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乳业》2005,(2):57-58
据北京娱乐信报:在蒙牛的通州基地里,最近出现了外资公司的身影。近日,蒙牛对外宣布,全面升级自己在北京通州的酸奶生产线。目前,丹麦科汉森公司已与蒙牛正式签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科汉森公司将为蒙牛乳业提供酸奶成分中最为重要的益生菌。据蒙牛有关负责人透露:  相似文献   

2.
桑叶为原料,利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发酵酸奶的工艺及影响酸奶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超微桑叶粉2%、菌种3%、白砂糖85和稳定剂0.1%,采用18-2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在温度为37℃和时间为10-12h的发酵条件下,即可生产出色泽均匀一致、细腻、爽口、具有一定桑叶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3.
轶文 《饲料广角》2012,(11):5-6
【本刊讯】5月16日,全球氨基酸生产的领导者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全球益生菌生产的领导者科·汉森共同举办的"赢创-科·汉森益生菌与动物健康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饲料生产企业、养殖企业、  相似文献   

4.
科汉森公司于2007年8月在意大利推出一款含有益生菌BB-12的Ciambello奶酪。科汉森公司此举瞄准具有巨大潜力的益生菌乳制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研制希腊式酸奶,确定希腊式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鲜牛奶40%、白砂糖8%、脱脂奶粉:WPC为80:20、酪蛋白酸钠2‰、菌种为YO-MIXTM495;同时确定了制作希腊式酸奶的最佳水合条件为50℃、60min,发酵终点pH值控制在4.6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复合酸奶的研发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苹果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葛根富含黄酮类及钙、锌、硒等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以纯牛奶、苹果、葛根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研制苹果葛根凝固型果粒酸奶。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葛根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量、菌种接种量以及苹果粒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凝固型果粒酸牛奶的制作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葛根汁占总配料的4%,苹果粒为12%,菌种接种量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6%,发酵温度为42.5℃,发酵时间为4 h时,生产的酸奶色泽乳白,组织细腻,酸甜适口,咀嚼度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牛初乳和果蔬为主要原料,研制出发酵初乳果蔬型酸奶。本文以果蔬种类及添加量、菌种、白砂糖加入量为试验因子,进行了L9(3^4)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7%的苹果、适量的中粘菌种(新疆石河子市商品酸奶菌种)、3%白砂糖发酵的初乳果蔬酸奶可获得最佳口感。  相似文献   

8.
以鲜牛乳、枸杞粉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实验研制凝固型枸杞酸奶。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型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白砂糖用量8%、发酵时间9 h、枸杞粉用量10%。在此条件制得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纯乳酸发酵特有滋味和枸杞特有香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酸奶制品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酸奶的品种、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拟在提高酸奶品质、改善口味及延长货架期,比较使用不同菌种、加入不同的稳定剂之后酸奶的稳定性、组织结构、口感等性能的不同。选用四种菌种、五种稳定剂,酸奶表现出不同的酸度、粘度和稳定性,从而为生产不同品种的酸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鲜牛乳及三七和沙参两种山野菜为原料,研制出山野菜凝固型保健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野菜添加量10%,蔗糖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为4小时,接种量沙参酸奶为4%,三七酸奶为6%。  相似文献   

11.
研究杭白菊、普洱茶复合酸奶的生产方法,确定最佳的添加配比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牛奶中杭白菊添加量为4g/100mL、普洱茶添加量为10g/100mL、糖5g/100mL、菌种接种量2%、发酵时间5h,将茶叶放入牛奶中浸煮5min,获得的菊普酸奶茶香浓郁,与牛奶有较好的相溶性,与普通酸奶相比,有一种独特的清香。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蓝莓果酱研制蓝莓搅拌型酸奶,通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果酱与牛奶的配比为1∶9,蔗糖量6%,菌种接种量3%,43℃发酵6 h。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鲜牛乳、抹茶粉、杏仁浆为原料,研制一款抹茶杏仁酸奶。通过对抹茶粉的添加量、杏仁浆的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抹茶粉的添加量0.04%、杏仁浆的添加量5%、菌种添加量6%、发酵时间7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抹茶杏仁酸奶凝固状态最好,品质优良,风味良好,且各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分离青春双歧杆菌在酸奶制作中的应用,采用驯化后的青春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的方法制作双歧酸奶。以产酸能力、活菌数量、风味为产品指标。结果表明:当混合菌种配比(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为1:1时,不仅缩短了发酵时间,双歧杆菌活菌数也达到了10^9cfu/mL,而且酸奶的品质和口味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牛奶、板栗、抹茶为主要原料,探究板栗抹茶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抹茶、板栗浆、菌种和蔗糖的最佳添加量,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感官评价、酸度相结合为综合指标,得出最佳配方。[结果]板栗浆添加量30%,菌种接种量0.3%,抹茶添加量0.03%,蔗糖添加量6%,稳定剂添加量0.3%,在42 ℃发酵至发酵终点,再后熟24 h可得到组织细腻、口感良好的酸奶。此时的综合评分也最高,为89分,酸度为83 °T。[结论]该酸奶营养丰富,有良好的饮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为扩充市售酸奶的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保鲜菌种对搅拌型酸奶的保鲜作用.保鲜菌种不参加酸奶的发酵过程,不影响酸奶的发酵时间及乳酸菌数量,并能显著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滋生.在4℃冷藏的情况下,在酸奶中添加保鲜菌种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且不影响酸奶的感官特征;而在25℃常温贮藏条件下,保鲜菌种在较短时间内会迅速提高酸奶的酸度,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普洱茶酸奶的生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条件是茶水比为1:10,冲泡温度为90℃,冲泡20min时所提取得普洱茶汁最佳。牛奶中添加茶汁量为3%,糖6%,菌种接种量2%,稳定剂添加量为0.05%,40℃条件下发酵4h获得的普洱茶酸奶茶香浓郁,与奶味融和较好。与普通酸奶比较有独特香味。  相似文献   

18.
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入野生红雪茶提取液,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经发酵研制出一种集野生红雪茶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酸奶。试验结果表明,红雪茶提取液最佳的浸提条件为:温度80℃、时间20 min、料液比1∶160。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红雪茶酸奶最佳工艺为:红雪茶液添加量5.0%,蔗糖添加量7.5%,发酵剂接种量4.5%,发酵时间4 h。研制出的酸奶色泽均匀,呈天然淡红色、组织状态良好、略带雪茶的清香,清新爽口、酸甜适中,并且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选用变性淀粉、果胶以及凝胶型蛋白粉复配在一起的稳定剂,使酸奶质地淳厚、口感细腻,并具有很高的粘度和坚实的质构。选择合适的果酱品种,根据性价比确定合适的果酱酸奶比例。将牛奶、全脂奶粉、白砂糖、稳定剂按一定比例进行预处理后,接入菌种,32-44℃下发酵5-6h,所制成的酸奶基料组织细腻、质地坚实,再添加果酱,制成分界清晰、色泽鲜明、口感丰富的分层果酱酸奶。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广西马山老黑糖及水牛乳为主要原料,乳酸菌种YO-MIX883 LYO 50DCU为发酵剂,以酸奶感官品质评分和酸奶酸度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对凝固型黑糖酸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黑糖酸奶的工艺与配方。结果表明,在黑糖添加量8%、菌种添加量3%、发酵时间8h、发酵温度43℃、水牛奶85%,发酵后在4℃条件下冷藏24h,获得的发酵酸奶的感官品质评分为92分,产品组织状态均匀,口感细腻,略带有黑糖独特风味,感官评价最佳。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备的凝固型黑糖酸奶酸度为90.5°T、乳酸菌数为1.3×107CFU/g,蛋白质含量3.4%,脂肪含量4.6%,均符合中国乳制品工业行业规范发酵水牛乳(RHB703-2012)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