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2.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病。主要是牛的一种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主要侵害1~3岁的黄牛。2004年6月,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某乡大东沟村牧场发现两头以后肢跛行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病牛,根据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判定,诊断该病为牛气肿疽。鉴于本地区这种极为少见的急性传染病的发生,牧场及周围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使得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气肿疽是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以败血症及深层肌肉发生气肿性坏疽为特征。1952年-1954年,湖南省部分地区曾发生本病,1955年起每年进行预防接种,至1974年疫情已被完全控制,2002年7月,湖南省湘南某村暴发本病,病死率达45.6%。  相似文献   

5.
气肿疽是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水肿,按压患部常有捻发音,病早期有跛行,后期皮肤发黑故又称“爬腿瘊”、“黑腿病”、“鸣疽”。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很早就有发生,延边地区建国前时有发生,但从50...  相似文献   

6.
气肿疽(Gangraena Enphysenatosa)是由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引起反刍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水肿,按压患部常有捻发音,并多伴发跛行。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我国在解放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基本上消灭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在  相似文献   

7.
石青青 《兽医导刊》2016,(12):122-123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易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鹿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伴有捻发音和跛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气肿疽又名黑腿病,是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皮下组织和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以放牧牛群中较年轻的牛多发,发生过本病的地方,牧场被病原污染后,很难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0.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本地群众叫“飞毛”,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在近16年的基层兽医实践中,通过对100余例气肿疽的治疗,基本掌握了此病的临床表现,形成了一套实用简便并能快速初诊的方法。现介绍于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病。主要是牛的一种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主要侵害1~3岁的黄牛,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对吉林省延吉市三道湾镇两位农户饲养的病死黄牛进行快速诊断。本试验采集肝脏、脾脏、心脏、肌肉等组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显微镜观察、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及动物试验进行气肿疽病诊断。病死黄牛的肌肉部位触压有捻发音,切面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有芽孢的大杆菌,在肝片肉汤培养基中形成上清清朗、底部有松散的白色沉淀,生化试验均呈现气肿疽厌气菌所特有的产酸产气反应,PCR扩增出大小为501 bp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延边地区两病死黄牛感染了气肿疽病,证明了该地区气肿疽梭菌的存在。本试验首次分离鉴定出气肿疽梭菌延边株,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药物防制和免疫防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11):109-111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疾病,本研究从延边州延吉市采集疑似气肿疽梭菌感染的牛肝脏、脾脏、肌肉等组织进行气肿疽梭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病原学检查、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本试验成功对气肿疽梭菌进行了分离,该菌株细胞毒素、cct A基因与Gen Bank上已发表的气肿疽梭菌ATCC 10092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0%,此结果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免疫和微生态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牛气肿疽梭菌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报道了在粤东地区某村散养牛只发生的一例牛气肿疽梭菌病的诊治,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学切片、细菌分离、病毒PCR检测和毒理学检测,确诊为牛气肿疽梭菌病。  相似文献   

15.
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该病多发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潜伏期3—5d,一般病程1~3d,也有延长至10d者,若不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死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6.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1流行情况气肿疽可发生各品种的牛,笔者从1986~2008年诊治患气肿疽29例,其中产奶牛16例,患气肿疽性乳房炎15例,1例患前臂到臂部气肿疽。育成奶牛6~20月龄发生气肿疽9例,死亡  相似文献   

17.
羊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组织坏死、腹部维度不断膨大、水肿为主要特征,又被称为鸣疽、气肿性炭疽。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羊气肿疽的流行和防治,以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皮下组织和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在青壮年牛群中多发。  相似文献   

19.
气肿疽是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偶有发生.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急性炎性气性肿胀,肌肉乌黑色,故俗称黑肥病,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20.
气肿疽又称黑腿或呜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土壤,牛采食了含有气肿疽梭菌的土壤、草料、饮水而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特点为肌肉肿胀,压之有捻发音。本病发病快,病程短,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给养牛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8—2009年,玉龙县呜音乡2个村发生了牛气肿疽病,现把此病的诊断和防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