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江 《饲料博览》2023,(2):57-60
为探究不同能量水平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0 MJ·kg-1(对照组)、8 MJ·kg-1(试验Ⅰ组)和12 MJ·kg-1MJ·kg-1(试验Ⅱ组)的饲粮,测定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白蛋白、总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不同能量水平的饲料对细毛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极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饲料能量水平为12 MJ·kg-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160只5.5 kg 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4只)。各处理组饲粮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分别为0(空白对照组)、10、20、40、80 mg·kg-1。试猪饲养至7、42d时每个重复分别选取平均体重的试猪屠宰并取样测定。【结果】 断奶后8—42 d和整个试验期阶段,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和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7d,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随大豆异黄酮添加水平提高有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 组试验猪肝脏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1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添加大豆异黄酮20 mg·kg-1 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10 mg·kg-1 组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8—42 d时,2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试验猪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42d时,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 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大豆异黄酮20 mg·kg-1组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 大豆异黄酮组(P<0.05)。断奶后42d,大豆异黄酮40和80 mg·kg-1组的空肠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空肠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饲粮大豆异黄酮对空肠的金属硫蛋白(MT)含量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10 mg·kg-1组空肠的MT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断奶后7、42d对照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成舌状排列,绒毛顶端凹陷且脱落严重,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绒毛损伤程度降低,其中40 mg·kg-1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最完整,成柱状排列。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断奶仔猪42d的血液中CD4+的水平有显著影响作用,对淋巴细胞转化率、CD8+、CD4+/ CD8+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大豆异黄酮10和20 mg·kg-1组血液中CD4+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80 mg·kg-1大豆异黄酮组(P<0.05)。【结论】 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对肠绒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早期断奶仔猪大豆异黄酮适宜添加量为40mg·kg-1。  相似文献   

3.
研究甘油酯水解酶(Glycerol hydrolase,GH)和大豆溶血磷脂(Soybean lysophospholipid,S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脂肪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Ross-308白羽肉鸡288羽,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00 mg·kg-1SL、200 mg·kg-1GH和200 mg·kg-1SL+200 mg·kg-1GH,开展为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各试验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各试验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Ⅲ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肝脏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肝脏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试验Ⅰ、Ⅲ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硬...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壳聚糖对肉仔鹅生长性能、血脂成分、肝脏脂代谢关键酶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壳聚糖调控鹅脂质代谢的机理。选取14日龄扬州鹅公仔鹅360只,随机分为5组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即基础饲粮组(对照组,C),基础饲粮+250 mg/kg(Ⅰ),基础饲粮+500 mg/kg(Ⅱ)、基础饲粮+1 000mg/kg(Ⅲ)及基础饲粮+2 000mg/kg(Ⅳ)壳聚糖组,试验期56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250和500mg/kg的壳聚糖均能显著提高试验鹅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及70日龄体重(P0.05);2)在250~1 000mg/kg范围内,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处理组间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250和500mg/kg的壳聚糖能够显著降低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并抑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表达(P0.05)。试验鹅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水平随着壳聚糖水平提高,显著上调;4)在250~2 000mg/kg范围内,壳聚糖添加量不影响试验鹅肝脏FAS及LPL活性(P0.05)。但500和1 000mg/kg壳聚糖能显著降低其肝脏HL活性。综上所述,壳聚糖能够通过影响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及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试验鹅血脂代谢,提高其生长性能,添加量以250~500m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功能性氨基酸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 NCG)或牛磺酸(taurine, Tau)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丹系长白母猪48头,根据母猪胎次和体况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CG组和Tau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500 mg·kg-1 NCG及基础日粮+600 mg·kg-1 Tau。试验期从母猪妊娠35 d开始到哺乳26 d断奶结束。[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CG和Tau组母猪窝产健仔数显著提高(P<0.05),而NCG和Tau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添加NCG和Tau组均显著提高了仔猪初生活力(P<0.05),添加NCG还能显著缩短母猪产程(P<0.05);3)与对照组和NCG组相比,添加Tau显著提高了母猪产后5 d的平均采食量(P<0.05);与对照组和Tau组相比,NCG组母猪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腐殖酸钾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牛乳质量、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520±30)kg]且健康的泌乳母牛12头,按照体重、产奶量和泌乳天数相似原则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试验Ⅰ组(基础日粮+2 g·kg-1的腐殖酸钾)、试验Ⅱ组(基础日粮+4 g·kg-1的腐殖酸钾)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8 g·kg-1的腐殖酸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日产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添加腐殖酸钾可显著改善牛乳品质(P<0.05),其中日粮中添加4 g·kg-1及以上腐殖酸钾牛乳品质显著提高(P<0.05),牛乳品质中的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产量、乳脂产量、总乳固形物、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2)添加不同水平腐殖酸钾对泌乳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日粮中添加4 g·kg-1以上腐殖酸钾可显著提高粗蛋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粮添加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 160只5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C组)以及添加250 mg·kg-1(LD组)或500 mg·kg-1(HD组)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制剂的日粮。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LD和HD组蛋鸡产蛋率在49 d时分别提高了2.62%和2.20%,HD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LD组的回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盲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HD组中盲肠和回肠的T-AOC、GSH-Px活性,CAT活性以及盲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LD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正戊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HD组中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HD组盲肠内容物中氨氮、尿素含量和尿酸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5),尿酸水平升高(P...  相似文献   

8.
在边缘性缺锌(-30ppm)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锌(添加量:0、40和1000ppm)和钙(含量3.12%和4.70%)饲喂种母鸡,观测了种蛋的孵化效果和子代初生雏的表现。结果表明,当种母鸡饲粮未加锌时,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P<0.01)。高锌对种蛋孵化效果没有不良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使种蛋孵化后残壳重显著提高(P<0.05)。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1),高钙则使之更进一步降低(P<0.01)。子代初生雏血清蛋白质含量(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受试验处理的影响很小。种母鸡饲粮加锌使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显著提高(P<0.01),而对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种母鸡饲粮高钙对子代初生雏体内锌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使种蛋孵化后残壳中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羽1日龄爱拔益加公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橙皮苷组(Hes)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mg·kg-1的橙皮苷,迷迭香酸组(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迷迭香酸,橙+迷组(Hes+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的橙皮苷和15 mg·kg-1的迷迭香酸。试验期为42 d, 1~21 d为前期,22~42 d为后期。于试验期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屠宰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2~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橙+迷组肉鸡的屠宰率和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肉鸡胸肌的24 h亮度值、24 h黄度值、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左莲 《饲料博览》2023,(1):66-68
为了探讨中药饲料添加剂对岑溪古典鸡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1日龄岑溪古典鸡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养试验,将5 000只1日龄岑溪古典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在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中药饲料添加剂300 mg·kg-1。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增重、采食量、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显著提高岑溪古典鸡生长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快大型黄羽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的影响,确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为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720只48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母鸡,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只,各处理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1 VD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种鸡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种蛋孵化,子代肉鸡按照种鸡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栏饲喂(基础饲粮中含1 000 IU·kg-1VD3),试验期63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平均蛋重(P<0.05);添加1 600与3 200 IU·kg-1 VD3显著增加种蛋的蛋壳强度(P<0.05);添加1 600 IU·kg-1 VD3增加蛋壳厚度(P<0.05);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种鸡脱脂胫骨比例与骨密度(P<0.05),添加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VD3可提高种鸡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2)种鸡饲粮添加VD3对子代肉鸡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 000 IU·kg-1 VD3显著提高子代鸡胫骨折断力(P<0.05),添加800、1 600或4 000 IU·kg-1VD3显著增加子代肉鸡胫骨密度(P<0.05),添加1 600—4 000 IU·kg-1VD3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子代鸡脱脂胫骨比例(P>0.05);添加VD3提高了子代肉鸡1日龄血浆中钙、磷含量,降低AKP活性(P<0.05),但对21、63日龄子代肉鸡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VD3显著影响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种蛋蛋壳品质、肉种鸡及其子代肉鸡胫骨指标与钙磷代谢。综合试验观测与回归模型来估测黄羽肉种鸡VD3需要量,饲粮添加800 IU·kg-1 VD3即可获得最优产蛋性能,1 650—1 828 IU·kg-1 VD3获得最优蛋品质,而获得种鸡和子代肉鸡最优胫骨性状均需要较高的种鸡饲粮VD3水平(4 000 IU·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锌对5—15周龄鹅免疫抗氧化功能与金属硫蛋白-Ⅰ(MT-I)m RNA表达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以科学地确定鹅饲粮中锌的需要量。【方法】试验随机选用29日龄体重相近的青农灰鹅360只(P0.05),设计6个处理,每处理6次重复,每重复10只(公母各半);各处理饲粮中锌水平分别为:27.46(Ⅰ组)、77.46(Ⅱ组)、127.46(Ⅲ组)、177.46(Ⅳ组)、227.46(Ⅴ组)、277.46(Ⅵ组)mg·kg-1(基础饲粮中含锌),试验进行11周。【结果】(1)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受饲粮中锌水平的影响,随锌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锌水平为127.46 mg·kg-1时,胸腺指数最高(P0.05);当锌水平为77.46 mg·kg-1时,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最高(P0.05)。(2)饲粮锌水平为177.46 mg·kg-1时,鹅副黏病毒疫苗免疫后7日的抗体滴度最高(P0.05);饲粮锌水平为157.41 mg·kg-1时,鹅副黏病毒疫苗免疫后14日的抗体滴度最高(P0.05)。(3)当饲粮锌水平为153.84 mg·kg-1时,鹅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最高(P0.01);当饲粮中含锌127.46 mg·kg-1时,血清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P0.01);当饲粮锌水平为148.33 mg·kg-1时,鹅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P0.05);当饲粮中含锌148.33 mg·kg-1时,血清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最高(P0.01);当饲粮中锌水平为177.46 mg·kg-1时,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最低(P0.05)。(4)饲粮中锌能显著提高MT-I m RNA表达量(P0.05),当饲粮中锌水平为177.46 mg·kg-1时,肝脏MT-I m RNA表达量最高(P0.01)。(5)肝脏中MT-I m RNA表达量与肝脏中T-AOC(r=0.94)、Cu Zn-SOD(=r 0.97)活性指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CAT(r=0.85)、GSH-Px(r=0.89)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呈负相关(r=-0.70,P0.05);肝脏中MT-I m RNA表达量与血清中T-AOC(r=0.99)、CAT(r=0.92)和Cu Zn-SOD(r=0.94)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GSH-Px呈正相关(r=0.81,P0.05),与MDA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1)饲粮中适宜水平锌能够促进鹅免疫器官发育,增强T-AOC、CAT、GSH-Px、Cu Zn-SOD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水平。(2)饲粮中锌能够干预肝脏MT-I m RNA表达量,从而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3)鹅饲粮中锌水平在77—150 mg·kg-1范围内机体处于高位免疫和抗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雏鹅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高蛋白日粮对雏鹅血清尿酸水平、肝脏和肾脏超微结构及ABCG2表达的影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对照组(CP)肝脏和肾脏细胞器结构完好,高蛋白1组(HP1)、高蛋白2组(HP2)肝脏部分线粒体开始出现肿胀、空泡变性,内质网肿胀消失,糖原减少。肾脏细胞部分线粒体开始出现肿胀、空泡变性,核膜间隙增大。雏鹅7日龄时,HP2组鹅的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1);雏鹅14日龄时,HP2组鹅的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1),HP1组鹅血清尿酸水平极显著高于CP组(P<0.01)。qPCR、Western-boltting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2组鹅十二指肠、空肠中ABC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P<0.05或P<0.01),鹅肾脏ABC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P组和HP1组(P<0.05或P<0.01);HP1组鹅ABCG2基因和蛋白在空肠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P组(P<0.05),在肾脏中的表达显著低于CP组(P<0.05)。综上所述,饲喂高蛋白日粮导致雏鹅肝脏、肾脏细胞受损,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引发雏鹅高尿酸血症,空肠、十二指肠中ABCG2的表达增加,而肾脏中ABCG2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探究饲粮中添加L-肉碱对巴民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及背脂的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08头初始体重为(65.42±0.19)kg巴民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和B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 mg·kg-1L-肉碱(纯度为50%,以纯品计),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L-肉碱对巴民育肥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胴体直长及胴体斜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平均背膘厚(P<0.05);对心脏和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B,添加200 mg·kg-1L-肉碱显著降低肝脏指数(P<0.05);对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背脂中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硒拮抗镉致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硒与重金属镉的拮抗作用,试验选取80只健康的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高镉组、硒组、高镉+硒组),连续7 d按照组别每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等量去离子水、2.0 mg·kg-1 Cd2+、0.2 mg·kg-1 Se2+、2.0 mg·kg-1 Cd2++0.2 mg·kg-1 Se(2+),第8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测定肝脏器官指数和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镉组肝脏器官指数上升(P>0.05),SOD和CAT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与高镉组相比,高镉+硒组肝脏器官指数下降(P>0.05),SOD和CAT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说明硒可以通过与重金属镉产生的拮抗作用,使小鼠毒害症状有所减缓,表现在小鼠肝脏器官指数下降,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周龄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1、2、3、4组分别饲喂铜水平为39.55,127.60,194.75,255.22 mg/kg的日粮,在鹅4,6,8,10,12周龄时对血液、肝脏、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日粮铜水平、周龄与性别三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肝脏中的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2组(饲喂铜水平为127.60 mg/kg日粮)鹅胸肌铜含量显著高于1组(饲喂基础日粮,铜水平为39.55 mg/kg)(P0.05),4组(饲喂铜水平为255.22 mg/kg日粮)鹅皮脂中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另外,周龄对鹅血液、肝脏、胸肌和皮脂中的铜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的铜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周龄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1、2、3、4组分别饲喂铜水平为39.55,127.60,194.75,255.22 mg/kg的日粮,在鹅4,6,8,10,12周龄时对血液、肝脏、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日粮铜水平、周龄与性别三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肝脏中的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2组(饲喂铜水平为127.60 mg/kg日粮)鹅胸肌铜含量显著高于1组(饲喂基础日粮,铜水平为39.55 mg/kg) (P<0.05),4组(饲喂铜水平为255.22 mg/kg日粮)鹅皮脂中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另外,周龄对鹅血液、肝脏、胸肌和皮脂中的铜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的铜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辣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大蒜辣素处理组、CCl4处理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80 mg·kg-1)及3个大蒜辣素(40、20和10 mg·kg-1)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1%CCl4(10 mL·kg-1)8 h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蒜辣素和复方甘草酸苷,于CCl4处理48 h后采集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清中炎性因子以及肝组织MDA及CAT含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蒜辣素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大蒜辣素对小鼠肝脏无损伤作用(P>0.05)。40、20和10 mg·kg-1大蒜辣素均可显著降低CCl4处理小鼠的血清AST、ALT及ALP活性水平(P<0.05),显著提高肝脏CAT含量和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维甲酸对热应激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选用40只7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热应激组(HTRA0)、5 mg·kg-1·d-1维甲酸处理组(HTRA5)和10 mg·kg-1·d-1维甲酸处理组(HTRA10)。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维甲酸或玉米油后,42℃全身热应激2 h,处理7 d,试验结束后屠宰采样。[结果]与CON组相比,HTRA0组小鼠睾丸重、最小直径以及生精小管的横截面积、直径和上皮厚度显著降低(P<0.05),附睾精子活力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ho-1、nqo1、sod1、gpx1)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血睾屏障相关基因(oc...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玉米幼苗对Cr(Ⅲ)的吸收途径,通过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r(Ⅲ)处理浓度(0~20 mg·L-1)对玉米幼苗Cr(Ⅲ)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以及ATP酶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Fe(Ⅲ)对玉米幼苗根系Cr(Ⅲ)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根系吸收Cr(Ⅲ)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为121.4 mg·kg-1·d-1,显著高于地上部的16.3 mg·kg-1·d-1(P<0.05);根系吸收Cr(Ⅲ)的离子载体与离子的亲和力(Km)为12.2 mg·L-1,显著低于地上部分的180.8 mg·L-1(P<0.05)。ATP酶抑制剂Na3VO4显著抑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Cr(Ⅲ)的吸收(P<0.05)。Ca2+通道抑制剂LaCl3和K+通道抑制剂C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