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K-15传代细胞复制猪细小病毒(PPV)参考株NADL-2和云南分离株KM,研究得出细胞培养物半数细胞感染量分别为10^-7.9/ml和10^-6.8/ml经CsCl密度梯度离心,两种病毒颗粒其浮力密度值分别为1.33g/cm^3和1.39/cm,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圆形,直径约20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的PPV细胞培养毒,主要含两种蛋白成分,分子量  相似文献   

2.
最近研究结果发现,微双RNA病毒(PBVs)属于微双RNA病毒科,是一类体积小,无囊膜、易感染的双链RNA病毒。虽然许多动物的粪便中都存在PBVs,但在人、兔子、猪中检测到的病毒基因组信息量却很有限。PBVs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反转录PCR(RT-PCR)方法鉴定。本研究对狗、蛇和老鼠粪便中检测到的PBVs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并与人和猪的PBVs菌株进行了比较。运用PAGE技术分析了487份狗、蛇和老鼠的粪样,并设计PBV的遗传组I(GGI)引物对PBV的阳性样品进行了RT—PCR检测,11个GGI PBV样中,  相似文献   

3.
用从当地分离鉴定的山羊B组轮状病毒KB-63毒株,在剥夺初乳的山羊羔体内传代繁殖病毒,制备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B-ELISA)。这三种方法经阻断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交叉试验表明,其特异性、重复性好。以双盲法将此三种方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亲和柱进行亲和层析,从鸡血清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测定其分子质量和构型。电泳图谱显示,在分子质量为33ku-34ku处出现两条带,表明鸡MBL具有多聚体形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禽类MBL分子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2株IBDV野毒分离物经蛋白酶K消化-酚抽提病毒基因组RNA后,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其核酸片段均为两条谱带分布,与IBDV参考株完全致一,且分离物中不含有禽呼肠孤病毒,结果表明、PAGE技术是鉴定IBDV分离株的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醇-氯仿处理、加热、丙酮沉淀和DEAE-SephadexA-50柱层析的方法,从犬血红细胞中提纯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比活力为4150U/mg,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1条区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亚基分子量为16300,紫外最大吸收峰位于259nm,氨基酸组成中不含有色氨酸。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滨白鸡血清酯酶(ES-1)同工酶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1)酯酶分离出五个区域,其中ES-1区表现出12个变异型,证实了Kuryl四个等位基因控制的结论,对于此项研究新发现的等位基因ES-1^Bo(暂命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2)调整改进的ES电泳系统对ES-1、ES-2区具有电泳时间短、分辨率高、染色清晰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乙醇一氯仿处理,加热,丙酮沉淀和DEAE-Sephadex-A-50柱层析的方法,从犬血红细胞中提纯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比活力为4150U/mg,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1条区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亚基分子量为16300,紫外最大吸收峰位于259nm氨基本组成中不含有色氨酸。  相似文献   

9.
1990-1992年从野外山羊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2株病毒。1994年又从野外自然流产的山羊胎盘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琼脂扩散试验做交叉反应,证明3株分离病毒属于同一种病毒。用FUDR抑制试验鉴定其核酸型为RNA,在电镜下为圆形颗粒,直径约60-70mm,其能在BHK21,Vero细胞上和鸡胚中增殖,产生明显的CPE。将其回归孕山羊,引起51.2%(21/41)流产。研制的福氏完全佐剂灭活苗初试与对照比较,可使流产降低46%,血清学反应证实其与BTV,IBARKIV,EHDV,AKBV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SPF鸡胚接种分别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2 个标准毒株M41、IBV- T 株,4 株山东分离株及1 株北京分离株进行扩增繁殖;利用差速离心法、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提纯;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都含有四种结构蛋白,且各毒株结构蛋白分子量基本相似,其中仅M 和S蛋白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将已确诊为免瘟的送检病死兔,通过人工感染增殖,采取死亡兔的肝磨碎,并反复冻融后,分别经氯仿抽提、聚乙二醇(PEG,MW6000)沉淀浓缩、高速离心、DEAE52离子交换层新析提取和纯化兔瘟病毒,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析,结果只出现一条病毒结构蛋白带,证明用DEAE52层析方法得到的病毒较纯。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排汇分泌抗原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枉文报道了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及二维电泳(IEF/SDS-PAGE)对旋毛虫肌幼虫排汇分泌(ES)抗原和肌幼虫可溶性抗原的分析结果。肌幼虫ES抗原经SDS-PAGE后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质,结果显示16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21 ̄80KD,其中主带9条。IEF电泳后分别用PAS染多糖、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Nile'  相似文献   

13.
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转移和固相免疫酶测定相结合的酶联免疫印溃技术(ETIB)首次分析了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白组分,结果显示:牛肝片吸虫成虫抗原分离出44条带,经ETIB分析,抗原与阳性血清反应显示18条带,其中主带有4条,分子量分别为35、80、92和94KD。上述蛋白组分有较强的反应性,可用作肝片吸虫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别对野牦牛和家牦牛的血清α-淀粉酶(Am)进行分离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野、家牦牛α-Am同工梅分别可分离出7条和8条电泳区带。与家牦牛相比,野牦牛α-Am同工酶的作用pH区限更宽而热稳定性较低。家牦牛Am-3的活性和相对不百分含量比野牦牛高且稳定。野、家牦牛α-Am同工酶的差异本质上是因其所处生态条件之不同而在淀粉代谢类型上新的表现出来的种属特异性,对家牦牛的品  相似文献   

15.
从疑似轮状病毒腹泻犊牛粪便样品中提取病毒RNA。将提取的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个样品中有4个样品的电泳条带具有轮状病毒特征条带.证明该牛群有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OP株囊膜糖蛋白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发表的犬瘟热病毒OP-CDV毒株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以犬瘟热病毒OP-CDV株感染Vero细胞收获病毒提取的RNA为模板,做RT-PCR扩增出H基因的5'端和3' 端大小为945bp、904bp的两个片段,两片段部分重叠,覆盖了H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将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进pGEX-6P-1载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下游,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宿主菌BL21中,在37℃ 1.0mM IRTG诱导下,H基因分段获得了良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质大小分别为59kDa、58kDa,将表达产物回收后混合免疫小鼠。IFA显示免疫小鼠血清能与病毒感染细胞呈现特异反应,表明体外表达H基因保留了天然蛋白部分抗原性。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提纯及蛋白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PF鸡胚接种分别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2个标准毒株M41、IBV-T株,4山东分离株及1株北京分离株进行扩增敏殖;利用差速离心法、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提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都含有四种结构蛋白,且各每结构蛋白分子量基本相似,其中仅M和S蛋白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提纯对虾中的多酚氧化酶(PPO),除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外,还可运用电泳分析技术。国外报道的有Chen等采用浓度(T)为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一步纯化地区龙虾和西部澳大利亚龙虾中的PPO,并采用厚度为1.5mm的T为7.5%的分离胶和丙烯酰胺浓度为4%的浓缩胶对上述PPO的同功酶之分子量进行测定。目前国内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本文研究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析日本对虾中PPO同功酶和分子量时,分离胶和浓缩胶工作溶液的配制及蛋白质银染色法。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来源活对虾购自当地市场,取其头部…  相似文献   

19.
家蚕血液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研究--品种间的多态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染色,对9个家蚕品种血液中CI种类的分布进行了调整。结果:在碱性电泳条件下可检测出12种以上的CI,品种间CI分布存在多态型,根据结果筛选出作为分离纯化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理想品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桑花叶型萎缩病病原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卢全有  夏志松 《蚕业科学》2006,32(2):249-251
通过往返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eturn-PAGE)和垂直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检测,发现从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叶组织中提取的总核酸中存在环状小分子RNA,即类病毒RNA。根据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以及植物类病毒病的定义,认为这种环状小分子RNA可能是引起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