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引起育肥鹅大批死亡的疾病 本文所指的育肥鹅大批死亡,是指每户每批饲养的肉鹅在育肥期间因饲养管理或疾病发生等因素所致的鹅只连续死亡3日以上的且每日死亡在100只以上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25日,扬州市某农户饲养的400只10日龄左右的雏鹅相继出现腿瘸、拉稀和死亡等现象,发病数18只,死亡5只,病死率达27.8%.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手段,初步确诊为鹅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3.
1 发病情况 2007年6月上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某私人养鹅场出现鹅发病死亡现象.该场饲养有1000余只鹅,发病鹅均为30日龄左右的雏鹅,发病鹅占全群鹅的10%,死亡的鹅占全群鹅的5%.禽主于6月10日送两只病鹅来我站就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确诊为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龙江县七棵树镇王某家饲养的1300只莱茵鹅雏鹅,于2006年5月10日,部分雏鹅出现精神不振、打蔫等症状,先后死亡几只,经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到13日又有123只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2021年6月上旬,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养鹅户吴某饲养的2000只15日龄"大三花"种鹅突然出现大批量死亡.场主叙述:鹅群10日龄开始发病,整群状态良好,每天大约能挑出2~3只死亡的小鹅.死亡的小鹅先是出现离群现象,伴有打蔫儿、走路摇晃、鹅爪及喙冰凉等症状,眼睛逐渐失去光泽,嗉内无食,个别鹅鼻腔内有透明分泌物渗出,鹅甩头时能够将鼻内分泌物甩出.死亡的均为体重偏小的雏鹅,起初养殖户以为鹅死亡原因是雏体质弱而没有在意,2 d后死亡量迅速增加,每天死亡达100多只.当发现有雏鹅离群的情况以后,该雏大约在6~7 h后便可死亡,大体重的鹅发病比较快,死亡量也较大.起初是雏鹅零星死亡,当病发2~3 d后,全群出现黄白色和淡绿色的稀便,鹅群不喜走动,喜聚堆,畏冷,采食量和饮水量也明显下降,羽毛凌乱,极个别鹅临死前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但大多数病死鹅濒死期浑身无力、伏地不动,气喘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江苏涟水县红尧镇养鹅大户罗某于2008年3月19日购进2500羽雏鹅,至24日龄时,小鹅死亡数量突然增多,而前几天每日仅见1~2只死亡.鹅群总体未见异常,至26日龄时发现死亡有30多只,且发现有30%~40%的雏鹅发呆、少食或不食.罗某随即带濒死鹅10多只来我处就诊.问诊了解:病鹅有不少拉白稀粪或淡黄色稀粪,部分死亡鹅的泄殖腔周围污秽不堪;不少小鹅出现间歇性摇头现象、闭眼呆立、死前出现脖颈向后扭曲现象.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10日,李某从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鹅500只,于5月8日,陆续发病死亡,呈急性经过,15d内共死亡324只,死亡率65%,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雏鹅霍乱病.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 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 ml/只和1 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 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  相似文献   

9.
1992年5月我镇店上村养鹅户刘××养鹅210只,爆发急性传染病,发病100%,死亡41.6%,曾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经综合诊断,初步确诊为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报告如下。该养鹅户1992年4月12日从外地购进麻阳白鹅210只.饲养方式是白天在本村小河放牧.晚上回家和20只本地鸡混养.4月27日这20只鸡32日龄.受本村邻户感染患法氏囊病,4月29日死亡16只.4月30日这批鹅18日龄开始发病,5月2日发病率达100%,死亡88只,死亡率41.6%。病鹅开始拉白色水样粪便,肛门红肿,肛周粪便污染,病鹅回头啄肛,吃食减少,缩蹲不爱动,全身不时震颤,强行走路摇晃不稳,病后2-3天的鹅拉绿色粪便,带粘性泡沫,呈现极度脱水。消瘦虚弱.严重者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1.
寒亭区大黄庄村黄某家养500只种鹅,于1993年9月25日早晨,突然发现三只鹅倒在鹅栏中,后又不时地发现部分鹅呆立、不食、蹲伏在地,每日夜间都要死亡3~10只,连日来已死亡30只,死亡率达27.3%。经过对死鹅的剖检、触片等诊断为鹅霍乱。  相似文献   

12.
一起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养鹅户陈某,于2007年7月中旬饲养雏鹅500只,采取平养方式饲养用稻草做垫料,当饲养到5日龄时雏鹅出现死亡现象,至16日龄时死亡停止,共发病280只,发病率为56%,死亡llO只,死亡率为39.2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铁岭县某养鹅专业户600只20日龄雏鹅中出现多只发生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至发病8日达到死亡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总死亡鹅只323只,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诊断确定为鹅副粘病毒感染。制备自家组织灭活疫苗用于预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2005年5月20日,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雏鹅2000只,这群鹅已往射抗小鹅瘟血清,鹅副粘病毒与鹅禽流感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喂的饲料是自行配制的,其配方(%)是:玉米54.0、豆饼24.0、饲用酵母3.0、细稻糠10.0、麦麸5.2、磷酸氢钙2.0、食盐0.35、胆碱0.1、蛋氨酸0.12、多维0.03、微量元素添加剂0.2.因饲喂的是假豆饼,掺有石粉,使日粮的含钙量高(高出4倍多).自6月5日(15日龄)开始,鹅群发病并有零星死亡.请当地兽医诊治,误认为是雏鹅白痢,先后使用磺胺二甲嘧啶,氟哌酸等饮水,拌料,均无效.死亡数逐渐增加,6月10日一天就死亡58只,到就诊时已死亡318只,死亡率15.9%.  相似文献   

15.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养鹅户在乌裕尔河附近用塑料大棚养鹅 12 80只 ,鹅分两批购进 ,按鹅雏日龄差别分为 1号鹅群 (80 0只 )和 2号鹅群(480只 )。 2 0 0 2年 6月 2 8日 ,2 7日龄的 1号鹅群开始发病 ,每天死亡 4~ 10只 ,又过两天 ,2 0日龄的 2号鹅群陆续发病 ,每天 10~ 2 0死亡只。畜主应用“禽宝康” ,“喹乙醇”等药物拌料和饮水 ,均不见效。 7月 4日 ,该养鹅户将病鹅送我站检查 ,先后送检 2 0只 ,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检查、实验室化验等综合诊断为鹅曲霉菌病。疫情历时 15d ,共死亡 169只 ,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1 临床症状观察  病鹅…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铁力市某林业局一林场,王某饲养的水禽(鸭、鹅)与猪同一个圈,在圈的东头用木板隔开养水禽.共养鸭40只、鹅45只、断奶后的仔猪64头、育肥猪84头.2009年10月5日,早晨起来见到鸭死亡2只,鹅死亡1只,第2天早晨发现猪死亡4头,断乳后的仔猪2头,育肥猪2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20日,泰来县胜利乡养鹅户李某饲养的1800只幼鹅,于30日龄发病。该鹅群1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按常规饲养,鹅群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20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6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当时按鹅痢疾治疗,饲料中投入诺氟沙星、土霉素等。第2天早晨发病鹅达921只,发病率为51%;死亡216只,死亡率为12%。由于发病鹅及死亡鹅不断增加,前来我处求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6日,我区一朗德鹅业养殖公司,全场共有鹅5800余只,其中种鹅4000余只,网上平养育雏鹅(23日龄)1800只中约有20%出现腹泻等症状,死亡34只,经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通过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一)发病情况据调查,3月10日,育雏鹅群注射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3月11日,育雏鹅开始发病,到15日死亡34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16日.肇州县新福乡某养鹅场饲养的2300只40日龄雏鹅,突然有少部分出现食欲不振,行走困难,排白色稀粪现象,3天后有的病鹅不能站立,开始出现死亡.5天后发病鹅达87只,死亡40只,病情呈蔓延趋势,于是前来就诊.问诊得知发病前一个星期鹅群中出现啄羽,由于症状轻微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