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桑葚又名桑果,有中华"果皇"之美誉,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果桑生产是桑园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而桑葚菌核病是果桑生产的第一大病害,本文就其在乐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简介于下。1分布与为害桑葚菌核病在我县各蚕区无论是果叶兼用桑还是专用果桑,均时有发生,轻者减产、减收,重者绝产、绝收,而且随着桑树投产时间的向后推移,病害发生渐呈上升态势。2症状桑葚菌核病有肥大型、缩小型、小粒性型三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果桑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桑葚菌核病是危害果桑产业最重要的一个病害,除攀西地区外,桑葚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给很多果桑基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了桑葚菌核病在四川的发病规律、分析了防效不佳的原因,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桑葚菌核病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果叶兼用桑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全省果叶兼用桑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6666.7hm2),做好今春桑椹菌核病的防控工作,对夺取2015年桑椹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提出以下防控技术要点:1果桑园春耕、深埋菌核去年春季桑椹收获后,果桑园内及四周掉落残留了大量白桑果及菌核,这些菌核就是2015年菌核病发病的病原,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留地菌核(病原),把它们消灭在2015年初,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德昌县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和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优势,德昌不仅是四川首批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更是发展果叶兼用桑的一方宝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德昌县的果叶兼用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果叶兼用桑园年均售果收入5000~8000元/667m2左右,高者可达10000元/667m2以上。桑葚采摘后,全年还可产桑叶2500~3000kg/667m2,可养蚕3~4张,养蚕收入5000~  相似文献   

5.
吴钢 《四川蚕业》2013,41(2):27-28
<正>近年来四川省果桑产业发展迅猛,果叶兼用、桑果鲜销、桑叶养蚕,成为广大蚕农增收新途径。据统计,2013年全省有果桑面积6666.7hm2,鲜果产值1.5亿元。但果叶兼用桑如何剪伐才能使桑树产果量大质优,同时保证养蚕用叶,进而提高667m2桑综合产值及效益?近期我们到攀西地区调研,当地业务部门及蚕农总结出果叶兼用桑剪伐及管理方式,可实现667m2桑产量质量效益最大化,现将其主要剪伐方式介绍如下。1德昌模式德昌果叶兼用桑,通常选用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栽植。其栽植密度:行距1 m,株距0.5 m,667m2桑约1300株,树型低干。果叶兼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桑果叶兼用品种蜀果1号的试栽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10,38(1):30-31
<正>培育和栽培桑叶桑椹皆高产的桑树良种,可以显著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目前,生产上除果叶兼用品种"大10"的栽培面积较大外,少有新的果叶兼用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或认定。四川是我国桑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不乏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近年来,由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果叶兼用品种"蜀果1号",经2006~2009年在江油农村丘陵桑园试栽,取得桑叶桑椹双丰收的成效,现简报于后。  相似文献   

7.
余建盛 《四川蚕业》2012,40(2):53-53,54
<正>如何进一步提高亩桑产值,突破亩桑收入瓶颈,稳定产业基础?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涪城区蚕业发展的现状及桑资源开发利用产品情况进行调研,推行果叶兼用桑园建设、桑枝食用菌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用及果叶兼用桑品种大10,三倍体,由浙江省从广东省引进。经在浙江省种植表明,成林桑园每667m^2可产鲜果约1000kg,果型大、味甜,无籽;同时还可产桑叶约1600kg,桑叶养蚕叶质较好。耐寒性较弱,易感桑椹菌核病。  相似文献   

9.
根据桑树多元化利用的方式,将桑树品种分为专用桑和兼用桑,前者可分为饲料桑、食用桑和功能桑,后者可分为果叶兼用桑和多功能桑;提出了桑树多元化利用名词构建的思路,讨论了"栽桑必须养蚕"的阶段性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桑葚菌核病俗称白果病,病原物为核盘菌,菌核病的侵染源主要是混有菌核的土壤、染病残枝落叶和堆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孢子侵入雌花,寄生于桑果内,产生大量菌丝,果肉肿胀,呈乳白色。南充从2007年起开始发展果桑,到2014年,果桑面积达1333.7hm2,主要分布在南部、嘉陵、西充、阆中等县(市、区);主要品种为无核大10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结合近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就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毛 《四川蚕业》2011,39(4):12-13,35
<正>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就已开始从事"果叶兼用桑"的选育和推广的研究。其中"保坎61号"果叶兼用桑年667m2产桑叶1650kg,桑果600~800kg,该品种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我们利用了果叶兼用桑的特性,集中科技优势,全力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并获得成功。根据近些年来市场调查的情况分析,其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四川果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果桑种植面积已达6666.7hm2,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德昌县、攀枝花市盐边县、南充市南部县、嘉陵区、西充县、阆中市、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资阳市雁江区、乐山市五通桥区、宜宾市高县、珙县等地。随着四川果桑大面积推广栽植,随之而来的是桑葚菌核病发病率的大幅上升。除攀西地处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外,四川80%以上的果桑  相似文献   

14.
温室果桑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秀铭 《北方蚕业》2009,30(3):61-61
桑菌核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湿度,只有在相对湿度高于85%的情况下才可发生.辽宁省西部属于半干旱地区,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在过去的几年中,果桑菌核病并不多见.然而,随着温室大棚果桑的发展,果桑菌核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绝收情况,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轻者造成桑椹品质低劣,重者使桑椹腐败,由紫红色变白而破碎脱落,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发生桑椹菌核病将会影响桑树种子的收获和桑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本文就桑椹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进行详细介绍,并以此提出了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桑椹菌核病属真菌类病害,在我国果桑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果桑产业的发展。为了给果桑生产上综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提供技术参考,本文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综述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其中,农业防治包括实施清除病椹、深耕土壤、覆盖地膜、通风透光和控制栽植密度、避免在桑园周边栽植易感病作物、栽植抵抗力强的果桑品种等技术措施;化学防治包括合理选择适合桑树喷施灭菌和土壤灭菌的药剂以及适时用药等关键技术与方法;生物防治包括研发及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  相似文献   

17.
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叶果兼用。危害桑果的菌核病主要有三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和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由于桑椹菌核病危害面大、危害程度重,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发展,给果桑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举"的防治方针,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园区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在湖北武汉地区种植的果桑品种,以紫晶、蜀果、安杂8号、日本甜橙和台湾长果桑为材料,对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及菌核病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的果桑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紫晶和台湾长果桑萌芽期、花期和成熟期均早于其他果桑品种;台湾长果桑为长果型品种,产果量仅次于安杂8号,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8.48%,菌核病发病率最低,综合表现较优;紫晶表现出较强的丰产能力,可溶性固形物仅次于台湾长果桑,适宜本地区发展鲜食观光采摘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成都市新都区锦门丝绸公园里的新栽果桑感染的桑椹菌核病为例,重点介绍了桑椹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及侵染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果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冯永德 《四川蚕业》2013,41(1):37-38
<正>桑葚菌核病俗称白桑果,又称"白果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葚病害,一旦发病,发病率高,也是为害果桑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四川果桑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它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但丰富了果品、饮料、食品内容,也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发展,因其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