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10):120-125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根对热应激泌乳奶牛免疫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产奶量、泌乳时间、胎次将30头健康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芦根处理组和复方制剂处理组,其中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芦根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30 g/d芦根,复方制剂组饲喂基础日粮+复方制剂35 g/d,试验期34 d。结果表明:芦根能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夏季可以通过添加芦根和复方制剂来改善奶牛的免疫力。饲喂芦根后可对肝脏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能显著增加血液Na~+、Ca~(2+)、Mg~(2+)浓度(P005),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其亚健康状态。因此,夏季补饲30 g/d芦根有助于缓解热应激奶牛机体代谢紊乱,从而改善奶牛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3):39-4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9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1)、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产奶量、采食量、料奶比等泌乳性能指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体细胞数等乳品质指标,比较分析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表明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8头泌乳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头.2组奶牛在全混合日粮上分别添加0、20 g/(头·d)复合酶制剂FE907,实验期4周.结果:实验组奶牛日均产乳量提高了1.6 kg/d(P>0.05);实验组乳脂率比对照组提高0.08%,乳脂量提高0.09 kg/d,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提高0.06%,乳蛋白量提高0.07 kg/d,经济效益每天每头奶牛比对照组多盈利6.28元.结论:奶牛日粮中添加20 g/(头·d)的奶牛复合酶制剂FE907,可以提高产乳量,改善乳成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乳房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40头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体质量、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每头牛每天添加微生态制剂5 g。试验时间30 d。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微生态组显著提高奶牛日采食量0.91 kg/头,提高日产奶量0.88 kg/头,复合微生态组显著提高乳蛋白率及乳脂率,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提升乳品质,并可预防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烟酸对夏季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9头泌乳早期处于热应激的荷斯坦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g/d和10g/d烟酸日粮,研究添加烟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g/d和10g/d烟酸可使奶牛产奶量分别提高13.20%和9.39%(P<0.05);而4%标准乳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对乳蛋白和乳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 g/(头·d),B组添加量为15 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 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 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 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植福华 《中国奶牛》2012,(13):71-73
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时间相近的30头泌乳前期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在试验组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00g/t和600g/t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奶牛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18kg/d和1.23kg/d,乳脂率分别提高了0.03和0.39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0.01和0.05个百分点,体细胞数分别下降15.86万个/mL和14.63万个/mL,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泌乳前期的奶牛日粮中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具有促进奶牛泌乳、改善乳成分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方式下,饲喂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62.25±37.85)kg,泌乳天数(123.64±10.67)d,胎次(1.23±0.42)胎,日产奶量(26.58±1.58)kg],根据体重、泌乳天数、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3、15、30 g/kg。预试期12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随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呈显著的线性降低(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脂较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并且以添加3 g/kg组的效果较好;正试期末,3、15 g/kg组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 g/kg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半胱胺盐酸盐能有效缓解散栏饲养的泌乳中期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 g/kg半胱胺盐酸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丙酸铬对热应激期间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54头泌乳天数、产奶量、胎次相近的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和20 g/d丙酸铬。结果:添加丙酸铬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60和1.32 kg/d,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乳蛋白、尿素氮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在日粮中添加丙酸铬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乳房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包膜半胱胺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泌乳量、体重和胎次(1.58±0.97)相近的泌乳中期[(160±10)DIM]奶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饲喂基础日粮+20 g/头的包膜半胱胺。试验期25 d,其中预饲期10 d,正式期15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组第7天、15天奶牛产奶量提高0.93%(P=0.074)、5.61%(P0.05);同时,乳脂率提高18.51%(P0.05)、乳蛋白含量提高1.57%(P=0.086),乳中尿素氮明显降低2.85%(P0.05)(降低0.41 mg/100 mL)、体细胞数降低5.25%(降低11500/mL);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极显著降低17.02%、21.71%和17.13%(P0.01),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极显著提高9.27%(P0.01)。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组提高相对利润4.1%(提高4.20元/头/天),投入产出比为1:2.8。结果提示,在泌乳中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包膜半胱胺具有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功能,同时能够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并能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选取162头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1头。试验组奶牛在TMR中添加20g/(头·d)复合酶制剂,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49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0g/(头·d)的复合酶制剂可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补充脂肪酸钙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浓度的影响。选择30头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头,每头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00 g/d和400 g/d脂肪酸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0 g/d和400 g/d脂肪酸钙组显著提高泌乳量、标准乳产量、产奶效率、乳脂率、葡萄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P0.05),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胰高血糖素和瘦素浓度(P0.05),200 g/d和400 g/d脂肪酸钙组间泌乳量、标准乳产量、料乳比、乳脂率、乳糖、乳蛋白、乳非脂固形物率、血清葡萄糖、游离脂肪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胰岛素、IGF-1、胰高血糖素和瘦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200 g/d和400 g/d脂肪酸钙通过调节泌乳早期奶牛体内激素浓度,降低血清酮体生成,调节体内能量代谢,提高泌乳量和产奶效率,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不同水平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体细胞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6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每头奶牛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 g/d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验7 d,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后的30、60 d,试验3、4组的平均产奶量较1相比分别提高16.0%、14.9%、25.6%、24.1%(P<0.05);(2)试验2、3、4组的4%乳脂校正、乳蛋白率、总固形物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4组的尿素氮均低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乳糖率、乳脂率较1组分别提高14.6%、13.4%、5.0%、4.2%(P<0.05);(3)试验后的60 d,试验3、4组乳中体细胞数量较1组相比降低9.3%、7.1%(P<0.05)。综上,每头牛每天添加40 g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乳品质,减少体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1):2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采用12头泌乳早期(产后30~45 d)荷斯坦奶牛进行三重4×4拉丁方设计.每期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设4个处理组:①对照组(不加油);②添加500 g棉籽油;③添加500 g大豆油;④添加500 g玉米油;每期试验3周,其中前2周为过渡期.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棉籽油组产奶量达35.0 kg/d,对照组产奶量34.4 kg/d).乳脂率降低,但乳蛋白率、乳蛋白产量和乳脂产量没有影响.大豆油组乳脂中trans-11 C18∶1含量最高 (23.8 mg/g乳脂),是对照组(12.6 mg/g乳脂)的2倍.与对照组(3.5 mg/g)相比,棉籽油组、玉米油组和大豆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 CLA含量分别提高到6.0、7.1和10.3 mg/g.trans-11 C18∶1与cis-9,trans-11 CLA呈显著的线型关系.添加植物油使奶牛血浆总脂肪酸含量提高2倍,不同来源植物油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大豆油组和棉籽油组奶牛血浆中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组和对照组.添加植物油组奶牛血浆中trans-11 C18∶1显著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CLA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可显著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大豆油是提高乳脂中CLA含量较为理想的植物油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乳酸菌对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牛,根据胎次、体重、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等相近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分别饲喂乳酸菌制剂15g/(头·d)和30g/(头·d),整个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但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2组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和可溶性CD4(s CD4)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每头牛每天饲喂30g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对机体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与烟酸合用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体重、胎次及产奶量相近荷斯坦奶牛30头,分2个阶段试验。对热应激阶段的每头奶牛在基础日粮上添加复方中药500 g/d+烟酸50 g/d,连续用10 d。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各个试验阶段奶牛的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呼吸频率、肛门体温等生产性能及部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复方中药与烟酸合用对热应激阶段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明显提高,降低热应激阶段奶牛呼吸频率与肛门体温,复方中药与烟酸合用能改善热应激奶牛的生产性能及部分的生理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改善日粮组成寻求海藻在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用12头经产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300,600,900 g/d海藻,测定奶牛泌乳性能及乳中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海藻不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但产奶量随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加(P0.05);300,600 g/d海藻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固形物率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600,900 g/d海藻组乳中碘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中锌、硒含量也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THI)的相关性,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重为(610.00±22.13) kg、泌乳天数为(157.00±1.27) d、产奶量为(33.39±4.61) kg/d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分为高产组[(42.47±3.73) kg/d]、中产组[(34.10±3.20) kg/d]及低产组[(28.28±4.19) kg/d],每组20头。试验于2019-06-20—2019-09-30在北京市延庆某奶牛养殖场进行。2019-06-23—2019-07-22、2019-07-23—2019-07-29和2019-07-30—2019-09-09的THI均值都在72以上,即为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后期。运用Origin 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析产奶量、乳成分与THI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期间,高、中、低产组除乳糖率之外,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中产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热应激中期,高、中产组乳脂率极显著低于热应激前期(P0.01),乳蛋白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热应激后期,与热应激前期相比,各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降低(P0.01),中、低产组乳脂率/乳蛋白率极显著升高(P0.01),低产组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泌乳天数、乳脂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HI、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热应激期间,THI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与TH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显著下降;与中、低产组奶牛相比,高产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对热应激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