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海表 《内陆水产》2007,32(8):21-22
上虞市自从2001年开始引进试养南美白对虾,至2006年养殖面积已突破了2000hm2,年产量超过1万t,产值达2亿元,成为水产养殖的优势和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王海表 《科学养鱼》2007,(10):44-44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致使鱼类养殖面积日渐减少。为稳定、发展罗非鱼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水体,2006年,上虞市崧厦镇水产养殖大户吕根木在南美白对虾塘中进行套养罗非鱼试验,效益显著:亩产南美白对虾360千克、罗非鱼134千克,亩总产值9290元,亩总利润5582元。养殖结果表明,套养罗非鱼能够增强南美白对虾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  相似文献   

3.
王海表 《内陆水产》2007,32(11):30-31
上虞市崧厦镇雀嘴村水产养殖大户王火良自2001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前几年一直处于微利状态,2006年采用了双底双高生态养殖技术,获得了高  相似文献   

4.
王海表 《内陆水产》2007,32(10):11-12
上虞市自从2001年开始引进试养南美白对虾,至2006年养殖面积已突破了2000hm2,年产量超过1万t,产值达到2亿元,成为水产养殖的优势和主导产业。但近几年来,白对虾发病、死亡率逐年上升,给养殖  相似文献   

5.
孙逢明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5,30(11):41-42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之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在杭州市养殖发展很快。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病害问题。2004年,杭州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流行十分严重。导致了许多养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促进南美白对虾健康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昆山市自2001年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4年引进、示范推广,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至2005年,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昆山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养殖模式相应调整,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其病害也相对较多,成为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现笔者根据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际,就近几年来养殖主要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甲壳薄,出肉率高,肉质鲜美,味好,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是迄今为止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前几年,我国南方沿海各省纷纷开展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在我省的养殖前景,我们于2004年5月23日至10月25日在郑州市进行了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放苗210万尾,用颗粒饲料15吨,在35亩池塘中收获南美白对虾11万公斤,成活率50.2%。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不断探索健康养殖的新模式新技术,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目的。上虞市南美白对虾普遍采用单茬养殖方式,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起捕时间8~9月份,上市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市场价格低迷,利润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虞市利用杭州湾沿海滩涂资源,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受滩涂养殖对虾的影响,内地一些农户,利用淡水池塘,也搞起南美白对虾试养。小越镇农户罗佰明,在其承包的17亩土地上,推地挖塘3只,总有效水面13.2亩,于2006年6月19日放养南美白对虾苗100万尾,8月29日开始捕捞,至9月10日干塘,共收获对虾5400千克,平均规格122尾/千克,总收入102600元,一次性除去各类成本(包括挖塘费、苗种费、饲料费、增氧设备购置费、电费、药费等)56000元,当年净收入46600元,平均亩产409千克,平均亩利润3530元。总结罗佰明的养虾经验,主要技术措施有:  相似文献   

10.
刘德永 《河北渔业》2007,(2):26-26,34
吉兰太地区盐矿开采后的盐碱荒地盐化水资源比较丰富(盐度4‰~10‰),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经过三年的养殖,每年都取得了成功,每年经过80~100d的养殖,平均每1/15 hm2产南美白对虾250kg,效益可达3*!000元.现在已发展到133.3hm2,明年将超过330 hm2,现将内蒙沙漠地区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介绍如下,供内蒙地区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SPF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艺红 《河北渔业》2013,(12):37-39
<正>SPF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是近年来漳州市率先推广的一种水产养殖新模式,该模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后劲足、污染少等优点,且节约了土地资源,有效保障南美白对虾产业增长后劲。近年来已推广SPF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面积400 hm2以上,平均单茬产量57 960 kg/hm2。南美白对虾高位池产量较广东、海南等省份要高得多,单茬产量可达45 00052 500 kg/hm2,有的甚至超过75 000 kg/hm2。同时结合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区域重大)《凡纳滨对虾产业化健康养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自1998年从美国引进我国养殖以来,已成为我国目前虾类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养殖品种.多年来,笔者从事南美白对虾苗种培育和养殖生产,现总结南美白对虾健康高产养殖几项技术措施,供广大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美白对虾因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广盐性等优点,已成为内陆地区许多养殖户的养殖新种类。为探索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笔者于2002年和2003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根据2003年养殖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南美白对虾在本地区淡水池塘环境条件下的养殖技术。1 试验地点与池塘条件(1)试验地点 辽中县四方台镇徐家村养殖户王久山的1#、2#、3#三口池塘,面积分别为0 4hm2、0 67hm2、0 93hm2,合计为2hm2。(2)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 试验塘原为鱼塘,黑泥底质不渗漏,水源为地下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的塑料薄膜大棚健康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地点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养殖面积20亩,分为10只塑料薄膜大棚,平均每只池塘俪积2亩。养殖场长陈文龙应用塑料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连续四年,每年养殖两茬,茬茬都能获得丰收,说明其技术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我们把这套养殖技术模式移用到金塘、北蝉、大沙等地,都获得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实践证明南美白对虾不难养,关键是技术措旋要得当。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上虞市科技示范户楼永兴是一位有名的水产养殖能手。他从事特种水产近20年,2001年率先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由于他肯钻研、能吃苦,不断从《科学养鱼》中学到知识,每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市水技站自2000年开始推广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以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已达2000多hm^2,每667m^2年平均产量达500kg,最高单季每667m^2产量可达800kg,南美白对虾的兑淡养殖已成为漳州市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于种质退化、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等原因,导致病害发生频繁,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因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1]。丰南区自2000年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苗种生产,至今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南美白对虾苗种供应基地,年产南美白对虾苗种约150亿尾。但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出现下降,导致养殖病害频发,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石斌  殷淑芳  施锋 《海洋渔业》2002,24(3):130-133
近两年来,南美白对虾以生长快、饵料系数低、适盐广、规格整齐、单位产量高等优良特性已在全国沿海乃至内陆等许多地区养殖并推广开来。笔者2001年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养殖南美白对虾,该镇上半年南美白对虾单产最高的达2000kg/亩(1亩=667m~2)以上,一般的养殖户正常的养殖单产平均也达1000kg/亩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下半年整个海南省南美白对虾病害开始流行,几乎每家养殖场无一幸免地发生虾病,有  相似文献   

19.
博兴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从2001年试养成功后,2002~2003年面积迅速发展到1.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260kg,总产量达到3900t,创产值9360万元。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我县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但经调查了解,全县南美白对虾产量高低悬殊较大。2003年全县养殖南美白对虾1.5万亩,平均亩产260kg,其中亩产400kg以上的面积有2500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大,广大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以求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浙江省象山县南美白对虾普遍采用单茬养殖方式,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起捕时间9~10月,上市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市场价格较低,利润薄。为此,我们在2003~2004年开展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模式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