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0):66-69
为了探讨并比较电击驱赶应激反应对法国皮特兰猪和中国东北民猪这2个品种的纯种猪肉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的这2个品种的育肥猪均为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型(HalNN),避免由于基因型不同造成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屠宰后皮特兰猪的肌肉温度(0 min和45min)和滴水损失均高于民猪,差异极显著(P0.01);民猪的肉色和肌肉剪切力均高于皮特兰猪,差异极显著(P0.01)。两个品种应激组的猪肌肉温度(0 min)均有升高趋势,民猪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中乳酸含量,皮特兰猪均极显著高于民猪(P0.01);且同一品种猪的应激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血清中乳酸和葡萄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品种间肝糖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猪在应激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应激显著降低了肝糖原的含量(P0.01)。说明应激促使机体内肝糖原酵解加强,增加血液内葡萄糖和乳酸含量,但未见肌糖原和肌肉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因此未影响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肉质特性的形成和调控机制,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特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总胶原蛋白、可溶性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溶解度均显著高于鲁莱黑猪和大约克夏猪,鲁莱黑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及其溶解度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良好的系水力、较强的抗氧化性。猪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溶解度与系水力、嫩度和抗氧化性能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果提示,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及其溶解度的下降,能够改善肌肉的系水力,但同时也降低肌肉的嫩度;并且肌肉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鄂西黑猪、长♂×(野♂×鄂♀)♀三元杂交猪、长大二元杂交猪肌肉苹果酸酶的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来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ME活性和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显著高于长野鄂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ME活性与肌肉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ME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比较鄂西黑猪、长♂×(野♂×鄂♀)♀三元杂交猪、长大二元杂交猪肌肉苹果酸酶(ME)的活性与肉质性状的差异来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ME活性和肌内脂肪(IMF)含量、背膘厚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而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肌肉ME活性与肌肉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ME活性与肉色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无机硒和有机硒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和组织硒沉积的影响。将180头7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试验进行42d。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不添加硒制剂;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日粮中硒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50 mg/kg。试验结果表明:(1)无机硒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和肌肉中硒含量(P0.01),显著提高肝脏中硒含量(P0.05),肾脏中硒含量也有所提高(P0.05);有机硒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P0.01)。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对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P0.01)。(2)无机硒对育肥猪的瘦肉率、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没有显著影响;有机硒育肥猪的瘦肉率、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背标厚度有降低的趋势,但除了眼肌面积增加趋势显著以外,对瘦肉率、屠宰率和背标厚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3)无机硒能显著提高育肥猪肌内脂肪含量(P0.05),对肉色、p H值和滴水损失影响不显著(P0.05);有机硒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值(P0.05),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对肌肉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值(P0.05),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对肌肉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胍基乙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脂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胍基乙酸,育肥猪出栏体重、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2)屠宰性能:育肥猪屠宰后胴体重和瘦肉率极显著提高(P0.01),屠宰率、眼肌面积显著提高(P0.05),第十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胴体重、瘦肉率、屠宰率、眼肌面积分别提高7.5%,3.2%,4.3%,8.7%,第十肋骨处背膘厚降低13.7%。(3)肌肉品质、脂肪:对背最长肌的亮度、红度、黄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滴水损失影响差异显著(P0.05),蒸煮损失、剪切力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半腱肌的红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分别下降26.6%、30.8%、25.9%,半腱肌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分别下降32.7%、15.9%、17.2%。对背最长肌、半腱肌pH_(45 min)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pH_(24 h)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背最长肌粗脂肪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半腱肌中的粗脂肪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背最长肌、半腱肌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20.5%、16.0%。  相似文献   

7.
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试验选用250只1日龄拜城油鸡作为试验动物于相同饲粮和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于3、7、12、16周龄取其胸肌和腿肌,对肉品质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不断增加;16周龄胸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且与3、7周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部位肌内脂肪相关分析可知,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蒸煮损失呈正相关,其中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肉色呈现负相关(P0.05);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肉色呈正相关,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p H值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拜城油鸡肌内脂肪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肌内脂肪含量对肌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慢性热应激对肉鸡胸肌肌肉品质的影响及甜菜碱的缓解作用,试验选择1日龄肉鸡60只,随机分为3组,预饲1周后,对照组按正常标准饲养,热应激组和甜菜碱组饲养温度为(32±1)℃,分别饮用自来水和0.2%的甜菜碱水溶液,于肉鸡28,35日龄时进行胸部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28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热应激组红度值、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滴水损失、剪切力极显著升高(P0.01);与热应激组比较,甜菜碱组红度值、滴水损失极显著升高(P0.01)。35日龄时,与对照组比较,热应激组剪切力极显著升高(P0.01),红度值、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热应激组比较,甜菜碱组红度值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滴水损失与剪切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饮水中添加0.2%甜菜碱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胸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巴克夏、东北民猪、巴民杂交猪各5头进行了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24 h后的pH值东北民猪最高,极显著高于巴克夏和巴民杂交猪(P<0.01),以巴民杂交猪最低,但是未出现PSE肉.肌内脂肪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巴民杂交猪极显著高于巴克夏(P<0.01).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验猪的肉质均呈上乘之列,尤以东北民猪肉质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肌红蛋白、胶原蛋白及可溶性蛋白是与肉色、嫩度和系水力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为了研究其在不同品种猪中的发育性变化情况,选取不同生长阶段(1,2.5,4,6,8月龄)的民猪母猪和长白猪母猪各15头,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月龄对肌红蛋白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及性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月龄的增加,肌红蛋白含量先缓慢升高后明显下降,总胶原蛋白含量(TC)、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SC)和胶原蛋白溶解度(CS)均下降;民猪在6月龄时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在1月龄和4月龄时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及其溶解度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这可能是民猪肉色和嫩度好于长白猪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石歧肉鸽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歧肉鸽肉质物理特性、组织学特性及二者相关关系的研究,探析肉鸽肉品质的特性。结果表明:石歧肉鸽肉色评分为3.0~3.8;pH1为5.97~6.12,pH24为6.15~6.21;滴水损失率为3.62%~5.92%;剪切力为1.107~1.323 kg;熟肉率为60.65%~65.35%。石歧肉鸽腿部和背部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显著小于胸部(P<0.05),腿肌熟肉率显著高于背部和胸部(P<0.05),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极显著小于背部和胸部(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背部和胸部(P<0.01)。肌肉肉质物理特性与组织学特性间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熟肉率与滴水损失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石岐肉鸽肌肉呈鲜红色,pH24较高,滴水损失小,熟肉率高,肉质鲜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躯体不同部位间,腿部肌肉在肉质物理性能和组织学性能方面多数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背部和胸部,是肉质最好的部位。  相似文献   

14.
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盐津乌骨鸡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素材,测定其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的胸肌和腿肌肉色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母鸡腿肌p H45 min、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其胸肌(P0.05),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失水率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水分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新疆卡拉库尔羊的肉用品质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显示:(1)新疆卡拉库尔羊肌肉鲜红色(3.0~3.8分),大理石纹评分3.5~4.0分,pH1和pH24在正常范围内,滴水损失小,熟肉率高,肉质鲜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新疆卡拉库尔羊胴体不同部位间,背最长肌肉质综合指标均显著(P<0.01)、极显著(P<0.05)的优于退外侧肌和肋间肌,是肉质最好的部位。(3)肌肉常规品质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肌肉剪切力值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熟肉率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宰后猪肌肉糖酵解对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北京黑猪对其肉质性状[宰后24 h的pH值、肉色L~*值、72 h滴水损失(DL值)]以及糖酵解指标[宰后6 h及24 h的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酮酸(PA)、乳酸(LA)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肉质性状及糖酵解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宰后24 h pH值为5.94,24 h L~*值为50.61,72 h DL值为1.41;24 h pH值与24 h L~*值、72 h DL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4 h L~*值与72 h D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宰后24 h的PK、LDH活性极显著低于宰后6 h(P0.01);宰后6 h LDH活性与宰后6 h、24 h L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宰后6 h LA含量以及LDH活性与72 h DL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24 h 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分别与24 h L~*值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说明LDH活性对于宰后肌肉糖酵解具有更为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活性与LA的含量及肉质性状密切相关,LDH活性与LA含量可作为肉质性状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9,(22):22-28
试验旨在研究负离子中药硒锗复合无抗制剂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营养物质、食用品质、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在(40±1.0)kg的育肥猪64头,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共4组,每组16头,4个重复。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5%负离子中药硒锗复合无抗制剂,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5%酵母硒锗饲料添加剂,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5%中药矿物质复合制剂。试验期共90 d,其中包括预饲期10 d,正式试验80 d。试验结束后,每组屠宰4头育肥猪,取其背最长肌,在4℃冰箱中熟化24 h,然后进行相关肉品质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猪猪肉的营养物质中,试验Ⅰ组相对于对照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提高(P<0.01),粗脂肪含量呈显著降低(P<0.05),硒的含量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锗含量的有显著的提高(P<0.05)。在猪肉的食用品质中,试验Ⅰ组猪肉的离心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的降低(P<0.01),相对于试验Ⅱ、Ⅲ组呈显著的降低(P<0.05);试验Ⅰ组猪肉蒸煮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降低(P<0.05),剪切力呈极显著降低(P<0.01)。在育肥猪猪肉的贮藏品质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猪肉贮藏前期的L*值呈显著的提高(P<0.05),a*值呈极显著的提高(P<0.01),试验Ⅰ组猪肉贮藏期内各阶段中的pH值和TVBN值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同阶段对照组。综上,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药硒锗复合无抗制剂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猪肉的硒、锗含量,提高育肥猪猪肉的系水力和嫩度,提高育肥猪的亮度并可适当延长育肥猪猪肉的贮藏期1~2 d,且复合制剂的添加效果优于单一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文本主要介绍了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屠宰后肉品质的影响并进行探讨,选取220头(61.2±0.65)kgDLY育肥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饲喂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普通育肥猪料,其中发酵饲料是将与对照组相同的育肥猪料由乳酸菌、酵母菌进一步发酵研制而成,喂养60d屠宰查看肉质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肌内脂肪、风味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肌肉剪切力、滴水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pH值(45min)和pH值(24h)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相关研究显示,采用发酵饲料可有效改善育肥猪屠宰后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品种和部位对鸭肉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番鸭、樱桃谷鸭和高邮鸭等3个品种鸭各30只,测定屠宰性能、常规营养成分、胶原蛋白含量、剪切力值、肌纤维直径、肌束膜厚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番鸭是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各品种鸭胸肌率均比腿肌率高,胸肉剪切力值小于腿肉,胸肉显著嫩于腿肉(P<0.05).剪切力值和肌纤维直径、肌束膜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煮损失、胶原蛋白含量显著相关.影响鸭肉嫩度差异的关键是肌纤维直径的粗细和肌束膜厚度的大小,肌纤维直径越粗,肌束膜厚度越大,剪切力值也越高,鸭肉嫩度越差,蒸煮损失和胶原蛋白含量对鸭肉嫩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