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快速检测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的方法,本研究根据Bc-48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MGB荧光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测Bc-48基因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驽巴贝斯虫,而对其它病原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5.17×10~1拷贝/μL的标准质粒,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0倍;组内与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重复性好;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和常规PCR分别对9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驽巴贝斯虫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驽巴贝斯虫病临床样品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为蜱传马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巴贝斯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巴贝斯虫rap-1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牛巴贝斯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巴贝斯虫,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牛环形泰勒虫和弓形虫的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3×10~1拷贝/μL,是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10倍,是常规PCR的1 000倍。对50只扇头蜱和微小牛蜱DNA进行检测,套式PCR、牛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2.0%和0。本实验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蜱传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羊泰勒虫18S rRNA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经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羊泰勒虫,而对卵形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2.08×10~1拷贝/μL,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0倍。组内及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和38%。本实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羊泰勒虫定量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18S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双芽巴贝斯虫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1.1×101 copies/μL的标准质粒,比常规PCR灵敏1 000倍;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1%1.14%和0.31%1.14%和0.31%1.50%,均小于2%;特异性强,对牛常见的其他两种血液原虫和健康血液无交叉反应。用建立的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分别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的检出率分别为30%和16.7%。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灵敏、准确、快速检测双芽巴贝斯虫感染,将为蜱传牛梨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明 《中国动物检疫》2020,37(10):99-103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牛巴贝斯虫检测方法,针对牛巴贝斯虫Rap-1a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构建重组质粒制作标准品,经过优化反应体系、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检测,同时利用该方法对37份田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式为y=-3.362×Log(X)+43.32,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为98.4%。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102 copies/μL,是普通PCR(1.0×104 copies/μL)的100倍。该方法对牛双芽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等7种常见的牛梨形虫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5%,37份田间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67.5%。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牛巴贝斯虫TaqMan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且特异、稳定,适用于牛巴贝斯虫的诊断,从而为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犬吉氏巴贝斯虫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冷藏抗原玻片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犬血清 ,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对疫区 82份犬血清的检查 ,阳性率为 37 8% ;对非疫区 50份犬血清的检查 ,假阳性率为 2 %。与血液涂片染色检查比较 ,该法检出率高 ,结果可靠 ,可用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根据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52 bp核苷酸片段,建立了检测驽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出0.01 fg/μL驽巴贝斯虫DNA模板。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6个巴贝斯虫株中,仅驽巴贝斯虫株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马泰勒虫、双芽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测得驽巴贝斯虫病的阳性率为26.67%(12/45),与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CR检测方法可显著提高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卵形巴贝斯虫CCTη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巢式PCR诊断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外引物扩增牛卵形巴贝斯虫基因组片段的长度为1 008bp,内引物为537bp;该方法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基因组DNA;最低检测DNA含量为16fg;通过对46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巢式PCR较常规PCR阳性检出率高8.7%。本试验为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牛边缘无浆体表面蛋白4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AMOC9/AMOC5、AMOC10/AMOC12和特异性探针MP,首次建立了牛边缘无浆体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测DNA的最低限度为200 fg。对中央无浆体、绵羊无浆体、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羊莫氏巴贝斯虫、山羊泰勒虫、温氏附红细胞体、东方巴贝斯虫、刚地弓形虫和伊氏锥虫进行检测,无荧光检测信号。本研究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采自江苏和哈尔滨的180份抗凝血(奶牛和肉牛),其阳性率为8.9%。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牛边缘无浆体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边缘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检疫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牛双芽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PCR技术原理,建立起了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方法,并测定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8.66 fg。特异性试验表明,除牛双芽巴贝斯虫出现特异扩增带(295 bp)外,其他的虫株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带。采用PCR检测方法,通过对35份牛血样的检测,测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的阳性率为28.57%(10/35),说明PCR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不失为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临床诊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对卵形巴贝斯虫(Babesia ovata)和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卵形巴贝斯虫AMA1基因和中华泰勒虫MPSP基因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可特异扩增出卵形巴贝斯虫和中华泰勒虫目的条带,片段大小分别为500 bp和986 bp。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卵形巴贝斯虫和中华泰勒虫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6 fg/μL。对采集的90份牛血液样本进行双重PCR检测,卵形巴贝斯虫阳性率为30%(27/90),中华泰勒虫阳性率为16.67%(15/90),混合感染率为10%(9/90)。结果表明,双重PCR方法可用于卵形巴贝斯虫和中华泰勒虫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弓形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弓形虫GRA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了弓形虫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弓形虫DNA,而对新孢子虫、牛巴贝斯、马驽巴贝斯等虫DNA的检测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经3D数字PCR判定,其最低检测限为4.58拷贝/μL,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重复性试验的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62份疑似弓形虫感染流产的胎牛脑组织DNA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24.19%(15/62),常规PCR为19.35%(12/62),阳性样品均包含于荧光定量PCR阳性样品中。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日常监测,为监控弓形虫"带虫宿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PCR、巢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筛选适合卵形巴贝斯虫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巢式PCR最小检出率为10 copies/μL,比普通PCR灵敏度分别高100倍。运用3种方法对86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荧光定量PCR检出率最高,为41.68%,明显高于巢式PCR 37.20%和普通PCR 32.56%。结果表明,3种PCR方法均可用于检测牛卵形巴贝斯虫,荧光定量PCR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环形泰勒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牛环形泰勒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环形泰勒虫,而对牛巴贝斯虫、反刍动物艾立希体和弓形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80拷贝/μL,比常规PCR敏感1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15份临床血液样品和20只璃眼蜱进行检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86%和28.57%。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准确、高效检测牛环形泰勒虫,为牛环形泰勒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本研究以反刍动物埃立克体pCS20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分析,并与OIE推荐的套式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无交叉反应;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对pCS20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7.4拷贝·μL-1和1.74拷贝·μL-1,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组内和组间CV均小于1.5%。对420只钝眼蜱样本的检测显示,TaqMan和Eva Green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分别为25.48%和29.29%,与套式PCR检测方法相比,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为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快速检测犬巴贝斯虫抗体,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犬巴贝斯虫抗体胶体金检测卡并评价其功能性。将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 (IgG)和犬巴贝斯虫表面抗原Bg P47重组蛋白(Bg P47 Ag)包被于NC膜上分别做为质控线和检测线,胶体金标记的鼠IgG和鼠抗犬IgG均匀喷点在聚酯纤维膜上作为标记垫,将化学品配制的玻纤溶液均匀涂在样品垫上,并用吸水纸和PVC底板制备犬巴贝斯虫抗体胶体金检测卡,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均一性、加速稳定性、实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与ELISA、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检测卡不与犬莱姆抗体(lyme Ab)阳性犬血清、犬瘟热病毒抗体(CDV Ab)阳性犬血清、犬细小病毒抗体(CPV Ab)阳性犬血清、犬无形体抗体(Anaplasma Ab)阳性犬血清、犬三联疫苗阳性免疫犬血清样本发生交叉反应;可检测浓度稀释至1∶256倍的样本;有效期可达到24个月。研究表明,该检测卡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犬巴贝斯虫抗体,为动物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8-670
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分为2组,一组手术切除脾脏,另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然后2组犬人工静脉接种含犬吉氏巴贝斯虫的病犬血液,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病原的PCR检测),检测2组犬人工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组犬均表现出自然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涂片中检测到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血常规表现出严重的贫血,PCR能扩增出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基因片段。2组犬比较显示,切脾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和贫血程度均高于未切脾犬。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犬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方法,且脾切除后感染效果优于直接静脉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ovata CCTη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扩增B.ovata CCTη基因片段大小为1 008 bp,与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100%。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样品中34个拷贝的DNA。通过对49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方法比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率高8.2%。本实验为B.ovata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反刍动物埃立克体(E.ruminantium)准确定量的微滴数字PCR方法(ddPCR),本研究以E.ruminantium p CS20基因为靶基因,选取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E.ruminantium dd PCR方法。利用本研究建立的dd PCR方法检测E.ruminantium、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无形体、犬埃立克体、牛埃立克体、马埃立克体和立氏埃立克体等,结果显示仅E.ruminantium出现特异性扩增,而与其他寄生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将p UC57-p CS20重组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1×10-1拷贝/μL~1×105拷贝/μL)后,利用该dd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1.8拷贝/μL,比相应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高10倍,本实验建立的dd PCR方法敏感性高;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CV)均小于2%,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dd PCR方法对50只钝眼蜱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反刍动物埃立克体核酸的最低拷贝数为26拷贝/μL,dd 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检出率均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