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磷素对不同基因型甘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以ROC22、云蔗 06–407、云蔗 05–211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磷浓度分别为0.2、1 000 μmol/L,分别记为P1 、P2)对3个甘蔗品种(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1处理下,云蔗 06–407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比P2处理分别增加了19.50%、31.63%、11.11%、42.25%、14.21%、39.99%和36.31%,ROC22、云蔗 05–21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冠鲜重、冠干重均低于P2处理;在P2处理下,ROC22 具有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在P1和P2处理下,云蔗 06–407的磷利用效率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1 处理下,云蔗 06–407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P2 处理下,ROC22、云蔗 05–211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ROC22和云蔗05–51为试验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土柱栽培试验,以田间持水量的85%为对照,研究轻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70%)和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0%)对甘蔗根系生长及产量、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产量与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的株高和产量均降低,轻度干旱胁迫下甘蔗的根总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处理,ROC22的根系较发达,根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抗旱系数均高于云蔗05–51。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砂培方法研究4个不同磷水平(0、0.01、0.1、1 mol/L)对粤糖93-159(YT93-159)、新台糖22号(ROC22)和粤糖00-236(YT00-236)甘蔗苗期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提高,甘蔗生物量增加,地上部生长迅速,根冠比显著降低;低磷胁迫能促进根系生长,在一定磷浓度范围内,形态指标值随着磷水平的升高而提高;高磷(1 mmol/L)会抑制YT93-159和YT00-236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和ATPase活性均随施磷量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始终保持在49%左右。YT93-159在低磷胁迫下,根系生长最发达,不同磷水平引起的根冠比变化值比ROC22、YT00-236小;YT93-159的根重、地上部重、根系活力、ATPase活性等均最大,ROC22次之,YT00-236最小。  相似文献   

4.
在水培条件下,评价了来源不同的18个黄瓜基因型的磷效率,并初步分析了导致黄瓜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两周的低磷胁迫严重抑制了黄瓜地上部生长,但刺激了根系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叶片数、叶面积、株高和茎粗降低,根冠比、比根长、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增加,根变细、根平均直径降低等。与高磷处理下供试黄瓜相比,低磷处理导致植株的总磷吸收量都不及高磷处理下的一半,下降了62.66%~93.96%,但磷利用效率提高了2~7倍。大部分根系形态指标(包括主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等)与黄瓜磷吸收效率显著相关。黄瓜的磷效率与其磷吸收效率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利用效率相关性不大。磷胁迫改变了黄瓜地上部和地下部形态构型、显著降低了黄瓜植株总磷效率和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则显著提高,基因型间差异显著。黄瓜的总磷效率主要由磷吸收效率决定。供试黄瓜中,基因型3、10、13和17为磷低效低敏感型,而基因型1、14、15和18为磷高效高敏感型,可用于培育磷高效黄瓜品种。  相似文献   

5.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玉米根系的生长及磷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土沙混合培养介质中,设置低磷和高磷两种供磷水平,研究不同磷效率玉米基因型根系生长受低磷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型玉米有优越的根系形态特征,维持较大的根体积和吸收面积,保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磷供植株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割手密、斑茅与甘蔗杂交后的后代材料在养分缺乏情况下的养分利用特性,在砂培条件下,以斑茅、割手密和甘蔗杂交后代品系及甘蔗栽培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氮、低磷和低钾胁迫对甘蔗各品系的植株生长及甘蔗养分含量、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低磷和低钾胁迫均显著影响甘蔗植株生长,表现出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干重及根系干重下降,以YC 10-29在低钾胁迫下、YC06-92在低磷胁迫下降幅较小;在养分胁迫下,甘蔗植株的根冠比增加,低磷和低钾胁迫降低了根茎粗,而总根长增加,以YC06-92在低钾胁迫下总根长增加最多,约为对照的2.67倍;3种养分胁迫均影响植株对其他两种养分的吸收利用,表现出低钾胁迫下植株的磷含量增加,而低氮胁迫下植株钾含量和磷含量增加、且低氮胁迫下磷和钾的累积量分别高于在低磷和低钾胁迫下的磷和钾的积累量,其中以ROC22最为明显.含有割手密和斑茅血缘的品系YC10-29和YC06-92具有较高的耐低钾和低磷胁迫特性,而ROC22具有较高的耐低氮胁迫特性.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喷施乙烯利对甘蔗分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分蘖初期,分别对桶栽甘蔗ROC 22和ROC 10叶面喷施0mg/L、100mg/L、200mg/L、400mg/L乙烯利,以探讨乙烯利对两个甘蔗品种分蘖及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和复水后,乙烯利处理都促进甘蔗分蘖芽的发生;促进ROC 22根系和株高的生长,而ROC 10用乙烯利处理的则不及清水处理的好;促进甘蔗生物量的增加,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蔗茎基部茎径生长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对云蔗05-596的植株整齐度、机收含杂率、糖分转化率等机械收割相关性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云蔗05-596的株高整齐度超过对照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云蔗05-596的机械收割含杂率为9.12%,在机械收割工艺要求的7%~10%范围内;云蔗05-596收割后4 d糖分转换率为3.01%,在生产可接受的3%~5%之间。云蔗05-596可作为适于机械收割的甘蔗新品种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玉米遗传潜力,节约磷矿资源,采用土壤盆栽和根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磷和低磷水平下2杂交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生理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与高磷相比,低磷降低2玉米的株高、总绿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根干重和磷含量,增加了根冠比,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磷酸酶活性,减少细菌数量和速...  相似文献   

10.
以珍汕97B和密阳46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1mg/L,10mg/L和20mg/L 3种不同磷质量浓度对水稻根系生长、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及部分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外源磷素水平(1 mg/L)显著提高植株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直径.低磷水平可以降低2个品种根系阳离子交换能力;高磷水平处理10d和20d时,2个品种水稻根系阳离子交换能力表现不同,其中珍汕97B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在2个时间段均显著增加,较对照分别增加24.9%和16.33%;而密阳46则较对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外源施磷水平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磷来看,低磷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磷元素的积累,并影响其对Fe,Mn和Zn的吸收和运转;高磷(20mg/L)处理后,促进了幼苗磷素吸收和积累,对铁(Fe),锰(Mn)和锌(Zn)的吸收与积累也因品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特点.不同的外源磷素施用对2品种铜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低磷胁迫对甘蔗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品种ROC22和ROC10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甘蔗幼苗的生长、生理特性、磷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使甘蔗的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和生物量降低,根冠比提高,根的二维形状发生改变;施磷量减少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磷胁迫会降低甘蔗幼苗根、茎、叶各营养器官的磷累积量,而磷利用效率会随着施磷量的减少而提高。综上,低磷胁迫会使甘蔗形态发生改变,SOD与POD的活性发生变化,磷利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在低磷和高磷水平下,对20份在广西间套种的春夏大豆新品种进行苗期耐低磷比较研究,旨在选出磷高效大豆基因型,为进一步研究磷高效吸收利用机理和培育磷高效品种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不同磷营养对不同大豆基因型植株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影响,低磷处理植株的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明显地低于正常供磷处理,而根冠比率增加,而且低磷处理植株的总干物质重的变异系数大于正常磷处理的干物质重的变异系数,说明缺磷增加了品种间的变异。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不同大豆基因型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初步筛选粤春2011-1、华春5号、桂春8号、桂春10号、华春1号等10个大豆品种耐低磷。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和核酸对外源乙烯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浓度乙烯利溶液(0、100、200 mg/L)分别对甘蔗新台糖22号(ROC22)、桂糖17号(GT17)和新台糖10号(ROC10)在下种前进行10 m in浸种处理,测定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核酸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水分胁迫条件下,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的蔗根均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GT17和ROC10的蔗根有较低的蛋白酶活性;100、200 mg/L乙烯利处理对ROC22和ROC10蔗根的RNA/DNA值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效应以100 mg/L处理大于200 mg/L处理。试验表明乙烯利浸种可提高甘蔗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设置3个磷水平,测试农大108、墨西哥类玉米、甜玉米、玉米草1、玉米草2在不同磷水平下的反应,比较其耐低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苗初期不同水平下各玉米品种的株高差异不显著,表明经短期低磷处理玉米生长不受其影响.但出苗后30 d各品种不同磷水平下的株高差异显著.在不同时期的低磷水平下,类玉米的株高均最小,表明其生长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大.而处理48 d后,不同磷水平下的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等均存在差异,但各个品种的差异程度,不同品种间也存在明显差异(α=0.05).类玉米在各项指标测试中均表现为磷敏感性,但其与普通玉米、甜玉米的杂交F1代有较好的耐低磷特性.特别是玉米草2,其根长相对值、根表面积相对值、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相对值均最大,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表明其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杂交品种同时具有类玉米的分蘖能力.低磷水平下,农大108、墨西哥类玉米、普通玉米及玉米草2出现紫叶现象.玉米草2在中磷水平下叶片也有紫斑出现,因此认为紫叶现象与其品种特性和受低磷胁迫均有关.玉米草1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具有超亲遗传现象,而玉米草2具有中亲或低亲遗传现象;在低磷、中磷和高磷处理下,玉米草1的干重分别是类玉米干重的3.55、2.42和1.64倍,类玉米是生产上推广的玉米草品种,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草1的产量明显高于类玉米,具有更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浓度磷胁迫对大豆幼苗生长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大豆材料‘CP016’的幼苗在不同浓度磷胁迫下根系DNA甲基化水平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磷浓度的逐渐增加,大豆幼苗的株高、鲜重、根长和根表面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无磷和高磷胁迫(1 000 μmol/L)均显著抑制大豆的生长,低磷胁迫(100 μmol/L)促进地上部生长,极低磷胁迫(10 μmol/L)促进根系生长;2)随着磷浓度的逐渐增加,大豆幼苗根系中的POD和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SOD活性、淀粉和蔗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MSAP分析表明,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大豆幼苗根系DNA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逐渐升高。具体来说,在无磷、正常供磷和高磷处理下,大豆幼苗根系的DNA甲基化率分别为43.04%、48.52%和51.05%;4)qRT-PCR分析结果表明,无磷胁迫下,调控大豆幼苗根系POD活性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以及甲基化酶基因DRM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调控SOD活性和蔗糖合成相关基因以及去甲基化酶基因ROS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无磷和高磷胁迫显著抑制大豆的生长,并使其抗氧化酶系统紊乱,淀粉和蔗糖含量降低,但适度的低磷胁迫可以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无磷和高磷胁迫分别降低和提高大豆幼苗根系的DN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及其根系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氮肥减量25%下,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促进了蔗苗生长,蔗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比正常施氮分别增加65.8%和10.9%,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明显改善,植株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的蔗苗根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其中速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了38.5%。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有助于改善甘蔗苗生物学特性和土壤肥力,尤其对土壤氮磷养分的有效性具有较好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国家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筛选优良品系,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瑞丽蔗区的湿润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八轮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具有推广潜力的甘蔗品系.[结果]在10个参试甘蔗品系中,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甘蔗品系的综合表现皆优于两个对照品种ROC22和ROC16,赣南02-70、粤甘35的综合表现介于两个对照之间.D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系C值大小排序依次是柳城03-1137、云蔗05-51、云蔗06-407、福农39、ROC22(CKl)、粤甘35、赣南02-70、ROC16(CK2)、云蔗04-241、福农02-5707、福农36、粤甘34.[结论]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品系适于在云南瑞丽湿润气候生态型及其气候相似蔗区优先推广应用;赣南02-70表现早熟、中产,亦可在该类型蔗区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倒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实生苗生长、形态特征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幼龄铁核桃栽培的磷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铁核桃实生苗为材料,以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为培养土,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有效磷含量分别为5、25、45、65、85、105和125 mg·kg-1)对铁核桃实生苗植株生长状况、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特性指标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或高于45 mg·kg-1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明显减少。4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铁核桃实生苗整株鲜重和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83.07 g/株和109.84 g/株,其根系发育最好;12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整株鲜重和干重最小,分别只有66.93 g/株和40.16 g/株,根系发育最差。磷水平高于45 mg·kg-1后,随磷水平的增加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比低磷水平处理更加明显。植株的根冠比以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最大,达到1.34;以45 mg·kg-1处理的最小,仅为1.07。在有效磷含量为5、25和45mg·kg-1的处理中,随磷水平的提高,植株的高度、地上部基径、总叶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的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系分型维数、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侧根数量、整株根长度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明显增大,磷水平高于45 mg·kg-1的处理上述指数都明显降低,以125 mg·kg-1磷水平处理为最小。土壤供磷水平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大植株叶片中磷、钙、镁、锰和铜元素含量;随磷水平的提高,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与供磷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水平低于45 mg·kg-1会造成叶片中磷、镁、锰和铜元素的缺乏,供磷水平高于45 mg·kg-1会导致这些元素的过量累积。在供磷水平高于或低于45 mg·kg-1的条件下,植株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在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条件下,土壤磷有效磷含量为45 mg·kg-1的条件最有利于铁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根系形态特性明显改善,供磷水平过低或过高对植株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磷水平过高对植株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比低磷条件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低磷胁迫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棉花的根系形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从根系形态变化的角度阐述磷高效基因型棉花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机理,为找出影响棉花磷素吸收的主要因子和通过根系塑性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磷高效基因型棉花品种新海18号(XH18)、中棉所42号(CCRI-42)、新陆早19号(XLZ19)和磷低效基因型棉花品种新陆早13号(XLZ13)、新陆早17号(XLZ17)为材料,通过特殊土培系统,研究不同磷效率棉花在不同磷水平下(低磷胁迫0、正常供磷150 kg·hm-2)根系形态及其与植株磷素吸收的关系。【结果】低磷胁迫显著降低棉花生物量和磷累积量,其中磷高效基因型的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在各施磷水平下分别为低效基因型的1.21-2.08和1.35-1.91倍。施磷可显著增加土壤中Olsen-P含量。低磷胁迫下各基因型棉花品种Olsen-P较适磷条件显著降低,且磷高效基因型棉花降低幅度大于磷低效。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型棉花品种在0-25 cm土层中土壤Olsen-P浓度低于磷低效,较磷低效基因型XLZ13和XLZ17分别平均降低了21.1%和30.1%。棉花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在低磷胁迫下显著降低,其中磷高效基因型棉花在各施磷水平下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别为低效基因型的1.54-1.97、1.52-1.92、1.47-1.84倍。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棉花比根长、比根表面积和比根体积均显著大于磷低效基因型棉花品种,分别为低效基因型的1.10-1.25、1.07-1.22、1.01-1.16倍,而平均直径显著低于磷低效基因型,为磷低效基因型的34.2%-70.2%;主成分分析表明,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干质量、中根长、粗根长受基因型差异的影响较为明显,是区分两类磷效率基因型棉花根系形态差异的主要指标。一般线性模型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中根长、粗根长等根系参数是植株磷素吸收的重要影响因子。【结论】磷高效基因型棉花可较大幅度增加细根比例,降低根系总体细度,促使比根长增加,提高根系的构建效率,以适应低磷胁迫。  相似文献   

20.
在分蘖初期对甘蔗品种ROC 16和ROC 22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通过测定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不同品种和处理蔗株的根部活力,初步探讨乙烯利对甘蔗分蘖节氮化物的影响以及与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100m g/L乙烯利处理较对照和400m g/L处理明显提高ROC 16和ROC 22的分蘖率和后期分蘖率,降低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而在后期明显提高根系伤流液中硝态氮的含量,说明其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能更有效利用氮素营养,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此外,100m g/L乙烯利处理虽然提高了ROC 22根系伤流液中钙含量却降低了ROC 16的钙含量。因此,与对照相比(0m g/L),1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效果较好,4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两个甘蔗品种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