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养猪》2016,(4)
研究旨在探索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正反交对后代肉质性状及肉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巴克夏猪和湘村黑猪杂交系的下一步选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巴克夏♂×湘村黑猪♀)和反交试验(湘村黑猪♂×巴克夏♀)分别获得巴湘猪和湘巴猪,并对95 kg体重左右的湘村黑猪、湘巴猪和巴湘猪的部分肉质性状指标和肌肉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湘村黑猪、巴湘猪和湘巴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肉质特性,系水力、肌内脂肪、谷氨酸、油酸等14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巴湘猪和湘巴猪在各类肉质指标上差异不大,巴湘猪在脂肪酸组成比例上表现略优于湘巴猪。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8,(6)
为分析巴克夏猪与梅山猪的杂交效果,研究对巴×梅猪开展生长性能及胴体肉质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巴梅猪(巴克夏猪♂×梅山猪♀)的初生均重为1.13 kg,肥育阶段日增重为680.94 g,肥育阶段料重比为3.34;120 kg体重屠宰,肌内脂肪含量为3.78%,瘦肉率为44.69%,肉色5.90,剪切力28.58 N。巴梅猪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兼具父本初生重大、生长速度快和母本肉质好的特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济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试验选择出生日龄相近、健康、体重约25 kg的太蕨猪(太湖猪×蕨麻猪)和巴蕨猪(巴克夏×蕨麻猪)去势公猪各20头,测定其体尺、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以筛选出适合生产需要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在2月龄、4月龄、6月龄巴蕨猪体高和体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太蕨猪,胸围、腹围、胸深、管围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与太蕨猪相比,巴蕨猪日增重显著提高18.64%,料重比显著降低11.40%,眼肌面积极显著高71.66%,瘦肉率显著高12.68个百分点,剪切力显著降低18.71%;但是太蕨猪肉色优于巴蕨猪。综合比较发现,巴克夏猪与蕨麻猪杂交在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等指标的改良效果均优于太湖猪与蕨麻猪杂交,本试验条件下巴克夏猪与蕨麻猪的杂交组合更适合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巴克夏与广东小耳花猪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广东小耳花猪肉品质优良的种质特性,本研究选用广东小耳花猪和巴克夏猪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巴花猪(巴克夏猪♂×广东小耳花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巴×花杂交组合的总产仔数达到11.47头;巴花猪的初生均重达到850 g,育肥阶段日增重达到667 g,育肥阶段耗料增重比为3.35;120 kg体重屠宰,肌内脂肪含量为4.27%,瘦肉率为43.12%,肉色评分为5.58分,背膘厚度为47.42 mm,剪切力为37.35 N。综合来看,巴花猪在生长、胴体等多项性能方面均优于广东小耳花猪,体现出了父本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的特性,同时其肌内脂肪含量高,胴体瘦肉率偏低,也表现出母本肌肉细嫩、大理石纹丰富、胴体瘦肉率低的特性,是一种可推广的生产优质猪肉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6.
共用了116头不同组合的杂种和纯种猪来测定各项性能,30头杂种和纯种进行屠体品质测定。山西黑猪、内江猪、巴克夏猪分别与山西本地猪正反交,同时纯种也设平行的对照。日增重方面,除本地♂与巴克夏♀外,其它组合均表现较显著的杂种优势。其中黑本、本黑,巴本的杂种优势极显著。纯种猪中,黑猪的日增重显著地高于巴克夏和本地猪,但稍低于内江猪。父本的比较中,以黑猪的杂交效果为最好。肥育性能的正反交差异均不显著,但反交略优于正交。胴体品质方面,标志产肉能力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屠宰率呈中间遗传;腹内产脂能力的花油、板油呈显性或超显性遗传;皮厚,膘厚呈中间遗传,但不同的杂交组合表现出不同的遗传规律。改良产瘦肉能力的根本手段是选择而不是杂交。  相似文献   

7.
采用瘦肉型长大二元猪作为母本,分别以杜洛克、巴克夏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长×大为对照组,对2种杂交组合及对照组个体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和胴体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增重达到712g;2个杂交组合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以巴×长大杂交后代最高.此外,在失水率指标上,巴×长大(23.75%)具有较好的保水力,与剑河白香猪(24.69%)、可乐猪(19.23%)相差不大;巴×长大熟肉率指标为61.98%,介于糯谷猪(63.73%)和可乐猪(60.78%)之间.巴×长大杂交组在胴体长等指标上为各组中最高,而其它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巴×长大、杜×长大杂交组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猪在生长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差异。挑选50 kg 左右的鄂西黑猪(脂肪型)、长大二元杂交猪(瘦肉型)、长♂×(野♂×鄂♀) ♀(中间型)三元杂交阉公猪各24头,饲养至100 kg左右屠宰,每个品种屠宰6头,进行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而与长野鄂杂交猪差异不显著(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鄂西黑猪和长野鄂杂交猪(P<0.05),而料重比、背膘厚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而肌肉评分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而长野鄂杂交猪的肉质与长大二元杂交猪和鄂西黑猪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设计了铁骨猪×铁骨猪(铁骨)、巴克夏猪×铁骨猪(巴铁)、杜洛克猪×铁骨猪(杜铁)等3个品种组合,并通过胴体、肉质共计54项指标测定来比较它们的优劣,旨在测定铁骨猪和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性能,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瘦肉率、6~7肋间皮厚、眼肌面积、剪切力、油酸、亚油酸等13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中杜铁、巴铁的瘦肉率极显著高于铁骨猪(P0.01),巴铁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铁骨猪和杜铁猪(P0.05),铁骨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巴铁和杜铁(P0.05)。所有试验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杜洛克、巴克夏和苏太猪分别与豫南黑猪开展杂交试验,以纯种豫南黑猪为对照,分析三种杂交F1代猪肉常规肉质性状、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评分及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豫南黑猪纯种繁育后代的肌内脂肪、5种鲜味氨基酸和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它杂交组合,但差异不显著(P0.05);豫南黑猪及其三种杂交组合F1代常规肉质指标表现优良,其中与杜洛克杂交显著增大了眼肌面积(P0.05),与巴克夏杂交显著提高了熟肉率(P0.05),与苏太猪杂交显著提高了肌肉嫩度(P0.05);不同杂交组合对猪肉中氨基酸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在四个杂交群体的背最长肌中,5种饱和脂肪酸含量各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苏太猪杂交后代6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杂交组合(P0.05)。豫南黑猪肉质优良,其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与苏太猪杂交后的肉质综合效果好,与杜洛克和巴克夏杂交后的肉质性状突出,为豫南黑猪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选择松辽黑猪、大白×松辽黑猪。长白山野猪X松辽黑猪×松辽黑猪、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的育肥猪各16头,饲养于同一条件,测定生长性能,达到100kg左右体重时每个组合选择3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取肉样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大白×松辽黑猪组合生长速度最快,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生长最慢;大白×松辽黑猪组合屠宰率最高,松辽黑猪屠宰率最低,瘦肉率各组差异不显著;各组肉质指标均达到优质水平,松辽黑猪失水率显著低于杂交组合组。建议大中小型养殖企业生产优质肉猪选用大白×松辽黑猪组合;中小型企业生产特色肉猪选甩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大中型养殖企业生产高档猪肉选用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21,(2)
为了比较宁乡猪不同杂交组合的优劣,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试验设计了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杜洛克猪×宁乡猪(杜宁)、巴克夏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巴宁)、(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克夏猪×宁乡猪)(巴宁F_1)等4个杂交组合,并进行了胴体、肉质等性状指标的系统测定。结果表明,以宁乡猪为母本的杂种猪均具有较好的胴体性状和较高的肉品质,胴体长、平均背膘厚、瘦肉率、肥膘率、失水率、天门冬氨酸、赖氨酸、肉豆蔻酸、锌等19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巴宁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巴宁F_1(P0.05),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合(P0.05),肉蔻豆酸和十七烷酸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巴巴宁(P0.05),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P0.05),丙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杜宁、巴巴宁(P0.05);巴宁F_1组合瘦肉率最低、肥膘率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说明巴宁杂交组合猪较为适合市场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出能够提高黔南黑猪繁殖、生长和胴体性能的途径,筛选出优质黔南黑猪杂交组合配套系,以黔南黑猪和二元杂交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终端父本,开展杜黔(杜♂×黔♀)、杜大黔(杜♂×大黔♀)、杜长黔(杜♂×长黔♀)和杜长大(杜♂×长大♀)杂交试验,在饲养管理环境和营养水平相同条件下,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组合的后代的杂交性能。结果显示:杜黔组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每窝断奶仔猪数均高于其他杂交组,差异显著(P0.05);杜黔组的断奶仔猪死亡率均低于其他杂交组,与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杜黔组的出生重较其他杂交组低,且与杜长黔组和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而出生窝重与杜长大组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重,杜黔组较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杜大黔和杜长黔与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30日龄断奶窝重,杜黔组与杜长黔和杜大黔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杜黔组与其他3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杜长大组最高,杜黔组最低;平均料重比杜黔组最大,杜长大组最小,且差异显著(P0.05);平均始重、平均末重、饲料总消耗量、平均日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杜黔组猪的胴体重、瘦肉率、脂率、眼肌面积和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通过杂交改良可显著提高黔南黑猪生产性能,其中以杜长黔和杜大黔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旨在估计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筛选出合适的杂交方式,以提高优质肉猪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本研究在山下黑猪(164头)和鲁莱黑猪(69头)及其正(6头山下黑猪♂×25头鲁莱黑猪♀)、反(3头鲁莱黑猪♂×35头山下黑猪♀)交4个群体中测定了生长肥育、体尺外貌(75~110 kg)、繁殖和胴体肉质(90~115 kg)4大类共43个性状,比较了这些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并估计了正反交F1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和体尺性状较好,鲁莱黑猪的繁殖和肉质性状较好,正反交群体介于它们之间。正交群体的繁殖性能优于反交群体,但生长肥育性能比反交差。由于这4个群体的母猪都是纯种,因此繁殖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除膘厚、胸椎数、45 min pH和剪切力无显著的杂种优劣势外,大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生长肥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群体中的表现不一致,反交群体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而正交则无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估计了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的杂种优势,为筛选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的最佳杂交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20,(5)
为了分析和比较宁乡猪不同杂交组合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试验随机选择达上市体重的皮特兰×宁乡猪(皮宁)7头和皮特兰×(巴克夏猪×宁乡猪)(皮巴宁)4头进行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瘦肉率、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项胴体及肉质性状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表明,胴体重、屠宰率、3点平均背膘厚、瘦肉率、肥膘率、十七烷酸、α-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等8项指标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他各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皮宁组合和皮巴宁组合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新清平猪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肉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猪是我国国家级地方猪保护品种。应用Excel软件工具对新清平猪及其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的胴体及肉质性状屠宰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清平猪与杂交后代在胴体长、pH值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活体重性状差异显著(P>0.05),大部分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巴新清猪结合双亲本的优势,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方面表现理想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岳西黑猪为安徽省岳西县独有的地方猪品种。文章通过繁殖、胴体、肉质性能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北京黑猪和巴克夏猪与岳西黑猪的杂交效果,筛选可推广的杂交组合模式,为岳西黑猪的杂交利用奠定基础,旨在更好地促进岳西黑猪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从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两个方面研究了巴克夏猪在少数民族山区的应用效果。通过屠宰测定巴×长×大、杜×长×大与长×大三组的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综合分析巴克夏猪在少数民族山区的应用效果,为其进一步推广及优选出符合少数民族独特饮食习惯的优质肉猪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胴体性状上,巴×长×大组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较低瘦肉率,与长×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长×大组差异显著(P<0.05);巴×长×大杂交猪的肉质指标相对优于长×大及杜×长×大,眼肌面积与长×大差异极显著(P<0.01),与杜×长×大差异显著(P<0.05),且巴×长×大在肉色、大理石纹、熟肉率等指标上与贵州优质猪种剑河白香猪、纳雍糯谷猪及贵州可乐猪相近,而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多喜食肥猪,巴×长×大更符合当地当地的饮食习惯,应进一步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槐猪品种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中约克、大约克、杜洛克公猪分别与槐母猪进行二元杂交试验,并对试验猪进行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槐猪二元杂交试验组在胴体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