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转双基因(pGH/IGF-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保存转双基因猪的成纤维细胞以便于后续细胞水平研究。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对猪胎儿躯干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等成功分离出转双基因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冻存前和复苏后细胞活力检测、生长动力学分析、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及微生物污染检测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原代细胞经过胰蛋白酶消化和差速离心分离培养出成纤维细胞,冻存前细胞活力为94.3%,冻存3个月后细胞复苏后活力为91.2%;细胞生长总趋势呈“S”型,经历了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3个阶段;细胞波形蛋白在成纤维细胞中呈阳性反应;细胞的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转双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初生仔猪的耳组织进行原代培养,成功分离出转pGH基因猪与非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并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冻存前和复苏后细胞活力检测,生长动力学分析,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体计数以及微生物污染检测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原代细胞经过胰蛋白酶消化和差速离心分离培养出成纤维细胞,7组细胞冻存前细胞活力均在为92%以上,冻存3个月后细胞复苏活力仍在89%以上;细胞生长总趋势呈"S"型,即经历了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3个阶段;细胞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在成纤维细胞中呈阳性反应;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染色体数量稳定;成纤维细胞的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转pGH基因猪与非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获得太行青山羊附睾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附睾特异表达蛋白功能研究提供材料。对15日龄太行青山羊进行无菌去势获得附睾头组织,剪碎组织后,通过胰蛋白酶和胶原酶I消化水解,经过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冻存和复苏对细胞状态进行初步鉴定,另外绘制了生长曲线并分析了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后细胞状态良好,2~3 d能够达到90%融合度,且细胞生长趋势整体呈"S"型,染色体数目为2n=60,数目正常。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太行青山羊附睾头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牛胎儿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征,并对培养细胞的冷冻保存和复苏进行了观察.采取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在接种第5天到第6天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用液氮冷冻法保存传代细胞,解冻后持续传代至第12代仍生长良好,第8代细胞冻存前和复苏后的活率分别为97.0% 和94.3%,无显著差异(P>0.05);分离纯化的胎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都正常;成功地建立了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该细胞可经多次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滩羊体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保存,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其种质资源。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肾和睾丸组织的原代细胞,用组织块法培养耳缘组织的原代细胞,经传代扩大培养后在液氮中保存。细胞复苏后进行了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和微生物污染的检查。结果:滩羊肾、睾丸和耳缘组织的原代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冻存后复苏检查的细胞活力在91.12%~97.74%,细胞形态和长势良好,生长曲线呈近"S"型曲线,最大增殖浓度为在2.12~3.19×10~5/ml,倍增时间在24.62~28.1 h,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检查为阴性。结论:滩羊的种质资源细胞库成功构建,使这一物种的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保存。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的体外培养、传代和冻存技术,选用11胚龄番鸭胚,2.5g/L胰蛋白酶消化,原代MDEF于含100 mL/L血清的DMED培养液中培养;研究热、冷两种消化方法对MDEF消化密度及活率的影响,探讨不同血清浓度对MDEF生长、冻存活性的影响,以及离心对MDEF传代和复苏时细胞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胰酶消化法获得了MDEF,细胞贴壁紧密,生长良好;冷消化得到的原代MDEF密度和活率均高于热消化;血清浓度在20mL/L~100mL/L范围内,浓度越高MDEF生长速度越快;血清浓度显著影响MDEF复苏的活率;MDEF冻存液中DMSO∶血清∶培养液比例为1∶2∶7冻存效果良好;在MDEF传代和复苏过程中去除离心操作,不仅可简化操作,细胞活率也有一定提高。本研究建立了MDEF的原代分离和培养方法,为适用于番鸭相关研究的体外细胞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民猪耳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以1日龄民猪耳皮组织为试验材料,细胞原代培养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成纤维细胞纯化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建立民猪耳皮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同时将细胞液氮冷冻长期保存。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冻存前后活率均在90%以上。该试验成功建立了民猪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鸽肌肉发育特点,本试验采用组织贴壁法成功培养白羽王鸽成纤维细胞系。(方法)本研究选用白羽王鸽第10日龄胚胎的腿部肌肉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在原代培养第3天开始进行细胞计数,建立其生长曲线,通过细胞冻存和复苏分析细胞活力。(结果)结果表明,贴壁后的细胞呈特征的梭型,多星型,彼此间紧密连接,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复苏率达到80%以上。(结论)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已成功建立白羽王鸽鸽胚的成纤维系,为深入研究与鸽肌纤维发育相关的基因功能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奶牛乳腺组织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并传代培养后探究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屠宰场采集健康泌乳奶牛乳腺并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从乳腺中分离得到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第3、第6和第9代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和冻存复苏活力,检测不同代次细胞分泌乳蛋白、乳脂、乳糖的功能及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度较好,细胞生长呈现S型,3个代次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依次为34.87、41.45和65.04 h,冻存复苏活力为88%~93%;在细胞分泌功能方面,诱导培养2 d后均能检测到酪蛋白、甘油三酯和乳糖,且各代次间无显著差异;此外,3个代次的细胞诱导后均能表达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本研究成功培养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证明直到第9代细胞仍然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为体外探究乳腺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并完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SCs)的原代分离培养技术,试验通过对SCs的取材、分离、消化、培养等步骤的改进获得SCs,并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从形态学、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能力、冻存复苏活力、SCs表面标记物的检测、成肌细胞分化能力及RT-PCR鉴定等方面对SCs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小鼠骨骼肌SCs呈梭形或纺锤形,细胞饱满且折光性强,生长曲线呈标准的"S"型,克隆形成率高达(56.11±1.73)%,冻存复苏后细胞活率为(96.67±0.87)%,表达desmin、c-Met、Myf5、Myo D等S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后能形成多核肌管并表达成肌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Mylpf。说明小鼠骨骼肌SCs体外培养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以郏县红牛耳缘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成功建立郏县红牛成纤维细胞系,对其进行细胞形态、细胞活力、生长曲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微生物检测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细胞形态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倍增时间为39h,冻存前和细胞复苏后活力为98%以上;细胞染色体2n=60,细胞株1-P9、1-P14及2-P9二倍型比例为89.86%、73.82%、78.02%;细菌、真菌、病毒及支原体检查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建立实现了郏县红牛遗传资源在细胞水平上的成功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驴皮成纤维细胞并建立成纤维细胞特征鉴定方法,试验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用胰蛋白酶联合组织块进行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成纤维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PCR扩增鉴定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分离的细胞并计算纯度,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台盼蓝染色检测冻存前后的细胞活率。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细胞呈梭形或纺锤形,具备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PCR扩增可清晰检测到vimentin的表达条带;细胞免疫荧光显示vimentin染色为阳性,DAPI核染呈椭圆形,以上方法均鉴定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驴皮第3代成纤维细胞48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其生长曲线呈“S”型;冻存前和复苏后细胞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经体外分离、纯化成功获得了驴皮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提供试验材料,以及经济可靠地保存野生东方田鼠的生物活性细胞,试验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取妊娠12 d的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组织,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方法、胰蛋白酶浓度、消化时间、传代次数及冻存复苏等因素对分离和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实时观察比较两种细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均能在体外条件下较好地分离、培养两种胚胎成纤维细胞;采用0.125%胰蛋白酶37℃消化组织10 min,分离的细胞普遍密度大、活力好、贴壁细胞多、速度快,是实验室分离12 d胎龄东方田鼠与小鼠胚胎组织最佳胰酶浓度;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较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足丝长而明显,细胞核较小;两种细胞冻存后生长及活率无显著差异;在含10%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速率慢于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理代数分别为8代和7代,其中2~5代增殖旺盛。说明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离方法上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 stem cells,HFSCs)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云南半细毛羊HFSCs,并对其细胞形态、生长动力学、冷冻与复苏、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FSCs为贴壁生长,体积小,核质比高,呈典型的铺路石状,在显微镜下折光性强、胞体透亮.细胞生长曲线为“S”型.冻存前细胞活率98.2%,复苏后细胞活率96.4%.染色体中正常二倍体数目2n=54,其中,长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点染色体,23对为端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为最大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所得细胞呈现典型的HFSCs特征,细胞活性好,细胞系为稳定的二倍体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用胰蛋白酶热消化分离并培养肾组织原代细胞,组织块法培养耳缘组织原代细胞,并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并用液氮保存,细胞复苏后进行了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微生物污染和染色体等检查。结果发现,滩羊肾和耳缘细胞呈成纤维形,平均复苏活力94.5%和97.7%,生长均良好,生长曲线均呈"S",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分别为2.8×105/mL、25.5 h和3.2×105/mL、24.2 h,保存的细胞经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查为阴性,染色体为2n=54,二倍体占主体。本研究,滩羊肾和耳缘组织细胞成功分离培养并保存,使滩羊这一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MECs)及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分离培养体系,并比较其生长特性。分别无菌采集健康妊娠后期昆明鼠及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原代MMECs及BMECs,并进行细胞角蛋白18的免疫荧光鉴定;通过细胞形态跟踪观察评价传代、冻存和复苏后MMECs及BMECs生物学特性;连续培养及细胞计数绘制MMECs及BMECs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从小鼠和奶牛乳腺组织分离的目的细胞,经角蛋白18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MMECs及BMECs;汇合的单层MMECs多角形,呈铺路石样外观,BMECs呈鹅卵石样;MMECs在传至第2代时细胞特有形状消失,而BMECs传至第9代时仍保持其鹅卵石样外观;MMECs只能复苏冻存原代细胞,传代BMECs均可冻存和复苏。采用改良混合酶消化结合差速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的MMECs和BMECs,两种细胞在生长培养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天祝白牦牛肾组织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天祝白牦牛胚胎肾组织,用胰蛋白酶热消化法制备原代细胞,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法继代培养和细胞纯化,扩增至F3代后冷冻保存,并对复苏细胞的形态、活力、生长曲线、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表达、核型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细胞生长形态良好,群体倍增时间为27.2 h;染色体2n=60;二倍体为74%,占主体;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有明显特征,LDH5浓度较高,活性较强;外源质粒在该细胞中能进行复制和表达;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表明本研究已成功建立天祝白牦牛肾组织成纤维细胞系,该细胞系的建立,使天祝白牦牛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保存,也为基因组文库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对细毛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建立细毛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和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3种方法分离培养细毛羊毛囊干细胞,通过测定毛囊干细胞的数量、克隆形成率及毛囊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等综合评估3种培养方法的优劣,寻求既能方便获得大量毛囊干细胞,又能减少其分化的理想培养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种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均为铺路石状,均表达角蛋白K19和整合素β1,表明成功获得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建立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生犊牛大网膜的脂肪组织原代培养脂肪细胞,待细胞贴满培养平皿底部90%时,进行细胞传代。观察细胞的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脂肪含量变化曲线;对细胞进行冻存与复苏,并计算复苏后的存活率。结果显示,细胞传代培养后,仍保持脂肪细胞蓄积脂肪的特性,细胞生长曲线与原代脂肪细胞的生长曲线依然一致,细胞冻存复苏后保持87%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细胞分离培养和保存,在细胞水平上保存兰州黑白花奶牛的种质资源。方法:采用胰蛋白酶热消化分离培养兰州黑白花奶牛的肾组织细胞,传代扩大培养后液氮保存,对保存的细胞进行了复苏活力、形态、生长特性、微生物和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结果:保存的兰州黑白花奶牛肾细胞复苏活力达94%,生长良好,形态以梭形和上皮形为主,生长曲线呈近"S"型,最大增殖浓度3.89×10~5/ml,倍增时间为27.15 h,无菌、支原体和内外源病毒因子检查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兰州黑白花奶牛肾组织细胞系,使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