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宽行小麦套种玉米复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改变原有的小麦套种玉米模式,在保证小麦、玉米生产的前提下,还可多收一茬饲草,既解决了种粮与种草争地的矛盾,又解决了发展畜牧业饲草缺乏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宽行小麦套种玉米,小麦收获后复种青贮玉米,可获得小麦产量5613kg/hm^2,玉米产量6877.5kg/hm^2,鲜草产量70.5t/hm^2。  相似文献   

2.
喀什地区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喀什地区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模式中小麦与甜瓜、甜瓜与玉米共生期间水肥管理、甜瓜病虫害发生以及甜瓜商品率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作物两两共生期矛盾易于克服,1 hm2产小麦5 400 kg左右,产甜瓜15 000 到22 500 kg,产玉米5 250 kg并青贮用秸秆37 500 kg,产值27 300~30 300元,较传统小麦-玉米-玉米套种方式增收9 750~12 750元/667 m2.证明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是一种可兼顾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对于饲料的要求,又通过立架甜瓜的种植产生较好的增收效果的种植模式,能够满足喀什地区因人多地少而迫切需要提高套种效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麦套种玉米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了热能、光能、土地利用率,达到一地多收、增加经济效益,即所谓立体农业。小麦套种玉米,方法简便易行,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新途径。小麦生育期较短,一般在7月中下旬即可收获。目前春小麦的后茬利用仅限于复种白菜、萝卜、套种作物尚缺少研  相似文献   

4.
冬、春小麦套种玉米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技术是指采用"183"或"203"模式,麦后复种5~6行青贮玉米,是解决粮、饲、草三者关系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实现三作产量的相互整合,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小麦即将收获,为  相似文献   

5.
小麦套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麦玉套种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的光、热、水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产显著,麦玉套种折合混合产量12637.65kg/hm2,比小麦单种增产106.45%,比玉米单种增产10.94%;纯收入比小麦、玉米单种分别增加414.28元/667m2和212.14元/667m2,经济产投比2.75:1;生产优势度小麦是0.4521,玉米是0.5479,玉米的贡献率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复种白菜、油葵等风险高、高耗水作物进行麦后复种谷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期内,麦后进行谷子的复种,太阳总辐射、生理辐射、日照、积温、降水利用率分别为17.8%、18.4%、19.1%、34.1%、57.2%,节约水资源3 300 m3/hm~2,土地利用率提高37.7%;平均产谷子2 262 kg/hm~2,经济产投比提高11.2%,表现出较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寄生菟丝子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寄生菟丝子四种四收是一项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种植模式。经1999~2000年2年在中宁县大战场乡五窑村4队示范,一般亩产小麦360kg,玉米520kg,大豆50kg,菟丝子60kg,产值1700元左右,高于小麦套种玉米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宽窄幅小麦/玉米-青贮边际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宽幅小麦/玉米—青贮与传统的窄幅小麦/玉米—青贮两种模式在小麦、玉米边行产量性状株高、千粒重、有效穗数、空秕率、理论产量、复种的青贮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宽幅小麦边行千粒重、有效穗数、理论产量上均高于窄幅小麦,t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宽幅小麦较窄幅小麦有较强的边行优势;子粒玉米各行产量性状相比较差异不明显,复种青贮宽幅比窄幅产量高667%,按当年固定价格计算,宽幅小麦/玉米—青贮比传统的窄幅小麦/玉米—青贮纯经济效益高10351元/公顷。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流域光热资源丰富,适宜两熟栽培。1991~1992年两河流域建成小麦玉米套种吨粮田36.2万亩。最佳种植方式为70~75cm带种6行小麦,预留50~45cm空行套种2行玉米;最佳配套品种:小麦为冀麦5418和冀麦76,玉米为Sc704和掖单12;最佳施肥量为小麦有机肥3t+N15P12,玉未有机肥2t+N15;投产比为1:2.3;光能利用率提高14.3%,热能利用率提高14.8%,净同化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复种经济作物等高效益复种模式,开辟了宁夏引黄灌区由套种两熟制向复种两熟制转变的新途径,实现了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初衷,是宁夏作为引黄灌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改革、农民增收的科技战略储备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鲜食玉米套种春小麦下茬复种大白菜生产,是城市郊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肥、水、气、热生长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一般鲜食玉米亩收入3500元,小麦收人600元,复种大白菜收入1500元,合计亩收入达到5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与小麦蔬菜或大豆等一年两作的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更容易增产增收。收集了1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套种和复播2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在山西中部与小麦套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10;适宜在小麦收割后复播青贮玉米品种有豫青贮23和金岭青贮67;套种模式比复播模式更易获得高产。该研究为山西中部小麦青贮玉米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为农民种植多样性和增产增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陇东旱塬玉米根际供水效益及小麦套种玉米增产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年对陇东旱地冬小麦套种玉米的增产效果,土壤水分利用,组合耗水量及玉米根际补偿供水效应等研究结果表明:①旱地小麦玉米套种具有增产增收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势,土地当量比、收益当量比、光能利用率、降水生产效率分别达1.215、1.199、0.205%、8.69kg/mm·hm2;②边行优势是小麦玉米套种增产的关键,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利用是玉米带土壤水分不足的主要原因.小麦玉米套种组合耗水量明显小于玉米、小麦单作的累加值,水分缺额为110.2~153.8mm;③玉米根际补偿供水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供水效应在不同降水年型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套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延长作物田间共生期110 d左右,太阳辐射利用率、日照利用率、积温利用率、降雨利用率较玉米单种和马铃薯单种分别提高10.30%、11.20%、27.60%、5.32%和28.60%、25.12%、33.15%、42.30%;平均产量12 054 kg/hm~2,较玉米单种和马铃薯单作分别提高7.21%和8.62%;总收入、纯收入、产投比分别为16 875.6元/hm~2、10 975.3元/hm~2、2.86∶1,而二者单种的平均值仅分别为1 335.7元/hm~2、691.1元/hm~2和6.95%。  相似文献   

15.
“3414”不同肥料配比对宁夏麦套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2006年在引黄灌区各县市灌淤土上进行的20多项小麦套种玉米"3414"试验研究,建立了宁夏小麦套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明确了小麦套种玉米生产中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磷肥,钾肥的贡献最小;找到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组合方案: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9.72kg,P2O5 134.57 kg,K2O51.86kg,产量为13852.73 kg;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为每1hm2施入纯N 546.79kg,P2O5 133.16kg,K2O 49.79kg,产量为13851.46kg,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纯N:P2O5:K2O均为1:0.24:0.09.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中部地区小麦套种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小麦、玉米更容易实现增产增收。在该种植模式下,选择山西省审定的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长麦251作为小麦配套品种,在小麦产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适宜的套种种植密度和播期是实现小麦玉米双增产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京九26在所有参试青贮玉米品种中产量位居第1,是比较适合小麦套种的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在该套种模式下的最佳种植密度是75 000株/hm2,其最佳播期5月22日。  相似文献   

17.
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革小麦玉米种植方式(即2 m一带,机播8行小麦,畦内留一个玉米套种行,翌年在畦背套种两行、畦内套种一行共三行玉米),引进宽幅小麦播种机,设计小麦幅宽,以适应麦田套种玉米和大型拖拉机作业为目的,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建立合理的小麦、玉米群体结构;实行农机农艺配套.经测产,该模式小麦产量8130 kg/hm2,玉米产量12 465kg/hm2,比传统的"八三式"7179kg/hm2,和1094 kg/hm2,增产951 kg/hm2,和1525.5 kg/hm2,增产13.3%和1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豌豆套种向日葵双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刚 《甘肃农业》2009,(9):110-110
豌豆套种向日葵是一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变一作为两作的种植模式,白银引黄灌区农民的种植实践证明,该模式比小麦套种向日葵、小麦套种玉米模式的产值高、投入少、效益高,一般产豌豆3600kg/hm^2、葵花籽2250kg/hm^2左右,种植效益21000元/hm^2左右,并有利于轮作倒茬和培肥地力。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发展很快.目前,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公顷,有些县市占到小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已接近饱和.在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已成为增加粮食产量、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措施.但是,目前扬黄灌区发展小麦套种玉米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苜蓿根茬翻压复种青贮玉米,有效地利用苜蓿头茬刈割后充足的光、热资源复种青贮玉米,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种植新模式。本文总结了宁夏农垦暖泉农场苜蓿根茬翻压复种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