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针菇-金福菇轮作模式,是利用金针菇和金福菇适宜一高一低温度栽培的特点,将两菇轮作,在时间上正好形成一个不间断周期,充分利用栽培金针菇所搭建的菇棚及金针菇废菌糠,栽培金福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棚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江业明 《食用菌》2003,25(2):38-38
金福菇(见图1)已在闽清县东桥山珍食用菌基地引种栽培成功,打破了人工栽培金福菇相对比较困难的看法。金福菇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性好,且耐贮性好,经济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推广价值。笔者利用栽培秀珍菇、茶薪菇、银耳等的废菌料,进行栽培金福菇试验,并应用于大田与菇棚生产,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以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为指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供试鸡腿菇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68%金福菇菌糠、20%棉籽皮、10%麸皮、2%石灰;另外,以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栽培的主要基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金福菇是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近年选育的高温型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肉质爽口,味道丰富,耐贮性好,市场前景广阔[1]。笔者研究表明,利用工厂化的食用菌菌渣栽培金福菇效果非常理想,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添加量控制在60%左右,与常规棉子壳配方相比,金福菇产量提高25.0%,生产成本降低27.7%,而且转潮期明显缩短[2]。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选择金福菇属高温型珍稀菌类,子实体分化发育最适温度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以白色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栽培金针菇后的废料(下称菌糠)倒往田间。为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引进金福菇菌株,进行菌糠栽培金福菇配方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福菇又名巨大口蘑,是近几年来驯化成功栽培的食用菌新秀,其菇体硕大圆整,菌肉白嫩肥厚,营养丰富,菇香浓郁,口感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该品种鲜销时耐贮性好,且金福菇的栽培方式多样,既可在室内层架栽培,也可与蔬菜、速生林、果园间作套种,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市场前景看好,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品种。为了探讨出适合金福菇生长的经济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7.
金福菇是一种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高温型食用菌,具有耐贮存的特点,适合上海地区6—8月栽培,可填补市场上高温季节菌类稀少的空白,市场价格极高,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在上海的栽培数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正常情况下,金福菇菌包在接种后35d可发满菌丝,再经过15d的后熟期便可进行脱袋覆土栽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菌丝发菌速度慢,最终导致栽培延后,错过最佳出菇时间,影响产量,影响收益。笔者经过三年来金福菇菌包制作培养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福菇(macrocybe gigantean)又名巨大口蘑,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大头菇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福建、台湾等地有分布。金福菇营养丰富,味道特别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金福菇耐高温,易栽培,可以填补夏季食用菌淡季供应的空白,在我国福建、台湾等地有小规模的栽培,而在华中地区鲜有栽培成功的报道。为了摸索岳阳地区高产栽培的方法,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白口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口蘑又名金福菇,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大白口蘑大棚栽培南方春栽为3~7月,秋栽7~10月,栽培模式和培养料配制有多种。详细介绍了培养料堆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白口蘑又名金福菇,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大白口蘑大棚栽培南方春栽为3~7月,秋栽7~10月,栽培模式和培养料配制有多种。详细介绍了培养料堆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福菇袋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福菇(巨大口蘑)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自。营养丰富、昧微甜而鲜,有突出菇香,且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翩,市场销价较高。我们于2003年引进了金福菇进行试验栽培。获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栽培金福菇出菇季节一般安排在6-9月,10月常因晚问气温低或冷空气影响,子实体易发生僵化而死亡。从而直接影响金福菇的产量、市场供应和经济效益。为此笔者进行了金福菇延秋保温栽培试验,取得理想的栽培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金福菇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金福菇的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B即木屑39%、玉米芯20%、棉籽皮30%、麸皮10%、石灰1%是栽培金福菇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分离并驯化出性状优良的金福菇菌株进行对比试验,并结合培养料配方试验、播期试验等,筛选出适合广西桂中地区栽培的金福菇菌株;并对金福菇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寻找出适合广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福菇又称为大白口蘑,近年来新开发的珍稀菇类。金福菇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缓解夏季市场菌类产品的短缺,是周年搭配栽培的好品种。金福菇有多种栽培模式,一般采用木屑、棉子壳,玉米秆、花生秆、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熟料袋栽,或脱袋进行盆栽、箱栽、  相似文献   

16.
经对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两个新菌株的栽培对比、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及栽培适期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金福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金福菇室内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福菇其子实体丛生,菌柄呈长棒状、上小下大,菌盖平展光滑,菌肉肥厚嫩白,味微甜、脆嫩而鲜美,口感好,营养丰富,且耐贮性好。2 0 0 3年我们引进试种后,结果表明,金福菇要取得稳产、高产,培养料的处理及配制是关键。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活条件金福菇属草生菌,人工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如稻草、秸杆、甘蔗渣、棉籽壳以及栽培金针菇、杏鲍菇、银耳等的废料(菌糠)等均可作为栽培原料。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 7~30℃,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2 0~35℃,最适温度2 5~30℃,低于2 0℃,子实体停止生长,色泽逐渐变黑甚…  相似文献   

18.
李志生 《食用菌》2007,29(5):59-61
5巨大口蘑栽培技术5.1栽培特性金福菇菌包一般不开袋,不易老化,不出菇,且在不覆土情况下,极不易分化原基。一般不长菇的菌包放置两年后,还可正常进行覆土出菇。利用此特性,大量制包,可  相似文献   

19.
金福菇在常规栽培中的栽培季节与白灵菇正好错开,利用白灵菇下脚料作培养料的不同配方,栽培金福菇试验,试验结果以白灵菇下脚料35%,棉子壳35%,菜籽麸16%,麸皮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金福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采收前三潮菇的总生物学效率达90%,纯利润为304.23%,比对照纯利润237.56%高出66.67%,试验证明利用白灵菇下脚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接种时间的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的阐述,总结金福菇高产栽培模式,使金福菇生物转化率达到7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