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使农业用水年平均节约18 100万m~3,用于增加对工业和生活的供水。工业及生活受益后,以水价提高的方式反哺农业,补偿费用每年达3 728.6万元。结果表明,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的实施,使农业用水向效率高、产值高的工业用水和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合理转让,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工农业及城市供水日趋紧张,严重制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业是用水大户,水资源紧缺,灌区节水是发展方向。本文介绍的太原市晋祠灌区循环用水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解决灌区用水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城市郊区农业灌溉节水的新途径。晋祠灌区循环用水系统特点是集泉水、汾河水、工业污水、排退水多种水源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水的重复用率,较好地完成了工业、农业、渔业多等目标供水。  相似文献   

3.
河套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其近期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形势严峻,发展节水农业是唯一的选择。河套灌区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总面积119.03万hm2,近年来实际引黄灌溉用水量在40~45亿m3,引黄灌溉面积57.4万hm2,灌溉用水在流域用水总量占有较大比例。通过研究河套灌区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意在寻找灌区节水薄弱环节,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提出节水农业近期发展重点,以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烟台市十分重视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运用。截至1998年底,全市已累计发展管灌、喷灌面积18.67万hm2,微灌1.00万hm2,渠道防渗处理4000余km,控制灌溉面积6.33万hm2,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26.00万hm2,占全市有效水浇地面积的74%。仅1998年,全市就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1万hm2,其中推广管灌面积4540hm2,喷灌7历.67hm2,微灌de67hm2,浆砌渠道194km,增加控制灌溉面积4386.67hm2。1998年10月至1999年5月,烟台市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持续干旱,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市在节水灌溉控制范围内的农作物,由于得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担过重同时并存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培养农民科学的灌溉知识及农业节水意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政策和机制,为节水措施落实提供软环境;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及水费征收方式,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作用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京郊节水型农业研究与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 ,且农业用水常常被城市用水挤占 ,因此京郊农业必须走节水型农业道路。至 2 0 0 0年底 ,北京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2 7.2万hm2 ,其中喷滴灌面积 13 .87万hm2 ,管道输水灌溉面积 7万hm2 ,渠道衬砌面积 6.3万hm2 ,使节水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濉溪县是一个地处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县。多年来,该县针对县情,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大水利投入,每年投资均在0 .3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调动群众建设水利的积极性;同时,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植树造林、道路整修等结合起来,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 0 0 3年底,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超过5 .4万处,有效灌溉面积达8万hm2 ,建设旱涝保收田9.6万hm2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8万hm2 ,解…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对水的需求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高于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到21世纪可能下降。中国人多、地少、水缺,进口部分粮食是必然的,就是粮食自给率降到90%,也主要是自己养活自己。203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5.3~16.3亿人,粮食需求6.45~7.20亿t,灌溉面积要发展到0.63亿hm2,一般用水量要增加2000亿m3以上。在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实下,如何保护粮食安全,根据资源和技术潜力以及国内外的典型经验,有能力克服和采取的对策是:①全面节水重点是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利用效率;②全面节水增援工业和生活用水,减轻农业用水压力;③充分利用降水发展节水、增产高效的旱地农业;④加强管理和科技投入,出新成果、大成果,在农业用水危机中保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1概述传统的农业灌溉一般采用地面灌水方式,如畦灌、沟灌、淹灌等,灌溉水由灌区内的各级渠道来分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灌溉正在逐步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微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灌溉等,这些新型灌水技术具有增产、节水、灌水效率高、节省劳动力、适应性广等优点,是目前农业灌溉发展的方向。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约5000亿m3。农业灌溉面积5040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33万hm2。目前,全国已发展管道输水工程控制面积300万hm…  相似文献   

10.
1新疆推广节水灌溉十分迫切新疆气候干旱,降雨极少,而且时空分配差异较大。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会进一步挤占农业用水,这样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解决新疆农业缺水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新疆视有耕地411.354×104hm2,其中灌溉面积为393.2×104hm2,可开发利用的地表水仅646×108m3,已引用地表水496×108m3,其中农业用水占总引水的84%。但目前农业灌溉还很落后,大部分地区采用大水漫灌,部分地区采用沟灌、畦灌,水资源浪费严重;致使农业干旱缺水,尤其南疆和田、喀什地…  相似文献   

11.
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用水向非农业用水大量转出以及农业节水积极性和节水能力的低下,要求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在总结国内农业节水补偿政策与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政府补偿与交易补偿互补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包括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途径、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几方面.最后参照补偿机制对我国农业节水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莞降雨集中、水质性缺水严重的特点,建设雨水集蓄和水循环利用工程,采取雨水集蓄、管道输水、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水循环利用等系列节水灌溉措施,节约水量供生态用水,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补贴节水工程经费,促进农业节水,形成农业节水补偿生态公益用水,政府补偿农业节水的生态型节水补偿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可节水60%~90%,增产12.6%~18%,缓解了降雨集中、污水灌溉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了清洁灌溉、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农业节水补偿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借鉴国内外发展农业节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完整的农业节水补偿激励机制理论框架,包括补偿依据、补偿原则、补偿额测算方法、补偿对象、补偿资金渠道和补偿办法等。  相似文献   

14.
作物干旱胁迫补偿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作物生长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逆境胁迫之一,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后复水短期内,作物在生理生化代谢和生长发育等方面产生补偿或超补偿效应的正面效应,以弥补干旱胁迫期间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补偿效应是作物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机制,也是对作物进行有效水分调控,实现节水高效农业的主要生理依据.文中从生长、生理生化、代谢及产量补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可从胁迫-复水条件下作物农艺及生理指标的补偿机制,光合作用的补偿规律及反馈机制,水分胁迫后补偿效应的效益评价3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完善和丰富生物性节水理论和指导农业高效用水管理,发展节水灌溉和提供作物水分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节约用水的最大潜力是节约工业冷却用水,而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源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循环冷却水结垢、腐蚀现象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致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降低工效,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性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起到了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的作用,保证了长期安全可靠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尤其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现状,并对华北地区的总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地区农业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结合华北平原地区的多年节水农业研究结果,对华北地区农业需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预算.估算结果表明运用综合的节水技术可以满足华北地区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区农业高效用水创新组合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利效益衰减、管理工作薄弱、灌溉用水浪费、部分灌区产生盐碱化、缺乏集雨工程、雨水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持续高效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配套节水增产农业技术、加强节水管理四位一体的农业高效用水创新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我国近期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在农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技术、输配水节水工程技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提高作物从农田土壤中获取水分形成产量的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研究的重点为 :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加速节水农业新设备及新材料的产业化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与控制灌溉技术 ,研究开发多种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 ,研究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政策,以灌区实际供水成本资料为依据,剖析归集灌区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项成本和费用;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测定灌区工程农业供水成本价格,合理测算灌溉用水终端水价;并根据灌区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资料,采用灌溉水费承受指数分析方法,客观分析农民水费经济承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铜山源水库灌区灌溉水费补偿机制,以期为浙江稳步实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