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华东地区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的可行性.[方法]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试验点开挖出“十”字鱼沟、侧沟和“丰”字沟3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分别主养“浦江1号”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鱼种,各稻田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瓯江彩鲤和鲢鳙鱼种,进行水稻争养殖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烈定.[结果]稻田养殖鱼类良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银鲫的产量较高,养殖草鲂鱼虽然产量低于银鲫,但可以获得体重较大的个体.[结论]上海市淀山湖区域稻田适于开展优良淡水鲤科鱼类的养殖.  相似文献   

2.
光唇鱼是一种小型溪源性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进行光唇鱼池塘流水养殖,不仅能有效保护光唇鱼的野生资源,还可改善市场优质鱼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养殖户获得一定的效益。本文进行了光唇鱼池塘流水式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光唇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引用的溪流水要求常年不断流,枯水期流量较低时应加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溶解氧含量;光唇鱼池塘流水式养殖放养密度应控制在30万尾/hm~2以内,本次试验捕获的鱼总产量为1 686.8 kg,成活率达75%,总产值达16.87万元,总利润约为7.09万元。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划分庭院经济的类型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指导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尚未有公认的分类方法。本文根据产业性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平面式的五种类型和立体式的四种类型。这些类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适应范围,立体式的类型既有较高经济效益,兼有良好生态效益,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实践上不同类型之间还可以相互结合,产生复合的类型和模式,但在分类上可以其经济上的主要部分分类。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农户具体条件不同,适用不同类型和模式,不同类型与模式将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4.
比较研究了鳗鱼养殖中应用微孔曝气增氧与水车式增氧机增氧两种方式的增氧效果.结果表明:在未载鱼情况下,两种增氧方式的增氧能力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微孔曝气增氧方式比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方式的单位水体增氧能力提高了15.85%,增氧动力效率是水车式增氧机增氧的2.36倍.在载鱼养殖情况下,使用微孔曝气增氧的试验池表层水的平均溶解氧值显著低于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增氧的值(P〈0.05),但底层水的溶解氧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溶解氧值都大于5 mg/L.微孔曝气增氧方式单位养殖水体的用电量比水车式增氧机增氧节省57.6%,且无安全隐患.由于微孔曝气增氧池水的流动性小,鱼类活动消耗的能量减少,且水温较高,因此,使用微孔曝气增氧方式的鳗鲡养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科研简讯     
1992年下半年我院又有三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即“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轮虫养殖技术开发”、“渔港斜坡式防波堤”规范条文编制。 “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是针对国外近年来出现了氨肽肉或氨基酸鱼粉等新产品,饲养效果优于传统鱼粉而开发的新产品。养殖系崔铁军老师于1989年承担了农业部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小试)任务,1989年又承担了该项目的中间试验,经过四年的工作,9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饲料类型和放养密度对体质量(136.62±5.34)g的乌鳢Channa argus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围隔养殖试验法,研究了3种放养密度(15 000、30 000、45 000 ind./hm2)和2种饲料类型(冰鲜鱼和配合饲料)对乌鳢生长性能、生物学性状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冰鲜鱼投喂组乌鳢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成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放养密度对乌鳢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投喂组乌鳢的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高于冰鲜鱼投喂组(P0.05),放养密度对其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饵料类型与放养密度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脏体指数影响显著(P0.05),对肥满度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类型、放养密度对乌鳢肌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试验组乌鳢肌肉中的18种氨基酸含量除脯氨酸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评价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的乌鳢肌肉蛋白质品质优于投喂冰鲜鱼的乌鳢,且以低密度养殖时最佳;脂肪酸分析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的乌鳢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投喂冰鲜鱼(P0.05),但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投喂冰鲜鱼组(P0.05);投喂冰鲜鱼相对于投喂配合饲料,可提高养殖乌鳢生长性能,改善生物学性状,降低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和肥满度,对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3种放养密度对乌鳢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配制饲料时可参考冰鲜鱼的营养成分,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添加量,以提升养殖乌鳢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两种复合式池塘养殖团头鲂的氮磷收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团头鲂在分隔式和序批式两种复合式池塘养殖中的氮磷收支情况,于2016年8—11月分别选取分隔式、序批式和传统团头鲂养殖池塘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饲料是池塘养殖团头鲂氮磷的主要来源,饲料氮输入比例分别为传统池塘(68. 53%)分隔式池塘(72. 03%)序批式池塘(76. 22%),饲料磷输入比例分别为传统池塘(42. 87%)分隔式池塘(53. 37%)序批式池塘(56. 64%); 3种池塘养殖中,氮支出主要是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其中,序批式池塘氮的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量最低,其次是分隔式池塘,传统池塘的底泥沉积和水体排放量最大;磷支出主要是养殖水产品产出,养殖水产品磷占磷输出比例分别为分隔式池塘(54. 55%)传统池塘(52. 20%)序批式池塘(43. 38%)。结果表明,复合式养殖池塘中的氮磷沉积和水体排放所占支出比例低于传统池塘,通过构建复合式养殖池塘可以减少氮磷沉积与排放,提高氮磷利用率,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尤其是序批式池塘用于团头鲂养殖有较高的物质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采用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但也有人认为,混养不能根据鱼类营养需求配制相应的饲料进行强化喂养,因为鱼类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而且大小鱼之间争食矛盾突出, 降低了成活率,影响经济效益.大量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池塘类型养鱼,是鱼类混养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浅谈鱼塘混养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一、混养类型食用鱼池塘一般混养5~8种鱼类,其中以一种或两种鱼为主,是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在重量和数量上占较大比例,这些鱼称主体鱼。根据实际所选定的主体鱼情况,池塘鱼的养殖主要有以鲤  相似文献   

10.
洪学 《新农业》2003,(11):30-30
在农村搞养猪生产,不要盲目模仿,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猪类型,以提高养殖效益.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农村的养猪类型.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殖瓯江彩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贵州省湄潭、铜仁、雷山等地进行了瓯江彩鲤稻田养殖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鱼稻田选择不合理,鱼沟和鱼坑开挖不规范,农户缺乏稻田养鱼知识,天敌危害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沼液养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污发酵所产生沼液的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沼液养鱼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从沼液的有效成分、沼液促进鱼的生长机制、沼液养鱼技术及效益、沼液养鱼潜在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虹鳟生理生化血液流学常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虹鳟是世界分布最广的养殖鱼类,人工条件下养殖每亩产量可达50吨,在国际市场上被列为高档商品鱼,是开发利用冷水资源的优良品种.作者于1994年3—4月份首次系统测试了100余尾虹鳟的生理、生化、血液流学常值28项,供淡水养殖科技工作者、专业教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投喂活饵鱼和配合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消化功能及肠道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摄食配合饲料后的消化、吸收生理变化,为提高鳜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5.92±1.41 g)和未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6.06±1.73 g)各300尾,分别使用配合饲料或活饵鱼喂养3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配合饲料组鳜的终末平均体质量、总摄食量、尾摄食量、饵料系数、日增重量、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存活率及肥满度均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P< 0.01,下同),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P< 0.05,下同)。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鱼投喂鳜,对其肌肉成分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鳜肌肉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配合饲料组鳜的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但肝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 0.05,下同);配合饲料组鳜的肝细胞排列松散,肝细胞间有脂肪堆积,胃、肠道肌层及胃黏膜下层厚度极显著小于活饵鱼组鳜,肠道单个褶皱绒毛层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多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褶皱间距极显著大于活饵鱼组鳜。PepT1基因在鳜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前肠>中肠>后肠,且在前肠表现为配合饲料组鳜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在中肠和后肠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结论】鳜对配合饲料的摄食量和利用率均低于活饵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也因摄食配合饲料发生适应性变化。投喂配合饲料显著影响鳜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生长性能,因此,还需针对其摄食和代谢特性进一步改良配合饲料的营养组分或优化鳜的配合饲料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生物胶囊在斑鮰苗种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胶囊(Bio—cupsule)就是利用鱼虾喜欢摄食的活饵料如卤虫、轮虫、枝角类等作成各类药饵,强化后喂养鱼虾,药物随之进入鱼虾体内,从而起到生物胶囊的作用,达到高生长率,高成活率的目的,本试验将生物胶囊首次应用于斑苗种培育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苗种成活率达96.8%,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增长16.8%。经t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鲫幼鱼音响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结合投饵用声音驯化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幼鱼,结果表明鲫幼鱼对400Hz正弦波连续音反应敏感。音响驯化5d后,鱼君 放声的同时迅速游向声源,在声源区密集并做回旋状游动;鱼群在36-60s时间内聚集率达90%以上,这表明摄饵前声音刺激不宜过长,30-60s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缩减饲料投喂量及清淤对养殖库湾水环境的影响,在鲢、鳙放养密度均为20 g/m~3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组库湾,分别为B1(不清淤、饵料投喂减半)、B2(清淤、不投饵)、B3(清淤、饵料投喂减半)和B4(不清淤、饵料投喂正常),实验周期为9个月。结果显示:4个库湾的总氮浓度、总磷浓度、高锰酸盐指数、藻类生物量从低到高分别为B2、B4、B1、B3,B2、B1、B4、B3,B2、B1、B4、B3,B2、B1、B3、B4(P0.05),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B2无论是在营养盐的控制还是在藻类的控制方面均取得了最佳的效果。作为养殖库湾,其主要功能是得到更高的鱼产量。在达到养殖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更高的鱼产量,应合理地利用饵料。因此,对于养殖用水的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条件,采用合理的修复方式,实现水质改善和养殖生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高效诱蝇毒饵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种杀虫剂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为0.03%的毒饵,以红糖、鱼粉和奶粉为引诱源,室内毒力测试表 明,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毒饵诱蝇效果最好,23 h速效性灭蝇率分别是99.8%和96.0%;自然放 置一周后持效性试验表明,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毒饵,其23 h灭蝇率分别是98.8%和97.1%;不 同百分含量阿维菌素配制成的毒饵,灭蝇效果表明,阿维菌素在毒饵中的最佳百分含量为0.0027%,其23 h 灭蝇率为97.1%;以阿维菌素和齐螨素为有效成分的颗粒剂制成片剂后,23 h灭蝇率分别是96.6%和96.3%, 与持效性试验的校正死亡率比较,说明剂型对灭蝇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