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选用金银花提取物为试验对象,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金银花提取物对标准株和2株临床分离株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7mg/m L、62.5mg/m L和31.3mg/m L,MBC值分别为31.3mg/m L、62.5mg/m L和62.5mg/m L。说明本试验所制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头孢噻呋与恩诺沙星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倍稀释法、棋盘法测定头孢噻呋、恩诺沙星以及两者联用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临床分离株和鸡链球菌标准株、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单方头孢噻呋对五菌株的MIC值介于1~32μg/ml之间,恩诺沙星的MIC值介于0.5~64μg/ml之间,且两药对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活性均明显较标准株低。两药联用对鸡大肠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不产酶株、鸡链球菌标准株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均为0.75,呈现相加作用;对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产酶株和鸡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FIC指数为1.5,呈现无关作用,但头孢噻呋联用MIC值仅为单方的1/2。  相似文献   

3.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利福昔明对19株大肠杆菌的MIC值为8~16μg/m L,对25株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2~0.06μg/m L,对18株链球菌的MIC值为0.06~2μg/m L。大部分临床分离菌的MIC值与标准菌的相近,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昔明较为敏感,提示利福昔明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白头翁汤方及其单味药水提取液对鸡、猪大肠杆菌的体外作用,试验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黄连对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最强,所有菌株对黄连都中度敏感(33.25 g/L≤MIC≤250.00 g/L),黄连对所有菌株也表现出明显杀菌效果(67.50 g/L≤MBC≤500.00 g/L);其次是白头翁,除了鸡大肠杆菌O78和猪大肠杆菌C83644表现不敏感外(MIC=500.00 g/L),其他菌株都中度敏感(67.50 g/L≤MIC≤125.00 g/L),白头翁对大肠杆菌也有杀菌作用(125.00 g/L≤MBC≤500.00 g/L);黄柏对大肠杆菌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活性(250.00 g/L≤MIC≤500.00 g/L,MBC≥250.00 g/L);所有菌株对秦皮都不敏感(MIC≥250.00 g/L,MBC≥500.00 g/L);所有菌株对白头翁汤提取液都不敏感,白头翁汤中含有抗菌成分,但对细菌的抑杀作用并不是其发挥抗细菌性腹泻作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研究水产养殖中几种常见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本研究选取5种典型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氟苯尼考以及甲砜霉素),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它们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在0、1/2 MIC、1 MIC、2 MIC和4 MIC药物浓度下进行PAE诱导,再用活菌计数法测定并记录细菌生长曲线,计算PAE值。结果显示,5种抗菌药物的MIC和MBC分别为0.016和0.023μg/m L(恩诺沙星),0.250和0.500μg/m L(盐酸多西环素),0.250和0.500μg/m L(诺氟沙星),1和4μg/m L(氟苯尼考)以及2和4μg/m L(甲砜霉素);5种抗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有一定的PAE,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最长可达2.84 h。本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抗菌药物对A.hydrophila均有相当的PAE,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提示在治疗鱼病及临床给药时,可以考虑PAE的独有特性,延长给药间隔,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6.
豫北地区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方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豫北地区15株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其MIC及MIC范围(MICRange)使用SPSS 13.0中Probit过程计算出17种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抑菌作用最强,MIC50、MIC90分别为0.11、0.87μg/mL;加替沙星的抑菌作用次之,MIC50、MIC90分别为2.53、3.88μg/mL,其它3种药物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相当,但不及加替沙星,MIC50、MIC90分别为10.11-11.79μg/mL、15.16-21.13μg/mL;多西环素和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作用较小,MIC50、MIC90分别为18.53-388.50μg/mL和30.59-713.42μg/mL。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化脓隐秘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绘制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青霉素、头孢氨苄和头孢噻呋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2μg/m L和1μg/m,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4、16μg/m L和16μg/m L;头孢噻呋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杀菌速率最快,青霉素次之;头孢噻呋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的抗生素后效应(PAE)较强(3.76 h),青霉素对化脓隐秘杆菌分离株的PAE较弱(2.31 h)。  相似文献   

8.
探讨38种中药醇提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体外抗菌作用。通过纸片法检测标准菌株Z13和临床分离株N23的耐药谱,微量稀释法测定中药醇提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8种中药醇提物对Z13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牡丹皮和连翘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均为31.25 mg/m L;10种中药醇提物对N23均有抗菌效果,其中牡丹皮、丁香、连翘、鸦胆子和厚朴的MIC及MBC均为250 mg/m L。该结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旨在测定利福昔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为评价防治子宫炎疗效提供体外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利福昔明对河南3个牛场6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液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临床常用的土霉素进行对比。结果,利福昔明对葡萄球菌的MIC在0.015~32μg/m L之间,对链球菌的MIC在0.015~16μg/m L之间,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32μg/m L之间,对化脓隐秘杆菌的MIC在0.25~4μg/m L之间,对其他细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16μg/m L。土霉素对葡萄球菌的MIC在1~64μg/m L之间,对链球菌的MIC为0.5~64μg/m 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8μg/m L;对化脓隐秘杆菌MIC为0.5~8μg/m L,对其他细菌的MIC为4~64μg/m L。结果表明,利福昔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且对大部分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方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豫北地区15株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其MIC及MIC范围(MICRange)使用SPSS 13.0中Probit过程计算出17种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结果表明:多粘菌素B的抑菌作用最强,MIC50、MIC90分别为0.11、0.87 μg/mL;加替沙星的抑菌作用次之,MIC50、MIC90分别为2.53、3.88 μg/mL,其它3种药物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相当,但不及加替沙星,MIC50、MIC90分别为10.11~11.79 μg/mL、15.16~21.13 μg/mL;多西环素和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的抑菌作用较小,MIC50、MIC90分别为18.53~388.50 μg/mL和30.59~713.42 μg/mL.  相似文献   

11.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若干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百病消、普杀平、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μg/mL、2μg/mL、2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新配恩诺沙星溶液和室温放置1月后的恩诺沙星溶液对大肠杆菌O2的MI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MBC为4μg/mL、8μg/mL。同时进行的纸片法测定结果表明:O1株、O2株,敏感性感高。而O78株和乌苏分离株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10):102-104
为了评价金英汤对临床分离的1株猪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鉴定及致病性观察,并采用试管法和平板法测定金英汤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分离获得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金英汤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5 mg/m L和62.5 mg/m L。结果提示,该猪场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存在,应该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金英汤对大肠杆菌分离株具有抑制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本试验选择139株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单用及其联合用药对以上3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2.0~512.0μg/m L、0.125~128.0μg/m L和0.125~1.0μg/m L;硫酸黏菌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5~8.0μg/m L、32.0~128.0μg/m L和64.0~1 024.0μg/m L。二者联用后,对20株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FIC平均值分别为0.91、0.85、1.25,对所有菌株的FIC平均值为0.93。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对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度敏感;硫酸黏菌素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大肠杆菌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敏感性较低。阿莫西林与硫酸黏菌素联用后,对3种受试菌主要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鸡毒支原体(MG)耐药情况,2013~2015年期间从山东不同地区分离鉴定了33株MG,并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具有明显血凝性的12株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构建的16 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临床分离株与MG S6亲缘关系最近。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盐酸沃尼妙林、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MIC平均值分别为0.028、0.167和0.29μg/m L,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恩诺沙星,MIC平均值在2.5~10μg/m L之间,而对盐酸林可霉素、水溶性阿奇霉素、乳酸诺氟沙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磷酸替米考星、酒石酸吉他霉素敏感性较低,MIC平均值在20~160μg/m L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和了解头孢曲松钠对鸡绿脓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合理的用药剂量,设计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可溶性粉对链球菌608、鸡巴氏杆菌458、大肠杆菌1555、大肠杆菌216、大肠杆菌1515、猪巴氏杆菌437、沙门菌 cvcc533、鸡绿脓杆菌 R 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4~1.25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009~2.500 μg/mL。头孢曲松钠可溶性粉50 mg/L 饮水给药,可有效防治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家禽传染病,对临床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徐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采用传统微生物法对徐州周边地区5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耐药菌质粒DNA,PCR扩增耐药基因目的片段。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对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标准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20~512倍、10~800倍,个别临床分离株对恩诺沙星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头孢曲松的MIC值高达80μg/mL,对安普霉素的MIC值高达320μg/mL;经PCR检测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氟苯尼考Flor耐药基因,Tem型ESBLs耐药基因目的片段。说明徐州周边临床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已产生严重耐药性,对恩诺沙星和安普霉素已经耐药,但大部分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提示徐州周边地区猪场应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不同药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并观察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均无抑菌圈产生,表现多重耐药。而白接骨醇提物对两株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33.20±0.82 mm和33.78±0.38 mm;MIC均为0.78 mg/m L;MBC均为1.56 mg/m L。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X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大蒜素(512,256,128,64,32,16,8,4,2,1μg/m L)处理对不同生长时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浓度与OD450值呈反比。512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强烈抑制作用;256,128,64,32,16,8,4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明显抑制作用;2,1μg/m L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微弱抑制作用。说明大蒜素浓度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菌生物被膜的主要因素,大蒜素浓度为512μg/m L时呈现明显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验证了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畜禽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效果。纸片扩散法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禽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巴氏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高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4~0.036μL/mL,最小杀菌浓度为(MBC)为0.009~0.036μL/mL。该研究结果表明,乙酰甲喹注射液对常见的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