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冷应激对海兰雏鸡某些血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00只雄性海兰雏鸡进行急性(24h以内)、慢性冷应激(低5℃)及冷适应实验,通过瑞氏染色和脂酶染色法观察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期间,嗜碱性细胞数目增加,异嗜性细胞/淋巴细胞(H/L)明显增加,应激24h后,淋巴细胞明显减少(P<0.05),冷适应后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1)、T淋巴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P<0.001)、H/L明显减少(P<0.01)。结果提示低5℃冷应激使雏鸡细胞免疫水平增加。冷应激15d后雏鸡已经开始适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冷应激对雏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状况良好的7日龄白来航蛋雏鸡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30℃饲养,冷应激组先将雏鸡置于15℃环境中4 h,随后将温度设置为20℃与30℃交替进行,间隔12 h,连续3 d。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雏鸡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进行16S rRNA V3-V4区测序,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集盲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冷应激组的Chao、Ace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Shannon、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冷应激组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盲肠菌群结构分析显示冷应激后雏鸡盲肠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细菌的比例由36.84%下降至18.91%,而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及Blautia细菌占比增加,分别从对照组中的23.54%和13.55%增加至29.05%和23.96%。另外,雏鸡冷应激后盲肠绒毛长度明显变短(P<0.0001)。这些结果表明冷应激导致...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抗雏鸡冷应激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附子、女贞子、干姜3味中草药,对雏鸡进行了慢性(5、10 d)冷应激(12±1)℃实验,通过NO、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变化探索中草药抗雏鸡冷应激的机理。结果表明,应用附子后雏鸡血清和下丘脑中NO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GSH-Px活性、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附子可使冷应激雏鸡NO含量、GSH-Px活性发生变化,具有明显抗冷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对冷应激雏鸡抗氧化功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选用黄芪、红景天、当归三味中草药,对雏鸡在12℃±1℃条件下进行了慢性冷应激(5d、10d)实验,通过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红细胞和自细胞数量等指标来探索中草药对冷应激雏鸡抗氧化功能和生理机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应用黄芪后雏鸡血清和下丘脑中NO含量下降(P〈0.01);而GSH—PX活性、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黄芪可使冷应激引起的NO含量、GSH—PX活性明显发生变化,具有抗氧化功能和对雏鸡生理机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作者以公雏鸡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慢性冷应激处理(12±1℃),通过对下丘脑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培养72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冷应激对雏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激能够激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而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以公雏鸡为实验动物,进行急性(0.25、1、3、6、12h与24h)与慢性(5、10d与20d)冷应激处理(12±1)℃,检测了雏鸡下丘脑TRH mRNA的表达水平,血清TSH、FT(3T3的游离形式)及FT(4T4的游离形式)的含量。结果表明:急性应激时,TRH mRNA的表达水平在各应激时间点均显著升高,TSH变化不明显,FT3开始无变化,在6h时突然降低,而后又显著升高,FT4开始变化不大,6h后显著升高;慢性应激时,TRH mRNA的表达水平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TSH变化仍不明显,FT3呈上升趋势,而FT4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冷暴露可以使雏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分泌发生改变,而且不同程度的冷应激对同一激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CAV对BWEL-SPE鸡的致病性试验及毒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标准株(CAV和Cux-1)和国内分离株(CAV M9905 CAV和H9906分别对BWEL-SPF雏鸡1-7家系进行1日龄和1月龄攻毒的致病性试验。1日龄雏鸡接种CAV Cux-1毒株,12天后观察到感染鸡的喙、腿、冠和爪等部位颜色变浅,16天剖杀,观察剖检变化,并进行IFA和PCR检测,确定感染率和CAV毒价。结果CAV Cux-1株对1日龄BWEL-SPF雏鸡半数感染量(CID50)为10^4.3/0.2ml。同时检测到CAV Cux-1株对1月龄BWEL-SPF雏鸡发病率为60%;CAVM9905和CAV H9906对1日龄BWEL-SPF雏鸡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40%、20%。  相似文献   

9.
选择1日龄健康贵妃雏鸡192只,随机分为16组,每组12只。试验雏鸡经受比正常温度低10℃的急、慢性冷应激和冷适应处理,并对急性冷应激组添加益生菌、慢性冷应激和冷适应组添加葡聚糖处理。翼下采血制血涂片,镜检观察雏鸡白细胞分类变化,并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相变化与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急性冷应激期间,雏鸡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波动变化明显,嗜碱粒细胞数目和H/L比值都明显增加;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血小板数目显著增加。冷适应后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H/L比值下降。益生菌、葡聚糖处理对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影响明显,益生菌处理24h明显增加白细胞数量,葡聚糖处理15d降低了嗜酸粒细胞数目。本试验结果提示急性冷应激能引起雏鸡血液学参数的明显波动,贵妃雏鸡抗冷应激能力较强,而益生菌、葡聚糖能提高雏鸡适应冷应激的能力,改善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冷应激对雏鸡十二指肠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冷应激对雏鸡十二指肠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健康15日龄雏鸡为试验对象,进行急性和慢性冷应激(12+1)℃处理,检测十二指肠和血清NO含量以及T—NOS和iNOS活性。结果:急性冷应激时十二指肠和血清NO含量、十二指肠T—NOS活性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十二指肠、血清iNOS活性和血清T—NOS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慢性冷应激时,随着冷应激时间的延长N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T—NO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iNOS活性有所升高。急性和慢性冷应激可以引发雏鸡十二指肠和血清的NO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Vero细胞弱毒疫苗(VCV901)病毒滴度为10 ̄(7.3)~10 ̄(8.3)TCID_(50)/0.05ml.疫苗经皮下、肌内、点眼-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接种雏鸡,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皮下接种14日龄雏鸡,免疫后8、14和21天攻毒,保护数分别为2/6、6/65/6,如在35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于二免后70天和115天攻毒.其保护数分别为6/6和5/6.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5TCID_(50)/只,用10、50和100培免疫剂量免疫雏鸡,临床表现均安全,不影响雏鸡增重.经易感雏鸡连传5代,疫苗毒力不返强.温苗在-20℃~-25℃至少保存一年,在0℃可保存一周,疫苗对鸡无致瘤性.  相似文献   

12.
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NO代谢的影响,以公雏鸡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1,6及12h)与慢性(5,10及20d)冷应激处理(12±1)℃,检测了腓肠肌及血清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结果表明,腓肠肌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在急性应激时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在慢性应激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血清NO含量、T-NOS与iNOS活性在急、慢性应激时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从而说明冷应激可以改变腓肠肌及血清NO的代谢,而且不同程度的冷应激对相同或不同组织内NO的代谢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锗—132对健康及人工感染MDV雏鸡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锗-132对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雏鸡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和健康加锗组雏鸡10~60日龄肝脏自由基和锗含量分别为0.424±0.0233、0.4279±0.0278×1010spins/g.w.w.和0.0798±0.0134mg/kg、11.2015±0.6998mg/kg,给雏鸡口服锗-132可明显提高肝脏锗含量(P<0.01),但对健康雏鸡肝脏自由基代谢没有影响。攻毒加锗组与攻毒对照组对比结果证实:Ge—132可明显降低人工感染MDV雏鸡肝脏自由基产生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实验结果从Ge—132抗自由基的角度,为Ge—132抗肿瘤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 h和冷应激18 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切片中肥大细胞数目的观察及计数,研究在同一低温(低10℃)条件下不同时间段120只贵妃雏鸡部分消化器官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发现,重度冷应激组相对于对照组数目增加,其中肝脏的急性应激组的2 h、4 h极显著增加(P0.01),24 h极显著减少(P0.01);腺胃急性应激组的4 h极显著增加(P0.01),24 h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肌层15 d应激组极显著增加(P0.01),绒毛层4 h与15 d应激组显著增加(P0.05)。说明重度冷应激加强了贵妃雏鸡的局部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中草药对冷应激雏鸡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复方中草药(附子、黄芪、五味子)对雏鸡进行慢性(5、10、20 d)冷应激(12℃±1℃).通过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检测、白细胞数量等指标探索中草药抗冷应激雏鸡的机理.试验应用复方中草药后,NO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性、SOD活力及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升高.表明复方中草药对雏鸡具有明显的抗冷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RPVA1901-Z株、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RPVA1902-Z株分别人工感染4日龄健康易感雏鸭,在攻毒后4 h、8 h、12 h、18 h和24 h分别皮下注射鸭甲型肝炎病毒二价卵黄抗体(1型+3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攻毒后4~8 h治疗,治愈率100%,攻毒后12 h治疗,治愈率70%~80%,攻毒后18h治疗,治愈率24.9%~50%,攻毒后24 h治疗,治愈率7.7%~23.5%;攻毒对照死亡率90%~100%;健康对照组100%存活。感染后越早免疫,治疗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附子、当归、黄芪、五味子等中药,按照祖国中医学传统理论,配成复方中药,研究其对冷应激雏鸡的保护效应。试验选取150只1日龄雏鸡。预试7d后分成空白组(正常温度对照组)、冷应激对照组、中药组(低温环境下饲喂含1%复方中药的日粮)。每组50只。试验周期为35d。各组雏鸡分别于7d、14d、21d、28d 和35d 随机抽取10只,称重后采血、宰杀,分离血清。取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睾丸、法氏囊、胸腺称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液内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肌酐、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或者活性,并测定各组雏鸡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含量。结果表明,冷应激对照组雏鸡从饲养第21d 开始体重较空白组和中药组生长缓慢,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组雏鸡,在生长21d之内,体重增长较空白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从第28d 开始,体重增长较空白组差异性显著(p<0.05)。中药组雏鸡体重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冷应激对照组。冷应激对照组雏鸡的脏器指数,以免疫器官为主明显受到损伤,中药组雏鸡在21d之内脏器指数维持正常水平,较冷应激对照组无差异(p >0.05)。28 d后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且高于冷应激对照组。与空白组和冷应激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中药组的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较空白组降低(P<0.05或P <0.01),总抗氧化能力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肌酐和尿酸含量较空白组升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0.01)。从14d开始至28d,冷应激对照组雏鸡的T3,T4含量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中药组雏鸡的T3,T4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与冷应激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 <0.05或P <0.01)。  相似文献   

19.
用含不同水平维生素E的日粮饲喂慢性冷应激(12℃±1℃)条件下的雏鸡。通过检测雏鸡血清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等指标,探索维生素E对其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维生素E后冷应激雏鸡血清NO含量极明显下降(P<0.01)、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维生素E可使冷应激引起的雏鸡血清NO含量、GSH-Px活性明显发生变化,具有缓解应激促进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不同日龄,不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的艾维茵商品肉鸡进行了新城疫(ND)攻毒,同时对经Clone-30弱毒疫苗1次点眼免疫后的鸡只攻毒,并对每只鸡的抗体水平作跟踪监测,结果表明,非经免疫的,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只有在母源抗体水平很高(ND-HI效价〉6Log2)的情况下才能抵抗瓣城疫强毒的攻击,母源抗体较低的鸡只(抗体效价≤6Log2)大多数不能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雏鸡经Clone-30弱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