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制鸡马立克氏病有两类疫苗:一类是鸡马立克氏病弱毒(人工减弱或自然弱毒)疫苗,另一类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我国于1978年起开始使用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对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火鸡疱疹病毒与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型不  相似文献   

2.
正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根据血清I型MDV诱发免疫鸡群MD病变的能力可将血清1型之MDV进一步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 MDV),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超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3.
刘玉弟  汤东平 《中国家禽》2002,24(14):17-18
鸡马立克氏病(MD)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各种MD疫苗的广泛使用,马立克氏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疫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护鸡群安全,加之超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的出现,因此,仍有MD的发生,尽管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但对养禽业仍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就如何预防MD的发生,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MD)的研究,是从分离到马立克氏病毒(MDV)开始的,包括MDV弱毒活苗的研制、火鸡疱疹病毒(HVT)的分离、HVT疫苗的研制等.以马立克氏病实际应用为中心的研究得到迅速进展.同属于疱疹病毒科的人的肿瘤原性病毒即Epstein-Barr病毒(EBV)已进行研究,Burkitt淋巴肿瘤细胞株也已开始建立.1973年初,又建立了MD淋巴肿瘤细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D)多价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MD)多价疫苗是由两种或三种血清型MD疫苗株病毒(I型“814”、Ⅱ型SB-1和Ⅲ型HVTFC126)按规定配比组成,主要用于提高该病单价苗的防制效果,用于防制该病强毒株的爆发流行。该疫苗每羽剂量含三种血清型病毒总数在2000蚀斑形成单位(PFU)以上,无新城疫等病毒污染,免疫保护率(即发病减少率)达90%以上,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免疫鸡群的MD发病率可降低到1%以下。其免疫效果优于国际上的同类疫苗。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并以淋巴细胞性肿瘤为特征的病毒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70年代初应用火鸡癌疹病毒(HVT)疫苗成功防制MD,但8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屡屡发生HVT免疫失败,致使由MD引起的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1996年收检鸡病例348例,鸡马立克氏病78例,占22.41%,为鸡各类疫病之首。1病原及临诊特征MD的病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为鸡疮疹病毒科、鸡瘤疾病毒1型,HVT为鸡疤疹病毒D型。MDV及其相关的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即:I型包括MDV强毒(VMDV)、超强毒(VVMDV)及由它们致弱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引起鸡群的高死亡率及免疫抑制,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应用疫苗免疫是防制该病的主要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MD活疫苗814株及三价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防制该病。MD活疫苗(814株)其疫苗种毒MDV“814”株系从多年未发生过MD的鸡场分离,属于MDV血清I型自然弱毒株,而非人工致弱毒株,实验室试验证明该疫苗预防效力比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高28.5%,实际预防效力能使MD的死亡率由HVT预防的>7%下降到<2%。而且814疫苗株的预防效力受同种母源抗体的…  相似文献   

8.
在本刊第七期的苏威技术专栏中我们讨论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的特点,如何选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以及马立克氏病免疫促进剂(ACMI)等问题。这一期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以提高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效果。同时对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等也进行了分析。 选用高质量的马立克氏病疫苗(每羽份疫苗含有的蚀斑数多,种毒的传代次数低,用SPF鸡胚或无其它病毒污染的细胞生产)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的关键。但除疫苗的质量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病(MD)可用火鸡疱疹病毒(HVT)或弱毒化血清型IMD病毒免疫预防。但经常在已接种过疫苗的商品鸡群中发生意料之外数量的MD病鸡,最近作者等才弄清在孵化后早期及1~14日龄时感染鸡贫血因子(CAA)是马立克疫苗接种失败的一个原因。另外,有报告说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增强CAA的病原性。但是这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并以身体各组织发生单核细胞浸润进而最终形成肿瘤为特征。引起该病的致病因子,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eseas Virus,MDV)依据致病性和血清型反应差别,可分为三类,即MDVⅠ(强毒株及其致弱变异株)、MD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了4种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MD)单价弱毒疫苗及其与血清Ⅱ型和Ⅲ型病毒混合多价疫苗在安全性及效力方面的差异。以0 2ml的剂量皮下接种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的雏鸡。接种后5天 ,所有的疫苗接种鸡及对照鸡都用MD强毒株—Md 5或RB1/B株攻毒。血清Ⅰ型单价疫苗的保护指数由56至80以上不等。Ⅰ型毒 +HVT(Ⅲ型)疫苗的保护指数亦有很大的提高。用HVT +SB -1或HVT +301B/1与Ⅰ型毒组成的三价疫苗 ,其保护指数特别高。实验结果表明 ,三价疫苗用于因MD造成的高死亡率鸡群或被MD超强毒污染的鸡群会大有裨益。马立克氏病会引起感染鸡群的严重死亡和污染。MD可通过使用MD单价或含双价、三价的多价疫苗而得到控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几种MDⅠ型不同毒株单价疫苗及多价疫苗对母源抗体阳性雏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鸡场接种马立克氏病(MD)疫苗,但仍频频发生马立克氏病。作者针对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浅析,并对今后的防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马立克氏病重组禽痘病毒疫苗的保护和协同作用盘宝进编译郑儒标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增生性疾病,MDV包括三个血清型:血清1型是鸡源性致病株及其致弱株,血清2...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MD,许多研究都用多价苗免疫,并认为免疫后早期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甚至用vvMDV攻击均能产生极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MD疫苗抵抗vMDV攻击效果的比较,揭示不同MD疫苗对免疫雏鸡的保护效力,为选择适用的MD疫苗并有效防制MD提供可信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使用已有20年了,尽管马立克氏病(MD)的发病率已比未用疫苗前大为降低,但在许多国家马立克氏病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很少有一种疫苗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马立克氏病疫苗也不例外。其次,可  相似文献   

16.
日本每年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据1969年—1970年全国普查,360日龄以下的鸡有16%患淋巴肿瘤。MD患鸡不仅因肿瘤致死,还因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产生免疫抑制和降低生产性能、影响肉鸡的产肉性能。1972年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有效地控制了 MD,但仍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7.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肿瘤性传染病,近年来MD在世界广为流行。从而对各国的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该病的流行和发生,接种疫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现就有关以接种疫苗的方法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MD)是由一种细胞结合性病毒引起的,现已知引发MD的疱疹病毒有3种不同的血清型,最近报道的超强毒MD病毒(vvMDV),如MD-5,RB-1B和T.K.等,最初报道的古典型MD可能是由一种毒力相对较低的血清型MDV(即缓和型MDV,mMDV)所引发。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疾病,本病的发生不均衡,一定地区可反复急性暴发。集约化养鸡(肉用仔鸡)地区该病的暴发率特别高,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用马立克疫苗免疫鸡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主要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是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20.
自7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各种MD疫苗的广泛使用,马立克氏病(MD)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疫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有效保护鸡群安全,加之超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的出现。因此,MD的发生,仍对养禽业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就如何预防及避免MD的发生,谈谈笔者的看法。1MD疫苗的免疫接种1.1疫苗的选择正确地选择和有效地应用高质量的疫苗接种,是现在和将来预防及控制MD的中心战略。某些养鸡场在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中又出现MD,给鸡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之MD疫苗一般是由供种苗方负责在孵化场对1日龄雏鸡进行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