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报道用紫外线照射孢子印的方法,诱变出平菇新菌株铜山4011。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低温型平菇Pleurotusostreatus(即粗皮侧耳),于1982年秋引自本县利国菌种厂(该厂1982年春引自上海农科院),本所编号401。参试菌株有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1981年引自福建农科院),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1981年引自省微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8年春、秋,对佛罗里达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三个无孢株平菇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佛罗里达无孢株和凤尾菇无孢株,由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紫孢侧耳无孢株,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陆师义等选育,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所杨国良赠送.母种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4%、麸皮5%、磷酸钙1%,pH 自然,培养温度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3.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选育无孢高产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无孢平菇菌株P22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经拮抗试验,孢子印检测,扫描电镜和出菇试验,筛选出一株中低温型、高产、菇形好的无孢平菇突变菌株4-10。品比结果显示,4-10新菌株两年平均生物效率达112%,较出发菌株P22增产19.8%,较对照菌株P51增产22.7%。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是一种快速简便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选育无孢高产平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襄中  夏道平 《食用菌》1996,18(2):9-10
为了减少平菇孢子对栽培者健康的危害,我们自1992年开始,以无孢平菇P_(22)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使之再生出菌落,采用拮抗试验、孢子印检测和电镜扫描,确定为无孢突变菌株。经三年来多批次栽培试验、品比筛选,对选育出的无孢平菇新菌株编号为4-10。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平菇山大1号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平菇“山大 1号”原始菌株的担孢子收集、UV诱变以及突变菌株的出菇性能、抗杂菌能力测试研究 ,从 45个突变菌株中筛选出了 2株很有潜力的菌株。 6号菌株株形美观 ,抗杂菌能力强、转潮快 ,生物学效率较原始菌株提高了约 3 4.3 %,达 177.1%;3号菌株表现为无孢突变 ,为平菇新品种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研究室诱导出一株佛罗里达侧耳无孢子变异菌株。这种无孢子菌株,很适合于侧耳属的商品化栽培。许多蘑菇种类,包括侧耳、香菇及双孢蘑菇所释放的孢子,不少学者发现可引起人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不过,双孢蘑菇由于其属于半被果型子实体,菌褶为菌膜所包裹,而且子实体通常在菌膜破裂前,即钮扣期就采收,故一般不  相似文献   

7.
池惠荣  王朝江 《食用菌》1998,20(5):17-17
平菇在分类上属侧耳属中的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紫孢侧耳(P. sapidus)两个种,其中有许多菌株为生产所采用。这两个种的菌盖颜色、大小和菌褶、菌柄等特征上非常接近,非专业工作者不易区分,菌种又处于菌丝体阶段,有的菌株常一株多名,特性描述多偏执一词或模棱两可,这就产生了新分离或引进菌株与原有菌株的异同鉴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菌丝拮抗试验,认识其特点并从生产实用角度得到有关平菇菌株种群分类识别和株型鉴定的有关启示,现将结果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8.
平菇是重要的商品菇种.然而其子实体在发育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孢子,污染菇床和周围的树木,并引起菇农的过敏反应,此外孢子还是传播蘑菇病毒的载体.平菇是由A和B两个不亲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品种.肺形侧耳(P.pulmonarius)的无孢子表型被证明与不亲和因子A连锁的隐性基因有关(Ohira,1977,1978).近年来我们获得了佛罗里达平菇(P.florida)的无孢子菌株(Chang等,1985).本文将对佛罗里达无孢菌株的遗传控制和形态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1株野生侧耳属菌株为试材,采用ITS序列克隆和分析,并结合传统形态学研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其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pH 7.0。该研究为加快紫孢侧耳的推广和产业化提供了基础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在实验室诱变获得了一株佛罗里达侧耳无孢子突变体。这种无孢子突变体对商品性侧耳栽培种而言,是十分理想的。Eger,1977;Ohira,1979;Sakula,1967;Schichijo等1969,1970;Grabbe和Zadrazil,1977已发现,多种伞菌包括侧耳、香菇和双孢蘑菇会弹射出孢子引起人体呼吸道产生病变。双孢蘑菇的子实体菌褶由菌膜覆盖,子实体通常在菌膜破裂前(即菌蕾阶段)采摘,因  相似文献   

11.
正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侧耳等,是平菇的一个变种。因品种引进来源不同,中文名称也不同,如紫孢侧耳、黄白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等。国内大部分省区生产以紫孢侧耳为主,其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ornucopiae(paul.ex.pers.)Roll]。  相似文献   

12.
紫孢褐平菇     
紫孢褐平菇(Pleurotus sapidus),俗称褐平菇或黑平菇。1981年初,南京食用菌菌种站在紫孢白平菇栽培床上,发现并分离了一个变异菌株,编号为南京P1.8101。该菌株经省内外几十个单位一年多的试种,结果初步表明,其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与其它平菇菌株有所不同。现将这个菌株的初步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又称侧耳、糙皮侧耳、北风菌、青蘑(黑龙江)、桐子菌(四川)。在真菌分类中,平菇属伞菌目(Agarcales),侧耳科(Pleurotus),侧耳属(Pleurotus)。约有42种。已经驯化成人工栽培的除了平菇以外,还有以下几种:①紫孢侧耳  相似文献   

14.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4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栽培平菇近缘种的多相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拮抗试验、同工酶酶谱分析和子实体形态观察三种方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平菇近缘种定名为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糙皮侧耳(P.ostreatus)、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nus)、凤尾菇(P.sajor-caju)、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和黄白侧耳(P.cornucopiae)等6个种18个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被定名为紫孢侧耳(P.sapidus)的ACCC50151与定名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的ACCC50276、定名为凤尾菇(P.sajor-caju)的ACCC50168与定名为肺形侧耳(P.pulmonarius)的ACCC50713菌株之间无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同,子实体形态相似,确认ACCC50151与ACCC50276为同种-糙皮侧耳(P.ostreatus);ACCC50168与ACCC50713为同种-肺形侧耳(P.pulmonarlus).糙皮侧耳(P.ostreatus)、肺形侧耳(P.pulmonartus)、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黄白侧耳(P.cornucopiae)之间有明显的拮抗线,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子实体形态均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是我省食用菌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种类之一,已有近10年的历史。但由于引种制种混乱,加上管理粗放,产量受到影响,河南省科委在1982年主持的农业结构研究中,食用菌被列为研究课题之一。为了在农村继续推广普及平菇栽培,提高经济效益,给广大专业户提供适合棉籽壳生料栽培及河南自然条件的高产优良菌种,我们从1982年起先后从省内外有关单位引进了平菇属菌株(种)50余个,其中有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榆黄蘑、亚栎  相似文献   

17.
诱变产生营养缺陷型菌株是获得遗传标记菌株的常规方法之一,最近国外报导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平菇原生质体缺陷型突变体的融合,并获得了种间和种内的融合子。为了进行食用菌的细胞融合,我们首先对平菇的孢子和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灯照射诱变,希望获得营养缺陷型标记菌株。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plf,佛罗里达平菇。引自南京林业化学研究所。 (二)方法: 1.孢子经Tween80分散处理后制成悬液。将制好的孢子悬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的同时用15w紫外灯照射,距高30cm,被紫外线诱变的孢子于液体基本培养基中进行避光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担孢子多孢诱变、群体杂交与组织分离进行茶薪菇育种比较,确定简单快速的多孢育种方法。经多孢杂交,筛选出高产稳定菌株A207,该株长势快,产量高,菇形好,其鲜菇效率较原株增加16.1%,畸菇率下降3.4%。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主栽的17个平菇品种为材料,对构建平菇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应用CO1对平菇物种进行鉴定,然后利用SSR Locator软件从Pleurotus ostreatus PC15 v2.0全基因组序列上查找SSRs位点并设计引物,采用筛选后的SSR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扩增,然后根据引物对不同菌株扩增产生的带型进行编码、组合,构建SSR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17个平菇品种包括4株糙皮侧耳(P.ostreatus)、8株白黄侧耳(P.cornucopiae)和5株肺形侧耳(P.pulmonarius)。从4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引物,在17个平菇品种间共检测到53种带型,将不同带型赋值编码后组合成17个平菇品种的特异分子身份证。该研究表明CO1结合SSR标记技术可有效地用于平菇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我站生产平菇(高、中、低温)、香菇(高、中、低温)、黑(毛)木耳(木段、代料)、金针菇、凤尾菇、灵芝(红、紫)、猴头、榆黄菇、滑菇、双孢蘑菇、草菇、元蘑、鲍鱼菇、紫孢、佛罗里达、糙皮侧耳、草红平菇、茯苓、密环菌(母种)等食用,药用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