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黑星病病菌是侵染力很强的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芽、病梢、病叶、病果上过冬。翌年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潜藏在芽内越冬的菌丝或分生孢子开  相似文献   

2.
李志忠 《河北果树》2013,(6):18-18,24
<正>1梨黑星病1.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梨树的叶、新梢、果实等。叶片受害,叶正面有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叶背面有黑霉斑出现,容易造成梨树早期落叶。果实发病,病部木栓化,坚硬龟裂,呈疮痂果。新梢发病,形成凹陷龟裂病斑,病斑呈椭圆形并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梨树新梢严重枯死。1.2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腋芽鳞片内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及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危害叶、新梢、果实等。  相似文献   

3.
《山西果树》2014,(4):61-61
在清园工作进行较好的情况下,落叶及其附生病菌被清除,在腋芽鳞片内越冬的病菌基本集中在枝梢顶端的芽内,早春梨树萌发时,病菌也开始活动并在幼嫩的梨梢顶部进行繁殖,产生黑色的分生孢子,使得发病梨梢顶端10cm左右发乌,俗称雾梢。在早春梨树萌发时期,注意每天巡视并清除雾梢,可大量减少浸染源。  相似文献   

4.
梨黑星病是梨的一种最重要的病害。除危害梢、叶外,还加害果实和嫩芽。常引起落叶,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梨黑星病的病原菌,以菌丝在发病的枝梢芽内和枝条上越冬。梨芽萌动时,病菌开始活动.到芽鳞开绽时,就会在嫩芽或花朵上危害。黑星病在春季发病的早晚和程度,与冬、春的雨雪多少有密切关系。一般冬、春雨雪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就会早而  相似文献   

5.
7 黑星病研究进展 黑星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的形式在芽鳞片内越冬,其中顶芽占96%以上。据蒲城县植保站调查,每年最早发病的是刚萌发的嫩芽,其次是新梢和花梗的基部。首次侵染的病菌来源于附着在芽鳞片的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片和幼果上,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蔓延扩展。  相似文献   

6.
1 病害症状表现与品种抗性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霉病,是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最主要病害,特别在陕西、安徽、河南等酥梨产区流行严重,造成巨大损失。此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梢和冬芽上越冬,也有以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7.
一、梨主要病害(一)梨黑星病1、症状识别主要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芽鳞等部位。果实受害,先出现淡黄色圆形小病斑,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被害的幼果,多龟裂并成干疤,易早期落果。新梢受害,嫩梢基部初呈黄褐色,最后使嫩梢枯死。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是我区梨树的主要病害 ,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2 0 0 0年全区 1 3个县市 773 1hm2 梨园全部发病 ,病果率在 3 0 %以上的梨园达 3 860hm2 ,占总面积的 5 0 % ;全区病果 43 0 0 0kt,总损失 5 1 60万元。 2 0 0 1年文水县南安村 3 4hm2 酥梨园 ,病果率达 80 %以上 ,病树落叶严重 ,树势变弱。据观察 ,梨黑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梨芽内越冬。翌春梨芽萌发时病菌开始侵染 ,经短期潜育 ,于 4月中下旬开始产生孢子 ,并延续到 6月中下旬。此期正值梨树幼果期和新梢旺长期 ,是病原菌侵染的有利时期 ,极易感病。若遇连阴雨 ,或防治不力 ,势必…  相似文献   

9.
一、秋冬清除残枝落叶。苹果的褐斑病、灰斑病,梨的黑垦病,葡萄的褐斑病、白腐病,桃的褐腐病等病菌的越冬场所是残枝落轩及杂草,对梨瘤蛾、苹果顶梢卷叶蛾等形成的虫苞、虫巢、虫梢也应结合秋清园、冬修剪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二、秋冬耕翻园地。秋冬土壤深翻,可破坏土壤中各种害虫  相似文献   

10.
时间(物候期) 防治对象 主要技术措施和喷布的药剂及浓度 1一3月中旬 (梨休眠期) 3月下旬 (梨芽萌动) 4月上旬 (梨开花前) 5月上旬 (谢花后10天) 5月中下旬 (新梢停长后) 6月上旬 (麦收前) 6月下旬 (花芽分化) 7月上旬 (花芽分化) 7月下旬 (花芽分化) 8月中旬 (果实膨大) 9月上旬 (果实成熟) 10一12月份 (落叶期) 越冬虫卵 越冬病菌 介壳虫、叶 瞒、轮纹病 梨木虱、毛 虫、黑星病 黄粉虫、黑 星病 康氏粉蚜、 梨锈病 梨木虱、轮纹 病、褐斑病 叶蜡、梨木 虱、黑星病 黑星病、梨木 虱、叶蜡 黑星病、潜叶 蛾、粉蚁 黑星病、毛 虫、黄粉蚜 黑…  相似文献   

11.
正杏疔病,又叫黄病、红肿病,仅危害杏树。主要危害新梢、叶片,受害严重时危害杏花和果实,影响杏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品质。1病原及发病规律该病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疔痤菌科,杏疔座霉菌。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或芽体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杏树萌芽时遇雨后,病叶中的子囊孢子即从子囊壳中放射出来,借助风雨或气流传播到幼芽上,很快入侵芽体萌发危害(或芽体内的病菌直接萌发),随着芽子的萌发,菌丝在新梢幼叶上发病蔓延,5月份开始表现症状,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在逐渐干枯的叶片上形成子囊壳越冬(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梨黑星病是我国梨区的最重要的病害。危害梨树的梢、叶、花、果和嫩芽,常造成落叶,树势衰弱,使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在我省的条件下,梨树黑星病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春季发病的早晚,与冬春的雨雪多少有密切关系。黑星病的病原菌,多以菌丝在发病的枝梢芽内和枝条上越冬。梨芽萌动时,即开始活动,到芽鳞开绽时,就会在嫩芽或花朵上危害。一般冬春雨雪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梨芽萌动后迂雨,病菌就能传播。在空气湿度达到70%以上,叶面有露时,病菌就会侵染。(二)夏季雨水多少,是能否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在降雨量多的情况下,病菌随时都能传播,侵染,由春季的点片发生,而至蔓延成灾.(三)品种间的发病程度有一定的差别。我省栽培的梨树品种中,以鸭梨,黄县  相似文献   

13.
梨黑星病侵染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79~1986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河北省梨黑星病越冬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病芽梢”。盛花期后病芽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染叶、果,其被害程度与病芽梢的多少呈正相关。经人工接种,明确病菌侵入梨芽的时期是在6~9月份,重点是8月份,此时梨叶、果发病程度与翌年病芽梢发生多少也呈正相关。提出病芽梢发生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陕西榆林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黑痘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 1)病害特点。①葡萄黑痘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蔓溃疡中越冬。菌丝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中可存活3-5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新梢和嫩叶上。其后对新梢、嫩叶、卷须及幼果等多次再侵染。②葡萄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5-6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经风雨传播,并多从叶背气孔入侵。  相似文献   

15.
果树文摘     
<正> 在海城地区,梨黑星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6年海城市发病株率达94%,病果率65.8%,减产600万kg。1987年对140余万株梨树进行梨黑星病综合防治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在梨树小年的条件下,仍比1986年增产4.08%,病果率降低了95.38%。经一年试验证明,于早春梨芽萌动时喷布硫酸铵10倍液,有助于铲除越冬菌源,控制新梢发病,新梢及叶片防治效果分别为34.3%及40.2%,此措施切实可行。在梨园初见病梢和病叶时,喷布2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过20天左右喷布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40倍液,以后再交替喷布代森铵、波尔多液,可有效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在90%以上。生长后期(9月15日)以后,喷一次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40~300倍液,可保护晚熟品种果实不受侵染,并可压低越冬菌源。(王春强等)  相似文献   

16.
正梨黑星病危害梨树叶片、果实、芽、花和新梢,若防治不及时常造成提前大量落叶,影响产量和质量,削弱树势,并影响到下一年甚至未来几年梨树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挖树毁园。1症状特点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花序、叶片、叶柄、新梢和果实,  相似文献   

17.
浙西北梨区6种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2005年梨种植面积达1940hm2,年总产量2.5万余t,但梨树病害发生种类较多。现将梨树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控技术简述如下。1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往往造成大量幼果畸形、落果和落叶,常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1.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为害幼果、嫩叶、新梢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初期为淡黄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随后发生黑霉。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叶柄,产生黑霉而造成早期脱落。果柄受害易造成落果;果面上黑色病斑最后干疤,并有裂纹,受害严重的果实畸形、脱落。新梢发病,一般在芽上先感病,萌发后新梢为病梢,布满黑霉,成为“…  相似文献   

18.
黎彦 《果农之友》2002,(3):48-48
梨树病害种类较多,但发生普遍,比较严重的主要有:梨黑星病、轮纹病(包括干腐病)和腐烂病。一、梨黑星病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可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被害果形成黑斑,甚至畸形龟裂,降低产量和品质。(一)症状可为害芽、新梢、花序、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芽被害鳞片茸毛较多,表面生出霉层,鳞片开裂;被害新梢和花序基部先呈淡黄色斑,后长出黑霉,常引起花序枯萎。叶片发病初期,叶背主脉两侧、叶柄上也是先产生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几天后生出黑色霉状物,即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二)病原菌是真菌中的子囊菌。分…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今年缙云县大洋镇近 2 90hm2 黄花梨普遍发生黑星病 ,在大洋、南吴等地调查发现 ,引起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 :黄花梨极不抗病 ;未做好清园工作 ,越冬病菌基数大 ;前期阴雨连绵 ,立夏前后气温适宜 (黑星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 1~ 2 3℃ )。该病属真菌病害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芽鳞、病叶、病果和病枝上越冬。翌年春季 ,残存越冬和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侵染幼嫩组织。在病害流行年份 ,从开花至采收期均能发病。生长季节降雨量大小及持续天数 ,是影响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发病期间 ,每次连续若干…  相似文献   

20.
1)症状。病菌能危害芽鳞、叶片、新梢、花、果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叶片受害时,先在叶背沿主脉和支脉间产生边缘不清的淡黄色病斑。后呈现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叶正面出现多角形或近圆形褪色黄斑。幼果感病初生淡黄色圆形小斑点,中期感病在果面上产生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硬化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