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近几年,变异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初生乳猪腹泻,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使全球的养猪业产生很大的损失。全球学者都在研究本病毒的特性,对于本病的防控措施也有很多,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封群并结合其他措施防控本病效果好,最快能于封群后3~4周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2011年底,全国很多地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疫情,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福建省福州、厦门、南平等地也发生多起仔猪流行性腹泻,经济损失巨大.采用RT-PCR检测证明是猪群感染了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检测到的流行性腹泻病毒的S基因发生了变异,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引起的.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该毒株与韩国毒株同源性高.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典毒株与变异毒株共存.许多专家采用多种防控措施,获得很多经验,但都不理想.对于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防控,借鉴外国的经验,采用青岛易邦的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冻干活苗口服防疫效果明显,初生乳猪的发病率降低至5%,死亡率降低至2%.  相似文献   

3.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主要的致病特点是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及死亡,PEDV的感染也可引起怀孕母猪腹泻、厌食,从而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功能。自2010年以来,PEDV变异毒株的流行已对全球的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已有的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流行态势。近年来,针对PEDV变异毒株流行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新的技术及手段已经应用到本病的控制中。论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特点,重点讨论不同检测方法和疫苗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于变异毒株防控中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多发生于猪的初生、断奶、育肥等重要阶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已将该病作为猪病的重点防控对象,我国也将其列为重大动物疫病之一,采取了严格的免疫程序以控制该病,疫苗是防控本病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就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短时间内猪场可反复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现有商品化疫苗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立刚 《中国猪业》2022,17(5):83-86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仔猪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脱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随后该病毒在国内迅速传播,并于2010年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引起了该病的大规模发生,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特点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对新疆部分规模化猪场开展了猪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表明,本病发生传播快,无明显季节性,主要造成10日龄内的仔猪腹泻、呕吐、脱水死亡,发病率10%~50%,死亡率可达100%。通过实验室检测,10家调查猪场送检的259份临床病料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163份,库伯病毒阳性97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库伯病毒混合感染96份,未检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因此,对于新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阴性规模化猪场应制定有效、可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综合防控措施,防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2016年4月1日,浙江省某存栏569头母猪的猪场发生了一种以怀孕母猪腹泻、初生仔猪呕吐、急性腹泻、死亡为特征的疫病。通过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死亡。采用怀孕母猪后海穴免疫腹泻二联活苗为主,早期腹泻仔猪通过对调等免疫防控措施,流行性腹泻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自2010年起,我国持续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腹泻性疾病,因其病原变异较快、疫苗免疫效果差、使大量养殖户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加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以流行性腹泻的病毒特征和流行病学为出发点,对其预防和控制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发现本病以来,其传播范围极广,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之一。为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蔓延,现将本病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改文  李新浩 《猪业科学》2005,22(12):19-2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发现本病以来,其传播范围极广,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之一.为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蔓延,现将本病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泻和脱水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自发现本病以来,其传播范围极广,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之一.为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蔓延,现将本病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短时间内猪场可反复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秋以来,在我国一些规模化猪场较多的养猪大省或地区,发生了初生乳猪腹泻、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疫情,很多地方呈爆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给这些地区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2012年以来各地的疫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今仍未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兽医工作者们收集了大量发病猪场的临床资料,兽医检验机构和研究部门也都作了很多病料检测。大量数据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主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通过回顾PED全球的流行动态以及变异PEDV在临床上表现的新特点。通过致病机理与临床检测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当下我国猪场的防控建议,旨在提升PED防控效果,降低猪场损失。1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动态自2010年冬季我国发生变异毒株的猪流行性腹泻以来,直至今天在我国猪场依然非常严重,而且猪流行性腹泻不仅在中国严重,也  相似文献   

16.
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干扰试验。通过各个试验肠段的毒价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白细胞干扰素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可明显干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两周龄以内的仔猪受其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现状、致病机理、疫苗研究进展以及防控策略,以期为本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本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猪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首次在英国发现,随后在许多国家都报道有该病,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陆续有本病发生的报道,并分离到病毒。  相似文献   

19.
在乳猪空肠结扎肠段中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干扰试验,通过各个试验肠段的毒价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猪白细胞干扰素在乳猪空肠扎肠段中可明显干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本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猪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首次在英国发现,随后在许多国家都报道有该病,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陆续有本病发生的报道,并分离到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