3个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2种感官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制定的营养复合米品质评价评分表具有可行性,通过米粒形状、色泽、香气和均匀度可以较准确反映营养复合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危害性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显著性因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感官质量中香气量的降低,余味的增加,烟气中B[a]P和苯酚的含量增加;随感官质量中劲头得分的升高,烟气中NH_3和巴豆醛的含量增加。因此,在卷烟生产中可以利用感官质量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定性评价,为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陕西汉中6个茶叶主产县12个具有代表性的汉中仙毫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共鉴定出85种香气成分。采用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并建立汉中仙毫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汉中仙毫的特征性香气成分有芳樟醇氧化物Ⅰ、芳樟醇、(-)-α-荜澄茄油烯、茉莉酮、肉豆蔻酸乙酯、13-甲基十四烷酸乙酯、丁基十四烷基酯、棕榈酸乙酯、十五酸乙酯9种芳香物质,所构建的香气评价模型评判的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评价样品香气品质排序为C类(采自南郑和城固)A类(采自西乡和镇巴)B类(采自南郑和城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云南大理烤烟的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云南大理烤烟仿制样品为材料,根据GB2635-92烤烟分级标准及有关研究结果,对37个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并对数据是否具有参考价值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37个样品外观质量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感官评价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观质量中的颜色、成熟度、油分、色度及外观总分分别和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灰色及评吸总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2对典型变量内部之间的关系2,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 6(P0.01)和0.848 8(P0.01)。[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烤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优质烤烟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芝麻的感官品质,并为其加工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HS-SPME)制备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对黑芝麻样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140℃、20min焙烤处理,黑芝麻检出的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最多,其中醛类、醇类、吡嗪类和腈类在焙烤黑芝麻风味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焙烤黑芝麻与生黑芝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国产烤烟烟叶新香型风格特征的评价体系,为国内优质特色烟叶识别归类和卷烟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清甜香型、蜜甜香型和焦甜焦香型3种不同新香型C2F等级烤烟共60份样品,对其外观质量指标、感官质量指标、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筛选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香型风格的关键质量指标,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利用3组样品进行验证。[结果]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区分3种新香型风格的4类主要质量特征指标,分别为2项外观质量指标(色度和油分)、4项感官质量指标(香气量、感官总分、浓度、刺激性)、3项常规化学成分(氯、总糖、钾)和5项中性香气物质(茄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新植二烯)。筛选的14项质量特征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将验证组A组15个样品聚为3类,B组8个样品聚为5类,C组23个样品聚为4类,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3.33%、87.50%和100%。[结论]筛选出的这14项指标可以准确判别不同烤烟香型风格,并可有效区分这3种不同新香型风格的烟叶。  相似文献   

8.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毕节地区8个县(市、区)59个烤后烟叶中部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17种有机酸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有机酸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且适合对原数据做因子分析。对有机酸成分进行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即不饱和脂肪酸因子、吃味因子、草酸因子、十七酸因子和二十酸因子。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的结果与感官评吸结果基本一致,为评价烤烟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烘烤工艺烤烟香气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式烤烟箱,设置不同的烘烤处理,测定各处理烤烟香气成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烟叶香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子集合选择法,从烤后烟叶26种共有香气成分中选取了苯甲醛、5-甲基糠醛、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香叶基丙酮、螺岩兰草酮等5种成分,代表了原有集合信息量的83.4%,用这5种香气成分建立了烟叶香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模型评价结果表明烟叶香气质量的处理优劣顺序为:T2>T1>T6>T3>T5>T4。确定了烟叶烘烤增香的最佳烘烤工艺条件,所建立的烟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聚类和逐步判别分析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烟叶原料感官质量的评价方法,促进配方设计中不同质量特点烟叶的合理配置,采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不同等级的初烤烟叶,运用系统聚类和Fisher线性判别法,建立基于化学成分的烤烟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可将陕西中烟曲靖沾益基地县烟叶的感官质量特征合理分类,三类样品的主要特征分别为香气和烟气浓度低、口感有优势;杂气大、口感差、生理满足感有优势;香气品质有优势。经交叉分析,糖氮碱的协调对香气品质的影响较大,蛋白质、总氮对生理满足感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两糖比对香气、烟气的充足程度和口感特征的影响较大。建立了烟碱、总氮、还原糖、淀粉、氮碱比、两糖比、糖蛋比和糖氮比等8项指标的烟叶感官质量特征分类评价模型,模型的自身和交互验证平均准确率达80.8%,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提升黔南烟区烤烟品质途径,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为黔南烟区烤烟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黔南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的量化测定,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多重差异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黔南烟区不同等级和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总植物碱、两糖和总氮与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是影响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糖碱比增加和总植物碱、总氮的减少,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量、浓度和劲头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增加,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适度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有利于提升黔南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桂阳县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水平,以桂阳县2011-2013年的烟叶样品为材料,分析了其烟叶风格特色。结果表明:(1)桂阳县烟叶浓香型风格较显著;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木香、坚果香、正甜香、辛香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特征突出,香气状态沉溢,浓度和劲头稍大;(2)不同部位烟叶的浓香型、焦甜香、木香和辛香标度值差异显著,但香型、香韵、香气状态种类一致;(3)桂阳县烟叶不同年份、不同乡镇风格特色稳定;(4)桂阳县烟叶在香型、香气状态和香韵种类与津巴布韦一致,在表征风格特色的主要指标上要弱于津巴布韦,但强于湖南浓香型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14.
四川烤烟的质量特点及与国外烤烟的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库存的103份陈化烟叶为材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烤烟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变化,探讨了四川烤烟的质量状况及与国外烤烟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与国外烤烟相比,四川烤烟糖含量较高,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较低,与国际优质型烤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劣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烤烟,和美国烤烟处于同一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各县市的烤烟在不同程度上与国外烤烟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会理、德昌和凉山三个县市的烤烟在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和感官质量方面与国外烤烟的相似程度均较高,但是在进行烟叶生产时,应该因地制宜地调整栽培、调制和烘烤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四川烤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干筋期温度和干筋时间与皖南烤烟烟叶质量及焦甜香风格的关系,在安徽宣城烟区,以主栽品种云烟97的中部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干筋温度和干筋时间对皖南烟叶香气成分及焦甜香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筋温度的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呈先改善后变差的趋势,焦甜香主要关联香味成分含量表现出相同趋势;随着干筋时间的延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有变差的趋势,主要香味成分含量和焦甜香主要关联香味成分含量均有减小的趋势。适宜的干筋期温度和时间(干球温度68℃,湿球温度41℃,烘烤时间24 h)有利于彰显烟叶焦甜香风格。  相似文献   

16.
江西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是决定烤烟质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江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烤烟7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较大影响;总钾和总氯对烤烟香气量和浓度有较大影响。烤烟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密切,烟气的酸碱平衡决定了烤烟的劲头、刺激性、余味和浓度,而烤烟的燃烧性决定了烤烟的香气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烤烟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提升烟叶品质,采用田间对比试验,对高效芽孢杆菌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高效芽孢杆菌灌根处理烟株田间长势较好,在高浓度水平下上部叶开片优于常规生产,其烤后烟叶均价以及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较高,B1F和B2F等级烟叶的比例得到了提升,改善了上部叶的等级结构水平。在烟叶质量方面,施用高效芽孢杆菌处理后烟叶油分有增加趋势,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有下降趋势,化学成分相对协调,改善了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感官评吸水平。综合结果表明,高效芽孢杆菌在高浓度水平下(T1和T2)灌根施用较适宜烤烟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后上部烟叶香气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干筋期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且干筋前期降低风机转速对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相对于后期更大,其中T3处理(54~60℃风机转速为720 r·...  相似文献   

19.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