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施肥定额二因素与番茄生长发育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有利于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最佳水肥耦合方案为:灌水量2 722.5~2 836.9 m3/hm2,施肥量265.5~294.4 kg/hm2.  相似文献   

2.
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三种安全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光温室番茄是寿光市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达1.5万hm2以上。近年来,根结线虫对日光温室蔬菜特别是番茄的危害日趋严重,使番茄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寿光市日光温室番茄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对此,我们先后引进、示范、研  相似文献   

3.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4,17(2):17-17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茶黄螨在果菜类蔬菜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上发生越来越严重.2003年夏县辣椒、茄子、西红柿种植面积1 500hm2,发生面积326.5 hm2,主要集中在埝掌镇、瑶峰镇、裴介镇、尉郭乡等乡镇日光温室,辣椒、茄子、西红柿种植区.  相似文献   

4.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田问试验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主要土类供磷能力及蔬菜磷素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盐化潮土、暗灌漠土、淡灌漠土、潮土、灌漠土,耕层0~20 cm供磷能力最低为12.26 kg/hm2时,最高为18.78kg/hm2,平均为15.30 kg/hm2.经回归统计分析,西葫芦、黄瓜、茄子、番茄、辣椒磷素经济效益最...  相似文献   

5.
番茄晚疫病是兰溪市番茄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种植面积和连作面积逐年提高,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33.3 hm2次,发病面积253.3 hm2次,绝收面积73.3 hm2次,平均损失20.25 t/hm2.为此我们引进氨基寡糖素对番茄苗期晚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厦门地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常年蔬菜种植面积 2.1万 hm2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 2 670 hm2.但由于 2002年晚季和 2003年早季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 1 600 hm2,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广大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明确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施药适期,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邓肯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供试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 500、1 875、1 500g/hm2的3个处理施药后7d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在72.58%~58.33%之间,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在77.04%~35.84%之间.与对照药剂相比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高剂量有效成分2 500g/hm2施药后7d的对番茄叶片灰霉病防效与对照药剂的防效相当,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番茄灰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最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2 50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番茄是寿光市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选1.5万hm^2以上。近年来,根结线虫对日光温室蔬菜特别是番茄的危害日趋严重.使番茄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寿光市日光温室番茄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9.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平均海拔900 m左右,年平均温度15.6℃,年平均降雨量1257.2 mm,日照时数1150 h,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何坝乡位于该县城关镇,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番茄350 hm2左右,其中大棚番茄27 hm2.由于近年番茄种植的大面积发展,番茄叶霉病在该县发生严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植保技术人员于2003年对番茄叶霉病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8年5月份,在连云港市赣榆县的700 hm2露地番茄种植区,1种新型病毒病造成40%的番茄减产.10月份该病毒扩展到该市东海县和邻近的省属岗埠农场设施番茄基地,为害面积达3 000 hm2,有近30%的温室绝收,平均减产50%,并有继续向北、向内陆发展为害的趋势.经鉴定,该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v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1].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灌溉水平与通气水平对番茄生育末期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富山1号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进行了灌溉试验,设8个灌水水平和通气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水平与通气水平对番茄生育末期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T2水平下,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能达到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济宁市保护地蔬菜发展较快,目前设施番茄的栽培面积全市已达2 666.67 hm2,年产番茄16.0万t.然而,由于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rts(Mont.)de Bary]的发生为害,严重影响了番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于2014—2015年通过RT-PCR检测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的发生规律、其与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种群动态的关系及防虫网对该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春季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上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呈增长趋势,5月下旬最高达到0.10头/叶,秋季日光温室番茄植株上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9月上旬达最高7.42头/叶,后逐渐下降;日光温室Q型烟粉虱带毒率随着定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之后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即春季为20.00%~24.14%,秋季为30.00%~40.00%。日光温室ToCV发生与Q型烟粉虱成虫数量和带毒率密切相关,春季番茄最高发病率为12.00%;秋季番茄植株最高发病率为93.02%。番茄育苗和生长期用100目防虫网隔离可显著降低番茄植株带毒率。因此,秋季是日光温室ToCV防控关键期,覆盖防虫网阻隔烟粉虱可有效防治ToCV,推荐在日光温室使用。  相似文献   

14.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Okabe) Young, Dye& Wilkie]是为害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印度、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仅报道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的番茄大棚内发生,山西未见报道。 2000年 11月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的 54棚温室 (约 3.6 hm2)番茄普遍发生了该病,番茄茎秆上出现大面积的黑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致使植株发育迟缓,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产量损失极大。据调查,严重发病地块约 1.3 hm2,发病株率 80%~ 90%;轻发病地块约 2 hm2,发病株率 35%~ 40%。该…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用量及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氮(N)、磷(P)和有机肥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北黄土高原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用量及其肥效反应模式田间试验,求得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并分析了N、P和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影响最大,N肥和P肥的影响相当;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黄瓜产量还在不断增加,N、P化肥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有增产效果,用量继续增大时导致黄瓜产量降低。根据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提出在黄瓜目标产量83000~88000kg/hm2之间的N、P和有机肥优化施肥方案:N肥用量809.2~1313.1kg/hm2,P肥用量(P2O5)583.1~978.6kg/hm2,有机肥用量64.0~151.3t/hm2;N∶P2O5为1∶0.7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外销硬果型番茄品种的推广,番茄灰叶斑病在息烽县一些番茄基地流行为害。由于该病是本地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番茄损失较为严重。2005年贵阳市的白云、息烽、修文等区、县番茄灰叶斑病相继发生流行。息烽县养龙司蔬菜基地种植的23.3hm2番茄中,该病造成9.4hm2大幅减产,3.1hm2绝收。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笔者进行了2年3季的观察和试验。1流行表现及为害后果番茄灰叶斑病病原菌为匐柄霉属茄匐柄霉(Stemphylium solani Weber)真菌。为了摸清该病的流行为害情况,我们对易感病品种比特179做了露地栽培观察,…  相似文献   

17.
蔬菜是晋中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67万hm2.棉铃虫是威胁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菜豆和食用万寿菊(提取食用色素植物),常年发生面积5.3万hm2.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9.
温室集雨与集雨水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半干旱偏旱区设置了清除土表杂草、红沙覆盖、废膜覆盖和日光温室棚面4种不同的集流面处理,结合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不同灌水量试验,通过水的转化效率探讨不同集流面的使用价值和提高水转化效益的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温室棚面的年产流率最高为85.4%,其次为废膜集流面45.4%,清除土表杂草集流面的年产流率仅有8.2%.从单方水集流费用看,清除土表杂草>红沙集流面>废膜集流面>日光温室棚面,平均集流费用为2.18元/m3,单座温室棚面(450 m2)集流面加上温室间隔区废膜集雨(600 m2),集雨水总量可达到197 m3,能够满足温室一茬黄瓜和一茬番茄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20.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4,17(1):12-12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 150 hm2.受 3~ 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株病率一般 40%~ 60%,严重的 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快、危害重,在上杭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