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麦9号”大粒选系“宁0078”是江苏省农科院从“宁麦9号”中选育的大粒选系。2004年秋播时我市引进试种,为探讨该品系在我市种植的肥料运筹,特进行本试验。初步证明,该品系在正常栽培水平下,亩施纯氮14kg,基、蘖、穗肥运筹比例6∶1∶3时,产量最高。1试验设计1.1试验设置本试  相似文献   

2.
按国家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的实施要求,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布置,我们于2001年夏季,在弱筋小麦“建麦1号”的成熟期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产量及籽粒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建麦1号"弱筋小麦播种量(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国家农业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实施县之一,在大面积示范种植“建麦1号”的同时,为对其栽培技术进一步科学性量化,在省农林厅的组织指导下,围绕弱筋小麦“建麦1号”,我们对其播种量(种植密度)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4.
优质弱筋小麦不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麦9号”、“宁麦13号”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优质弱筋小麦,“宁麦13号”为“宁麦9号”的大粒选系。两品种特征特性相似,产量相当,但在分蘖性、叶片大小、籽粒形状等方面略有差异,因此不同氮肥运筹会影响其产量。为研究弱筋专用小麦“宁麦9号”、“宁麦13号”在苏北沿  相似文献   

5.
"宁麦9号"施肥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苏中沿江、沿海结合地区,适合种植饼干专用小麦“宁麦9号”,为研究探索其合理的N肥施用量及运筹方式,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宁麦13”是江苏省农科院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我市于2005年秋播开始试种示范,2007年秋播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为提高“宁麦13”小麦新品种的品质调优栽培水平,促进产量、品质、效益的同步提高,2007年秋播笔者进行了“宁麦13”小麦新品种不同播量、氮肥用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扬麦6号”为母本、“西风”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饼干专用小麦。我市从2000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易种植。针对该品种年度间专用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近两年结合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在基本苗、肥料运筹等方面对“宁麦9号”进行深入探讨,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麦13号”(原名“宁9系选”)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宁麦9号”于2001年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红皮弱筋小麦。本地区引进种植后,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等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探讨该品种在本地区稻茬的适宜密度和肥料运筹,实现良种和良法配套,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特组织了本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宁007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从“宁麦9号”品种中选育的抗倒、高粒重、弱筋品质更稳定的大粒品系。该品系既继承了“宁麦9号”的优良品质特性,又克服了生产中的一些弱点,是大面积生产中一个较有潜力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系。为进一步探索该品系在我地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以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2005年在红光镇进行了该品系的播期和密度双因子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置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播期设3水平:分别是处理(A1)10月24日、(A2)10月30日、(A3)11月6日。密度(基本苗)也设3水平:分别是处理(B1)12万/亩…  相似文献   

10.
"宁麦9号"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沿江、沿海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处理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宁麦14号”(原编号“宁008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定名,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2005~2006年,我场进行了一定面积的试种示范,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3.
在崆峒区采用宽幅匀播技术对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宁麦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7 1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 138.9 kg/hm~2,增产率19.11%;宁麦5号、平凉45号、陇原034折合产量分别为6 994.4、6 350.0、6 338.9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凉44号增产17.33、6.52%、6.34%。综合分析产量及抗性等因素,宁麦9号、宁麦5号、陇原034、平凉45号可作为当地旱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个引进冬小麦品种(系)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所引品种均能在宁夏彭阳县塬区成熟.其中宁麦5号、宁麦1号、宁麦9号产量分别为2 463.2、2 414.2、2 340.7 kg/hm2.比对照西峰24号分别增产26.4%、23.9%、20.1%.  相似文献   

15.
“宁9系选”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而稳、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饼干小麦品种。适宜苏中及苏南地区中等以上肥力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宁麦8号”小麦具有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抗寒力强、熟相好等优点,是小麦专用优良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稳产和品质优良优势,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宁麦8号”亩产500kg的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播种期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冬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和扬麦158比较接近,宁麦9号比较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之间都比较接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宁麦9号>苏麦6号>扬麦158。[结论]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里下河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数,苏麦6号和扬麦158接近,宁麦9号较多。千粒重,苏麦6号>扬麦158>宁麦9号。[结论]在10月25日~30日播种,播期对有效穗数和实粒数的影响较小;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小麦穗粒结构与播期的关系,尤其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当地小麦的播期安排在10月25日~11月4日最佳。  相似文献   

19.
扬辐麦4号小麦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扬辐麦4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宁麦8号/宁麦9号杂交种经辐射选育而成,具有宁麦8号高产、抗倒、大粒和宁麦9号高产、高抗梭条花叶病、结实率高的优点,参加江苏省淮南麦区小麦区域试验2年产量平均第一;参加江苏省小麦生产试验,产量亦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20.
“宁麦13”(原名“宁0078”)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以“宁麦9号”系统选育而成,于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已申请品种权保护。我市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该品种,2005年示范种植3000多亩,表现出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大穗大粒、抗病性强、耐湿性好、适应性广、易于栽培、高产稳产,2006年秋播将成为我市主要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