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5株通过质粒转导而获得β-葡聚糖酶基因的下面啤酒酵母,都能在啤酒主发酵期内将麦芽汁中90%以上的β-葡聚糖分解.其中VB84菌株能在4天内分解β-葡聚糖94.1%.它在啤酒发酵过程中的繁殖速率、细胞浓度、降糖速率和最终发酵度均保持正常.随着β-葡聚糖的分解,啤酒的易滤性得到明显改善,V_(max)值提高56.3%.对β-葡聚糖凝胶的分解速率略低于对溶胶态β-葡聚糖的分解.啤酒的各项质量指标正常,对泡持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麦β-葡聚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β-葡聚糖是大麦籽粒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大麦中β-葡聚糖含量在2%~9%之间.在制麦芽和酿造啤酒过程中,β-葡聚糖含量过高,不能完全降解,会使麦汁黏度增加,降低啤酒品质.大麦在饲用过程中,β-葡聚糖含量过高,会降低营养吸收率,是抗营养因子.β-葡聚糖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可提取加工保健品.大麦β-葡聚糖含量受品种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我国西藏青稞β-葡聚糖含量在各栽培大麦中最高.大麦成熟期间,高温和干旱条件能促进大麦β-葡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燕麦蛋白质、β-葡聚糖、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子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氮素处理间β-葡聚糖含量差异显著;磷素、钾素互作对脂肪含量影响差异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子粒β-葡聚糖含量与氮、磷、钾用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子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间...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青稞籽粒中宏量营养素与β-葡聚糖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加工方式对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遴选品质优异的青稞品种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对日喀则市来源的13份青稞品种进行炒制、蒸煮、焙烤和发芽处理。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仅与膳食纤维含量显著相关(P<0.01),与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炒制和焙烤均可显著增加青稞籽粒全粉中β-葡聚糖含量(P<0.05),其中焙烤带来的增益效应更强,与未加工处理相比增幅达到14.97%。鉴于品种和烹饪方式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为实现β-葡聚糖的富集,宜选择棕色品种"喜拉22"进行焙烤处理。  相似文献   

5.
宋萍  李文俊 《特产研究》2009,31(1):50-52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青稞秸秆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刚果红为显色剂,测定最佳条件为:溶液pH为8.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0min、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结果β-葡聚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稞秸秆及其它植物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麦β-葡聚糖含量的品种和环境变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的一些大麦基因型的β-葡聚糖含量,并在我国冬大麦区设置8个试验点,分析10个大麦品种在各点种植两年的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我国西藏和新疆大麦的β-葡聚糖含量总体水平较高,特别是西藏具有高达8%以上的基因型,适合用于保健食品或药物的开发。我国冬麦区目前栽培的大麦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与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的啤用大麦类似,部分品种在杭州种植后β-葡聚糖含量明显降低,平均值显著低于原产地种子。10个大麦品种在8个试点种植,β-葡聚糖含量在品种间、地区间以及年度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两年平均,秀麦3号和港啤1号分别为β-葡聚糖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品种,泰安和杭州是β-葡聚糖含量最高和最低的试点。AMMI模型分析表明,品种与环境之间的互作效应两年试验均达极显著水平,且这种互作效应因品种而异,启示出特定地区合理选用品种在改变大麦β-葡聚糖含量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贮藏实验与果实薄片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钙素对苹果果实β-1,3-葡聚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分解酶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幼果期喷钙显著降低了苹果苦痘病发病率, POD和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增加,β-1,3-葡聚糖分解酶活性和MDA含量降低;果实薄片培养中,与低钙处理比较,高钙处理POD和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增加,β-1,3-葡聚糖分解酶活性和MDA含量下降。说明苹果果实生理变化与钙素营养关系密切,果实钙营养不足导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地理与气候因子对青稞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原产地环境对青稞功能性营养成分的影响,对西藏18个县青稞的3个特质营养成分(β-葡聚糖、黄酮、花青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含量与年积温呈负显著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β-葡聚糖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年降雨量对β-葡聚糖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阈值,超过600 mm,β-葡聚糖含量明显降低;海拔在3 580~3 850 m范围,β-葡聚糖含量最高。年降雨量对有色青稞中花青素含量影响最大,海拔高度对不同颜色有色青稞中花青素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他因子对花青素含量影响均不显著。此研究可为西藏高原青稞育种、推广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半胱胺、大豆异黄酮、β-葡聚糖对美洲鳗幼鳗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同时使用时,大豆异黄酮对美洲鳗增重率的影响最大,而β-葡聚糖对饲料系数的影响最大,最佳的添加剂量组合为半胱胺200 mg/kg、大豆异黄酮40 mg/kg和β-葡聚糖1.0%.半胱胺显著降低美洲鳗体脂含量,但对体蛋白、灰分含量无影响,大豆异黄酮和β-葡聚糖对美洲鳗体成分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葡聚糖与其羧甲基衍生物对养殖大黄鱼非特异免疫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以血清蛋白含量、血淋巴和肝脏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为指标,综合比较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对养殖大黄鱼的免疫刺激活性。结果显示:β-1,3-葡聚糖可以迅速提离大黄鱼血清蛋白含量、血清和肝脏中PO以及血细胞中SOD酶活水平,但持续时间较短;羧甲基葡聚糖对大黄鱼的免疫增强活性并非随取代度的升高而增加,取代度为0.732的羧甲基葡聚糖能持续、显著地提高大黄鱼血清及血细胞中的PO和SOD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大麦后代性状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3个不同基因型大麦种子,测定其后代株高、成穗数、穗长、穗粒数及β-葡聚糖含量等性状.[结果]60Co-γ射线辐射对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成穗数和穗长在低剂量时,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的应激效应,而当辐射剂量大于200Gy时,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穗粒数无显著变化;β-葡聚糖含量表现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变化规律,其中,甘啤7号和甘啤4号在辐射剂量为200Gy时β-葡聚糖含量最大,XANAOU在100Gy时最大.[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200Gy左右时,能有效改良大麦部分性状尤其是β-葡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围绕制作"冷蒸"元麦原料种植,进行了品种筛选和氮肥运筹与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穗层相对整齐、灌浆速度较快、抗倒性较强、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要高的要求,筛选出了苏裸麦2号、通麦6号、苏裸麦1号等为优先选用品种;氮肥运筹和播种量试验处理中,其籽粒产量介于4988.705990.55 kg/hm5990.55 kg/hm2、β-葡聚糖含量介于3.31%2、β-葡聚糖含量介于3.31%3.77%之间。3种氮肥运筹方式的主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上升单位面积的籽粒产量增加,但播种量增加至210 kg/hm3.77%之间。3种氮肥运筹方式的主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上升单位面积的籽粒产量增加,但播种量增加至210 kg/hm2时产量下降。播种量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综合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增强植株抗倒性、青穗早采摘等要求,制作"冷蒸"的元麦种植,以播种量1502时产量下降。播种量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综合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增强植株抗倒性、青穗早采摘等要求,制作"冷蒸"的元麦种植,以播种量150180 kg/hm180 kg/hm2,基苗肥中N占比60%2,基苗肥中N占比60%70%、拔节孕穗肥N占比30%70%、拔节孕穗肥N占比30%40%为宜。  相似文献   

13.
β-葡聚糖的特性及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β-葡聚糖广泛地分布于真菌、细菌和植物体内,不仅在各种生物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而且在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也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笔者简要叙述了β-1,3-葡聚糖的结构及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真菌中的β-葡聚糖分为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存在的不溶性β-葡聚糖和能释放到菌体外的可溶性β-葡聚糖.β-葡聚糖的重要特征是以高级结构分子存在,可溶性β-葡聚糖分子主要是以1重和3重螺旋结构的形式存在.β-葡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部分活性与分子的3重螺旋结构相关,如刺激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激活蛛G因子等,也有部分活性与分子的3重结构无关.虽然β-葡聚糖的活性大多与免疫药理学作用有关,但是也存在加重哮喘病症和增加非类固醇性抗炎症药物副作用的问题.目前,尚未建立能够准确评价β-葡聚糖各种生物学活性的离体系统,要在分子水平上评价β-葡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开发新的离体评价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纯度碱提灰树花菌株GF-932发酵菌丝体β-葡聚糖的免疫活性,以期为灰树花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碱提、酶解的方法,从灰树花菌株GF-932发酵菌丝体中提取β-葡聚糖,经过超滤和QSepharose FF凝胶柱层析纯化冻干得高纯度β-葡聚糖,采用分子排阻法测定该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宽度,以HPLC法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根据人体口服推荐剂量每kg体质量2.5 mg/d,分别设低剂量组(12.5mg/d)、中剂量组(25.0 mg/d)、高剂量组(75.0 mg/d),对SPF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纯化的β-葡聚糖30 d,以灌胃灭菌蒸馏水作对照,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碳粒廓清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试验,观测灰树花β-葡聚糖对SPF小鼠吞噬细胞的足跖肿胀度、吞噬指数、溶血空斑数及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每100 g灰树花菌丝体中可得0.89gβ-葡聚糖纯品,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43 ku,分子质量分布宽度为1.64。经口给予SPF小鼠不同剂量的灰树花β-葡聚糖30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动物体质量均呈增长状态,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纯度碱提灰树花β-葡聚糖能提高SPF小鼠吞噬细胞的足跖肿胀度、吞噬指数、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脏器指数,即能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细胞、体液和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结论】高纯度碱提灰树花β-葡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细胞吞噬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9,(4):690-694
燕麦β-葡聚糖具有独特的生理功效,对β-葡聚糖开展研究可促进燕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述了燕麦β-葡聚糖结构、国内外不同燕麦资源β-葡聚糖含量差异,对比分析了检测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不同方法,提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燕麦β-葡聚糖对加快燕麦品质育种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标准酶法和改良刚果红法,以市售啤酒为参照酒样,对2种传统羌族咂酒和2种新型咂酒(工业化咂酒)中的β-葡聚糖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羌族咂酒富含β-葡聚糖,其中传统咂酒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为61.68~70.33μg/m L,高于普通型新型咂酒(52.48~56.38μg/m L)和清爽型新型咂酒(42.23~45.86μg/m L)的含量(P0.05);参照酒样百威啤酒和雪花啤酒的β-葡聚糖含量较低,分别为32.83~34.63、15.49~16.29μg/m L。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发现与标准酶法相比,除了传统咂酒TZW-W的刚果红法检测数据偏高超过10%以外,其他5个酒样的检测数据偏差均小于10%,表明改良刚果红检测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且具快速、简便的优点,是一种适合于工厂批量检测酒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β-葡聚糖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植物体内,是构成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材料。不同来源的β-葡聚糖的结构存在着许多差异[1],同时也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的主要是从微生物提取的β-1,3和1,6葡聚糖。现结合β-葡聚糖的结构与活性、对虾的免疫机制等,探讨了β-葡聚糖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1β-葡聚糖的结构β-葡聚糖结构的主链是β-1,3糖苷键和β-1,6糖苷键的结合物[2]。从微生物中提取的β-葡聚糖还具有侧链,从不同菌体中提取的β-葡聚糖的侧链虽然都是由β-葡聚糖的1个残基构成,但是因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分歧度,并且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生化技术,对北京花猪(6头)和长花猪(长花猪×北京花猪;11头)血清中的β-及前β-脂蛋白等生化标记的含量进行了检验和相应的胴体部分品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与瘦肉率呈显著负相关(北京花猪 r=-0.97,长花猪 r=-0.44),与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北京花猪 r=0.93,长花猪 r=0.55)。初探结果表明,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有可能作为瘦肉型猪的选种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选取3个不同种质来源的燕麦品种开展大田试验,在灌浆期对燕麦植株实施不同程度的遮雨处理(不遮(对照)、半遮和全遮),通过动态检测其旗叶叶片含水量的方式量化干旱胁迫与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坝莜1号燕麦籽粒总的β-葡聚糖含量和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都在减少;品燕2号燕麦籽粒总的β-葡聚糖含量和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白燕3号燕麦籽粒总的β-葡聚糖含量在减少,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在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环境因素对燕麦品质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为燕麦种植的大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品种与密肥措施对元麦籽粒产量及其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制作"冷蒸"元麦原料种植,进行了品种筛选和氮肥运筹与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穗层相对整齐、灌浆速度较快、抗倒性较强、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要高的要求,筛选出了苏裸麦2号、通麦6号、苏裸麦1号等为优先选用品种;氮肥运筹和播种量试验处理中,其籽粒产量介于4988.70~5990.55 kg/hm~2、β-葡聚糖含量介于3.31%~3.77%之间。3种氮肥运筹方式的主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上升单位面积的籽粒产量增加,但播种量增加至210 kg/hm~2时产量下降。播种量对籽粒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综合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增强植株抗倒性、青穗早采摘等要求,制作"冷蒸"的元麦种植,以播种量150~180 kg/hm~2,基苗肥中N占比60%~70%、拔节孕穗肥N占比30%~4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