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本文以一堂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例,讲解机件形状表达方法中的剖视图。首先构建了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框架,充分挖掘教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实施探讨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方式,并通过学生匿名问卷调查和教师代表的听课反馈来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普通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分析工程制图类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研究工程制图类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课题组从线上线下知识点重构、教学资源库构建、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四个方面阐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工程制图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有益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汽车拖拉机构造》课程为例,探索在一流课程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措施。首先确立了以主线为引领、五步发展组建课程思政案例册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秾大云上”平台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其次在课前导学、课中线下翻转教学、课后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全过程多渠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德育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部流程。最终落实课程思政德育目标,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农业工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内容以案例形式融入"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前引导、课中分析、课后延伸的"三步法"教学设计,使思政元素贯穿课堂内外。同时,形成包含思政素质和工程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模式,并构建以"互联网+"教学互动平台为依托的材料力学数字化思政案例库。"三步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不仅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和浸润,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课程是当前高校非常热门的一门课程,将"课程思政"应用到"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在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探索了"课程思政"在高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借此能够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思政课"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针对教育对象心理特点,成为当下教学方式的热门选择。它有效解决了思政课的一系列难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高职思政课"微课"要遵循教材的内在逻辑,并在逻辑展开的关键点及理论重难点上落实强化。应该说,"微课"的出现并不是颠覆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它协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南洋  侯园 《现代农机》2023,(2):108-111
微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改革教学方式等,使得微课资源的开发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以数控编程课程为例,阐述了微课制作的三大原则,探讨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的微课的制作方法,最后通过“精益求精之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微课设计案例予以呈现。  相似文献   

8.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已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阐述微课的定义及特点,总结在环境微生物课程教学中设计制作微课的心得,介绍微课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结合课程建设和全面贯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理实一体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及方法,从整个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思政的融入,通过探索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内容,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本课题以"磁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新时代背景下,让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高校发展理念。高校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本文阐述了职业素养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及现状,提出了职业素养教育和思政课相互融合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高校思政课程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各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及工作都变得智能化、信息化,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浪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微"时代,如何将"微"理念、"微"课堂引入思政教学,当引起每位思政教师的深刻思考。文章主要分析了微课在思政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及超越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针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要求,课题组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探索融入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通过分析课程及授课学生的特点,确定基于专注、奉献、精益、创新四个工匠精神内涵的思政目标,契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思政设计,采取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的提高,在教学的模式上积极创新,以融入新的理念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本文就当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详细分析原因,然后结合实际进行总结,希望能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为解决实际思政课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图课程的促进作用,比较了solidworks软件、proe软件、catia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三维建模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劣,描述了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微课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对AR增强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平面立体图形和习题集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墨蓝云班课为例,总结了云课堂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云课堂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意味的课题。本文剖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影响,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内容简明扼要,深中肯綮,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的机械类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容易理解成型理论、工艺设备的问题。微课是一种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在高校机械类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械类实验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展示的内容,通过制作微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机械的应用流程。文章以"3D打印技术"为例,分析在机械类实验课程中设计和应用微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涉及专业面广,学生人数众多。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给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通过探索和实践线上教学模式,形成了包含直播和录播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课程实时互动反馈机制、学习成效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云课堂"教学模式。"云课堂"贯穿学期始终,不仅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面大量广,具有育人的先导性,因此,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通过讲解图纸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并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介绍与制图相关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素养,以及一丝不苟、踏实敬业的"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如何发挥高校课堂教学中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工科专业课程《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就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做了探讨。一是必须明确《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的素质目标;二是结合课程思政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三是制定与课程思政内容相关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21世纪以来,各国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竞争,其本质还是在于人才的比拼。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想更好的培养人才,必须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进行分析,即高校需要对自身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高校中工程制图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机械类,还有工程制图也面向电子类、管理类等学生,由此可见,工程制图课程涉及的专业类别很多。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趋势下,各大高校对于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的改革都十分的重视和紧迫,经过多年的努力,各个高校的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在不断的革新中都有了不错的成果。本文对工程制图课程体系改革与初步实践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