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籼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共7项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素本;③要提高优质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通过选育适当的亲本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稻品种的品尝综合食味值较高,但垩白率偏高,整精米率偏低.  相似文献   

3.
为发掘优质稻种,在四川雅安地区对日本引进的粳稻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试验,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等方法研究各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金南風在雅安的生育期比在日本明显缩短,其余品种变化不大;垩白率、整精米率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异系数较大,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的变异较小;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粒长、最低粘度、蛋白质含量、精米率、整精米率、消减值、长宽比是支配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每类材料都具有各自的品质特征;各品种的加工品质(糙米率与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率)和蒸煮食味品质均优于对照;各材料的糙米率与垩白率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大部分材料的整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达优质米2级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水稻品质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特优73是福建三明市农科所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57.1%,粒长6.5innl,长宽比2.7,垩白率62%,透明度3级,碱消值4.7,胶稠度38mm,直链淀粉含量20.4%,蛋白质含量10.6%。  相似文献   

6.
吉林优质稻米品质改良目标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吉林省“八五”期间以来育成的水稻和优质变品种(系)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吉林省优质稻米品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等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不同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同时,明确提出了优质米育种中的重点发言奶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与改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稻谷的国家标准于 2 0 0 0年 4月 1日开始实行 ,其中有 4项为优质稻谷的品质定级指标 :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品质。本文就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之整精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和育种改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胡蓉 《福建农业》2005,(2):11-11
泉珍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利用K169/K157育成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18—120天,叶片窄挺株型好;米质优良,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5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4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米质较优,口感较好。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早籼65     
《现代农业科技》2001,(1):20-20
早籼65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A79317//IR26/二九青选育的优质早籼新品系.1997年参加本所早籼生产力测定,亩产492.7千克,较对照8B-40增产13.2%.1998年参加本所早籼预备试验,平均亩产468.5千克,较对照8B-40增产7.9%.1999年继续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19.5千克.2000年参加省区域试验,表现出优质、高产、中熟、抗病等特出优点.该品系米质特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0.8%,精米率72.4%,整精米率55.8%,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垩白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1%,蛋白质含量13.4%.十二项米质指标中,精米率等8项指标达部颁1级标准,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等4项指标达部颁2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优质常规稻的育种现状,为优质常规稻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公布的优质常规稻品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广西优质常规稻整体米质水平改善明显,个别米质指标有待加强;产量水平表现稳定;穗粒指标改善明显.但粒型上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个别米质指标不匹配;品种抗病性差;优质香稻品种缺乏;功能型米品种开发严重落后.[建议]重点改良粒型、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选择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高胶稠度的材料,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品种的抗性对优质香稻品种和功能米进行引进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杂交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率、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及其与亲本关系的分析,以及该7项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良籼型杂交稻米品质的途径:①要使杂交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蒸煮品质,应降低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增加长/宽,并选用双亲胚乳性状差异小的亲本;②要求杂交稻的整精米率高,必须选育整精米率均高的亲本;③要提高杂交稻的营养品质,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协调杂交稻优质与高营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扬辐粳7号(扬辐粳492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粳新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苏审稻200413)。品质达一级优质米标准品质优异,达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糙米率82.7%,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7.7%,垩白率7%,垩白度1.0%,碱消值7级,直链淀粉含量17.5%,胶稠度92毫米,蛋白质含量8.0%。产量高于武育粳3号 2002年南通市粳稻区试,平均亩产量661.33公斤,  相似文献   

13.
对北方杂交粳稻100个杂交组合的米质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胶稠度、透明度变异系数大,除垩白率、垩白度外,配组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父本大于母本;糙米率、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透明度,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碱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与粒宽,蛋白质含量与精米率,粒长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受遗传控制小,粒长、垩白率、碱消值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粒宽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直链淀粉含量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米质主成分因子为粒型→外观→加工→蒸煮因子;综合分析结果,选育出米质优良的北方杂交粳稻组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特性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寒地水稻优质米的选育,以162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间差异较大,变异丰富;各品质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将寒地种质资源分为6类,第I类水稻种质长宽比较高,垩白率较低;第II类水稻种质糙米率最高,长宽比最低;第III类水稻种质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第IV类水稻种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最高;第V类水稻种质垩白率为最低,长宽比为最高;第VI类水稻种质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邮编:354200,电话:0599—5628968)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宜优1659”,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9.2天,结实率76.49%,千粒重31.0克。感稻瘟病。糙米率78.0%,精米率67.5%,整精米率36.4%,粒长7.3毫米。垩白率31.0%,垩白度10.4%,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9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7.6%。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10.05公斤。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以粳稻品种龙粳20为供试材料,采取裂区设计,研究氮、镁耦合对寒地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单独施用时,增施氮肥使垩白率提高,施氮量与整精米率呈单峰曲线,施镁量与垩白率及整精米率均呈单峰曲线;氮镁耦合时,副处理镁对籽粒垩白率、整精米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主处理氮水平下,施镁225.0~337.5 kg/hm2范围内稻米的垩白率、整精米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8):19-19
水稻品种——徐稻5号 徐稻5号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粳型常规水稻.该品种株高97.4厘米.穗长14.6厘米.每穗总粒数109.7粒,结实率86%,千粒重25.1克。抗性:苗瘟3级,叶瘟3级.穗颈瘟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垩白米率13.5%.垩白度2.2%.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1%.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标准。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2.9公斤。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1)中浙A(不育系) 系与中国水稻所合作选育开发而成,于2000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鉴定.其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8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尤其在蒸煮品质中的胶稠度指标上获得突破性进展.该不育系株型紧凑,剑叶角度小.倒1,2,3叶片呈长窄挺凹的特征.柱头外露率71.35%,花粉败育率99.99%.稻瘟病抗性平均2.0级,白叶枯病抗性平均6.0级.  相似文献   

19.
该品种全生育期140天.结实率85.0%.千粒重24.5克。整精米率71.8%.垩白粒率23.3%.垩白度3.9%.直链淀粉含量16.0%.胶稠度63.5毫米.粒型长宽比1.8.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66.3公斤。  相似文献   

20.
垩白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有关垩白的成因和垩白与稻米品质相关分析的研究 ,结果表明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粒宽、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 ,与透明度、粒长、长宽比、整精米率、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同时 ,垩白对其他品质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