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轮状病毒(RV)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中,成为腹泻症的病原。1969年美国Mebus等在Nebraska州从腹泻犊牛的粪便中首次用电镜检出牛RV,命名为Nebraska犊牛腹泻病毒(NCDV),1971年培养成功,至1987年第四届国际病毒学会确定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人畜共患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因。据报道,美国断奶仔猪感染阳性率为80%,死亡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中有20%~50%是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每年导致约  相似文献   

3.
两例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分析与防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向阳  汪鸣  姚火春 《养猪》2012,(2):92-95
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轮状病毒感染(Rotavirus Infection)是导致冬春季节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三大重要病因。从2010年10月开始,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在东南亚多个养猪国家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流行态势,波及我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显微镜检查仔猪腹泻粪便中的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5份患腹泻的16—61日龄的仔猪粪便中,以直接电镜方法检出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病毒(Enterovirus)、类冠状病毒(Coronavirus—like)、星状病毒(Astrovirus)和腺病毒(Adenovirus)等多种病毒.初步看来,仔猪下痢的非细菌性病原,有多种病毒,而轮状病毒可能是仔猪下痢、特别是白痢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5.
家兔腹泻是家兔最常见的一种病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复杂,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兔轮状病毒感染.兔轮状病毒(Lapine Rotavirus,简称LaRV)是导致家兔,尤其是断奶仔兔发生流行性腹泻的一个主要病原,感染率高,有时可以造成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兔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8年Mebus等[1]首次从犊牛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儿及多种幼龄动物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2].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犊牛腹泻的发病情况及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随机采集宁夏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场有腹泻症状的132头0~60日龄奶牛犊牛腹泻粪便样品,采用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埃希氏菌K99、贾第鞭毛虫进行病原检测;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艾美耳球虫检测.结果显示,132份样品中共检出...  相似文献   

8.
正1轮状病毒概况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RV感染率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数量多且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RV腹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因为RV感染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1]),我国每年因感染RV发生腹泻死亡的儿童约3.5万人~([2])。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腹泻的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关于轮状病毒的研究国内外都有大量报道。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及粪便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病毒粒子——轮状病毒。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1977年美国学者BERGELAND首先在幼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轮状病毒,此后英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相继发表了有关轮状病毒感染家禽或其它鸟类的报告。我国阙玲玲1982年首先在台湾发现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以后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otavirus)在分类学上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eovirus)。因该病毒有特殊的车轮状外形而得此名。轮状病毒是人和各种动物新生幼畜非细菌性肠炎和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我国在马、猪、牛、羊、犬等动物中也‘相继发现了轮状病毒感染,为提起注意,现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区犊牛腹泻的病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流行病学情况,2017年6月至12月对宁夏地区20个牧场有临床腹泻症状的犊牛,随机采集127份腹泻粪便样品,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轮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和贾第鞭毛虫4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在127份腹泻粪样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32. 28%(41/127),隐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为25. 20%(32/127),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1. 02%(14/127),贾第鞭毛虫阳性检出率为4. 72%(6/127)。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奶牛养殖区犊牛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病感染,此调查为宁夏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对促进宁夏地区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防控连云港市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腹泻,本研究对其辖区内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主要病因分析。结果显示: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细菌病病原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TGE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OV)为主要的病毒病病原体。上述研究为连云港市甚至国内其他猪场的新生仔猪腹泻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病原,自1975年Woode和Bridge首次从猪体分离出猪轮状病毒以后,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猪轮状病毒感染报道.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亦十分普遍,李国平等在调查中发现仔猪1~10日龄阳性率42.4%~66%,10日龄到断奶阳性率83.2%~91.7%,断奶后阳性率为63.2%~72%[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鉴于猪轮状病毒感染普遍,危害大,对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轮状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RV)是包括猪在内的多种新生动物的重要的肠道病原.轮状病毒病是RV引起的仔猪、犊牛、羔羊、驹、幼兔及新生婴儿的急性胃肠炎,特征为急性腹泻.本病分布很广.   ……  相似文献   

15.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又称犊牛腹泻病毒(calf djarrha viru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5~45日龄的犊牛,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水样腹泻、严重脱水和酸中毒.犊牛轮状病毒病是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犊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综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关键点:(1)新生仔猪腹泻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此,有效的控制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相对于仔猪腹泻得到有效控制的猪场而言,仔猪出生后不久就发生腹泻的猪场会有较高的断奶死亡率和治疗成本,并且断奶体重通常较轻。幼龄猪对肠道微生物感染高度敏感,而且很多肠道微生物在猪场内广泛存在。轮状病毒(Rotavirus,RV)、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 type A,Cp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现已证实RV是婴幼儿和各种幼龄动物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猪RV在无其他病原存在的实验条件下可引起悉生猪和未食初乳的猪发生严重的胃肠炎和绒毛萎缩.RV的基因组由11节段的双股RNA组成.所有的11个节段都有同样的末端结构,具有5'm'GPPPPGm,3'末端无Poly(A)尾,单一长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frame,ORF'),缺乏聚腺苷酸序列.ORF两端为5'和3'端的非编码区(5'-and 3'-terminal untranslated regions,UTRs).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引起婴儿、新生哺乳类及禽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近几年来,世界各地不断从婴儿及多种动物分离出该病毒。我国在婴儿、牛及猪的粪便中也曾发现轮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样颗粒,并有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分离成功的报道。1982年下半年,我们在分离警犬出血性肠炎病原过程中,从临床上严重腹泻的病犬粪液中分出  相似文献   

19.
家兔轮状病毒(Lapine Rotavirus,LaRV)是致幼兔,尤其是刚断奶的幼兔发生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感染率很高,有时也可以造成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已先后分离培养出兔轮状病毒毒株,并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感染模型以及结构蛋白和基因图谱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家兔轮状病毒在我国刚刚被发现,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腹泻的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不论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因严重腹泻住院的3岁以下病儿中有20%~70%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平均为3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70万或者说每天有2000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部腹泻死亡数的25%。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我国阙玲玲1982年首先在台湾发现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以后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