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烟叶品质,从醇化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到1株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V16菌株,分别采用菌体悬液、菌体、发酵液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制成微生物制剂用于烟丝处理。结果表明:37℃下处理48 h后,烟丝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所升高,烟碱和总氮的含量降低,中性致香物质的总含量也有所升高。感官评吸结果表明:V16处理能有效提升烟叶的香气,降低卷烟的刺激性和杂气,改善余味;3种处理方式中,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以T1(菌体悬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感官评吸则以TⅡ(菌体)的结果最佳。可见,西姆芽孢杆菌V16能有效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提升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2.
用分离自烤烟叶面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Van3菌株处理烤烟烟丝,通过对分析烟丝主要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对菌剂处理的卷烟感官评吸效果评价,评估Van3菌剂对提高烟叶品质的效果。结果表明:用Van3菌剂处理后,烟丝的还原糖含量增加了27.58%~40.77%,纤维素含量降低12.22%~17.53%,总氮含量降低了3.38%~5.42%,烟碱含量降低了2.74%~5.78%;烟叶的糖氮比、糖碱比和氮碱比均有提高,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烟叶中致香成分的种类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4-羟基-苯乙醇、3-氧代-α-紫罗兰醇、莨菪亭等主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而丙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致香成分的含量则有所减少。Van3菌株能够明显丰富和细腻卷烟烟气、增加烟香、降低刺激和杂气,提高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微生物处理对梗丝品质的影响,利用1株酵母菌对梗丝进行了处理.在添加量为1%、反应温度为28℃、物料含水率控制在45%时,对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梗丝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对梗丝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微生物对梗丝的作用,梗丝内总糖、还原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降低,其他化学常规成分含量基本稳定不变.致香成分总量在处理18 h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5.45%;在处理24 h时,感官质量评价最佳,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提升,余味改善,致香成分总量较对照增加了9.10%.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最佳的微生物菌剂,满足有机栽培番茄对养分的需求,为促进番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宝莉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盆栽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施用7种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对照,CK)共8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有机基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蕃茄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究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全有机番茄果实元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后有机基质中碱解氮含量和番茄生育中后期速效钾含量增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番茄果实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基质中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6.4%~67.7%和10.2%~61.7%,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8.0%~19.9%,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光合性能最优;番茄的产量增幅为7.3%~26.2%,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增产效果达到20%以上;番茄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及提高相关酶系活性,进而促进番茄植株的养分利用与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性能,最终表现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最优,可应用于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5.
库存低次烟叶模块提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库存低次烟叶的可用性,对库存烟叶按照可用性进行功能模块组合,研究开发功能调节剂,提升烟叶模块的使用价值,在600 kg/h制丝线上进行加料中试,并在卷烟生产中进行可用性验证。结果表明:烟叶模块添加1.0%的功能调节剂后,木质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甜润感提升,卷烟抽吸品质显著提升;烟叶中总糖、还原糖、糖/碱、糖/氮等指标有所提升;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增加4.4%;总致香成分含量增加10.97%,主要是醇类、酸类、酯类和新植二烯含量的增加;当处理后的模块烟叶添加比例控制在15%以下时,对某四类卷烟的感官评价无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醇化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产蛋白酶及多糖酶的菌株RSCT26,通过形态学及ITS区同源性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对菌株RSCT26进行发酵,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及多糖酶酶活,并分离制成RSCT26菌剂。结果发现,RSCT26菌剂处理后烟膏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总氮及蛋白质含量降低,致香成分总量显著增加。感官评价结果表明,RSCT26菌剂处理后再造烟叶产品杂气降低,刺激变小,香气质明显改善,香气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化肥、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贡柑品质、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贡 柑品质改善和贡柑园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化肥、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处理, 对贡柑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 C、单果重和皮肉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化肥处理相 比,有机肥处理和有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处理贡柑果实糖酸比分别显著提高 3.1、3.6 个单位,单果重显著提 高 10.5、8.9 g,皮肉比显著提高 1.8、1.6 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两年平均增产 9.9% 和 17.7%;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有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处理有提高贡柑果实品质、产量和土壤养分的趋势, 显著提高土壤细菌数量。【结论】有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对改善贡柑品质、提高产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显 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抽吸品质和使用比例。【方法】设计梗丝离线加工的改性工艺,对梗丝预处理条件、梗丝改性功能料液配方、改性梗丝抽吸品质进行研究。【结果】梗丝预处理最优化条件为:水的倍数为20倍,浸泡时间为40 min,浸泡温度为60℃;改性梗丝功能料液配方:烟草提取物2#∶梗膏∶烟草提取物5#∶SS-01∶葡糖糖∶BRJ-M为45∶48.8∶5∶0.15∶0.05∶1;改性梗丝较成品梗丝致香成分提升3.46倍,分别添加7%的改性梗丝及成品梗丝于卷烟牌号A中,改性梗丝较成品梗丝的烟气烟碱量提高了2.9%,焦油量降低2.8%。【结论】相比成品梗丝,改性梗丝的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若提升其在卷烟中的使用比例,可达到卷烟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选取10种微生物菌株,分析其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能力,根据厨余垃圾中有机质成分及酶活功能信息构建一种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复合菌剂,并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淀粉酶的能力最高,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能力最高,米曲霉产纤维素酶的能力最高,枯草芽孢杆菌产脂肪酶能力最高。拮抗性试验发现只有短芽孢杆菌属与地衣芽孢杆菌存在拮抗性关系。分别选取5株高酶活微生物构建4组复合菌剂,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由盐居固氮菌(Azotobacter salinestri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组配的F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产酶能力较好,其中淀粉酶为25.0 U/mL,蛋白酶为0.13U/mL,纤维素酶为1 244 U/mL,脂肪酶为4.09 U/mL。堆肥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F2组最高温达到67℃,高温期持续14 d,C/N为18.31,pH值为9.08,种子发芽指数为103.17%,相较于CK组堆...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生物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是降低烟叶有害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150kg/hm 2和105kg/hm2施氮水平下,在烟叶初烤前施用节杆菌处理烟叶,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烟气分析、致香物质、感官质量评吸检测。结果表明,菌剂处理后烟叶的烟碱量低于清水处理的样品,且上部烟的处理效果略好于中部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则没有规律;烟气焦油含量低于或与清水处理后的相当。150kg/hm2施氮处理并使用菌剂的上部桔黄三级烟叶胡萝卜素类含量最高,而苯丙氨酸类和棕色化合物含量最低,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处于中间水平。评吸结果与致香物质分析结果一致,菌剂处理的上部桔黄三级烟叶香气量、浓度较高,香韵较好,杂气较轻,劲头比清水处理的略低;而清水处理(对照)的劲头略大,略有杂气。总之,节杆菌菌剂处理可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增加烟叶中致香成分含量,改善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烟叶品质,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酸萝卜中分离筛选到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15。将菌体悬液发酵烟丝以及对发酵产香条件进行优化,感官评吸结果表明,L15处理能有效提升烟叶的香气,降低卷烟的杂气、苦辣味和刺激性,改善余味,突显酸香味;最佳产香条件为:接菌量1×109CFU/mL、发酵温度37℃、菌龄20 h,烟叶产地贵州福泉。发酵后烟丝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平衡。致香成分分析表明,L15发酵使化合物数量从46个减少至42个,含量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有乙酸、3-甲基丁醛和2-己酮。表明植物乳杆菌L15能有效改善烟叶的内在质量,提升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复合酶改善烟梗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复合酶改善烟梗内在品质,进一步提高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复合酶对烟梗的梗丝进行处理,催化降解其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采用同时蒸馏法萃取梗丝中的中性香气成分,采用GC/MS进行香气分析,并对酶处理前后梗丝的中性香气物质进行比较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梗丝经复合酶处理后,总糖含量提高至22.8%,糖氮比和糖碱比均得到了提高;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提高了27%,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提高了159%,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提高了65.8%,并且大部分新植二烯降解为小分子香气物质,从而大大改善各种香气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结论]感官评吸表明,经过复合酶处理,梗丝的香气品质得到了改善,感官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出适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的专用菌种,试验选取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和酶类,采用正交设计,以pH、酸溶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及气味为指标,优化得到发酵性能优良的复合菌剂。试验确定的最优复合菌剂及其接种量为布拉迪酵母0.125%、枯草芽孢杆菌0.03%、植物乳杆菌0.1%、纳豆芽孢杆菌0.03%、啤酒酵母0.25%、干酪乳杆菌0.05%,纤维素酶200 U·g~(-1)。采用该复合菌剂处理餐厨余和豆渣48 h后,其pH稳定在4.0~4.5,氨含量10 ppm,硫化氢含量3 ppm,并具有怡人的酸香味;发酵物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还原糖、粗蛋白、小肽等营养物质;重金属、致病菌均未检出。该复合菌剂处理有机废弃物具有高效、安全且产物营养丰富,有利于废弃物储存与畜禽、昆虫食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微生物菌剂在烟草育苗期的作用,探究其对烟草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烟草育苗时期,向漂浮育苗营养液中分别添加3种微生物菌剂: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烟草幼苗农艺性状、根系活力、抗氧化酶相关指标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菌剂对烤烟农艺性状、根系活力、抗氧化酶相关指标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均有影响。随着烟苗的生长,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中,添加侧孢芽孢杆菌较对照显著提高了烟苗的根鲜重、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及SOD、POD 和CAT活性,显著增强了根系活力,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含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在烟草漂浮育苗营养液中添加侧胞芽孢杆菌促进烟苗根系发育,培育壮苗,提升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波处理结合致香前体对烟梗的影响,并优化微波处理参数,为改善梗丝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考察微波参数对添加类胡萝卜素(致香前体)的烟梗品质的影响,通过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计算出具有最高烟梗致香成分含量对应的微波参数;并将微波膨胀结合致香前体的烟梗切丝进行增量应用试验,评价卷烟感官品质.[结果]微波处理对烟梗致香成分总量影响可用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烟梗水含率的多元二项式回归模型拟合,其中烟梗水含率对烟梗致香成分总量影响最大,微波功率其次;在烟梗水含率15.39%、微波功率565W条件下处理的烟梗致香成分总量最高,为114.31μg/g.经微波膨胀的烟梗中蛋白质、淀粉、总多酚、总挥发碱、总挥发酸含量明显下降,分别降低31%、72%、119%、75%和64%,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大幅增加,增幅122%;微波处理结合致香前体的烟梗致香成分总量较未经处理的原梗增加84.34%,其酮类、醇类、醛类、酯类、酸类、酚类、杂环类等致香物质分别较原梗增加53.65%、84.49%、66.82%、81.08%、382.75%、295.50%和117.89%.在卷烟中添加增量4%的微波处理结合致香前体梗丝,其感官品质略有提升,不同烟支对烟气指标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微波结合致香前体对烟梗进行协同处理,可明显提升卷烟感官评吸质量,该工艺具有工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基质培黄瓜生产效果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确定菌剂最佳施用量,为微生物菌剂在基质培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博耐526’品种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基质栽培方式下灌根施用不同剂量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0、1、2、4、6 g/株,分别记为CK、T1、T2、T3、T4)对黄瓜植株形态发育、光合、产量、果实品质和根际环境的影响,并从根际环境和光合作用角度解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通过改善光合作用和根际环境实现促生增产的作用效果。黄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均随菌剂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T3处理中有最大值。黄瓜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最优值出现在T3或T4处理中,其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和还原糖含量以T3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26.88%、30.67%和16.36%;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T4处理最高,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19.93%、23.82%和22.35%。菌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基质中的硝态氮含量,且菌剂处理后第50天时T3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基质中的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以通过提高基质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促进黄瓜光合作用,加速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转运、同化和积累,进而促进有机基质培黄瓜的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其作用效果与菌剂用量及作用时期有关,综合来看,以灌根添加4 g/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防治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木霉菌(M)、枯草芽孢杆菌(B)、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C)、荧光假单胞杆菌(P)、淡紫紫孢菌(D)、多粘芽孢杆菌(PP)6种微生物菌剂进行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经6种微生物菌剂处理,甜菜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CK)相比显著减低(P<0.05),发病率较对照降低18.18%~50.00%,病情指数降低2.27~5.87,各处理防效达到19.12%~49.45%,防效依次为C>D>B>P>M>PP。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善甜菜根际土壤理化性状,其中M、B、C、D处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6种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增加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甜菜地上部、地下部及总干物质的积累,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均高于对照,产糖量增产幅度达7.43%~38.05%,D、C和M产糖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增产38.05%、28.49%和19.78%。【结论】施用菌剂能活化土壤养分,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效较好,优于木霉菌、芽孢杆菌单施,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紫外辐照和臭氧对复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选择以云南曲靖B2F复烤烟叶为材料进行臭氧和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对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成分检测以及感官评吸。实验结果表明:①经臭氧处理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所上升,处理时间0.5 h时总糖含量最高,处理时间1.5 h时还原糖含量最高;处理后烟碱均低于对照,2.0 h时烟碱最低;糖碱比在处理时间0.5h时最高;香味物质总量在处理时间1.0 h时最高;经过感官评吸,0.5 h时香气质和香气量最佳,并且杂气较少,劲头适中。②经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的烟叶,除处理时间2.0 h外,其余各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在0.5 h时总糖和还原糖均最高;处理时间0.5 h时,烟碱含量最低,并且糖碱比最高;在处理时间1.0 h香味物质的总量最高;经过感官评吸,处理时间1.0h感官质量最佳。综上所述,臭氧处理烟叶0.5 h对烟叶品质提升最佳,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烟叶1.0 h时对烟叶品质提升最佳,但对比两种处理方式,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1.0 h烟叶品质要优于臭氧处理0.5 h。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后产生的大量富集植物体低成本快速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等组成的复合菌剂,用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等对重金属有很强富集能力的植物作为材料进行超富集植物体减容减重应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经微生物复合菌剂处理的超富集植物体的体积减容率达到96%,比对照增加23个百分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69.06%、80.75%、28.59%,分别比对照增加27.35、14.75、5.49个百分点。充分证明微生物复合菌剂对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体具有显著的减容减重能力和潜在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长度梗丝色度值与致香成分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探讨梗丝结构对卷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利用色差法快速预测梗丝中的致香成分含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烟丝振动分选筛对成品梗丝进行筛分,测定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与致香成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长度梗丝色度值、致香成分的差异性以及色度值与致香成分的相关性。【结果】(1)对于同一等级烟梗制成的梗丝,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及致香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规律性变化。(2)梗丝长度由大到小,明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调角(H)及醇类、酯类致香成分含量总体呈降低的趋势,总色差值(ΔE)及醛类、酸类、酮类、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总体呈升高的趋势。(3)梗丝色度值L*、a*、b*和C与醇类、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醛类、酸类、酮类和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ΔE与醇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与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正相关;H与醇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烯类致香成分含量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长度梗丝的色度值与致香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且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提升梗丝在烟丝中的掺配均匀性对稳定卷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利用色差法快速预测梗丝中的致香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