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时就被尊为儒家经典,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朝历代对《诗经》的研究也都显得十分重视,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对后世研究有益的《诗经》注本,诸如《毛诗》,宋朱熹《诗集传》等。而高亨的《诗经今注》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诗经》全注本,对于之前的《诗经》相关注本自然十分重视。高先生对于这些注本或继承,或发展,或存疑,或推翻,其对注本的态度也对后世研究古籍的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结合《诗经今注》中某些具体的实例,在首先肯定高先生对于《诗经》相关注本的态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最后点明了这种态度对于我们学术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诗歌305首,包括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它产生的区域范围很广,北跨黄河,南到江汉流域。至今已有2500至3000年的历史。 《诗经》中的蚕歌,应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蚕歌。有直接或间接描写蚕、桑、丝、绸等诗歌共计达49篇之多,约占整部《诗经》的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风度     
傅菲 《草原》2021,(2):30-35
五峰山支脉如一座屏风,横亘在赣西大地。群峰叠峦,苍翠多彩。它耸立在我眼前,碧空倒悬,森林沉默地汹涌。我站在湘东广寒寨高仓村独石垄,望着山谷两边的山林,我想起了19世纪俄国画家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1832-1898年)的油画《森林植物·秋天》:秋色浓醉,五棵直条、树皮黝黑的落叶乔木占据了远方的视野,远处是金黄色的稀疏桦树林,野塘漂浮着泡烂了的树叶和腐朽的黑漆树根,一叶小舟被弃在树林荒地,塘边的灌木有的树叶枯黄有的依然葱郁,言蒲一从丛,像是等待寒冬的来临又像是一切都无所畏惧,一棵常绿乔木隐在林中静默盎然。通往森林的路有多长?我不知道。希施金知道。他浓烈的颜料和吹在他脸上的山风知道。  相似文献   

4.
<正>村上春树(1949年-)是日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79年凭借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30多年的创作中,先后完成了《寻羊冒险记》(1982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1985年)《挪威的森林》(1987年)、《奇鸟行状录》(1994年-1995年)、《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年)、《海边的卡夫卡》(2002年)、《1Q84》(2009)、《没有色彩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蜂螫的最早记载始于《诗经·周顷·小毖》(公元前1200年):“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但确切记载蜜蜂螫人的最早记载则始于罗愿《尔雅翼》(1184年)。治疗蜂螫始于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1094年):用芋梗治蜂螫。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中,对治疗蜂螫记载颇详,全书五十二卷,其中有二十三卷涉及蜂螫治疗。蜂螫过敏休克有使人致死的危险,要即时注射肾上腺素、盐酸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药物,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 一、草业科学的发展轨迹草业科学是从草原科学(草地科学)发展而来。现代草原科学虽是20世纪20年代逐步形成的,但作为草原科学的某些片断,在中国早已出现。早在公元前500年前《诗经》中就有关于草原土地规划的记载。如“邑外谓  相似文献   

7.
里快 《草原》2007,(6):89-93
爱情,作为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始终牵引着众多诗人的目光。文学之魂总是闪射着爱情的光芒。这种情形,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一直绵延至今。并且在形式上经历了一个有韵与无韵,分行与散化。句式整齐与随意泼洒的过程,安心的爱情散文诗就是这样一种主题的开掘与形式的  相似文献   

8.
经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同意,《野生动物》和《森林防火》杂志从1989年第一季度起开始调价,并决定自办发行。《野生动物》(双月刊)每期48页,四封插页彩色精印,每逢单月10日出版发行,每期定价1元,全年6元(含邮费)《森林防火》(季刊),每期48页,四封彩色精印,每逢季首月30日出版发行,每期定价6角,全年2.8元(含邮费)订邮办法:从1988年10月起到12月31日止办理1989年订阅手续,一次可订半年或全年刊物。为便于  相似文献   

9.
<正>秦牧常常与杨朔、刘白羽一同被认为是成就突出的,对当代散文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近期,我读过《秦牧选集》后,才了解到,秦牧作品虽然以散文为主,但他的文学活动几乎涉及文学的所有领域,他还写过杂文、小说、诗歌、戏剧、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他对新闻报刊的编辑校订和出版业务精通,经验丰富。有人称秦牧的作品为“知识森林”,“知识博览会”,“知识博物馆”,“知识百科全书”。我以前读秦牧先生的散文,感受到了他的散文因知识性而爱不释手,近期读了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后,感觉有着同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我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二百九十二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和鉴定,并经有关专业会议反复研究,选择二十处拟定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附后),请予审定。  相似文献   

11.
<正> 先秦初期 四川占称巴和蜀,巴和蜀均虫命名。巴为蛇,蜀为蚕,并作为部族的图腾标志。 《尔雅》、《释文》引作“桑中虫也”。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四川东北地区就有“野蚕遍林”。此林大概是青杠林,今称作蚕,因此汉时造宇就有“蠋”字,蠋即四川野蚕。故《诗经·逐风·东山篇》,有“绢绢者蠋,蒸在桑野”,至于四川野蚕何时变为家蚕饲养,传蚕丛氏(人名)观察野蚕从小虫到网茧是生长规律,摘叶驯养之。《蜀王本纪》所称之蚕丛氏,而为蜀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诗经》和《万叶集》这两部作品中与"秋"相关的作品,概括《诗经》中关于秋之诗作的文学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根据和歌的感情基调对《万叶集》中的咏秋歌进行分类,进而提取具体例子以阐明古代日本人对于"秋"之情感的重要特征,从历史的角度推论古代日本人和古代中国人之文化观的差别,旨在加深对中日古典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中兽医学术体系的形成和不断总结提高(一)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在战国时期,便已有专治马病的“马医”的出现(见《列子》)。在《墨子》中还有“……………一罢马不能治,必索良医”的记载。当时,关于兽医疾病。除以前出观的以外,还有“牛疡”(见战国《古玺文字征》)、  相似文献   

14.
作为陆游爱情诗歌的代表作,陆游的《沈园》(二首)在其一生的诗文创作中具有相当独特的地位。在诗人委婉低沉的文学诉说中,缓缓倾泻出他在爱情道路上的辛酸苦楚,至情至性,动人心魄。本文旨在从意象的视角切入,期望经由对诗歌意象的审视,阐释诗歌意象意蕴,进一步把握诗人丰富的心灵境界,探寻诗人精神家园,丰富沈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改造自然界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史籍和出土文物的考证,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养蚕,并利用蚕丝制作丝织品。在古书《诗经》(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前五世纪)中已有室内养蚕的记载。在公元  相似文献   

16.
《草原》2008,(4)
阿尔泰,蒙古族诗人,锡盟太仆寺旗人,自治区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中国作协六届、七届主席团委员,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成员。1966年起发表作品。先后出版《飞马》《阿尔泰诗选》《散文诗选》(合集)《阿尔泰儿童作品选》《波涛集》《犊牛的牧场》《心灵的报春花》《阿尔泰新诗选》《诗话集》《阿尔泰诗集》等。翻译出版《草叶集》(惠特曼著),主编出版《阳光草原》丛书——《诗歌卷》等多部。诗作《洁白的蒙古包》、诗集《心灵的报春花》、《阿尔泰新诗选》先后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心灵的报春花》、《放牛人》分别获"索龙嘎"一等奖;《阿尔泰新诗选》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其作品被国内外翻译介绍,并多次入选高等院校当代文学教材。群众先后三次自发地举办了《阿尔泰诗歌专场朗诵会》。阿尔泰在《花的原野》文学期刊工作近二十年,发现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其诗歌在我国蒙古族读者中广为流传。现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作协主席。  相似文献   

17.
兴安 《草原》2020,(2):56-57
两年多前,我写过评论阿塔尔的第一篇小说《蕾奥纳的壁炉节》的文章(见《阿塔尔:值得期待的文学新人》,《草原》2017年第4期)对他的出现报以了非常的期待,内蒙古的文学也需要新面孔、新力量,来冲破近十年来相对沉寂的文坛。  相似文献   

18.
<正>也许最早是希腊人开始系统研究蜜蜂,尽管当时的蜜蜂书都是猜想和推测。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书籍《动物历史》(公元前343年)记录了大量关于蜜蜂的观察,和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Georgics》(创作于公元前36至前29年,1953再版)一书中引用John Dryden(1697年)关于阿里斯泰俄斯的传说一样,蜜蜂来自被屠杀的公牛体内,这样的信仰一直持续存在,直到欧洲中世纪(罗马帝国公元476年到  相似文献   

19.
乡(镇)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前沿阵地,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如何做好基层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建设,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乡镇“把扑火分队建在工作片”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中毒和中毒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有关毒物学知识的最早记载散见于《周礼》、《山海经》、《尔雅》及《诗经》等古籍中 ,葛洪《肘后备急方》(公元 317~ 32 1年 )中载有药物中毒的解救方法 ;宗慈《洗冤录》(12 4 1年 )对中药中毒的诊断及解救方法有了较完整记述 ;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