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辽宁省抚顺市煤矿区土壤中性偏碱,磷钾较缺乏等特点,进行土壤改良,并根据煤矸石山的坡向,配置三种野花组合模式用于生态恢复,取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矿区生态恢复的观赏效果。本文研究为野花组合在煤矿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并对其应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裴艳 《现代农业》2010,(6):75-75
在高盐度的滨海土壤上种植耐盐先锋植物—芦苇,研究芦苇的耐盐极限和种植方式,增加盘锦3万亩滨海光滩绿色植被覆盖率,提升沿海经济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绿肥植物间作对茶园土壤pH、重金属离子含量、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茶园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pH计检测绿肥植物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pH的影响,利用原子荧光法分析不同绿肥植物间作对茶园土壤重金属的改良情况,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绿肥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结果】间作植物并非越多越好,宿根羽扇豆-油菜-圆叶决明组合(LBC)间作后,土壤pH不升反降;而油菜-圆叶决明组合(BC)、宿根羽扇豆-油菜间作组合(LB)对土壤pH改良效果显著;盆栽试验表明多种绿肥植物套作间作的效果并没有随着植物数目的增多而效果更好,仅有LB组合可显著降低重金属Cd和Hg的含量;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变形菌比例明显升高,成为丰度最高的菌门;放线菌比例明显下降,在L、LB和LBC处理组中,放线菌比例低于20%。此外,绿肥间作可显著提高土壤中蓝藻菌的含量,不同的绿肥间作处理组中的蓝藻菌含量高于1%,而对照组仅为0.1%~0.3%。【结论】宿根羽扇豆-油菜间作组合(LB)可提升土壤PH、降低茶园土壤重金属Cd和Hg的含量,且改变土壤细菌结构并提高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相对丰度,对茶园土壤的生态环境改良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能较差,为此,本文对其透水性进行优化。重构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土壤配比,以及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垂直渗透距离与渗透率;对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实施模式优化,提升海绵城市中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整体叶面积复合指数;推行景观效应、生态效应以及雨水截留量兼顾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模式;通过铺设树皮碎末、锯末、稻壳、碎木块、碳化木等地表覆盖物实现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为了验证该透水性优化性能,将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透水性能优于原有方法,实现了透水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原土绿化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实地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蕦、盐蕦、柽柳、野花组合等植物等够在原土进行正常生长,可作为生物改良植物的首选,应用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土绿化中。  相似文献   

6.
乾安县盐碱地改良项目的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盐碱地改良为农田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和影子价格法,对吉林省乾安县盐碱地改良基地的包括固碳吐氧、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净化大气与阻滞粉尘和营养物质循环等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余字乡103.22hm~2的盐碱地改良成为农田,生态效益年均增量约为400万元,农田年均生态效益增量为4万元/hm~2;其中,保护土壤和固碳吐氧的服务价值量在总生态效益里占比很高,分别为41%和31%。【结论】吉林省乾安县盐碱地改良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5倍,保护土壤和固碳吐氧的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临港纬二路吹填土植被生态重建项目为例,介绍了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项目实施后2年的土壤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土壤含盐量、p H及土壤养分都维持在适宜植物生长范围内,植被成活率达95%,并对临港项目进行了简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描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下水埋深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可利用的土地属于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但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改良措施主要有暗管排盐、修筑台田、土壤肥力提升、覆盖抑盐、土壤改良剂、咸水及雨水高效利用、耐盐作物筛选及种植等技术,进一步开展水肥盐优化调控、植物耐盐机理及根际土壤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从而为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改造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概况及改良增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下水埋深等原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可利用的土地属于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但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其改良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于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改良措施主要有暗管排盐、修筑台田、土壤肥力提升、覆盖抑盐、土壤改良剂、咸水及雨水高效利用、耐盐作物筛选及种植等技术,进一步开展水肥盐优化调控、植物耐盐机理及根际土壤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从而为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型中低产田改造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涝渍改良稻田优化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涝渍改良稻田上主要优化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的研究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主要优化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油 -瓜 -稻”的产投比较高 ,“菜 -椒 /棉”的生态效益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麦 /瓜 /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1 巴里坤县种植沙棘的必要性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小浆果灌木或亚乔木,它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严寒、耐高温等诸多优越生物学特性。沙棘果、叶、茎、皮、根都可以加工成人类所需要的饮料、保健食品和药用品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沙棘根系发达、有固氮根瘤,生长速度快,总生物量高等特点;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作用,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12.
野花组合在北京居住区园林中应用调查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野花组合在居住区园林中充分得到应用,通过对野花组合在北京地区居住区的应用频度、花色、株高和花期等的调查,分析目前的景观花卉应用存在植物品种少、株高控制不合理、花期设计不合理等现状问题,探讨野花组合在居住区园林中的优势,如管理粗放、种类丰富、成本低廉和观赏期长等,并对野花组合在北京居住区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虽然目前野花组合在居住区园林的应用并不常见,但其自身的优势证明其能够解决景观花卉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将成为居住区园林中最独具特色的元素,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的治理通常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引进筛选耐盐植物是生物修复盐碱地的基础。我们筛选出7个耐盐植物,耐盐程度较高,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地,发展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重盐碱区耐盐植物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合盐、土壤浸出盐、试验田等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植物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条 件下耐盐植物的耐盐程度不同,以复合盐条件最低,土壤浸出盐居中,试验田环境下最高。并筛选出能在土壤含盐 量6 g/kg以上生长的耐盐植物24种。为天津重盐碱地改良提供了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宁夏银北地区选取3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耐盐植物(红柳、苇状羊茅、油葵)进行盐碱土的生物改良试验研究。经过3年(2008-2011)试验表明:耐盐植物的耐盐指数表现为:红柳〉苇状羊茅〉油葵。种植3种不同类型耐盐植物的耕作层土壤容重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表层容重降低最为显著,红柳、苇状羊茅、油葵的表层(0~20 cm)土壤容重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4.16%、27.53%和24.72%。3种植物措施下的土壤入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与对照相比,红柳、苇状羊茅、油葵3种处理的土壤初始入渗率分别是对照的9.96倍、3.74倍和1.49倍,稳定入渗率分别为对照的5.33倍、3.49倍和1.65倍。表明耐盐植物对盐碱土具有明显的生物改良效果,且不同类型耐盐植物的改良作用具有一定差异。选择合适的耐盐植物类型及种植模式是实现提高盐碱地生物改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渍化是抑制植物生长发育、降低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盐植物以提高植物耐盐性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植物特异转录因子WRKY可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多种胁迫(如盐、干旱、病原菌等),在抵御盐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综述了来自各种植物(粮食、经济、园艺作物及其他植物)的WRKY转录因子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经济作物(大豆、棉花)、园艺作物(番茄、茄子、菊花、苹果)及其他植物(柳树、杨树)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转单个WRKY基因对植物耐盐性的提高程度有限,大部分转WRKY基因植株仅仅提高了营养生长期耐盐性鉴定,组成型超表达WRKY基因会引起转基因植株生长缓慢、花期推迟甚至产量降低等不良后果等),并提出建议,以期为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耐盐遗传改良及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坡地植物篱技术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农林复合经营的种植技术,是一种坡地改良的植物措施。坡地植物篱的生态效益主要是指其水土保持效应、改良土壤和提高生产力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15年来植物篱的发展历史,从植物篱的水土保持效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变微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篱技术应用的不足和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种植模式为粮棉二元结构,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芦笋是一种多年生的食药同源型蔬菜,是出口创汇型农产品,经济效益高,且耐盐碱性强,还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在黄河三角洲发展芦笋产业有独特的优势,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改良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提出了黄河三角洲芦笋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4种城市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对3种光强生境(0%(全光照)、45%和75%遮光)的响应,比较植物的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气孔密度、上下表皮厚度和叶脉系统(中脉和维管束)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度增加,大多数研究植物叶片变薄,栅栏、海绵组织厚度变薄,但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减小,气孔密度减小,叶片表皮变薄但变幅不大,中脉厚度有变小趋势但维管束系统变化不明显.主要根据叶片厚度变化和叶肉组织中海绵组织发达程度,将14种植物的耐荫性分为3类,其中耐荫性较强的植物有5种:厚皮香、桃叶珊瑚、油麻藤、石楠和栀子;耐荫性一般的植物有5种:金边水蜡、紫叶小檗、金丝桃、金边黄杨和红王子锦带;耐荫性较弱的植物有4种:火棘、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和红花檀木.而叶片气孔密度、上下表皮厚度和叶脉系统的变化可能与植物耐荫性缺乏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赵红波 《新农业》2010,(11):46-46
<正>野花组合自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造景中开始流行,近几年我国在城乡绿化中开始流行。野花组合通常是多种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宿根花卉按照一定配比混合而成。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能很快开花,迅速覆盖地面,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播繁衍能力,虽说一年生的,却能保持开花不断。另一类宿根花卉一经播种,能多年生长开花。野花组合以其自然、野趣、景观效果好等特点受到青睐,而且具有建植及养护成本低,种类丰富,品种繁多,花期长,花色丰富,抗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