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全球鲆鲽类的生产特征,认为过去20年资源量和捕捞量相对稳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发展鲆鲽类养殖是大势所趋。重点研究了全球鲆鲽类的国际贸易状况,结果表明:鲆鲽类的流通和贸易主要是欧盟的区域内贸易和美加贸易,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是鲆鲽类主要的进出口市场;亚洲是鲆鲽类重要的进口市场,中国和日本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鲆鲽类的净出口国有冰岛和印度尼西亚,净进口国有日本和意大利,而鲆鲽类产业内贸易活跃的国家有加拿大、德国和法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鲆鲽类的国际贸易状况,从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对我国鲆鲽类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种联排升降式鲆鲽鱼类网箱系统的构建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鲆鲽鱼类特别适宜于在浅海沙质海床上底栖的生活习性,研制了一种HDPE联排升降式鲆鲽鱼类专用养殖网箱,其特点是既能沉入水底为鲆鲽鱼类营造一种近于海底的生态环境,又能抵御强风暴袭击和躲避赤潮灾害,并且升降操作简便,可多个箱体联排升降.经在海上实物网箱的重复升降试验,结果表明,联排升降式试验网箱的平均沉降时间为11.67 min,平均上浮时间为11.83 min,显示出了稳定快捷可靠的升降性能,是一种适合鲆鲽鱼类养殖的新型网箱.  相似文献   

3.
<正>鲆鲽类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对象,山东、河北、天津及辽宁等地建有大量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设施,例如河北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面积就超过1×106 m2。近两年鲆鲽类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很多养殖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多数养殖场均不同程度地缩减了养殖规模以规避风险,从而造成了大量养殖设施的闲置。鲆鲽类养殖场在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尽量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亟需寻找养殖替代品种。由于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  相似文献   

4.
近年大鲮鲆人工养殖发展很快,但目前国内大鲮鲆专用饲料却很少。许多养殖户对大鲮鲆的营养需求及摄食习性了解甚少,在自制饲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导致大鲮鲆营养不良,生长缓慢。针对这种情况,以下介绍大鲮鲆鱼饲料的配制方法。 首先原料选用要严格。鲜杂鱼一般占饲料的50%或略高,玉筋鱼、沙丁鱼、鲐鱼及其他海捕鲜杂鱼等,是制作大鲮鲆饲料的主要原料。选购鲜杂鱼时,最好不要购买单一品种,特别应避免长期使用小鲅鱼做饲料。因为大鲮鲆长期吃小鲅鱼做成的饲料,易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 其次饲料配比要适宜。大鲮鲆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而…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转型下的中国鲆鲽类养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海水养殖作为海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入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立足于中国鲆鲽类养殖产业现状,系统阐述我国鲆鲽类养殖业在养殖模式、饲料使用、疾病防控、产业组织及其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深入分析鲆鲽类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内在关系,探讨鲆鲽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鲆鲽类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鲆鲽类增养殖国外从19世纪末开始研究,主要是欧美一些国家对欧洲鲽进行孵化放流丁作。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牙鲆的人工繁育工作。目前全世界养殖的鲆鲽类有牙鲆、大菱鲆、欧洲鲽、庸鲽、星鲽、石鲽、半滑舌鳎(欧鳎)等,养殖规模和产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的养殖品种幸要是牙鲆和大菱鲆为主,石鲽、黄盖鲽等也有养殖。  相似文献   

7.
根据鲆鲽类海水鱼的生理生态特点,整合双排水、多级物理过滤、臭氧消毒杀菌、纯氧混合增氧等关键的水质调控技术,构建了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益的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大菱鲆为试验对象,通过试运行探讨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养殖试验分3个阶段,对期间各项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日换水率为50 %时,各项水质指标均保持在鲆鲽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大菱鲆生长情况良好,成活率92 %,平均养殖密度达18.4 kg·m-3;与流水养殖模式比较,养鱼污水经过循环利用,每生产1 kg鱼节约能耗24 %,节水85 %。该鲆鲽类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良好,适宜于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北方沿海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菱鲆"丹法鲆"(以下简称"丹法鲆")是我国大菱鲆鱼类人工培育的第一个新品种。是丹麦大菱鲆雌鱼为母本与法国大菱鲆雄鱼为父本通过种内杂交,选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解决了目前我地区普通大菱鲆孵化率、出苗率、白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变差等性状问题。我站于2012年8月在兴城市现代渔业园区的永康养殖场,对"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和抗病力等指标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本次试验采用相同养殖环境;投放相同规格的苗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鲆鲽类初级工厂化生产,作为一种早期创新型养殖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时不到20年,就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鲆鲽类养殖大国。但是,今天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正在创建新的高度,迎接鲆鲽类工业化养殖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9月2-4日,"第一届全国鲆鲽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协办。会议主题是鲆鲽类工业化养殖与可持续发展,共分六个专题进行研讨:鲆鲽类工业化养殖发展战略、产业经济与政策,鲆鲽类增养殖与基础生物学,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设施与装备,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北鲆2号     
<正>培育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品种简介:该品种是以渤海秦皇岛海域采捕的野生雌性牙鲆为亲本。经诱导雌核发育,以一个优良家系为母本,以另一个优良家系诱导成伪雄鱼为父本,经两个家系杂交获得的F1,即为北鲆2号。F1雌性比例达90%以上;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生长速度比普通牙鲆快35%以上;经一周年养殖,比普通牙鲆快50%左右。适宜在我国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鲆鲽类全雌苗种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鲆鲽鱼类具有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大、雌性比雄性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料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因此,鲆鲽类的全雌苗种培育对于提高鲆鲽类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鲆鲽鱼类雌核发育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经济品种上,如牙鲆、漠斑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条斑星鲽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鲆鲽鱼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围绕鲆鲽鱼类“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研究建立了一套由生产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追溯查询系统等构成的产地溯源系统平台。该平台为养殖企业、监督管理部门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工具,为鲆鲽鱼类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可以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鲆鲽鱼类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俗称比目鱼类(Flatfishes),可分为鲆科(Bothidae)、鲽科(Pleuronectidae)和鳎科(Soleoidae).鲆鲽鱼类是中国海水鱼养殖种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12,(12):47
为加快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程,推动当地鲆鲽类养殖品种的繁育、产品质量安全和鲆鲽类养殖新技术推广,2012年11月17日,河北综合试验站、装备与工程研究室、北戴河综合试验站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联合举办了"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昌黎培训班"。此次培训特邀请了装备与工程研究室倪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鲆鲽类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海水鱼类,其动物蛋白质品质高,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DHA、EPA等营养素,是人类美食和健康的益友。其中以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为主要养殖对象。鲆鲽类的养殖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对象,在北方沿海地区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并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鲆鲽类的养殖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鲆鲽类年产值已超过70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大规模养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丹法鲆"是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鲆鲽类高产、抗病品种的培育"课题之一"大菱鲆‘丹法鲆’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选育而来。本次实验着重研究"丹法鲆"与普通大菱鲆在生产性能(生长速度、饵料系数等)和抗逆性上的区别,为今后推广养殖优良品种奠定基础。实验于2013年3月13日开始,至2014年9月13日结束。实验是在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秦皇岛市海鑫水产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养殖车间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鲆鲽类产业技术需求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被调查单位总体概况 在回收的128份问卷中,辽宁29份,河北18份,天律7份,山东57份,江苏6份,福建11份.被调查单位数量分布与鲆鲽类主产区产量分布基本吻合,可反映出产业技术需求总体状况.从养殖单位性质看,被调查的128家养殖生产者中,16家为养殖企业,112家为个体养殖户.从养殖品种及其分布看,被调查养殖单位所养殖的鲆鲽类品种有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星突江鲽、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漠斑牙鲆以及欧鳎.其中101户养殖了大菱鲆,32户养殖了牙鲆,31户养殖了半滑舌鳎,2户养殖了星突江鲽,6户养殖了条斑星鲽,5户养殖了圆斑星鲽,2户养殖了漠斑牙鲆,1户养殖了欧鳎.  相似文献   

19.
鱼类的生殖和苗种繁育是鱼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鱼类繁殖生理主要围绕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结构特征、性腺发育规律、性类固醇激素、生殖相关功能基因内分泌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表达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鲆鲽类生殖相关组织的结构及其内分泌系统特征、性腺发育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激素诱导的关系、性类固醇激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温及光周期调控关系等.旨在为鲆鲽类生殖活动的精准调控和建立苗种繁育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鲆、鲽鱼类室内水泥池养殖,具有管理方便、产量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威海发展迅速,成为渔民致富的好途径,但随着养殖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大,由于受养殖技术及养殖条件的限制,时常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等,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对鲆、鲽类室内水泥池养殖疾病的防治,必须采取以防为主、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