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科佳一号是石家庄市科佳生物公司从野外采集的野生种,经栽培试验选育出的平菇优良菌株。经过两年栽培推广,表现出优良、高产、抗逆性强等特性。现将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平菇鲁植一号是1996年9月从唐王一腐朽柳木上采集的野生平菇子实体,经我所分离驯化培养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平菇菌株.经我所和基点三年来反复试验及大面积栽培示范表明,该菌株高产质优,商品性好,转潮快,适应性广,抗杂抗病能力强.经与十几个传统平菇品种的试验比较,其综合性状名列第一.目前已陆续推广到全省各产菇区,反映良好.现将该菌株的有关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菇栽培的方式很多,诸如阳畦、大棚、床式、袋式、套种间作、结合式等,一般生物学效率在150%左右,后期管理中病虫害严重,大面积高产较困难.为寻求最佳的高产栽培模式,笔者在调查总结菇农种菇经验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菌棒覆土墙式高产模式的研究课题,通过联合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及专业户进行试验,均取得了高产效果.一、试验材料培养材料为棉子壳.平菇菌株供覆土墙式试验的有平菇539(栽培500袋)、平菇117(栽培200袋)、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平菇86(栽培120袋).供作对照的菌株为平菇86(栽培120袋)和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每个袋装棉子壳干料1.5公斤.覆土  相似文献   

4.
平菇高邮208菌株是笔者经三年时间选育成功的一个高产优质菌株,于1997年试种和1998年在我省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具有适应性广,抗霉能力强,发菌速度快,生料栽培成功率均达100%,播种16~18d(天)菌丝即可满袋,秋冬季节大量出菇,菇体韧性好,...  相似文献   

5.
平菇高邮 918菌株是我所于 1997年 8月中旬 ,从一棵柳树桩上长出的一丛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驯化获得 ,鉴定为糙皮侧耳 (Pleurotusostreatus)。经一年试种和两年大面积推广栽培 ,该菌株菌丝生长浓密、粗壮 ,抗杂性极强 ,出菇温度范围广 ,适用于早秋、冬季栽培  相似文献   

6.
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半地下式塑料菇棚,进行了平菇菌株品比、接种后处理方法和栽培方式三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23个平菇菌株的发菌期存在显差差异,扎孔处理的显著加快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苗期,并减少杂菌污染;菌株间子实体产量差异显著。覆土栽培倡显著提高于实体产量.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玉米芯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菌株菜平1号、莱平4号、8903和pI802.  相似文献   

7.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选育无孢高产平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襄中  夏道平 《食用菌》1996,18(2):9-10
为了减少平菇孢子对栽培者健康的危害,我们自1992年开始,以无孢平菇P_(22)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使之再生出菌落,采用拮抗试验、孢子印检测和电镜扫描,确定为无孢突变菌株。经三年来多批次栽培试验、品比筛选,对选育出的无孢平菇新菌株编号为4-10。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5)
<正>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多适合于秋冬和春季栽培,夏季为平菇生产的淡季,产量少,价格高,且畅销。近几年,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夏季平菇的高产栽培技术。笔者通过近几年栽培平菇,总结出一套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1选用良种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选育出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夏季栽培的平菇,应在23℃以上能正常出菇。栽培者应选用  相似文献   

9.
麦草是我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为寻求适应麦草栽培平菇的高产菌株,我们从1984年起对引进和自行分离的25个平菇菌株通过3年的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4个菌株,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震 《西北园艺》2000,(3):32-33
广温型澳洲特大白平菇新菌株,由安徽省贵池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经该站栽培试验和两年推广种植表明,该菌株以独特的高产性能、朵大肉厚鲜美的口味和洁白似雪的优美菇形,赢得菇农的青睐。现将该菌株特性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界首市位于黄淮平原的中部,早秋蔬菜比较缺少。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地区早秋平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早秋平菇的高产、高效,我所对近年来主栽六个早秋平菇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希望筛选出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汝平一号的特性与栽培李文斌(河南省汝阳县志强信息服务部菌研室471234)汝乎1号是我室1993年从引进的十几个平菇菌株中筛选、提纯复壮而获得有特抗杂、高产优质变异新菌株,经1994年试点推广栽培,具有性状稳定、菌丝生长快、出菇早、朵大肉厚、味美、转...  相似文献   

13.
七个平菇菌株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肇平  汪美雨 《食用菌》1998,20(2):19-20
1996年.我们引进部分地区的平菇新菌株,通过栽培比较.选出了适于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为今后平菇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平菇菌株 杂交17号和杂交3号.广温型,引自江苏农科院;江都10号、12号,广温型,引自江苏江都富达食用菌所;高邮4号,广温型,引自江苏高邮食  相似文献   

14.
林文 《食用菌》2005,27(6):17-17
平菇辽平四号是我所由野生侧耳经分离、驯化培养而成的高产、优质菌株,经几年的试验表明,该菌株属广温型,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出菇早,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深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的不断发展,其栽培的主要原料——棉子壳、木屑,由于成本过高,用量太大,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进行了稻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已筛选出适合稻草栽培的高产平菇菌株901和双荆8号,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经扩大栽培,每百公斤干草可产  相似文献   

16.
木屑生料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林桓 《食用菌》1994,16(1):20-20
海南是无棉区,交通又不方便,用棉子壳栽培平菇只能望洋兴叹.为此,笔者就地取材,利用木屑栽培平菇.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木屑生料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一)菌种的选择 海南是热带地区,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明显,适于平菇生长.但要进行周年生产,必须根据气温选用适宜菌株,即10月至翌年4月温度较低(在10~23℃),应选中温型品种,如九华191、珞珈1号、亚光1号等;5~9月是高温期,宜选择高温型品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玉玲  古瑜 《食用菌》1995,17(2):12-13
天津地区栽培平菇主要采用引进品种,菇农对全国各地平菇菌株的产量、性状、特性不甚了解,在选择栽培品种时四处咨询,有时选择不当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1992~1993年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17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初步评选出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8.
紫孢褐平菇     
紫孢褐平菇(Pleurotus sapidus),俗称褐平菇或黑平菇。1981年初,南京食用菌菌种站在紫孢白平菇栽培床上,发现并分离了一个变异菌株,编号为南京P1.8101。该菌株经省内外几十个单位一年多的试种,结果初步表明,其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与其它平菇菌株有所不同。现将这个菌株的初步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曲师9111平菇菌株,是我系从天下第一人工园林——孔林中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平菇,经分离培养驯化获得的优良菌株,经大面积栽培试验表明,适温广,出菇快,产量高,抗杂污染力强,性状稳定,朵大形美,耐贮运,无论在产量、质量方面均超过目前推广的菌株。本文主要介绍它的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0.
1994年3月我们在平桥乡小溪边的死槐树上采集到一丛重9.7kg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栽培驯化成性状稳定的菌株,定名平菇安丰三号.经三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耐寒,菌丝吃料快,抗杂、抗逆性强,菇体生长快,菇形大,柄特短,肉特厚,产量和菇质均明显高于当地传统品种.现将其特性与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