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山区土地与平原土地在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山区土地类型的划分有很大的特殊性。为了充分体现山区县域尺度自然要素差异,为山区县域尺度土地类型划分提供新方法、新思路,选取太行山典型地区阜平县作为研究区,选取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因素,通过SOFM模型及传统土地类型划分方法,对山区县域尺度土地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将SOFM模型(自组织特征映射)与传统的土地类型划分方法相结合,对阜平县土地类型进行了三级划分,其中一级类7个,二级类47个,三级类81个;(2)通过对比验证,该方法与传统分类方法存在一致性。基于SOFM模型的土地类型划分方法对山区县域尺度进行土地类型划分,可充分反映山区县域尺度土地分异规律,比传统方法相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2.
林地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优劣决定着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区域景观结构和格局均衡与否,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该研究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比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效应,确定最佳分析粒度,并对崇礼区林地景观结构特征和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观面积指数、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林地景观格局的最佳分析粒度为30 m。1)崇礼区乔木林地景观百分比最大(44.14%),辅林地最小(0.11%),不同林地类型景观面积百分比大小排序为乔木林地荒山地特灌林地未成林地未封林地沙荒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辅林地。2)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均为乔木林地最大,周长-面积分维数辅林地最大(1.55)。3)乔木林地的分布最为集中,分离度指数最小,为397.49;沙荒地的连通性最弱,聚合度指数最大,为88.99%;蔓延度指数为64.66%,表明多种斑块类型呈密集分布格局。4)林地景观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17,香农均匀度指数为0.53。崇礼区林地各景观类型破碎化严重,异质性、分布均匀程度和连接度均较低,景观多样性水平整体较低。  相似文献   

3.
张晓丹  孟庆瑞 《现代园艺》2023,(10):121-125+128
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苏州传统园林是空间营造的集大成者,以空间句法理论为依据,开展以植物与不同造园要素构成的空间研究,揭示苏州传统园林空间排布特征的一般规律,对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可借鉴之处。以3处苏州传统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轴线分析法,在园林语境下分析园林空间结构的全局整合度和穿行度,以及各个空间结构的关系。筛选出12处典型空间作为样地,并对其比较归类,得到4类空间类型,分别是静态组合空间、焦点型空间、线式组合空间、线性动感空间,探讨这4种空间形式在现代植物景观空间的配置模式,为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徐州市某高校校区6类建筑组合空间中温湿度和PM2.5的测量发现,不同的建筑组合形式与空间环境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并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得出建筑组合随围合度高低呈梯度下降的温度分布;而空间越封闭、空气流动性越差的建筑组合,其环境越干燥的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园艺》2020,(3):16-19
野花组合展现的自然野趣以及不同组合类型的多样化生态服务功能使得在城乡绿化、美化和彩化中应用空间广阔。基于降温增湿效果,对比研究了8种不同野花组合的人体舒适感的变化,结果显示:群落结构越丰富、叶片密度越大的草花混播组合的降温增湿作用越明显。经过对各组合生态作用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易于养护且生态价值高的组合2、组合3和组合6。在野花组合实际应用中,除不同组合观赏特性外,还注意不同组合降温增湿效果,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提高人体舒适感,营造自然宜人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对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质量评价问题是当今林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以承德市滦平县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创建了一套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斯迭代法求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以小班为研究单元对不同树种结构、群落结构、龄组和密度下的生态公益林进行质量评判,在此基础上应用Arcgis绘制相应的林分质量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总体较好,不同树种结构下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74.33%;不同群落结构下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67.39%;不同龄组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57.49%;不同密度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94.45%,面积占比均显著高于二级和三级公益林,且在分布上,二级和三级公益林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使用RS和GIS技术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以Sentinel-2A的遥感数据组建南昌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数据集,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定量研究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并探讨不同类型及区域城市植被覆盖度和绿地景观格局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研究区绿地斑块构成总数庞大,其中经济开发区的绿地率最高而东湖区最小,附属绿地相对其它类型绿地占比最大;绿地分布不均匀且总体绿地斑块边缘较规则,遭受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旧城区尤以附属绿地和广场用地破碎化水平较大,无法发挥其生态效益;高植被覆盖度有利于形成面积较大、形状趋于复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景观斑块,植被覆盖度越高,破碎化水平越低.对分析结果提出规划建议,均衡各类型绿地分布,增加景观多样性;结合城市文脉,改造旧城环境面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合理化开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室内餐饮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类型的餐饮空间,探讨不同类型餐饮空间的绿化设计形式和植物选择,提出5种适合餐饮空间垂直绿化的应用模式,为城市室内餐饮空间的垂直绿化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导读:目前杭州市瓠瓜栽培有春季设施早熟立架栽培、高山反季节栽培、冬春季设施爬地早熟栽培、秋延后设施栽培4种类型。根据不同栽培模式,可供选择品种有浙蒲6号、越蒲1号、改良杭州长瓜、浙蒲8号等,以浙蒲6号栽培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种群生态适应性特征,对分株紫萁物候期及临江地区3种典型群落类型下分株紫萁种群的伴生植物、种群密度、株高、冠幅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分株紫萁物候期为3~10月。调查生境中,阔叶林下分株紫萁种群分布均一性最高,呈典型成群分布。不同生境条件中光照强度对其植株生长及种群更新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簇生椒、甜色素椒、羊角椒3种类型干制辣椒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特性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的差异性,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类型干制辣椒组合。结果表明:3种类型辣椒种子千粒质量大小顺序为甜色素椒羊角椒簇生椒;干椒种子粒直径与高温(33℃)下种子发芽势呈显著正相关(r=0.81~*),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势明显相关,其中与适温(25℃)发芽势、高温(33℃)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87~(**));不同类型对温度响应不同,羊角椒耐高温性较好,簇生椒耐低温性较好;同一类型不同杂交组合间对温度的响应也存在差异;羊角椒类型组合6的F1代种子发芽温度适应范围广,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种子萌发率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移动式绿化是一种可活动的花坛,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露地栽植形式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立体装饰效果的种植手法。能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绿化面积。其形式多样,组合灵活,随处皆可用。在很多场合正逐步代替传统的露地花坛的形式。列举了其在各种场合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研究了其在景观设计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若干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滇中地区典型城市玉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数学模型,对玉溪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玉溪市传统村落具有“整体集聚,局部离散”的特点,形成了以峨山县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扩散的圈层结构;(2)空间分布密度呈“两主点,多节点”的格局,密度高值区在峨山县北部、通海县西北部,其余村落呈多节点式的零星分布;(3)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市政边缘化较明显;(4)玉溪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变迁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传承性、逆社会性、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5)玉溪市特有的少数民族对传统村落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传统村落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准确的参考及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大久保桃是河北省面积最大(3.33万公顷)的主栽品种,占全省桃树面积(8.33万公顷)的40%;重阳红桃在冀东地区的栽培面积为2000公顷。大久保桃的主要优点是品质优良,但耐贮运性较  相似文献   

15.
王怡霖 《现代园艺》2023,(15):189-190+193
植物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核心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很强,但存在教学的图片式、虚拟式、理论式的问题,使设计脱离实践。本研究将项目式实践教学法融入课程中,选择不同尺度绿地类型,将植物造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植物材料选择、尺度比例搭配、配植形式的空间表达及调研踏勘和工程实施中。研究结果显示,实地调研、测绘太原工业学院景观资源,提高了学生植物选择、种植尺度及工程制图的准确性;不同绿地类型的方案设计锻炼了植物景观的构思理念、配置形式、空间要素的设计表达;学科竞赛形式的成果转化实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社会性。项目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完善,评分机制的优化,可以为课程的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内陆河流—克里雅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1990、2003、201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并结合景观来分析克里雅河流域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6年克里雅河流域的LUCC的空间分布稳定。未利用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的地类。草地的面积变化较大,呈增加的趋势,冰川积雪的覆被面积略有增加。1990—2016年,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及斑块数较大。在1990—2016年,林地的景观破碎度的值最大。城乡工矿用地的破碎度较大,且呈降低的趋势;耕地类型的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小,较为稳定;水域的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未利用地的周长面积分维数较低。1990—2016年,在克里雅河流域的下游景观的破碎度较高,景观格局较不稳定。克里雅河流域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呈现出了中游低、两头高的趋势。克里雅河流域上游的北部区域周长面积分维数较高。克里雅河流域的中游,景观分维数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7.
对用不同中间砧组合的红星苹果幼苗,进行了枝条生长动态的调查和植株组织内~(45)Ca的吸收和分布研究。不同类型中间砧可影响植株枝条的生长量和生长波相。短节间和Mg中间砧组合停长期较早,长节间中间砧枝条生长旺盛,元帅中间砧枝条生长较缓慢,但生长波相与长节间组合一致。累积在叶片、枝条、茎部和根砧的~(45)Ca含量,随着部位的下移递增,~(45)Ca向不同部位皮层的转移要比向木质部的转移容易得多。不同中间砧组合之间相应的~(45)Ca含量以短节间和M_9组合最高,以长节间组合最低。组织内放射性元素~(45)Ca的累积量随中间砧的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和灾害等要素建立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3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二维和三维冲突识别模型揭示承德市不同类型潜在冲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农业绿色发展和城镇适度开发"原则重构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承德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表现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一般适宜"的特征。(2)承德市国土空间潜在冲突强度的差异较小,整体以轻度潜在冲突和无潜在冲突为主。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占据主导,冲突面积分别为72.66%、55.31%。(3)不同功能之间潜在冲突类型在行政单元上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4)以潜在冲突和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为指导,制定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方法和分区策略是指导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常见的10种重要瓜菜作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对不同瓜菜的伤害症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瓜菜受到SO2污染后其外部症状明显不同,而且受害的典型症状首先表现在叶片上.供试的10种瓜菜叶片上出现的症状可分为:脉间扩展灰白斑型、沿脉扩展黄斑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处理剂量的高低对伤害症状类型、出现早晚、伤害程度、伤斑分布和色泽变化等均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五大连池风景区植被进行了研究,共计维管束植物103科316属560种(含变种)。其中,种子植物94科305属542种(含变种)。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体,温带分布230属,占本区系总属数75.41%,表明该区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结合实地情况,其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9类植被型,31个群系,群落类型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