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Dbz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病死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及肠内容物制成匀浆,应用套式RT-PCR检测呈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经处理将其接种到含终浓度50μg/mL胰酶的Vero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传代,盲传到10代左右开始出现局灶性细胞病变(CPE),20代以后特征性CPE稳定出现。将病毒Vero细胞培养物应用毒价测定及病毒中和试验、套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检测鉴定,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PEDV,并将其命名为PEDVSDbz株。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广东地区表现有流行性腹泻症状的病猪采集的病料通过在细胞维持液中加入每ml含60μg胰酶量的细胞培养方法,可使Vero传代细胞在培养24小时,60%细胞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等特征的细胞病变,并且,经过动物回归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学,病毒核酸型鉴定和理化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离获得的PEDV,在含有胰酶的细胞维持液条件下,用Vero传代细胞培养传代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省某猪场疑为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猪采集腹泻粪便样品,以PCR方法扩增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后,采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用套式PCR、胶体金试纸卡和血清中和试验对细胞分离物进行检验,证实其为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ShT株.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hT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传代培养,观察其培养特性.结果表明,PEDV ShT株能在Vero细胞稳定传代,第20代、25代、30代病毒液的TCID50/0.1 mL分别为10-7.0、10-7.13、10-7.33.  相似文献   

4.
病料应用套式RT-PCR检测呈现PEDV阳性,经处理将其接种到含终质量浓度50 mg/L胰酶的Vero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传代,盲传到10代左右开始出现局灶性CPE,20代以后特征性CPE稳定出现.将病毒Vero细胞培养物应用毒价测定及病毒中和试验、套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检测鉴定,证明所分离到的病毒为PEDV,并将其命名为PEDV SDbz株.  相似文献   

5.
从广州某猪场采集疑为病毒性腹泻的病猪粪便,除菌处理后接种PK—15传代细胞,采用在接种物和细胞维持波中加入60μg/mL胰蛋白酶的方法,分离到一株野毒。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研发的流行毒株,收集PEDV阳性病料,以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试验,并对分离毒株进行外源病毒检测、病毒培养特性研究、仔猪毒力试验及免疫效力试验等。9份PEDV阳性病料共分离到3株病毒,分别命名为PEDV-SC12、PEDV-JS12、PEDV-JX12。其中PEDV-SC12株存在支原体污染;PEDV-JS12株与PEDV-JX12株均能被PEDV特异性阳性血清中和;PEDV-JS12株能在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适应细胞45代以后病毒培养效价仍然偏低;PEDV-JX12滴度能维持在106.0 TCID50/mL以上。PEDV-JX12株毒力试验显示,该分离株能够通过人工感染复制出腹泻病例,并能从发病动物体内检测到感染的病毒。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显示,以PEDV-JX12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母猪,对所产仔猪攻毒后免疫组6.25%(1/16)发病,对照组100%(8/8)发病。说明PEDV-JX12株能够适应细胞培养,免疫接种母猪能给仔猪提供有效保护,可以用于PEDV流行毒株的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选取大型猪场中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死的仔猪的肠道内容物制成标本进行分离,RNA提取,反转录,RT-PCR,小白鼠感受性试验。结果:使用胰酶检测细胞的毒性,结果50μg/ml以下的胰酶含量对细胞没有毒性。经过RT-PCR检测确定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小白鼠感受性试验中,小白鼠没有死亡,将其内脏解剖后,没有确定的变化。结论:经过分离达到病毒PEDV,在诊断中使用RT-PCR检测确诊可行。  相似文献   

8.
从四川省某猪场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猪采集部分小肠内容物样品,应用RT-PCR检测得到该病料呈PEDV阳性,命名为SC-2014株,将其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盲传,传至第8代观察到CPE,传至30代基本能够在Vero细胞上稳定增殖。并通过分别不同胰酶浓度、不同吸附时间、不同PAPN浓度到培养体系中,将分离的病毒继续繁殖8代,然后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病毒的TCID50,结果表明:在胰酶浓度为15μg/mL,吸附时间为1.5 h,添加的PAPN浓度为5μg/mL时,PEDV SC-2014株的病毒滴度为10-5.22,达到最大值,使PEDV SC-2014株的繁殖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获得可在细胞培养中稳定、有效生长增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分离毒株,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应用Vero细胞从广西腹泻仔猪肠道内容物中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和RT-PCR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CH/GX/2015/750A。该毒株可稳定有效地在Vero细胞生长增殖,并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已在Vero细胞连续传代25代,病毒滴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提高并稳定在107.50TCID50/mL。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28 038bp;与22个参考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6.8%~99.8%,其中与YC2014株同源性最高,为99.8%。全基因组和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EDV CH/GX/2015/750A分离毒株属于Ⅱa亚群,与YC2014、PEDV-WS等变异毒株亲缘关系密切。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获得的CH/GX/2015/750A毒株是PEDV地方流行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Vero细胞自安徽合肥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胶体金、PCR方法和攻毒试验,确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SD株。SD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第8代(F8)开始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CPE),F8代的毒价(TCID50)为10-6.25/0.1 m L,F8代细胞培养物接种未吃初乳仔猪,接种仔猪均出现典型腹泻症状,死亡仔猪3头(50%),未死亡猪生长严重发育不良,说明SD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适应Vero传代细胞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胞培养液中加胰酶,使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成功地适应于Vero传代细胞,第6代开始培养液中不含胰酶,仍可稳定出现易于判定致细胞病变作用,第8代毒价达8.0/0.1ml。  相似文献   

12.
应用Vero细胞对江苏省某猪场腹泻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观察、RT-PCR扩增、动物回归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通过半数致死量测定病毒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命名为PEDV JS14株。该毒株在Vero细胞上盲传至4代出现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面粗糙、颗粒增多,细胞多核呈空斑样,细胞脱落等病变特征;分离株口服感染5头7日龄仔猪全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中4头死亡。F6代培养物以不同滴度口服接种15头7日龄的仔猪,其半数致死量为10~(5.0)TCID_(50)/mL。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PEDV为强毒株,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应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及猪流行性腹泻(PED)。在疫苗的生产过程中,要将形成良好单层的细胞进行传代,扩大培养后用TGEV和PEDV两种病毒按5%的接毒量分别感染相对应的ST细胞和Vero细胞单层,37℃条件下培养,繁殖病毒,待细胞病变(CPE)达到80%以上时收获含病毒细胞培养液,病毒液的含毒量应不低于10^7.0TCID50/mL。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获得可在细胞培养中稳定、有效生长增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分离毒株,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分析。应用Vero细胞从广西腹泻仔猪肠道内容物中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和RT-PCR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CH/GX/2015/750A。该毒株可稳定有效地在Vero细胞生长增殖,并引起典型的细胞病变;已在Vero细胞连续传代25代,病毒滴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提高并稳定在107.50TCID50/mL。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28 038 bp;与22个参考毒株的全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6.8%~99.8%,其中与YC2014株同源性最高,为99.8%。全基因组和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EDV CH/GX/2015/750A分离毒株属于Ⅱa亚群,与YC2014、PEDV-WS等变异毒株亲缘关系密切。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获得的CH/GX/2015/750A毒株是PEDV地方流行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15.
应用RT—nested PCR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离株HLJ02,经过胰酶处理后,在Vero细胞上增殖。利用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M基因引物。应用RT-PCR和RT-nested PCR检测分别扩增出HLJ02的854bp的M全基因片段和412bp的M基因部分片段,而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中和Vero培养液中未扩增出上述产物。结果表明,RT-nested PCR检测可用于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相似文献   

16.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体外分离培养需依赖胰酶,目前胰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晰,文中从分子生物学方面阐述胰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从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并对其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对腹泻仔猪小肠样品进行RT-PCR检测、病毒的分离培养、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S基因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仔猪腹泻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在Vero细胞上成功分离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XP2018,该毒株细胞病变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采集腹泻仔猪小肠组织及肠道内容物,通过RT-PCR进行PEDV鉴定。将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组织经20μg/mL胰酶处理后,接种到Vero细胞中进行培养,将细胞培养物进行反复冻融后,收获病毒液,进行RT-PCR鉴定。采用分段重叠策略对其S基因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毒株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经RT-PCR鉴定,病料组织呈PEDV阳性,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4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合胞体病变,空泡化,最终裂解脱落。收获的病毒液经RT-PCR鉴定后,确认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JS2017株。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JS2017株S基因序列与美国变异株OH1414、加拿大变异株ON-007、中国变异株PEDV-LYG和CH/PDS/2015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其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0%以上;其中与中国变异株YC2014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与经典株CV777、DR13株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获得的JS2017毒株是一株PEDV地方流行变异毒株,与2014年中国江苏分离株(YC2014株)亲缘关系最密切,与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采集腹泻仔猪小肠组织及肠道内容物,通过RT-PCR进行PEDV鉴定。将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组织经20μg/mL胰酶处理后,接种到Vero细胞中进行培养,将细胞培养物进行反复冻融后,收获病毒液,进行RT-PCR鉴定。采用分段重叠策略对其S基因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毒株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经RT-PCR鉴定,病料组织呈PEDV阳性,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4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合胞体病变,空泡化,最终裂解脱落。收获的病毒液经RT-PCR鉴定后,确认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JS2017株。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JS2017株S基因序列与美国变异株OH1414、加拿大变异株ON-007、中国变异株PEDV-LYG和CH/PDS/2015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其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0%以上;其中与中国变异株YC2014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与经典株CV777、DR13株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获得的JS2017毒株是一株PEDV地方流行变异毒株,与2014年中国江苏分离株(YC2014株)亲缘关系最密切,与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研究。应用Vero细胞从山东某猪场腹泻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细胞病变、免疫荧光试验、电镜观察和RT-RCR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应用10~(3.5) TCID_(50)/mL分离株口服接种3日龄仔猪并观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用不同滴度的分离株分别口服接种3日龄仔猪(3mL/只),统计各组仔猪的死亡率,确定最小致死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PEDV SD201604株。该分离毒株能在Vero细胞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传代至F6代时病毒滴度可达10~(3.5) TCID_(50)/mL,免疫荧光试验和RT-RCR检测均为PEDV阳性。电镜观察可见直径大小约为100nm的病毒粒子,有明显的囊膜和纤突,具有PEDV病毒粒子典型的形态特征,确定分离株为PEDV。S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为国内流行的PEDV变异株。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口服感染该分离株的5头3日龄仔猪全部出现典型的PED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中3头死亡。最小致死量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感染3 mL病毒含量为10~(4.5) TCID_(50)/mL的分离株可使仔猪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可为PEDV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