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唑对芒果花芽分化的诱导作用已被多方证实,利用多效唑进行芒果催花技术已在生产中逐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自1990年多效唑用于芒果反季节催花在海南东方探贡芒果场获得成功后,海南全省各市县芒果种植区相继开展多效唑用于芒果反季节催花的试验验证与生产应用。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芒果几乎全部实现了反季节生产,芒果投产面积占应投产面积从1990年的32.1%增长至1996年的68.7%。但按收获面积计算,单产仍然很低。1990年单产247公斤/亩,全面实现反季节生产后的1996年单产为305公斤/亩,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枇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解放钟枇杷幼树为材料进行多效唑土壤处理和叶片喷布。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其当年促花效果土壤处理不及叶片喷布;第二年土壤处理促花效果显著,产量高;第三年土壤处理抑制作用仍明显,影响营养生长,造成减产。生产上应采用叶片喷布处理,既易掌握,又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芒果开花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和开花调控的研究进展及各国芒果产期调节应用研究现状,认为今后仍需对环境因素如低温、水分胁迫,以及不同植物激素和它们之间的平衡对芒果开花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与生产品种配套的开花调控技术如多效唑及硝酸钾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多效唑连续施用对芒果植株的影响等芒果产期调节技术的研究,以实现芒果开花有效管理,获得稳定收益,推动芒果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促花调控方式对德宏反季柠檬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促花调控处理反季柠檬产量均高于对照;C2(促花剂)、C3(多效唑)处理后的柠檬单果重量、果实纵横经、果皮厚度、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较高,各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但C3(多效唑)处理的果实出汁率、总酸含量低于对照;C8(滴水线下深沟断根+环剥)处理的Vc含量最高,其他处理Vc含量均低于对照;C6(环剥+喷促花剂)处理的总酸含量最高。结合反季柠檬产量及品质综合考虑,C2(喷促花剂)和C3(喷多效唑)2种促花调控措施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整芒果产期,以稳定芒果市场,增加果农收益。[方法]选用海南2个主要栽培当家种台农1号芒、金煌芒作为参试材料,在2005~2009年对2个品种分7个时段进行多效唑和乙烯利叶面喷施控梢处理,分析其对芒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芒果提早剪枝,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液时间提早、处理时间长、控梢次数多、控梢量足,枝梢老熟快,花芽分化早,抽穗开花(花期)提早,反之,花期推迟;芒果控梢有效方法:前期轻控(不伤害嫩芽、嫩梢),中期重控(促进枝梢提前老熟,提早花芽分化),后期轻控、薄控(诱导开花)。采用这种控梢方法7个时段处理的台农1号芒、金煌芒在9~11月催花均能整齐开花。[结论]获得了多效唑和乙烯利叶面控梢处理对诱导芒果提早或推迟开花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平原湖区多效唑对幼龄桃树控长促花的效果。5至6月正值幼令桃树营养生长盛期,每隔20余天,叶面喷布1000—1500ppm多效唑2—3次,控长促花效果十分明显。对于推动平原湖区桃树“矮、密、早、丰”栽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杨治国  黄红兰  张露  杜天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31-14134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夹竹桃整形促花的效果。[方法]以10年生夹竹桃为材料,设置3个生长时期、多效唑叶面喷施(叶施)和土壤浇施(土施)2种施用方式、各5种浓度共计12种处理,研究多效唑对夹竹桃枝条生长量、单枝花序数、单枝花量、始花期和终花期的影响。[结果]新梢萌动时叶施1 500 mg/L、土施1.5和3.0 g、新梢长10-15 cm时叶施1 500 mg/L和冬剪时土施1.5和3.0 g多效唑的6种处理方式,对夹竹桃的整形效果较好。处理后于开花期的观察表明,新梢萌动时叶施1 500 mg/L、土施1.5 g和新梢长10-15 cm时叶施1 500 mg/L PP333的3种处理均对夹竹桃达到了整形促花的良好效果。[结论]在生产中对长势旺的夹竹桃可适当加大多效唑施用量,而对弱树和小树应加强水肥管理,采取减量或不施多效唑为宜。  相似文献   

9.
桂热芒10号反季节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地区通过对桂热芒10号叶面喷施赤霉素抑制正造花的花芽分化的前提下,进行土施不同剂量多效唑以及叶片、树干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等处理,观测其反季节开花结果情况。结果表明,以土施多效唑处理对促进桂热芒10号反季节开花结果的效果显著;初结果树的施用量以每米冠幅施多效唑纯量0"5~1g为宜;多效唑用于叶面和树干喷施对桂热芒10号反季节促花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为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控制徒长,促根促花,防病防倒伏,增蘖增粒等作用,在各种花卉上使用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植株生长,最大限度减少植株体的营养消耗,并大幅度减轻人工修剪和人为控制量。经几年来使用,多效唑对各种花卉均有促使植株矮化,株形紧凑,提前开花,花繁色艳,提高花卉观赏效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多效唑(PP333)控梢促花增产试验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秀荣  赵杨  丁贵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47-9349
[目的]了解外源物质处理对麻疯树生长及成花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多效唑及3种肥料处理麻疯树茎尖。[结果]该药物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麻疯树成花,其中以乙烯利(600 mg/L)+多效唑(600 mg/L)+肥种(B-Mn)促花效果最好,处理后1个月左右是麻疯树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活跃时期,以乙烯利(600)+多效唑(600)+肥种(N)组合处理后产生的新梢数最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利浓度增高,新梢数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各处理组合的叶片增长速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肥种和乙烯利是影响麻疯树叶片增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笔者通过探讨性试验,“多效唑”在Bangladesh、Gopalganj雨、旱季水稻上的应用,对水稻苗控长促蘖,水稻增产幅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收到了很明显的效果。根据“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分析,可适宜于Gopalganj地区,乃至Bangladesh水稻生产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multi effectstriazole],又叫氯丁唑,纯品为白色晶体,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三唑类化合物,是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于20世纪70年代末推出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1].近年来,多效唑(PP333)处理番茄[2]、黄瓜[3]、辣椒[4]等幼苗,用于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坐果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利用多效唑浸种对番茄幼苗形态指标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处理番茄种子,通过测量幼苗不同时期的形态指标,以期为实际生产中防止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在几种热带果树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龙眼、荔枝、芒果等热带果树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冒宇翔  汪凯华  陈惠  王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63-10464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测定多效唑不同施用剂量、同一施药剂量下不同品种小豆、不同时期施药各处理小豆的性状及产量,并对小豆的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多效唑对小豆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植株株高,促进分枝,增加节间,提高结英数;其最佳使用量为1350g/hm2,最佳使用期为始蔓期;对早熟直立型品种效果明显优予晚熟蔓生型品种。[结论]多效唑应用在小豆上,能明显改变小豆生长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多效唑)探究对台农芒果的控梢效果,以及对后期抽花率及花穗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芒果控梢中期进行用药,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调环酸钙、多效唑处理可显著降低新梢长度,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调环酸钙有良好的脱叶和去除嫩芽的效果;此外,药剂处理控梢效果越好,花穗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桃树生长发育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赵宗方凌裕平吴小骏吴桂法①(江苏农学院园艺系,扬州225009)多效唑(PP333)对多种果树具有良好的控梢促花的效应,但施用后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报道不一,本试验对幼年桃树的使用效应及对叶片矿质元素含...  相似文献   

19.
春季经短截枝梢、去除花序和摘叶促使新梢萌发,在第2次新梢抽出后沿树冠滴水线土壤浸施多效唑。结果表明,土施多效唑对四季蜜芒反季节促花、坐果有明显的影响,四季蜜芒在8月中旬抽发第一批花,8月底9月初抽生大量花穗,果实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成熟;4.5g多效唑对四季蜜芒的促花效果最好,成花率为64.3%,单株产量达29.44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多效唑处理对冬小麦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方法]以新麦26为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株高,起身期喷施可以显著降低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和基部(1+2)节间占节间总长的比例;拔节期喷施对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穗粒数,对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利用多效唑防倒时应注意喷施时期并结合肥水促控措施达到高产抗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