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以薄皮甜瓜‘玉美人’为试材,采用气雾法根际CO2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的根际CO2浓度(0.2%、0.4%、0.6%、0.8%、1.0%和1.2%,其中以0.2%的常规根际CO2浓度为对照)下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根系内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深入研究根际高CO2下植株生长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促进生长型激素(IAA、CTK和GA)的含量均表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O2处理前6 d,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尖数、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活力、IAA、CTK和G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处理9 d后,根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AA、CTK和GA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ABA含量逐渐增加。根际CO2浓度不同,激素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CO  相似文献   

2.
以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赤霉素(GA3)对铅胁迫缓解效应的影响,以期为薏苡种植过程中预防铅毒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低浓度(25、50、100 mg·L-1)的GA3能够促进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浓度(25 mg·L-1)GA3处理对铅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的抑制并无明显影响。50、100 mg·L-1 GA3可明显提高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缓解铅胁迫对植株光合作用的伤害。100 mg·L-1 GA3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通过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以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从而缓解铅对薏苡植株的毒害作用。但是高浓度的GA3对铅胁迫的缓解效应很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温度和50mg/L、100mg/L和200mg/L,3种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对百日草种子发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日草种子萌芽的适宜温度为30℃;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日草种子催芽存在差异,赤霉素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生长素(IAA和IBA),其适宜浓度分别为200mg/L和50mg/L,且赤霉素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百日草种子萌发,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等4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水枸子种子进行发芽培养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促进水栒子种子发芽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150、20、250 mg/L,综合比较认为20 mg/L的6-BA处理对水栒子种子的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的NaCl和NaHCO3溶液分别对番茄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处理均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NaHO3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处理;供试种子可以忍耐0.06mol/L的NaCl胁迫和0.03mol/L的NaHCO3胁迫。  相似文献   

6.
刺茄种子在常规条件下很难萌发。为寻找促进刺茄种子萌发的试剂,试验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1 000mg/L)和双氧水(0%~3.0%)溶液处理刺茄种子,观察记录每天的发芽数,并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3个指标探讨赤霉素和双氧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和低浓度赤霉素(0~400mg/L)对刺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而高浓度赤霉素(600~1 000mg/L)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外源ABA对不同品种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番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BA(0—40m/L)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mg/L)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高浓度ABA(10-40mg/L)极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且浓度越高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另外,ABA推迟番茄种子的萌发,浓度越高,萌发延迟天数越多,不同番茄品种(系)对ABA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黄果西番莲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钾浓度下的西番莲根系生长形态指标和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合理添加钾元素、促进西番莲组培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钾浓度的升高,西番莲组培苗根系形态指标发生改变,0.200 mol/L钾浓度处理西番莲组培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尖数均最高,而0.020 mol/L钾浓度处理根直径最大。随着钾浓度的提高,西番莲根系和叶片中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油菜素内酯(BR)的含量增加,脱落酸(ABA)含量降低。当钾浓度升高到0.500 mol/L,根系的直径变粗,根系长度缩短,内源激素IAA、GA、CTK和BR含量开始下降,ABA含量升高。表明在不同钾浓度的影响下,西番莲组培苗内源激素含量和根系的生长发生改变。综合来看,0.200 mol/L钾浓度处理西番莲组培苗的根系发育最好,更适合在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9.
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是广西重要的番茄嫁接栽培用砧木。通过种子前处理及发芽试验探讨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筛选蒜芥茄种子催芽处理的最适组合。结果表明,低温及赤霉素(GA3)能解除种子休眠;低温诱导60 d 为最佳处理;30 ℃ 16 h/20 ℃ 8 h 变温条件下GA3 浓度200 mg·L-1,30 ℃恒温条件下GA3 浓度600 mg·L-1 较有利于蒜芥茄种子发芽;自然发酵方式采收的种子比未发酵直接采收的种子更易于催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采前外施不同浓度GA3对台农17号菠萝采后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共设置4个GA3浓度处理,分别为50、100、150、200 mg/kg,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150、200 mg/kg GA3处理可增大果实体积、提高果实重量,100、150 mg/kg GA3处理可增加果实甜度,其中100 mg/kg GA3处理果实总糖含量最高;而150、200 mg/kg GA3处理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增大果实p H值,同时高浓度GA3可提高果实糖酸比,从而影响果实的口感与风味;100 mg/kg GA3处理还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当GA3处理浓度高于100mg/kg时反而降低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此外,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较大,经GA3处理后可增加果实内源GA3含量,也可提高果实...  相似文献   

11.
GA3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a生全球红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在花前、花后2次处理葡萄果穗后,测定其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规律以及淀粉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积累速率,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以20mg/L GA3处理最为显著;经GA3处理的果实前期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增大,而对β-淀粉酶无明显影响。因此,GA3与淀粉积累调控机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红贝蕾”番茄品种为试材,在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用不同浓度GA3浸种,观察种子萌发情况,探讨盐胁迫下不同浓度GA3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00mg/L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源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胚根长和下胚轴长逐渐升高,丙二醛含量逐渐降低;而高浓度(250mg/L)的外源GA3浸种处理,则抑制种子的萌发.适宜浓度GA3对盐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均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以GA3浓度为100 mg/L时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因子对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钝萼铁线莲种子用不同浓度GA3溶液、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储存条件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用GA3处理能促使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钝萼铁线莲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在25℃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74.6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种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敏  庄智敏  章镇  邵宏干  蔡斌华 《果树学报》2006,23(4):534-537,i000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假单性结实的无核葡萄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采用或不采用胚培养获得实生苗,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采用不同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花前2周进行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果实的有核率、种子形成大小、单果种子数目及种子成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BA、CPPU、KT、IAA、IBA、NAA不同浓度的处理都能使火星无核葡萄产生残核。BA5、10mg/L,IAA10、20mg/L,IBA20mg/L的处理有核率达100%;KT5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96.6%,为最大,而CPPU10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74.5%,为最小;BA5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3.1粒,CPPU10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0.5粒。KT5mg/L和10mg/L处理诱导产生的种子离体培养露地播种得到萌发苗。结果表明,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无核葡萄形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可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59-63
为了提高辣椒幼苗素质并培育壮苗,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复硝酚钠处理辣椒种子,检测各处理的发芽率、幼苗质量和根系活力。结果表明,赤霉素和复硝酚钠浸种处理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低浓度处理的效果优于高浓度处理。综合来看,30~80 mg·L~(-1)赤霉素处理对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提高前期根系活力的效果较好,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对提高辣椒幼苗的质量和壮苗指数的作用比较显著。从培育壮苗方面考虑,10~70 mg·L~(-1)复硝酚钠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低温下坐果能力强的品系LA2006及不耐低温的DR5品系为试材,通过18℃/4℃低温处理试验,研究了低温逆境对2个品系坐果率及花器官相关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明确耐低温品系L2006低温下坐果的生理机制,为低温逆境下设施番茄栽培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A2006番茄在低温18℃/4℃处理下坐果率达20.6%,而对照DR5无坐果;游离态生长素IAA在2个品系的花器官中含量无显著差异,但LA2006花器官中结合态的生长素含量均有升高趋势;LA2006番茄活性赤霉素GA1含量显著下降,而其前体物质GA19、GA53含量显著上升;LA2006番茄的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含量显著低于DR5,但二氢玉米素(DZ)、异戊烯腺嘌呤(IP)、顺式玉米素核苷(cZR)含量则显著高于DR5;LA2006番茄中ABA含量显著高于DR5,含量为DR5的1.46倍;2个品系的乙烯合成前体ACC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结合生长素、二氢玉米素(DZ)与脱落酸可能在LA2006低温坐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自主选育的3个优良番茄自交系CLN2037E、NO.5和YNAU335为试验材料,于高温(33℃)下,设计5个浓度梯度的萘乙酸(NAA)对3种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番茄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低浓度的NAA(2~4 mg/L)均能提高3个番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4 mg/L的NAA促进作用最好,高浓度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和顶芽在幼苗下胚轴不定根发生中的作用,采用琼脂培养基扦插的方法,研究了子叶和顶芽的去留对下胚轴基部内源IAA和GA3积累水平及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对下胚轴不定根的发生非常关键。保留双子叶的幼苗下胚轴基部IA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GA3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定根正常发生;去除单片子叶,下胚轴基部IAA和GA3积累显著减少,不定根发生相关基因及IAA、GA3响应基因(CsARL1CsGH3.5CsGASA4等)表达水平降低,不定根发生区缩小、数量减少;去除双子叶,下胚轴基部IAA和GA3无法积累,不定根不发生。顶芽去留对下胚轴不定根发生没有显著影响。外源施用IAA可以部分缓解因去除单片子叶对不定根发生的抑制作用,喷施IAA极性运输抑制剂,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受到抑制;与IAA不同,外源施用GA3抑制下胚轴不定根发生,喷施GA合成抑制剂促进不定根发生,GA对IAA响应基因具有负调控作用,表明子叶合成的IAA是诱导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去除双子叶时,无论单独或交互施用IAA与GA3,均不能诱导下胚轴形成不定根,表明IAA并非不定根发生的唯一诱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去除子叶后下胚轴基部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其他因素。子叶作为黄瓜幼苗生长素、蛋白质和糖的主要合成和输出源,对黄瓜幼苗下胚轴不定根发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0.5,1.0,5.0,10,50,100,150,200mg/L,以Se2+计)的Na2SeO3溶液处理种子,然后对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发芽后的生长状况、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5.0 mg/L)硒对甜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中Na2SeO3浓度为1.0mg/L时种子萌发和生长最好;而较高浓度(10,50,100,150,200 mg/L)硒对甜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玉露香梨对拉枝处理的营养分配和内源激素生理响应,以玉露香梨为试材,重点分析了70°拉枝处理后叶片内源激素、叶片矿质营养含量变化及成花情况。结果表明:拉枝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中P、K元素含量,显著降低了N、Ca、Zn元素含量,Mg、B元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拉枝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素核苷(ZR)含量,比对照增加54.31%;显著降低了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6.65%、53.71%、29.62%;同时拉枝处理显著提高了ZR/ABA、ZR/IAA和ZR/GA3比值,分别是对照的2.42、3.24、2.15倍。综上所述,叶片中低N含量高P、K含量,较高水平ZR含量,较高ZR/ABA、ZR/IAA和ZR/GA3比值均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玉露香梨成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