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畜种,为牧民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但是牦牛的繁殖力较低,通常为2年1胎或3年2胎,选育改良进展缓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作为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步骤,已被应用于牦牛科学研究和繁殖生产上。由于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远远低于体内,因此完善体外培养条件,提高牦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熟率,对牦牛繁育技术研发和育种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卵巢保存、卵母细胞采集、卵母细胞培养、培养基添加剂等方面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发育质量,为牦牛体外受精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糖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和优化牦牛卵母细胞培养体系,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胚胎生产效率。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和10 mmol/L)的葡萄糖或蔗糖,培养24 h或预培养2 h后移入无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2 h,统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及体外受精(IVF)后的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mmol/L)相比,5和10 mmol/L葡萄糖组牦牛卵母细胞核成熟率和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均显著提高(P<0.05),10 mmol/L葡萄糖组的囊胚率最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10 mmol/L蔗糖可以显著提高牦牛卵母细胞核成熟率(P<0.05),但胚胎囊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用10 mmol/L葡萄糖预处理牦牛卵母细胞后其核成熟率、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糖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在成熟过程中添加适当浓度的糖能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性周期阶段对白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199+0.2mmol/L丙酮酸钠+10%NBs+5.0mg/L LH+0.5mg/LFSH+1>g/ml 17β-E2是白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较为理想的培养系统(成熟率79.4%、卵裂率42.5%)。采集白牦牛卵母细胞时卵巢所处性周期阶段(卵泡期、黄体期)影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成熟率分别为77.6%、69.5%,卵裂率分别为45.7%、35.6%)。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颗粒细胞是理想的共培养细胞,能有效克服白牦牛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桑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0.6%、7.7%)。  相似文献   

4.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卵巢的发育阶段、培养基、激素生长因子等.试验从屠宰场采集屠宰后的绵羊卵巢,抽取卵巢表面卵泡中的卵母细胞,选择一级和二级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试验证明,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以24h为佳,FCS浓度以20%最适宜.试验还发现无菌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在体外对卵母细胞的操作时间对试验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适宜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一些基本条件,为全面掌握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至整个体外受精技术的完善和规范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是指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与雄配子发生结合,完成受精,发育成胚胎,成完整个体的技术,是适应市场发展,提高国内自主育种水平的高科技手段.体外受精技术可以选择后代性别,加速育种进程,提高受精质量,在科学研究和良种选育中对牛体外受精技术都有很大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从牛卵母细胞的获取、精子的体外获能、体外受精以及胚胎发育和移植四个方面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体外受精温度、时间及卵子质量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受精温度为39℃、体外受精时间12h时,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最佳;卵子的质量对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十年生物技术和胚胎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技术等方面不断探索,为优良家畜的育种、保护濒危珍稀动物、动物基因改良提供了有利条件。牦牛是青海省特有物种,近十几年牦牛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育种改良方面已经有一些突破。牦牛卵母细胞是这些技术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这些技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培养基、激素、培养时间等.试验对不同培养时间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作为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开始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受精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当其中任何因素发生  相似文献   

10.
牛体外受精技术是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其中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也是重要环节。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目前,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已经确立,但其中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理等问题,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牛卵丘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体外培养液及添加物、存在问题等几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的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屠宰牛卵巢分离的卵母细胞,以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为标准,对牛胚胎体外生产过程进行了简化试验。结果显示:不加卵丘细胞的高密度卵母细胞体外成熟(100~200枚/平皿)可代替加卵丘细胞的标准密度(50枚/平皿)培养,其卵裂率(57.6%比62.5%)和囊胚发育率(23.7%比29.1%)没有显著差异(P>0.05),体外授精时间可从成熟培养后22h延长至27h,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没有显著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可以不经洗涤直接移入受精滴,原成熟培养皿内残留卵丘细胞再培养48h形成的单层细胞,可代替标准方法制作的单层小滴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的共同培养,供胚胎发育培养的单层细胞使用多次不影响囊胚发育率,经简化的IVF技术获得的胚胎非手术移入情期同步受体牛子宫角2~2.5个月后直检有58.3%(7/12)妊娠。我们认为,传统的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经过简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不会减少囊胚发育率和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半胱胺(Cysteamine)是一种重要的巯基物,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半胱胺能够增强谷胱甘肽(GSH)的合成和胚胎发育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半胱胺处理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0μM的半胱胺,其囊胚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是,与同时在成熟液和发育液中都添加100μM的半胱胺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半胱胺会提高牛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作用将达到饱和,其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M。  相似文献   

13.
猪卵巢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从屠宰母猪卵巢采得的卵母细胞-卵丘细胞复合体(Oocyte-cumulus Cell Complex.OCC)在含PMSG的M199培养40~44小时,卵丘细胞大部分扩散(86.4%)。48.1%(142/295)的卵母细胞排出第一极体(PBI)。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与体外获能精子授精后30~70小时,80.5%(103/128)的卵母细胞受精并可在体外发育到2~8细胞甚至桑椹胚。本文还对裸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进行了研究,对体外受精卵的早期发育作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PMSG对诱导卵丘细胞扩散及卵母细胞的全面成熟有重要作用,在OCC中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于裸卵母细胞体外授精后8~10小时将受精卵放入改良KRB液培养可使卵裂比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将出生后50~70日龄的羔山羊,经超数排卵处理以后,从卵泡中抽取卵母细胞,取外观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分成五组,在含有10%胎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液中分别经12、16、18、20和24h的体外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探索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对体外受精及卵裂率的影响。另外,在成熟用培养基内还分别添加了发情母羊血清(ENGS)和FCS以观察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12~24h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受精后的48h检查卵裂率分别为10%、37.1%、50.0%,41.2%和25.0%,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16~20h的卵裂率显著高于12h和24h的卵裂率。在成熟培养基内分别添加ENGS和FCS,其体外受精卵的卵裂率分别为60.3和46.8%,卵裂率在添加两种血清的培养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超排处理方法对羔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的影响,并将体外受精胚胎进行了移植,以便探讨利用羔山羊卵母细胞生产体外受精胚胎的技术途径。对2~4月龄羔山羊用FSH、FSH+LH(静脉注射)和FSH+LH(肌肉注射)三种方法进行超排处理,平均分别回收16.0、20.3和15.0枚卵母细胞。将这些卵母细胞进行20~24h的成熟培养后,其成熟率分别为45.5%,44.4%和76.5%。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培养后其2~4细胞胚胎的发生率分别为5.6%a、6.7%和31.7%b(b,vs,a,P<0.05)。将9枚2~4细胞期胚胎移植给6只受体母羊,结果有2只妊娠并产羔2只。  相似文献   

16.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用直接离心法、上浮法和perco ll密度梯度离心法等3种方法处理精子对南阳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处理的精子卵裂率差异不显著(84.2%vs84.5%vs83.6%),但是桑囊胚率perco 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上浮法显著高于直接离心法(17.1%、16.9%vs13.8%)。同时比较了微滴法和微细管法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表明两种方法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84.1%vs81.1%),桑囊胚率微细管法显著高于微滴法(17.8%vs13.4%)。  相似文献   

18.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Ⅰ组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88.4%和55.0%)显著低于Ⅱ组(95.9%和65.1%,P<0.05)。融合卵体外培养24h和5~8d后,Ⅰ组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和桑椹/囊胚发育率(63.0%和15.2%)与Ⅱ组(50.5%和7.8%)无显著差异,但Ⅰ组结果均好于Ⅱ组。将来自两组的25枚桑椹和囊胚移植到16头同期受体,在已检查过的8头受体中2头受体妊娠,其中1头于妊娠后4个多月流产,1头于妊娠期满后产出一雄性牛犊。研究结果表明:去核卵母细胞的电激活尽管对重组卵的存活与融合不利,但可改善核移植胚的卵裂和发育。本研究在我国首次获得牛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证明用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进行完全体外化的牛细胞核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检测15头奶牛离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体内产生抗体免疫应答的结果表明,1.0μg/ml的PWM或SEB使PBMC增殖达最高值,但在分泌Ig中却表现出不同作用,还发现在群体内离体细胞增殖强度的变异程度小于分泌的Ig量的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20.
乳突类圆线虫人工培养初试陈刚(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孔繁瑶,蒋金书,韩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100094)作者对1.丝状幼虫的消毒和脱皮方法;2.不同培养基和不同附加因子对丝状动虫体外培养的影响;3.最佳培养气相组成及pH值;4.二步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