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具有典型腹水病症状南方鲆的内脏分离细菌,经生化鉴定均为迟钝爱德华细菌。将纯化鉴定后的细菌对健康南方鲆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分离病原菌可引起南方鲆典型的腹水症状。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细菌对链霉素等高度敏感;实践用药进一步证明,链霉素对南方鲆腹水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验针对潍坊安丘市某野鸡养殖场发生的孵化率降低以及雏野鸡死亡率较高的现象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对送诊的2日龄病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从中分离到三株培养特性不同的细菌。利用各种鉴别培养基和系统的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确定分离的细菌为肠杆菌科泉居沙雷氏菌和液化沙雷氏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丙氟哌酸、诺氟沙星、氟罗沙星等多种敏感药物,为野鸡养殖场的病情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玉兰 《内陆水产》1997,22(12):23-24
近年来,鱼虾中各种疾病日趋增多,尤其是各种类型的流行性暴发病的出现,给水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预防鱼虾病一直是水产业的重要课题。在没摸清细菌、病毒的种类之前,最好的预防办法是采用一种可以杀灭、钝化水中全部的细菌、真菌、病毒的灭菌消毒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有这方面的技术方法。臭氧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工业、生活废水的末级处理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它表现出来的优点是可迅速杀菌消毒、脱除异味且不致人死命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物,是一种比氯强几十倍的消毒剂。国外已利用臭氧化水对鲟鱼、鱼和鲈鱼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4)
试验通过对病猪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采集心脏、肝脏、脾脏分离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别培养、细菌生化实验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磷霉素、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有一定敏感度,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均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7)
试验通过对病猪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采集心脏、肝脏、脾脏分离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别培养、细菌生化实验和药敏试验。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磷霉素、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有一定敏感度,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均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从梅州地区多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疾病的大中型齐鸡场的动物肠道和排泄物中分离出18株细菌,经过培养基鉴定、染色、生化和致病性等多项试验确定其中的1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对11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为以后的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沼虾"红体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红体病"的养殖日本沼虾肝、肌肉、鳃中分离到6株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其中两株X01、X02为该病的病原菌.生理生化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及细菌毒力试验表明,该两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anas hydrophila);对日本沼虾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16×104cfu/只、1.05×104cfu/只,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PSB)在稚鳖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PSB)可利用光能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合成菌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光合细菌具固氮、固碳、放氢、氧化硫化物的功能.它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含蛋白质65%,并含多种维生素、促生长因子、抗病毒活性因子、辅酶Q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光合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和直接施于水中可增加养殖品种的体重、提高养殖品种成活率和品种的抗病力、净化和改良养殖水体水质。为探索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笔者2003年6月至9月进行了光合细菌投喂稚鳖和直接放于养殖水体中的养殖试验,现就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河蟹颤抖病的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来自启东的颤抖病蟹的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分离得到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确定为病原菌。该菌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四环素、卡那霉素、吡哌酸对该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敏感性,青霉素G则均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合细菌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光合细菌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奇威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红精灵”牌光合细菌,活菌群数不低于30亿个/毫升,外观为红色悬浮液。1.2试验场所试验选择在明光市女山湖镇蟹苗场二分场塑料大棚池,育苗池均为水泥结构,面积40米2,池深1.8米,水质、光照条件好,供水、增氧、供热、排水系统齐全,Ⅰ号池为试验组,Ⅱ号池为对照组,两口池基本条件相似。1.3使用方法试验组(Ⅰ号池)从4月15日~6月1日,共使用光合细菌50千克,对照组(Ⅱ号池)不使用。使用方法:(1)浸泡法抱卵亲蟹下池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苏州市不同地区患病水生动物组织中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于2014年6~10月从不同地区采集的患病鱼、虾、蟹和中华鳖组织中共分离到14株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分析对细菌进行了鉴定,并调查了他们对链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硫酸盐和甲砜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抗性及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从不同地区水生动物分离到的同种细菌对同种抗生素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及摩根氏菌有多重耐药性;对14株细菌进行质粒抽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8株细菌中存在分子量不同的质粒,且不同地区来源的同种细菌所含有的质粒的分子量不同,耐药性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和摩根氏菌均含有质粒;嗜水气单胞菌质粒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质粒与其抗药性无关;转化实验结果显示,从摩根氏菌分离的1.8 kb质粒与氨苄青霉素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虾病原细菌药物抑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病主要是在水质环境恶化条件下,对虾免疫力低下,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趁机感染所致。因此,虾病防治的要旨应该是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繁生,保护和改善养殖水质、底质环境,提高对虾免疫力。抑制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繁生的最直接和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药浴或投喂药饵。然而,选择哪种或哪几种药物抑菌效果最好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来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作者对对虾红腿病病原细菌和海水中异养细菌、海洋弧菌进行了实验室药物抑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引起金鱼竖鳞病的原因和病原,从患竖鳞病的濒死金鱼体内分离出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细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菌必治、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病灶部位分离出两种细菌,使用细菌学方法分析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并进行16S r 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同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两种细菌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两种细菌均对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两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磺胺类药物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腐皮病致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肇赣  徐伯亥 《水产学报》1985,9(3):217-221
尼罗罗非鱼的细菌性腐皮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感染率可达80%以上。本文对尼罗罗非鱼腐皮病的致病细菌的分离及毒力试验结果作了报道,并对这种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等性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确定其病原为Ⅰ型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 biotype I.)  相似文献   

16.
从患肌肉溃烂病的濒死中华倒刺鲃体表病灶上分离并提纯培养得到3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与病鱼相同症状的肌肉溃烂病;用该细菌制备出抗原疫苗,其免疫成功率达到100%;对已感染该病的中华倒刺鲃鱼种进行药饵投喂治疗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殖鱼类病原菌药敏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种抗菌药物对淡水鱼类6种病原菌分别表现出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3种结果。测定14种抗菌药物对淡水鱼类6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不同药物对同一病原菌和同一药物对不同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的MIC。在淡水鱼类细菌病防治过程中,应选择药敏反应敏感或MIC较低且吸收较好的抗菌药物,并交替使用,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省如东县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苗期暴发丝状细菌病的蚤状幼体分离得到丝状细菌HL-1,经感染试验证实其为中华绒螯蟹苗期丝状细菌病的病原。对HL-1的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HL-1为无色、不分枝的丝状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指纹状菌落,菌丝可断裂形成微生子,在液体培养基中所形成的微生子可聚集成玫瑰花环样结构;HL-1过氧化氢酶阳性,几丁质酶阴性,需氧,鉴定为毛毒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其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0~10.0,盐度最适范围为10—40;在常用的32种抗生素中,HL-1仅对乙基西羧霉素高度敏感,而对其他31种抗生素大多数具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一例巨脂鲤烂鳃等病症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巨脂鲤的一例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烂鳃、烂尾和蛀鳍等病症及其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床上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的广东某猪场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的生化、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该株细菌在菌落形态、染色镜检、"卫星现象"、CAMP试验、V因子依赖试验、生化试验及PCR的鉴定结果都与App趋于一致,可以判定分离的细菌即为App,在此基础上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为生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